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3页
第2页 / 共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 3 8 功能化瘀止血,活血定痛。含三七叶甙、黄酮甙、槲皮素、槲皮甙、谷甾醇等。经研究证明,三七能明显降低 血清T C 和T G 的含量。三七叶苷嘲还可以显著提高血清H D L C T C 的比值。三七叶苷剂量8 0 m g ( k g dd 1 ) 与临床用量相当,剂量1 6 0 、2 4 0m g ( k g d ) 分别为临床用量的2 3 倍,在此剂量范围内,三七叶苷对血脂水平的调节作用有一定的剂量依赖性。1 0红花为活血化瘀药,具有活血通经,祛瘀止痛的功效。动物实验证实,西红花苷1 0 3 及西红花总甙1 1 3 都有降低物血清T C 、T G 、L D L 含量作用。给予西红花总甙组的鹌鹑 1 1 。,还有降低V L D I 。一C 和A I ( A I 一( T C H C LC ) H D I - - C ) 作用。1 1柴胡具有疏散退热,疏肝解郁,升阳举陷的功效。柴胡可以对抗7 5 蛋黄乳液及四氧嘧啶诱发的高脂血症大鼠1 2 1 血清T G 、T C 、L D L C 水平升高及血清H D LC 水平降低,柴胡还可降低L P ( a ) 水平。1 2 枸杞子有补肝肾,明目之功。本草经集注:“补益精气,强盛阴道。”汤液本草:“主渴而引饮,肾病消中。”在大鼠高脂血症病理模型上,枸杞子液 1 3 能明显地降低大鼠血中T C 、T G 、L D L C 的含量。1 3水蛭具有破血逐瘀,通经之功。含水蛭素、肝素、抗血栓素、蛋白质等。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水蛭有明显降低T C 、T G 、L D I 。一C 及升高H D I 。一C ,调整前列腺素1 2 血栓素B 2 比值,从而起到使动脉斑块消退的作用 1 引。参考文献l 林秋实,陈吉棣山楂及山楂黄酮预防大鼠脂质代谢紊乱的分子机制研究营养学报,2 0o o ,2 2 ( 2 ) :1 3 l 1 3 6 2 王朋,张颖,范亚明,等水蛭、丹参对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及纤溶系统的影响心肺血管病杂志,1 9 9 6 ,1 5 ( 1 ) :5 2 5 5 3 张春海,毛缜,马丽,等泽泻水提取物、醇提取物对小鼠脂代谢影响的比较徐州师范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2 0 0 5 ,2 3 ( 2 ) :6 8 7 0 4 杨惜泉,周玉芳,庞家传勒胖停降血脂疗效观察实用医学杂志,1 9 9 4 ,l O ( 8 ) :7 4 6 7 4 7 5 李续娥,郭宝江决明子蛋白质和蒽醌苷对高脂血症大鼠血脂的影响中国中药杂志,2 0 0 2 ,2 7 ( 5 ) :3 7 4 3 7 6 6 喇万英,李玉林,王志文,等通脉降脂胶囊治疗高脂血症、高粘血症、脂肪肝的实验研究及临床观察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1 9 9 7 ,4( 1 2 ) :1 S 1 6 7 周建英,卞慧敏补阳还五汤对大鼠高脂血症动物模型降脂作用的拆方研究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1 9 9 7 ,3 ( 6 ) :2 5 2 7 8 金圣高,徐振樵,吕中川芎嗪治疗高脂血症4 0 例疗效观察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1 9 9 5 ,5 ( 增刊) :1 6 1 79吕萍,陈海峰三七叶萤降脂作用的实验研究中国生化药物杂志,2 0 0 4 ,2 5 ( 4 ) :2 3 5 2 3 6 1 0 绪广林,余书勤,龚祝南,等西红花苷对大鼠实验性高脂血症的作用研究中国中药杂志,2 0 0 5 3 0 ( 5 ) :3 6 9 3 7 2 1 l 张陆勇,季慧芳,周索娣,等,西红花总甙对鹌鹁实验性动物粥样硬化的影响中国药科大学学报,1 9 9 9 ,3 0 ( 5 ) :3 8 3 3 8 6 1 2 