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5页
第2页 / 共5页
第3页 / 共5页
第4页 / 共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0 引言新黪势下的港口企业信患他建设徐翘,何剑彤根据1 9 0 2 年联合国的分类标准,港口按照其发展阶段可以分为第一代、第二代和第三代港口。第一代港口功能简单,主要是海运货物的转运、临时贮存、发货等;第二代港口增加了使货物增值的工业商业活动,港口成为装卸和服务中心;第三代港口在服务方面呈现出多样性,信息服务成为其重要内容,港口将成为贸易的物流中心,围绕着运输链的起点到处都有港口活动。因此,信息是现代化港口企业未来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面向信息时代的港口物流中心必须依靠敏捷、虚拟、互动的信息技术系统的全面支持,强调跳跃和变化、速度和反映、灵敏和扁平依靠信息共享、虚拟整合、企业间互相依存、不断创造优势,为未来市场而竞争,实现从科学走向艺术的管理。港口管理现代化、信息化已经成为港口的重要目标之一。要搞好港口企业信息化建设,首先要对企业信息化有正确的理解。1 何谓企业信息化企业信息化就是企业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改进业务流程和组织结构,通过信息资源的深入开发和广泛利用,不断提高经营管理和决策的效率和水平,进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企业竞争力的过程。企业信息化= 信息技术+ 标准仙规范仙数字化管理+ 决策科学化,数据化。在建设企业信息化过程中,许多人对企业信息化的内涵理解上有一定的片面性,把信息化与信息技术混淆起来。以为买了设备,联上网,开发一个应用系统就是实现了企业信息化。经常出现信息技术系统建立好了,但是数据不准确、不及时、没有与业务流程集成在一起、没有多少人使用、对企业的效益贡献不显著。信息技术必须与业务流程紧密结合,信息化要成为员工日常工作的一部分,企业决策要以数据为依据,把数据的准确性当成企业的生命线,信息化才能促进企业的经济效益,才可能成功。2 港口企业信息化建设发展趋势分析企业信息化就是企业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信息资源的深入开发和广泛利用,不断提高生产、经营、管理、决策的效率和水平,进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过程。从港口企业国内大连海事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讲师:外信息化建设发展趋势来看,有以下特点值得关注:( 1 ) 生产过程自动化;( 2 ) 管理方式网络化;( 3 )决策支持智能化;( 4 ) 商务运营电子化。这些特点充分代表了港口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发展方向和理想目标,已经成为现代企业的一个重要标志和衡量企业综合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3 信息化建设的阶段性和当前面临的问题根据理查德诺兰( P , i c t l a I - d LN o l a n ) 在2 0 世纪8 0 年代初总结美国一些企业计算机应用发展规律提出的企业计算机应用发展模型( 诺兰模型见图1 ) 分析,目前信息化应用基本上处于“诺兰模型”的第三阶段即控制阶段,其主要特征表现为高层管理人员开始用投入产出的法则审视计算机的应用,发现现实并不象预想的那样美好,因而开始对计算机的应用实行控制,做出规划,在用好现有设备、系统的基础上有计划地发展。 。r,、_。、,l 起步2 扩艘 拎j 删j 焦城5 教据荫地汽成熟j 供 :绥悭航蚜蜒 开加性挖蹦嫂熬嚣喾避事拥幽敦挺蹙琏班 艇戚,帮 彀麟躞l 企q I f发的萝联怏迅,J 、t 驻 妙7 睃城蹙料碱性的发艘建辩专乏腱缀澎圈1 诺兰6 阶段企业计算机应用发展曲线经过多年的投入和努力,笔者所处的天津港在信息化建设方面取得了快速发展,但是新的应用需求增长速度远远大于现有应用系统所能提供的功能,这种供求不平衡性日趋严重,已经形成“应用积压”问题而且没有形成完整的信息流和数据流。