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4页
第2页 / 共4页
第3页 / 共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课堂教学观摩与评价之二传染病及其预防学校:西大附中课程范围所在:初中八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第一章:传染病与免疫第一节:传染病及其预防一、观摩前准备观摩前准备教案初稿教案初稿:1 1、学情分析学情分析本节课的授课对象是初中八年级的学生。他们已经学习生物学一年半时间, 对生物学有了一定的了解,具备一定的生物学基础。本节课之前,已经学过人 体的呼吸、人体的调节,且日常生活中常常会听说一些关于传染病的实例,所 以传染病及其预防应该是一个有趣的,又话说的主题,易于被接受。但是对于传 染病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方面可能会因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错误认识而导致在学 习过程会产生很多疑惑,所以我需要如设置一些情境,暴露出学生的前科学概 念,并帮助学生转变前科学概念。 学生可能具有的前科学概念如:“任何传染病只要和病人或者携带者接触 就会被传染,即使只是走近一点都会。 ”2 2、教学内容分析教学内容分析本节课的知识结构:传染病及其预防包括包括传染三要素预防措施病原体传播 途径易感 人群构成构 成构成保护切断控制易感人群传播途径传染源寄生虫性细菌性病毒性包括包括包括3 3、教学目标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达到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掌握传染病、病原体的概念;并能够准确的判断出什么病原体;掌握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和传染的基本环节,能判断传染病传染所在的环节;了解预防的措施;(2)能力目标了解几种典型传染病的传染途径和预防措施; 在日常生活中学会自我保护,并能帮助身边的人认识传染病,做好预防措 施;(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正确对待传染病患者,并做好自我保护;认识到预防才是控制传染病中最 重要的环节;4 4、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传染病、病原体的概念;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和传染的基本环节 (2)难点:判断是否是病原体,判断例子中各种形象在传染过程中充当的角色, 如何预防传染病5 5、教学过程、教学过程见 PPT 设计;6 6、板书设计、板书设计第一节:传染病及其预防 一、传染病的三大要素 1、病原体: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病毒、寄生虫等生物; 2、传播途径:消化道、呼吸道、血液、唾液等; 3、易感人群:所有可能直接或间接接触到传染源的人; 二、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1、传染源: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 2、传染病的三个基本环节(同时具备,缺一不可)三、传染病的预防 1、控制传染源 2、切断传播途径 3、保护易感人群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病原体 出来病原体 进入二、二、 观摩课堂观摩课堂(一) 、导入:回顾甲流图片,图文并茂,插有音乐,flash、感染性强;提出 传染病概念,提出 4 个问题,采取横排或竖排一个接一个的回答方式,主要目 的是为了通过甲流这个传染病引出预防等措施;(3) (二)、课堂过程:(共 34) 1、传染病的概念 2、病原体的概念,举例说明:结核杆菌 蛔虫 HIV 病, 分别分析他们在 传染病中的角色;继而分析传染途径和引发的疾病 提问:HIV 的中文含义? 三、根据阅读材料,提出问题,推出传染病的传染方式和途径 四、传染病流行的环节(20) 方式:角色扮演抽问:学生表演后,分析扮演的角色和作用 五、传染病的预防:任务“写出艾滋病的流行环节,并写出解决方法”(3) 导出预防措施三、三、 评价与反思评价与反思总体感觉思路清晰,知识熟练,层次分明,教学形式新颖,采用角色扮 演的方式学习,互动性强;老师语音洪亮,感染力强。这些都是的我们学 习。但是时间把握不是很好,整体时间的安排不是很合理,角色扮演用去 的时间过多,花了很多时间在扮演后的问题纠结上,是不必要的;这堂课 的只是容量显得稍少了一些, 且没有进行系统的总结。在抽问是存在以下问题: 1、当学生回答出 HIV 病毒的中文含义时,不应该直接否定,个人认为 可以从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讲出 HIV 的含义; 2、传染方式的推出时,采用了固定的语句模式,限制了学生思维,个 人认为不需要固定格式,只要答道要点,然后引导其总结出一句关于传 染病传染环节的话; 3、有时提的问题不具代表性,也没有意义,回答一个问题的时间过长,对 待没有回答出来问题的同学和回答得很好的同学的态度反差过大,可能 对学生造成不好的心理影响; 我认为在做到上课老师所做的这些,我们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改进: 1、ppt 中可以加入一些事实依据。和一些近期有关于传染病的事 件,以及社会各方面对此作出的反应,不仅可以勾起学生的好奇心, 而且可以让他们正确的对待传染源,比如尊重艾滋病患者及携带者, 不歧视; 2、应该梳理总结知识,采用板书,和学生一起回忆总结出这节课 所讲内容,这样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印象,促进他们参与课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病原体 出来病原体 进入堂,开动脑筋,提高他们对知识总体把握的能力; 3、回答问题的对象应该是全班同学,而不是少数几个思维比较活 跃的同学,作为老师,我们更应该好好培养那些不太思考或者不敢 于表达自己看法的同学,一个班的整体素质体现在集体的创造力上;以上就是我浅显的看法,望大家多多指教。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