邵淑丽,徐兴军,马德滨,等柴胡、姜黄对小自鼠实验性高脂血症的预防作用中医药学报2 0 0 2 ,3 0 ( 4 ) :5 9 6 0 1 3 王德山,肖玉芳,董朝晖,等枸杞抗实验性高血脂肝脂量效关系及毒性研究辽宁中医杂志,1 9 9 7 ,1 2 ( 1 2 ) :5 6 7 5 6 8 1 4 胡晓晨,张春,李金梅,等复方水蛭胶囊对实验性高脂血症大鼠的防治研究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 0 0 3 ,1 0 ( 1 1 ) :2 2 2 3 *天津中医学院2 0 0 3 级硕士研究生( 3 0 0 1 9 3 )毒因素对急性白血病的影响研究苏彦斌1范颖2急性白血病,是一组人类造血系统的恶性疾病,自1 8 4 5 年德国病理学家V i r c h o w 首次报道白血病至今已有1 6 0 年的历史,由于没有得到有效的根治,一直是医学界的难题。虽然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白血病的诊断、分型和治疗取得了一些进展,但是白血病的复发问题到目前为止仍然没有得到科学的解释。中医文献无白血病名称,根据对急性白血病的病证分析,中医认为急性自血病属于急劳、热劳、百日劳、血证、温病、瘰疬等范畴。根据中医药基础理论,辨析急性白血病的病因,探索急性白血病的病机,创新发展中医基础理论,发现中医和西医接轨的切入点,对解决急性白血病难题具有科学意义。,根据近2 0 多年来中医对急性白血病的认识D s o ,对有代表性的3 0 篇急性白血病的研究文献进行了病因和辨证分析,从中得到了极大的启发,现将分析结果报告如下。1 毒因素的分类根据医学源流论病同因别论,病因又称为致病因素、病原( 古称病源) 、病邪,是导致人体发生疾病的原因,包括六淫、疠气、七情、饮食、劳逸、外伤、痰饮、瘀血、结石和其它等,在其它类中包括毒的致病因素。毒有外毒和内毒。外毒分1 8 小类,即:大风苛毒、中医杂志2 0 0 6 年6 月第4 7 卷增刊疠毒、疫毒、障毒、清( 风) 毒、寒毒、暑毒、热毒、温毒、湿毒、燥毒、虫毒、蛊毒、兽毒、漆毒、梅( 霉) 毒、煤气毒、水毒等,皆为天时不正之“时毒”,或因起居传染之“秽毒”,由外侵入人体,具有外感性的特点。内毒分1 1 小类,包括:丹毒、瘤毒、疹毒、疮毒、疡毒、伏毒( 邪伏化郁而成毒) 、瘀毒( 恶血) 灵枢五邪篇、胎毒( 包括先天性梅毒) 、脏毒、食毒、药毒等,多因饮食不节,或七情内伤,或治疗不当,具有内伤病因,或病理产物的特点。 2 急性自血病病因的归属依据根据近2 0 多年来的有关中医文献研究报道,经统计显现了急性白血病与毒因素相关,急性白血病的病因应归属于其它类中的毒因素并与劳逸有密切关系。对2 0 多年来3 4 位中医专家的部分研究论文的统计分析显示:急性白血病与热毒、伏毒、温毒和外感邪毒有关的支持文献数分别是1 4 、6 、4 、4 篇,分别占3 4 篇的4 1 1 8 、1 7 6 5 、1 1 7 6 、1 1 7 6 。显示了急性白血病与热温毒的密切相关,同时,一致支持与劳逸密切关联。3 急性白血病辨证分类从研究对象的整理分析看,可以分为以下四种分类观点:第一种分类观点:因邪致病内禀胎毒或外感邪毒,经过邪毒内蕴、骨髓受损、气阴亏乏、气滞血瘀、邪瘀互结、痰凝气结,导致邪实正虚、标实本虚之证,邪实、标实是因,正虚、本虚乃果。第二种分类观点:因虚致病不同于因病致虚,本虚而标实。辨证分寒热二证,寒证分阳虚、阴阳两虚、瘀血三型,热证分阴虚、温热、痰热三型。二证三型可以互变。一般而言,寒性分型证势缓慢,转为热性各型,则多为恶化征兆,热性各型病势多较急,死亡病例多见于温热型中。因为本虚标实,肾为先天之本,藏精主骨生髓,故本病主要是肾虚所致。第三种分类观点:因邪因虚兼顾。第四种分类观点:观点不明,可能是其它的分类思维。对于因邪致病的辨证观点,在3 4 个研究文献中,有1 6 个支持文献,占4 7 0 6 的支持率。因虚致病的辨证观点,相应有7 个支持文献,占2 0 5 9 的支持率。持因虚因邪兼顾的辨证观点的也占7 个支持文献,占支持率的2 0 5 9 。至于,观点不明的第四种观点,占1 1 7 6 ,可能有其它独特辨证方法,且可能有闪光点,值得深入探究并应引起关注。4 毒因素在急性白血病发病中的作用分析毒因素在中医致病因素中位于第十大类,即:其它类。