3 1 现存系统独立存在,无法开J 是协同商务企业信息化有一个从初级阶段到中级阶段,再到高级阶段的发展过程,因此,在计算机应用的初级阶段,企业从文字处理、报表打印开始使用计算机,进而围绕一项项业务工作,开发或引进一个个应用系统。这些分散开发或引进的应用系统,没有统一考虑数据标准或信息共享问题,从而导致“信息孤岛”的不断产生。“信息孤岛”使得企业无法实现完整的数字化业务流程,无法发挥信息的整体优势,无法在内部部门之间、公司与上级或合作单位之间、公司与客户之间开展协同商务。3 2 无法实现数据深层次利用从2 0 世纪5 0 印年代开始的F 1 p $ 信息系统至今,信息系统的进化经过了八个主要阶段图2为信息系统进化模型。今天,阶段1 和阶段2 已经成熟使用,阶段3 、阶段4 、阶段5 正在使用,阶段6 正在典型研究中,阶段7 和阶段8 是信息系统发展的较高阶段,是信息系统全球化、国际化的标志。由于企业现有信息系统尚处于阶段2 ,信息系统的功能仅仅局限于部分业务管理的有效性,因此远远落后于信息社会对信息系统的实际要求,无法为中高层领导提供及时、准确的次策信息,无法加强各部门之间、公司与外部之间的信息交流与互动,无法实现从数据到信息再到知识的有效转化,数据资源的潜在威力有待于开发。 剥钉烛鹣董聃味毋蚺赫雌蒜:t 斌搬擗蚀理是避撵蚱冀叠球t 钏,岛毕他 L “ 螽r 三摄1霄照培恩术跹内糟端盘 7 照謦世l 如势j n i 群3“,鼎浦聃屯f 娥群蹙姆l l f 怠辑孛、蛙 | _ : 理 皂补冲嫦供。 嘲q 峨髯盼喊氍 t 蕊赫设汁地舞鹇螭 箍和张晦虢,4 当前信息化建 设主要工作和要点根据当前信息化应用所处阶段和当前信息化建设中所面临的问题,我们认为当前信息化建设工作的主要特点是:信息资源整合与共享的实现。根据当前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特点和需要,通过总结前一阶段信息化建设工作的经验和教训,我们认为当前信息化建设的主要工作可以分为信息资源规划、网络工程、数据库工程、应用软件工程和业务流程重组以下几个内容。4 1 信息资源规划( 口R P )所谓I R P 是指在正规的企业信息化需求分析基础上,建立企业信息资源管理基础标准、管理信息系统功能模型、数据模型和体系结构模型,用以指导开发集成化网络化的管理信息系统。信息资源的采集、处理、传输、利用的全面规划。信息资源规划工作主要根据在系统级收集的需求,通过需求分析进行顶层系统分析、设计和建模。信息资源规划包括了在战略业务级和业务领域收集需求,通过业务流程重组( B P R ) 和数据流程规划形成系统级数据视图和业务视图,完成子系统划分等重要工作。信息系统资源规划能否成功关键在于:用户方领导对于业务重组支持的力度、调研分析人员对于业务领域了解的程度。4 2 网络工程计算机网络工程是保障信息进行安全、可靠和高速流转的物理基础,在实施计算机网络工程时要注意以下方面。根据信息资源规划过程形成的数据流量化分析结果,得出全企业的各职能域、各统计期,实时的数据存储量和流量,确定网络的基本需求。设计和建立企业的开放型三层网络架构,制定广域网和各局域网的网络拓扑结构、网络逻辑结构。在保证先进性、可扩展性的前提下,提出既满足企业信息化的需求,又具有优良的性能价格比的网络系统方案。根据企业的业务需求,建立信息共享、信息存储、信息综合利用的网络机制。建立企业内部网( n a a n e t ) ,使其具有W e b 浏览查询、W e b - D B 在线查询、电子邮件、电子公告等多种功能。与I n t e m e t 联网,建立企业网站,支持开放的3 层数据库结构。建立企业网络管理制度,建立子网过滤、防火墙等安全机制,确保信息的安全可靠。4 3D b 工程数据库是存储信息的的数据结构,是数据查询、分析的根源。数据库结构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最终信息系统运行的效率以及信息的全面性。同时当前信息化工作的特点是信息资源整合与共享。