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0页
第2页 / 共10页
第3页 / 共10页
第4页 / 共10页
第5页 / 共10页
第6页 / 共10页
第7页 / 共10页
第8页 / 共10页
第9页 / 共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欣赏小青蛙教案执教人:难得湖涂一、教材分析二胡齐奏曲小青蛙由徐仪作曲,取材于山东菏泽地区的民间儿歌花蛤蟆 ,作者根据这首歌的特点进行了创作。乐曲共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单三部曲式结构,主要描绘一群可爱的小青蛙在绿色的田野里尽情的唱歌跳舞,生动而活泼;第二部分也是单三部曲式结构,音乐把人们带入蒙蒙细雨中,不一会儿,雨越下越大,还夹着狂风,小青蛙并没有被狂风暴雨吓倒,玩得更起劲儿了雨过天晴,渐渐地云雾散开了,一声鸡叫划破长空,小青蛙战胜了狂风暴雨的袭击,又开始欢唱起来;乐曲的最后部分,变化再现了第一部分,但情绪更加热烈,好像小青蛙们又唱又跳,把喜悦的歌声传遍了四面八方。曲中的小青蛙好比可爱的少年儿童,他们正在幸福的成长。现阶段的学生已经养成了聆听音乐的习惯,能够体验音乐的情绪,并能用简单的形体动作来表现音乐。二、学情分析低年级学生活泼、好动,喜欢小动物,并乐于欣赏、表演等音乐活动;初步养成了聆听音乐的习惯,并能用简单的形体动作来表现音乐。课标指出:应充分注意本学段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好奇、好动、模仿力强的特点,采用歌、舞、游戏相结合的综合手段,进行直观教学。 课标确定本阶段学生应达到的能力:体验并说出音乐情绪的相同与不同;能够用简单的形体动作表现音乐。一年级学生乐于聆听音乐,参与音乐表现和创造活动;他们对新的学习生活充满好奇心;他们普遍有较强的表现欲,因此在教学中,应充分关注学生的年龄特点,以直观教学为主,促进学生形象思维的发展,激发和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三、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我国民族乐器二胡的形状、音色特点和演奏方法,并从有趣的故事情节中感受“小青蛙”活泼可爱的形象。2、引导学生根据音乐的情绪变化想象音乐所描绘的内容,并能用多种形式感受音乐、表现音乐。教学重难点重点:根据音乐的情绪变化,用多种形式感受音乐、表现音乐。难点:熟悉乐曲的主旋律,能够在乐曲中听辨出并轻声哼唱。四、教具、学具准备电子琴、录音机、多媒体、二胡、小青蛙图片五、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1、师生问好。2、课前交流。猜谜语:坐也是坐,站也是坐,行也是坐,卧也是坐。设计意图:通过亲切的交谈,拉进师生间的距离。 (二)二胡简介1、认识二胡:教师出示二胡师:我知道很多同学都在学习乐器,你们都知道哪些乐器朋友?(生:)今天啊,老师又为大家带来一位新朋友,你们认识它吗?(生:二胡)(点击课件,出示二胡的图片) 设计意图:让学生了解二胡的形状。2、模仿二胡的基本演奏方法师:这是我国的民族乐器二胡,二胡是一种拉弦乐器,演奏时左手握琴杆,右手拿琴弓,左右推拉发音。这是二胡最常见的演奏方法,来,和老师一起模仿一下!(课件播放茉莉花第一段片断,教师带领学生模仿拉弦动作)设计意图:让学生了解二胡拉弦演奏方法,为后面乐段的听赏做铺垫。3、聆听二胡丰富的音色师:别看二胡的结构简单,其实他的音色非常丰富,不但能演奏美妙的旋律,还可以模仿各种动物的声音和自然界的声音。下面你听这是什么小动物的叫声?(课件分别播放小鸟、公鸡、雨滴的声音)师:雨滴的声音也是由二胡演奏出来的,它用的是拨弦的方法,是二胡的另一种演奏方法,咱们一起来模仿一下,左手拿琴杆,用右手食指拨琴弦,和老师一起试一试。设计意图:让学生了解二胡丰富的音色以及拨弦的演奏方法,感受二胡所表现得各种情境,使学生对我国民族乐器产生兴趣,更好的聆听乐曲。(三)乐曲新授1、初听全曲:导语:刚才我们领略了二胡丰富的音色,现在二胡演奏家用二胡齐奏的形式给我们讲了一个关于小青蛙的故事,请同学们仔细听,这是个怎样的故事呢?(课件播放二胡齐奏小青蛙 )设计意图:不出示课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聆听音乐,不会限制他们对音乐的感受,充分发挥孩子们的想象力。