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3页
第2页 / 共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利于中医专业思想的巩固;同时看到了自身知识的不足,进一步增强了学习中医信念。2 大学生为一特殊群体- 且授课对象仅为大学二年级。尚无临床经历。体验式教学重在参与,熏在感受,应注意处处维护其自尊心、自信心。( 1 ) 尊重同学个人隐私,任何案例报告必须征得学生同意。女生忌讳月经不调、白带过多,男生则忌讳体质不强或肾虚等词;( 2 ) 一般安排在授课开始或结束之前,时间约1 0 分钟。报告时间不宣过长注意抓住主题,讨论忌散、滥,按照教学大纲及课程进度,适时转移到课堂学习环节。( 3 ) 强调四诊资料收集,病因病位病机讨论,重点是辨证思路与治疗原则的训练。注意结合教材教学大纲,前后鉴别比较,增强学习效果。注意保护同学学习积极性,治法用方相近者予以积极点评。( 4 ) 注意追踪结果,呈现案例纵向动态发展变化过程;经验与教训并举,在总结有效经验同时,注意药后反应、无效原因的分析。3 由于扩招,加之患者自我意识的强化给I 临床见习带来巨大压力。体验式教学作为临床见习的延伸和补充,有利于减缓由于扩招带来的l l 卣床见习压力。一般而亩学生为健康群体,疑难复杂危重之病证较难采摘,所见者大多为常见而轻浅病证,故案例诊治过程所体现的对于经典学习理解的深度与广度均有限,因此不能完全替代临床见习。七年制伤寒论P B L 教学法初探刘敏( 广州中医药大学伤寒教研室,5 1 0 4 0 5 )七年制学生的特点是善动脑筋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好辩论,喜参与针对这样一个学生群体,沿用传统的老师填鸭式灌输知识、学生机械地接受知识的教学模式,教师难免显得被动而呆板。因此,以提高学生对伤寒论的理解、掌握,尤其是运用水平为出发点,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尝试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参与积极性,把教学和临床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适应七年制伤寒论教学新形势的需要。只有让学生知道学之所用,才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只有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才有利于知识的融汇贯通。近两年来,笔者在七年制伤寒论教学中尝试P B L 教学法,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现报告如下:一、教学三要素( 举小柴胡汤证为例)1 问题的设置选择典型的少阳证病案( 可通过录像放映诊察病人时的情景,也可让病人亲临课堂讲述。或动画模拟,或用幻灯片文字叙述。并提前一周以书面形式发给学生。)( 1 ) 病案中出现的主要症状有哪些? ( 注意病变涉及的身体部位)( 2 ) 引起上述脉症的病机是什么?( 3 ) 少阳胆火从何而来?( 4 ) 胆、兰焦之间以及与其他脏腑的关系如何?( 5 ) 属何病证? ( 6 ) 治法、方药如何?( 7 ) 应交代患者注意什么?问题的设置应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并应注意与本课程前后知识的联系与贯通,同时涉及相关学科的概念与内容。通过设置的问题,引导学生在研究疾病的发生机制时学到知识,而不只2 6 7注重辨为何证,选用何方,避免单纯追求结论,而忽视对基本知识的学习。 2 教师的导学将学生分成若干个讨论小组,各小组选出一名小组长,负责召集同学自学、讨论,集中组员意见并作发言。上课时教师引导学生围绕手、足少阳经脉以及胆与三焦两腑( 两经两腑) 的生理病理展开讨论,弄清两条经脉之间、两腑之间以及两腑与其他脏腑之间的生理关系,进而推导相互之间的病理影响。同时,教师尽量帮助学生组织思维提出问题与刺激学生提出问题,帮助学生发现问题,例如讨论病案中的“口苦、咽干、目赤目眩”时,学生提出是“少阳胆火内郁上炎”所致这时可以提出问题;。少阳胆火是怎么来的”? 就必然会牵涉到胆、三焦、肝、肾等脏腑的病理关系。讨论到使用小柴胡汤时。引导学生回忆方荆学、中药学课堂上关于柴胡用量的问题,继而发现“柴胡劫肝阴”等问题。在讨论该诊断为何证、如何随证加减与药物用量多少等问题时,必然会产生许多分歧,这时教师要保证讨论不偏离问题的正确方向,协调各组之间的关系。此外,教师在讨论后要进行评价给出相对合理、正确的答案并进行适当的讲解。通过病案的讨论归纳总结出少阳的生理功能、病理特点、少阳提纲证以及引起提纲证的病理机制,使学生在讨论中逐渐明确少阳经、少阳病、少阳提纲证的概念和内容,通过对各种I 临床表现及其病理机制的分析,归纳出小柴胡汤的证治规律,揭示小柴胡汤的作用机理明确小柴胡汤。