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3页
第2页 / 共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盂宪民基金会首届学术讨论会暨第十二届全国酱外基础与临床进展学术大会普外进展论坛较高的残癌率,因此,我们主张二次手术的方应视病人具体情况而定,如第一次手术仅为肿瘤切除,无论是包膜内或外型腺癌都应行二期的选择性颈清扫术;对N o 包膜内型腺癌,如第一次手术为腺叶切除,则不必急于行二期清扫术,应严密随诊观察,待颈部出现转移病灶时,再行二期的颈淋巴结清扫术。定期的颈部多普勒超声或C T 检查对早期发现颈部转移病灶是一项安全有效和可行的选择3 3 颈淋巴结清扫术式选择经典的颈清扫虽具有手术彻底、切除范围广、术后复发率低等优点,但也存在创伤大、术后容貌毁损严重等缺点。功能型颈清扫保留了胸锁乳突肌、颈内静脉、副神经,且治疗效果不亚于经典型颈清扫,近年来作此术式者逐渐增多,可作为二期颈清扫术的首选。如甲状腺癌已侵及颈带肌及周围组织、颈淋巴结转移成团、肿大淋巴结与周围组织有粘粘连等情况,仍应作经典型颈清扫,以达到彻底切除病灶的目的。3 , 4 颈清扫手术的注意点切口选择应使术野暴露良好,便于清除颈部各区淋巴结兼顾功能和外观;应注意保护甲状旁腺及喉返神经,由于首次手术后组织粘连水肿、解剖变异,给操作带来一定困难,再次手术最好在首次手术2 3 W 进行为宜,必要时术中先解剖喉返神经;因甲状腺下血管多在首次手术中被结扎切断,喉返神经失去解剖参照物,加之组织粘连水肿、解剖变异,给操作带来一定困难,但认真解剖仍可有较好的解剖层次,在甲状腺包膜下切除残余甲状腺组织可较好地保护喉返神经和甲状旁腺不受损伤;改良式颈清术应注意清扫乳突端胸锁乳突肌深面淋巴结,本组4 例二期术后复发均为该处淋巴结复发。C y c l i n E 在甲状腺癌中表达的意义口吉林大学第二医院基本外科林哲 口吉林大学基础医学院病理学教研室吴琼曲珊珊全成实甲状腺癌是头颈外科最常见的肿瘤之一。研究表明,细胞周期素调控机制的紊乱是细胞增殖失控从而导致癌变的重要原因。细胞周期素、细胞周期素依赖激酶和细胞周期素依赖激酶抑制剂共同构成了细胞周期调控网络,协调控制细胞的分裂过程。一旦网络的调控发生紊乱,细胞便无限制的分裂生长,从而导致细胞发生癌变。C y c l i n E 作为细胞周期的限速调节一4 6 0 孟宪民基金会首届学术讨论会暨第十二届全国普外基础与临床进展学术大会普外进展论坛因子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学者们的广泛关注。为了研究C y c l i n E 与甲状腺癌的关系,本实验对甲状腺癌组织进行C y c l i n E 蛋白的免疫组化检测。判定标准C y c l i n E 表达阳性的判断:光镜下观察,C y c l i n E 主要定位于细胞胞浆,阳性细胞的胞浆为棕黄色或棕褐色,呈均匀染色或颗粒状。观察阳性细胞的数量和分布,以4 0 1 0 倍显微镜计数l ,5 视野内的阳性细胞数和总细胞数。随机计数5 个高倍视野,求出平均每个高倍视野内阳性细胞的百分率。阳性率少于1 0 为阴性,阳性率大于1 0 为阳性。2 结果2 1C y c l i n E 在甲状腺肿瘤中的表达C y c l i n E 蛋白阳性细胞以棕黄色颗粒主要定位于胞浆中,偶见定位于胞核上,呈均匀染色或颗粒状,1 8 例甲状腺癌中C y c l i n E 的平均阳性表达率为1 0 7 1 ,3 例结节性甲状腺肿的阳性表达率为4 4 4 ,二者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见表2 。在1 8 例甲状腺癌中有7 例乳头状癌,8 例滤泡状癌,3 例髓样癌,虽然髓样癌的阳性率比较大,但它们之间差别并没有统计学意义,P 0 0 5 。3 讨论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C y c l i n E 过表达或基因扩增在多种肿瘤中存在。