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4页
第2页 / 共4页
第3页 / 共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沙生灌木资源开发利用产业化与沙区生态建设王喜明内蒙古农业大学沙漠地区灌木资源的开发利用及其产业化是沙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产业体系的形成和发展是干旱半干旱地区农牧民走出贫困步入小康的有效途径,也是该地区的生态建设向良性发展的主要技术路线。我国十多年的治沙经验证明,没有经济效益的单纯治沙是没有生命力的治沙,今后防沙治沙工作必须从单纯的防沙固沙逐步转移到全面开发沙漠资源的轨道上来。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必须对沙漠实施综合治理、综合开发,努力使当地农牧民治理家乡沙漠、改善当地生态环境与其脱贫致富相结合,真正做到治理沙漠与脱贫致富同步,并使二者互相转化,互相促进,使沙漠治理与资源开发工作在当地经济建设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众所周知,我国治理沙漠和防止荒漠化主要采用生物方法,植树种草成为毛乌素沙地和库布其沙漠治理的主要技术举措。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非常关心沙漠地区人民的生活和当地生态建设,投巨资建设“三北”防护林工程,当地人民也充分利用毛乌素沙地和库布其沙漠丰富的地下水资源,广泛兴起了在沙地植树种草的活动。进入八十年代,该地区已经有大面积由沙柳、柠条、杨柴等几个耐旱树种组成的林地,当地的生态环境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然而由于贫穷这项帽予还紧紧地扣在当地人民的头上,生态建设的步伐十分缓慢,尽管党和政府还在源源不断地向沙区投资植树种草,终因当地人不能从植树种草治理沙漠的过程中得到经济效益而使生态建设步伐缓慢。1 9 9 0 年我们对沙漠地区灌丛植物进行详细调查后,对内蒙古西部干早半干旱地区沙漠植物资源的综合利用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后经广泛论证并在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毛乌素沙地建起了第一家沙柳刨花板厂”,给因生物学特性需每3 5年平茬复壮的沙柳等沙生灌木利用开辟了一条有益的途径。工厂附近的农民因种植的沙生灌木有了销路,取得了经济效益,便增加了种植沙生灌木林的积极性,主动向当地政府申请开发沙地。由于第一家沙柳刨花板厂的成功建设,到2 0 0 1 年又相继在沙漠地区建成了7 条沙生灌木人造板生产线,总设计生产能力达1 0 万m 3 年,销售收入达亿元,农牧民卖沙柳收入近千万元,沙生灌木人造板已经成为当地的支柱产业,沙柳等沙生灌木的种植面积比1 9 9 0 年增加两倍。1 9 9 7 年全国小城市工作会议在毛乌素沙地中心城市东胜市召开,大会一致肯定了鄂尔多斯市政府改革开放以来在经济建设和生态建设方面取得的巨大成绩。以沙生灌木综合利用为主的沙产业已经在毛乌素沙地和库布其沙漠形成。1 鄂尔多斯市沙区沙生灌木资 源及其利用现状鄂尔多斯市林业经过凡代人的共同努力,特别是九十代以来,由于沙柳人造板企业的原料消耗使鄂尔多斯市地区的森林面积成倍的扩大。据自治区林业部门统计,全市森林面积为1 0 3 1 9 5 9 公顷,占明显优势的是灌丛植物林地面积为7 2 3 4 9 0 公顷,占全市森林面积的7 4 9 1 ,全市森林覆盖率1 1 9 5 ,灌木林由沙柳、柠条、红柳、乌柳、杨柴、花棒、枸杞等树种组成,其中沙柳林面积最大,约为4 4 6 3 2 6公顷,柠条林为1 3 4 6 0 0 公顷,杨柴林为1 0 6 8 3 4 公顷,花棒1 6 4 8 8 公顷,红柳4 4 4 6公顷。根据沙生灌木林的抚育原则,每年平茬可得沙生灌木条1 4 4 6 万吨,目前该地区用于人造板生产不到1 0 ,因此,还有巨大的开发潜力。沙生灌木资源人造板项目的实施对促进当地经济建设、生态建设贡献重大。目前沙生灌木人造板已经成为鄂尔多斯市地区经济的支柱产业、利税大户,带动了当地原本不发达的经济建设。生产企业在自身取得可观经济效益的同时,也给当地农牧民带来了可观的收入,使当地农牧民在脱贫致富的道路上迈出了可喜的一步,这更激发了农牧民种植沙柳的积极性,变被动治沙为主动治沙,取得了经济建设和生态建设的双丰收。2 实现沙生灌木资源利用产业 化的战略目标和实施对策实现沙区灌植物利用产业化必须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从沙区林业资源的实际状况和特点出发,以市场为导向,在促进生态环境不断改善的同时,逐步加大开发力度,做到生态建设在先、开发在后。积极引进高新技术,提高沙产业各个环节的科技含量。注意名牌效益。以质量求生存,确保经营者和林农的合法权益,逐步实现下列战略目标。2 1实现生态建设和产业化经营同步发展一切实施产业化的动作必须有利于保护和促进生态建设体系的加强,而不能在开发利用实现产业化的过程中,盲目布点,不合理设置规模,同时严格规定沙柳等沙生灌木的平茬期。