由于以往信息化过程中可能建立了不少独立应用系统,这些系统可能采用了不同的数据库,要实现这些系统间的信息资源整合与共享,最有效的方法是基于数据库的集成。所以当前的数据库工程的内容要比以往复杂得多,在设计数据库是必须充分考虑系统对于分布式、异构数据库和数据仓库的支持。D b 工程实施要点:( 1 ) 逻辑数据库设计根据总体数据规划的数据模型,与业务人员一起进一步审查、修正各主题的基本表;参照业务规范,制定表间关联、列参照性和约束,完成数据一致性设计。( 2 ) 物理数据库设计根据企业所采用的数据库管理系统( D B M S ) 的特性,在逻辑数据库的基础上生成,并按R D B M S 进行规范化设计。( 3 ) 信息分类编码按A 类、B 类、C 类管理,建立企业生产经营主系统代码管理机制,建立和加载编码库。( 4 ) 组织业务数据加载和维护,按信息源和共享要求建立数据维护和备份、转储机制和数据库的安全恢复机制( 5 ) 支持联机分析处理( O L A P ) 功能,兼容企业的多种数据源;分层建立数据汇总与存储机制,设计和建立支持次策分析系统的数据仓库。( 6 ) 建立与第三方分析查询工具( 如B u s i n e s sO b j e c t s 等) 的兼容机制,支持数据的抽取、转换等处理。4 4 软件工程软件是信息化工作的表现形式,如何使软件适应管理的需要,充分体现信息化建设工作的内容和成果是软件设计的关键。以工程的角度考虑,软件设计应注意以下方面:( 1 ) 应用软件系统设计应在总体规划的功能建模的基础上,采用面向对象的软件工程方法实施;( 2 ) 在对企业的业务模型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进行“三维模块定位”分析,准确界定应用系统模块功能范围、管理层次和信息加工深度,分清不同管理层次上模块控制和处理功能;( 3 ) 参照总体规划阶段建立的应用系统开发目标、需求分析文档、业务流程规则等,完成各应用系统的框架设计;( 4 ) 根据系统功能模型中程序模块的分类,重点识别可重用的程序模块,建立通用类库,进一黧辽宁港航业发展离层论坛论文集 1 。_ - _ _ _ _ _ _ _ _ _ - _ - 。_ 。- - - _ _ _ _ - _ _ _ _ _ _ _ - - - 。_ 。-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 _ _ _ _ _ _ _ _ _ - _ 一步形成构件对象模型;( 5 ) 采用单元测试与集成测试相结合、黑盒测试与白盒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严格的软件测试;( 6 ) 按照应用软件工程技术文档规范,提交详细的应用系统设计技术文档,包括函数与变量说明、流程说明等;( 7 ) 提供多层次的安全控制功能,包括用户权限管理、操作日志监控、数据的联机备份复制和恢复机制;( 8 ) 应用系统使用与维护培训,系统优化与维护跟踪,应用系统评估。4 5 业务流程重组( B P R ) 信息系统被用在原有的业务流程上,生搬硬套的将手工操作变成“自动化”,把以前流程不合理的部分固化在信息系统操作里,只会导致业务运作更加僵化。因此,如何通过业务流程重组配合信息系统建设,从而推进企业流程化管理也是当前信息化建设工作中的一个要点。通过业务流程重组,明晰公司战略目标和核心竞争力,引进先进管理模式,实现组织变革,落实部门设置和职能分工、岗位定编和岗位职责,形成新的流程体系,推进公司由职能化管理向流程化管理的转变。信息系统建立业务模型和数据模型,通过业务流程重组,设计开发系统的功能模型,随着信息系统的使用,各岗位按重组后业务流程在系统中实现流程管理,同时更新公司的I S O 标准化管理体系,实现业务流程重组与的M I S 紧密结合、实现信息化建设进程中管理与技术的紧密结合、最终实现人机操作的紧密结合。随着公司的不断发展,经营环境的变化必然导致公司的战略和管理模式的改进,流程本身也存在持续的改进,在这样的前提下,也要求M I S 的模块功能以及权限设置做同步调整,逐步完善流程化管 理体系。_ I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