随着对C y c l i n E 的深入认识,人们将不断洞悉C y c f i n E 在许多不同肿瘤形成过程中的作用。为了研究C y c i n E与甲状腺癌的关系,本实验对甲状腺癌组织进行C y c l i n E 蛋白的免疫组化检测。本实验结果显示,C y c l i n E 在甲状腺肿瘤中的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表明,C y c l i n E 过表达在甲状腺癌发生中起一定的作用。这一结果与其他学者在其他肿瘤中的研究结果一致。C y c l i n E 过表达与甲状腺癌发生可能与以下三个因素有关。( 1 ) C y c l i n E 与C D K 2 结合生成复合物促进细胞的分裂增殖,C y c l i n E 与C D K 2 结合发生在G 1 末期,C y c l i n E - CD K 2 形成的复合物,促进P4 6 1 盂宪民基金会首届学术讨论会暨第十二届全国普外基础与临床进展学术大会普外进展论坛RB 磷酸化,从而促进细胞进入s 期,在D N A 合成启动中起重要作用。但并不是在所有的肿瘤中C y c l i n E 与C D K 2 都有相关性。( 2 ) C y c l i n E 高表达可加速G 1 期进程,引起P 2 7 表达减少,并可逆转P 2 7 引起的G 1 期阻滞。正是由于C y c l i n E 的过度表达导致P 2 7 表达减少,P 2 7 不能有效的结合C y c l i n E - C D K 2 ,发挥其细胞增殖的负性调空作用,从而细胞无限增殖而发生癌变。( 3 ) C y c l i n E 激活子上存在一个与E 2 F 结合的位点,当C y c l i n D l 高表达时促进P R B 的高磷酸化,解离出的E 2 F 与C y c l i n E 的启动子结合,从而促进C y c l i n E 基因的表达。因此进一步用实验证实C y c l i n E 与C D K 2 、P 2 7 、C y c l i n D l 的其他因子的关系,有助于C y c l i n E在肿瘤发生发展中作用机制的研究。甲状腺肿瘤多起源于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却能发展成为生物学行为和临床表现明显不同的恶性肿瘤,有高分化生长缓慢的乳头状癌,以及来源于滤泡旁细胞的髓样癌,故甲状腺肿瘤各种类型问恶性程度及差异较大因此我们鉴别不同类型的甲状腺肿瘤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本实验结果表明,C y c l i n E 的阳性表达率与甲状腺癌患者性别、细胞分化程度、临床分型及分期无显著相关性。从而表明C y c l i n E 阳性表达可能是甲状腺癌发生的早期分子事件,具有早期诊断价值,这与王等在喉癌的研究中的结果一致。目前C y c l i n E 在不同肿瘤组织的研究中所代表的临床意义各有不同。C y c l i n 在细胞周期、肿瘤发生发展中作用机理以及在临床上作为种肿瘤诊断及判断预后的指标,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甲状腺癌中细胞凋亡指数的检测及其意义 3 吉林大学第二医院基本外科林哲王庆国口吉林大学基础医学部病理学教研室曲珊珊吴琼全成实甲状腺癌是头颈外科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约占所有恶性肿瘤的1 3 。甲状腺癌分为多种类型,各类型的生长规律、转移速度及预后均有较大差异。因此研究其发生发展机理对临床指导治疗具有重要意义。以往对肿瘤的研究,认为肿瘤细胞的无限增殖是肿瘤形成的关键。近年来随着对细胞凋亡研究的深入,人们越来越重视细胞凋亡与肿瘤的关系,认识到细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