2、讲一讲你听到的故事。师:同学们说得都有道理,当我们聆听各段的情绪和速度变化时,想象会更合理。(四)分段欣赏1、第一乐段1)初听第一乐段:提问:第一乐段讲了小青蛙怎样的故事,乐曲的情绪是怎样的?(课件播放第一乐段,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画荷叶、板贴青蛙、板书情绪)设计意图:通过欣赏,以及教师的板贴、板画,给学生最直接的感官刺激,帮助学生听辨出乐曲的情绪。2)学唱主题旋律:课件出示图形谱1 5 01 5 01 1 1 7 12 5 01 1 1 7 12 7 6 54 5 5 2 45 5哇儿呱、哇儿呱、啦 哇儿呱,啦 啦 啦 哇儿呱A、教师范唱B、教师教唱C、师生接龙唱:教师唱“啦” ,学生唱“哇儿呱”并加上小青蛙的动作, D、原速演唱主题旋律3)复听第一乐段:要求学生听到熟悉的旋律和小青蛙一起唱起来。(课件播放乐曲第一乐段)设计意图:通过多种学唱方法,使学生学会乐曲主题旋律,解决了本课的难点。2、第二乐段1)初听第二乐段:提问:接下来又发生了什么事情呢?乐曲的情绪又发生了哪些变化呢?让我们在第二段音乐的速度变化中找答案。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说出故事,以及速度的变化:慢快慢;情绪:紧张。(课件播放第二乐段,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画荷叶、风雨,板贴青蛙,板书情绪)设计意图:在教师多种方法的引导下,让学生从乐曲速度的变化中感受不同的音乐情绪。2)复听第二乐段,用动作表现:听音乐过程中教师语言提示:A、嘀嗒、嘀嗒,天上下起了蒙蒙细雨!(模仿小雨或拨弦动作)B、不一会儿,雨越下越大,还夹着狂风。 (模仿大雨倾盆、狂风动作)C、小青蛙没有被暴风雨吓倒,他们时而游入水中,时而蹦上田埂,玩得更起劲了。D、雨过天晴,渐渐的,云雾散开了,太阳公公露出了笑脸,大公鸡以为天亮了唱起了歌,仿佛在告诉人们小青蛙战胜了暴风雨;一道彩虹挂上了天边,好像是送给小青蛙的花环。(课件播放乐曲第二乐段)设计意图:教师语言创设情景,带领学生用动作体验乐曲中不同的情绪、速度、力度的变化。3、聆听第三乐段:提问:请同学们接着听下面的故事,注意听第三段音乐和前面哪段音乐相似?小结:小青蛙们又唱又跳,把喜悦的歌声传遍了四面八方。这一段的音乐速度比前两段更快,情绪也比第一段更加欢快活泼!(课件播放第三乐段,板画荷叶、板贴青蛙、板书情绪)设计意图:通过欣赏,使学生听辨出本乐段与第一乐段相似,以及情绪的变化,初步了解乐曲的曲式结构。(五)复听全曲:1、导语:下面,我们把小青蛙的故事完整地聆听一遍,好吗?请注意老师的要求。当听到第一段小青蛙欢快的歌声时,我们就加入他们的演唱,第二段我们用动作和小青蛙并肩同暴风雨作斗争,第三段,看一看哪只小青蛙动作最有特点,玩得最开心,老师就学做他的动作。2、完整复听,师生共同表现全曲3、小结:多有趣的曲子呀,就像一部动画片一样,让我们和小青蛙一起经历了欢快的游戏、同暴风雨紧张的搏斗和风雨后更加尽情的欢舞。(课件播放二胡齐奏小青蛙 )设计意图:让学生把感受到的音乐通过唱一唱、奏一奏、演一演等多种形式描绘出一个简短的故事,表现出小青蛙活泼可爱、不畏困难的形象。(六)拓展:欣赏花蛤蟆1、教师范唱山东民歌花蛤蟆2、提问:这首歌曲和二胡齐奏小青蛙有什么相似之处?3、小结:这首歌曲是山东民歌花蛤蟆 ,咱们今天欣赏的小青蛙就是根据花蛤蟆所改编的。(播放花蛤蟆的录音伴奏,教师范唱)设计意图:欣赏山东民歌花蛤蟆 ,以扩展学生的音乐视野。(七)课堂小结1、教师小结:同学们这堂课你们和小青蛙玩得高兴吗?在玩的过程中,你们都学到了些什么?(学生谈收获)听到同学们有这么多收获,老师也很高兴。快乐的时光总是一晃而过,小青蛙玩累了,想回家了,那就让我们和小青蛙一起唱着歌回家吧!播放小青蛙找家2、听音乐出教室:在小青蛙找家的伴奏中学生模仿青蛙跳出教室,师生再见!(播放歌曲小青蛙找家 )设计意图:与本单元第一课时小青蛙找家相联系,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人音版第一册人音版第一册小青蛙小青蛙类别类别:欣赏课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引导学生听辩 、讨论、实践,以及通过启发性的问答、创编及戏剧表演, 综合体验、感受乐曲所表达的小青蛙的音乐形象,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提高学生欣赏水平,发展学生的想象力、表现力和创造力,同时通过合作*往 性等活动,培养学生开朗、大方的性格。 