这在以防风固沙,促进生态环境建设为主的沙区尤为重要。2 2 立足资源现状,合理配置规模根据鄂尔多斯市沙区的资源状况,合理配置生产线,每3 0 0 0 0 m 3 生产线的原料供应半径在2 0 k m 范围为宜。若为了交通方便,局部集中建厂,则要建分散的原料基地,使各个企业的原料基地的距离在2 0 k m以外。并鼓励企业建设自己的原料基地。另外在产品品种的开发上应以市场为导向、为目标,常规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相结合。2 3 突出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鄂尔多斯市沙区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在目前资金、人才、技术相对短缺的情况下,必须集中使用有限的资源,以沙柳刨花板为重点,集中建设1 2 家年产量在5 万m 3 的人造板企业,并对初级产品进行深加工,引进高新技术设备、先进的管理方法和生产工艺,并以此为重点,消化吸收,带动其他小型人造板企业的发展。并逐渐建设其他品种入造板项目如中密度纤维板、石膏刨花板、石膏纤维制品等。在有条件的企业兴建家具生产线,以终极产品投向市场,求得更大的回报。2 4 实现林业产业化在与市场经济体制接轨的同时,还必须与国家的扶贫攻坚相结合产业化的运作必须符合以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要求为目标,彻底打破以往以政府为主的直接行政管理形式,采取灵活多样的管理模式如公司加农户、合资合作、承包租赁、合伙经营、拍卖沙地使用权、股份经营或股份合作制等经营形式。并以优惠的政策和优厚的条件广泛开展外引内联,吸引国内外各类不同所有制的企业或个人来沙区投资建厂。由于沙区人民相对贫困,实现沙区植物利用产业化不仅使林场等活起来、富起来,而且要与固定的扶贫工程结合起来,在带动当地农牧民脱贫致富的道路上发挥重要作用。4 13 沙区灌丛植物利用产业化战 略的实施3 1产品品种与企业布局沙区灌丛植物大多木质化,是人造板生产的优质原料,拟开发的木质产品归纳为三类:类为整体类,如柳编、层积重组木等;二类为木片类,如刨花板、单板复合板、水泥刨花板、石膏刨花板等:三类为纤维板等。实现上述产品的工业化生产、产业化经营,规模和布局合理,可取得经济建设和生态建设双丰收。在建厂规模和布局上,集中建设大中型生产企业,分散建设原料基地。3 2 制定相应的政策确保灌木资源永续利用,实我生态建设和经济建设双丰收林业主管部门严把生产线厂地选择审批关,并对产品品种提出建议,除此之外林业部门还要与人造板企业签定相应的协议,在原料收购上制定“三收三不收”政策,即沙柳枝条根径大于2 c m 的收购,生长期明显不够三年,过早平茬条不收;冬季采伐的黑条收,生长季生产的黄条不收;按沙地承包面积限量发票证,有票证的收,无票证的不收。这样可以确保沙柳资源的永续利用,以防农牧民只顾眼前利益将沙柳砍光,造成再度沙化。建议有条件的企业,承包沙地,建设自己的原材料基地等。综上所述,实现沙生灌木资源综合利用的工业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是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同志提出的沙产业重要组成部分,是沙区经济建设和生态建设并举发展的重要战略方针。我们应该根据这一沙产业理论,利用系统工程原理尽快大规模实就现沙区灌丛植物利用产业化,争取将沙区变成为我国重要的人造板生产基地。动我国速生丰产用材林建设加快产工业发展的几点意见和建议王天佑中国林科院木材工业研究所实现我国林业跨越式发展,必须走以大工程带动大发展的途径。国家林业局党组为了建设林业生态体系和林业产业体系,整合了六项重点工程,并把两大体系的建设形象地比作“一鸟双翼”。六项工程之一的“重点地区以速生丰产用材林为主的林业产业基地建设工程”和其他工程雷同必须从速启动起来,要实现速生丰产用材林的飞跃发展又必须要有林产工业飞跃发展相依托,只有双翼起飞才能顺利实现这一战略目标。1 统一思想,正确认识林业六 大工程的内涵,处理好林业生态 与林业产业两大体系的建设林业的两大体系本来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生态体系中有产业:产业体系中有生态,只是重点不同而已。然而由于4 2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林木的营造与产业的投资与经营长期处于分离状态。往往影响人们对两大体系关系的认识。目前对六大工程,特别是对“重点地区以速生丰产用材林为主的林业产业基地建设工程”就有不同的理解和认识。有的认为是包括速生丰产林的营造工程和产业加工工程两部分;有的认为只是指营造丰产林部分。我们认为应是在重点地区建立以速生丰产用材林为基础,以林产工业为主体的林业产业基础工程。为此,建议对“重点地区以速生丰产用材林为主的林业产业基地建设工程”的内涵予以明确,以利统一思想和行动。同时把林产工业与有关的各项林业重点工程结合起来,统一规划,同步布置和实施,以利整个林业跨越式发展。2 加强宏观管理,强化行政管推林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