和”的意义及临床运用方法。3 小组讨论与自学学生针对病案的主证、病机、诊断、治法、方药、煎服法等进行讨论通过讨论更进一步地发现问题如病案中有无主证之外的兼证? 治疗兼证应如何在原方基础上进行加减? 使用小柴胡汤时,柴胡的用量原方为半斤,现在该用多少克? 柴胡的用量是不是一成不变的? 在什么情况下要多用? 在什么情况下要减少用量? 既然说“和解”是通过辛开苦降来实现的,为何方中要用人参、甘草、大枣? 用参枣草仅仅是为防止病传太阴吗? 学习者只有结合中医基础理 论、( 中医诊断学、方剂学、中药学以及相关临床报道等更多的资料并将自学咨询瓠得的知识汇总、分析、推理,才能得出结论。通过讨论与自学达到训练临床思维和处理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训练口头表达和人际交流能力。二、教学过程 提前一周把教学目的、要求、病案发给学生 要求学生自学有关内容;第一节上课开始l 录象或电脑投影:病例介绍I 引入问题:证候表现? 病机特点?I 小组讨论一学生自我评价与评价他人I 老师归纳电脑投影:少阳的生理、病理、少阳病纲要第二节录象或投影:病例介绍l引入问题;证候特点? 诊断、治法、方药?、l 小组讨论一提出新问题,作出假设I综合资料,解决问题,验证假设2 6 8I 得出结论l教师总结、评价,联系原文讲解重点难点( 电脑投影) 小结I 提出下一节课的问题l 下课三、教学效果教学效果见下表:教学内容教学态度教学方法教学效果得分参评人员3 0 分2 0 分3 0 分2 0 分1 0 0 分专家7 人2 8 0 8 52 02 8 6 2 91 99 5 7 1 5学生1 3 人2 9 6 9 22 02 9 8 1 51 9 5 3 89 9 0 4 5通过回收的学生调查表显示,9 0 以上的同学愿意接受本课程的P B L 教学;说明在七年制学生中推广P B L 教学法不仅有群众基础也非常有必要。四、讨论1 P B L 围绕伤寒论典型病案展开讨论重在发展临床辨证思维和培养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学生提供了早期接触病人,接触临床问题的机会。中医学是一门经验科学,非常重视亲身体验,P B L 虚拟了亲历的场景,学生学习问题的过程,类似医生的临床辨治的过程,这种反复出现的情景学习,有助于学生贮存知识、唤起记忆,组织长期记忆,使知识得到有效的保持和迁移,使他们在今后的工作中能触类旁通,符合学习心里的特点所提出的问题并不局限于伤寒论课程,有助于学生将所学知识综合运用,获得完整的知识体系,这符合中医学的整体观念。2 在P B L 教学中,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强烈的参与意识和求知欲望,有效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这正是传统课堂讲授教学的弱点。学生通过自己的综合、分析、判断而得出结论,易于体现学生的成就感,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3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往的学生几乎完全依赖于老师的灌输和指引,缺乏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很少有同学在上课之前去预习新内容更谈不上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P B L 要求每一个学生参与讨论,如果不进行,在课堂上将无话可说这就迫使学生在上课之前不仅要预习所学内容,而且要收集大量相关资料t 久而久之,自觉学习的习惯就在不知不觉中形成。同时,P B L 要求学生深刻掌握所学知识并能灵活运用去解决问题,这种深层学习方法比起死记硬背的浅学习方法无疑要好得多4 中医学是在我国优秀古代文化的背景下产生并发展的,因此,要学好伤寒论,必须有深厚的中国古代文化基础,“秀才学医,瓮中捉鸡”并非虚言。史称李时珍“凡子史经传,声韵农圃,医h 星相,乐府诸家”无所不读。才能写就流芳千古的本草纲目敲提倡学生自学不仅是伤寒论本身内容,还应猎涉诸家,甚至包括难经、易经及农政全书等,只要以伤寒论为主线,对文、史、哲、现代科学的相关学科进行广泛深入的学习,并把这些知识有机地联系起来,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悟”,才能真正地学好伤寒论。5 P B L 教学法对素质较好、自学能力较强、有积极参与意识、人数相对较少的七年制学生较为适宜。对自学能力略为欠缺,人数太多的班种实行有一定困难。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