毒分外毒和内毒,外毒分1 8 小类,内毒分1 1 小类。与急性白血病相关的毒因素有7 类,即:热毒、伏毒、温毒、外感邪毒、瘟毒、胎毒和瘤毒。从上述毒因素的特性2 3 9 来看,有三条线贯穿其中,一是具有某一共同特性的毒因素一定存在,包括外毒和内毒;二是温热因素是其主要特点;三是与寒因素关联较小或无直接关系。从辨证的四种分类观点角度,可以得出如下结论:毒因素是决定性因素且与机体的劳逸程度有密切关系,分析结果支持第一种分类观点,因邪致病或因毒致病。关于因邪致病或因毒致病的证据,有待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资料的进一步支持。劳逸因素,这是虚的征象,是结果而不是原因,导致恶性循环;因虚致病的因素也不能完全排除,目前文献证据不倾向这种分类观点,尚需深入的动物实验数据支持。参考文献1 周国雄,沈英深急性白血病3 0 例临床观察中医杂志,1 9 8 3 ,( 6 ) t3 9 4 1 2 王镜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白血病临床分析中医杂志,1 9 8 3 ,( 1 2 ) :2 6 2 8 3 张之南,李应林,张廷栋,等中西医结合治疗血液病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 9 8 5 ,5 ( 1 2 ) :7 1 2 7 1 6 4 李琰,顾振东,焦中华,等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白血病1 l O 例的临床分析山东中医学院学报,1 9 8 5 ,9 ( 4 ) t 4 l 4 3 5 李琰,顾振东,唐由君1 0 0 例急性白血病中西医结合分型初探山东中医杂志,1 9 8 6 ,( 1 ) :3 l 3 2 6 郭良耀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自血病5 0 例临床分析福建医药杂志,1 9 8 7 ,9 ( 3 ) :2 2 7 唐由君,顾振东,李琰,等1 5 0 例急性白血病脉证研究浙江中医杂志,1 9 8 8 ,( 1 ) :3 4 8 唐由君,顾振东,焦中华,等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1 5 2 例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1 9 8 8 ,2 2 ( 6 ) :4 3 6 4 3 7 9 陈明校,孙洪庆,刘丽娟,等单用六神丸治疗成人急性白血病中西医结合杂志,1 9 8 9 ,9 ( 2 ) :7 1 9 1 0 赵绍琴对中医药治疗白血病的再认识中医杂志,1 9 9 1 ,( 4 ) :l o1 21 l 李琰,顾振东,刘爱花,等中药复方治疗急性白血病作用机理探讨实用中西医结合杂志,1 9 9 1 ,4 ( 2 ) :1 1 l 1 1 4 1 2 罗秀素,虞荣喜,沈一平,等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中医杂志,1 9 9 1 ,( 5 ) :3 4 3 5 1 3 唐由君2 0 0 例急性白血病的中医分型与客观指标关系初探上海中医药杂志1 9 9 1 ,( 8 ) t 4 6 1 4 王介人,高萍,杨玉兰辨证治疗急性非淋巴细胞自血病1 3 2 例临床观察河南中医,1 9 9 1 ,1 1 ( 3 ) 1 2 1 2 2 1 5 李怀琳,等自拟“再生素”治疗自血病1 0 例中医药研究,1 9 9 2 ,( 6 ) :2 9 3 0 1 6 徐瑞荣,顾振东,焦中华,等1 5 7 例急性白血病化疗毒剐作用的中医辨证治疗上海中医药杂志,1 9 9 3 ,( 7 ) :7 9 1 7 刘玺珍,赵秀英,刘印普烧鸡丹结合辨证论治治疗白血病5 2 例近期疗效观察河北中医,1 9 9 3 ,1 3 ( 4 ) ;1 z 1 8 王圻急性粒细胞白血病的化疗与中医辨证论治云南中医杂志,1 9 9 3 ,1 4 ( 2 ) :2 3 1 9 李瑞兰,刘种德白血病的辨证施治湖南中医学院学报,1 9 9 4 ,1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