教学重点及难点:教学重点及难点: 欣赏民族乐曲,感受其表现得音乐形象,利用图形谱进行音乐创作。 课前准备:课前准备: 课件、生活中能表现雨中情景及下雨中的各种声源、青蛙和公鸡的头饰。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一、教师拉二胡向学生问好。一、教师拉二胡向学生问好。 用二胡问好打破了常规的问好方式,给学生直观感受和新奇有趣的感觉,有效 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 二、师或生演奏以及二、师或生演奏以及 CAI 课件,让学生了解二胡的有关知识课件,让学生了解二胡的有关知识. 1.把你们知道的或想知道的有关二胡的知识告诉大家,师生交流、生生交流。2. 师或生通过范奏,简单介绍二胡的一些演奏方法,如:推弓、拉弓、拨弦等, 让学生摸一,拉拉,或者用嘴巴模拟二胡的声音。 3. 你还想了解二胡的有关知识吗?(课件进一步介绍) 此环节让学生零距离接触了二胡,不仅对二胡有了初步的了解,而且产生了对 我国民乐二胡的热爱之情及继续学习的愿望。 三、欣赏二胡大师闵惠芬的演奏片段。三、欣赏二胡大师闵惠芬的演奏片段。 其实,二胡只是我国民族乐器中的一种,我们还有很多各种各样的民族乐 器。我国的民乐在世界上最有名的奥地利音乐大厅演出,好多外国人都伸出大 拇指夸奖我们呢!有机会大家要多听民族音乐。 学生通过课件听二胡优美的音色,看二胡大师忘我尽情演奏的优美的形象,给 学生美的感受,拓展学生的音乐视野。 四、导入课题,初听全曲:四、导入课题,初听全曲: 1、课件介绍二胡齐奏。 2、导入课题:有一个生动的故事送给你们,它就是有很多的二胡在一起讲的 一群小青蛙的故事(用青蛙图片板书课题) 3. 你喜欢这群小青蛙吗?为什么? 4. 你还听到了些什么? 五、分段聆听,重点听第二段。五、分段聆听,重点听第二段。 第一段: 1.在一个美丽的池塘边,有一群小青蛙,听音乐中的小青蛙在干什么呢? 请你们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来表现。 (学蛙跳;青蛙唱歌、跳舞、捉虫子、做游戏)师板画 2.现在的小青蛙的心情是什么样的?(高兴、快乐、喜悦) 贴上高兴的表情图标学生,一起来高兴地叫一叫。 3.老师也忍不住要和你们一起当当快乐的小青蛙了。 师生合作:师弹旋律,生在每一句末加上“呱”,表现小青蛙喜悦的心情。 3 5 2 3 | 5(呱)|6 5 6 3| 5(呱)| 2 3 5 6 | 3 2 3 | 1 |(呱)| 通过聆听、分析、讨论、模仿、表演,学生就不会感到课的冗长和单调,能保 持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第二段: 1第一遍欣赏(只放音乐): 小青蛙的确是很高兴,可是,接下来遇到了什么麻烦和困难? (充分发挥学生想象,学生自由地说) 2.第二遍欣赏(课件): 二胡为我们描绘的是不是这么回事呢,我们再来听一听吧. 你们听到了什么?(板画:风声、雨声、雷声) 可以用哪些办法模仿这些声音? (这个环节学生想出模仿这些声音的办法很多,同时为后面创作音乐剧巧妙地 做了铺垫。) 现在的小青蛙又会是什么样的心情?贴上表情图标 a、设计不同的节奏喊出着急的心情(与第一段音乐比,力度加强,速度加快) b、生模仿蛙爸蛙妈、蛙爷蛙奶呼唤、鼓励小青蛙。(如:小青蛙,别害怕;小 青蛙,勇敢;小青蛙,快到荷叶下面去躲雨)这是本堂课聆听的重点,先是只有音乐的聆听,听完后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说 说你听到音乐发生变化的情况,学生的答案是丰富的,多元的。第二次聆听时 用课件配上画面进行音乐再现,让学学生无论是从感性上还是理性上都能更深 刻地感受音乐,理解音乐,创造音乐。设计的活动让学生体验了自我价值表现 的欣喜,从而得到精神上的更高层次美的享受。 第三段: 1.在大家的帮助和鼓励下,小青蛙终于战胜了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