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5页
第2页 / 共5页
第3页 / 共5页
第4页 / 共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浅析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加强诚信教育论文关键词:诚信; 市场经济 ;信用 论文摘要: 诚信是人的品德,是一切道德的基础,也是一个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石。改革开放后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经济和社会生活领域中的”失信”现象大量增加。该文分析了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失信”现象及其危害以及加强市场经济条件下诚信教育的措施。 诚信是人的品德,是一切道德的基础,也是一个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石。我国历来被称为“信义之邦”,历朝统治者和学者都非常重视诚信,把诚信作为具有普遍意义的道德规范。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传承中,诚信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它调节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维系了秩序的稳定性。改革开放后,我国逐渐走上了发展市场经济的道路, 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使中国的经济步入了发展的快车道,综合国力大大增强,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与此相伴的是我国经济和社会生活领域中的“失信”现象大量增加,严重影响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不得不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一、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失信”现象及其危害 我国传统的诚信思想所侧重的是对人际关系的调节,而对于与现代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契约关系、经济关系的调节则软弱无力,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与之相适应的法律法规还不完善,诱发了失信现象的2大量增加,带来了严重的危害。 1.信用缺失现象比较严重,信用状况堪忧 (1)经济活动中的失信行为比比皆是。合同履约率低 ,据国家工商部门统计,目前中国每年订立的合同约有 40 亿份但却只有五成的合同履约;债务人大量逃避债务, 三角债问题严重,一些企业恶意拖欠客户货款或银行贷款,欠债不还甚至成为一些企业的“共识” 。致使三角债问题严重,银行呆坏账率极高; 假冒伪劣商品满天飞,严重影响了消费者的利益甚至身体健康。 (2)政府的失信行为大量存在。有些地方浮夸造假现象令人吃惊,“面子工程”大行其道, 欺上瞒下,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愈演愈烈;有些政府部门决策主观化、随意化,政策朝令夕改,出尔反尔,甚至玩起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一些执法人员滥用权力,吃拿卡要, 无利不办事,有利乱办事,腐败想象较为严重。 (3)社会失信现象也渗透到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就连昔日严肃的学术、教育领域也出现大量的失信现象,假文凭泛滥成灾,学术腐败问题有增无减。 2.“失信”对市场经济带来的危害 (1)失信行为制约着投资和消费的增长。失信行为的多发使银行从效益和安全出发,只能把钱贷给一些股份制企业和国有大型企业,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很难获得贷款,形成信贷领域的“马太效应”;失信行为的多发同样也制约着消费的增长,由于生怕假冒伪劣和虚假广告, 老百姓不敢放心消费。 3(2)失信行为也破坏了一些地方的投资环境 ,制约地方经济发展。失信行为使一些地区出现企业和资本大量外逃,经济严重倒退,沦为信用恶化的“重灾区” 。由于不讲信用,一些人虽然暂时得到一点小便宜, 却给地方经济带来苦果, 严重破坏了投资环境,窒息了地方经济发展。 (3)失信行为也给社会生活造成严重后果。失信行为不仅扰乱了正常的经济秩序,也必然冲击人们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道德败坏, 虚伪泛滥, 会对社会秩序产生严重破坏 ,给精神文明建设带来诸多负面影响。 二、加强市场经济条件下诚信教育的思考 通过以上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失信”现象及其危害的分析可以看出,“ 失信 ”现象的多发已对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带来了严重的危害, 为此 ,必须强化诚信教育,在全社会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诚信体系。 1.大力开展诚信教育,确立市场经济诚信理念 从某种意义上讲,道德约束比法律约束的范围更广,效果更佳,道德约束的是人的灵魂,而法律约束的是人的行为。有道德人不需要法律的约束,法律约束的应当是那些丧失道德标准的人。诚信的道德理念并不是完全自发形成的,必须通过教育有意识的培养而逐步形成。因此, 必须通过开展诚信的道德教育, 汲取传统诚信思想的精华,确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诚信理念。要通过教育,使人们明了诚信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前提和基本准则,是成熟的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懂得“没4有信用,就没有秩序 ,市场经济就不能健康发展,为了利润, 必须首先信守道德,诚信就是生产力”的道理。2.加快社会诚信的制度化、法制化建设, 维护正常的信用关系 有了道德约束,并不意味着所有的人都自觉诚实守信,道德缺乏强制力,必须建立完备的信用法律体系来规范人们的行为。传统的诚信思想之所以不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就是由于缺乏制度的强制力。因此, 加强诚信原则的制度建设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法制建设的重要内容。加大执法力度,提高失信成本。造成我国失信现象严重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失信成本低于守信受益。因此,应加大执法力度,根除失信者的侥幸心理,对违约失信行为制定更加严厉的赔偿和惩罚规则,达到事前就能产生威慑失信行为的力量。 3.强化政府的信用职能,规范政府的行为 市场经济条件下信用缺失的深层次原因是改革和管理还不到位, 虽然我国政治体制改革和政府职能转变取得了积极成果,但政府部门角色缺位、越位、错位的现象仍然存在。正如有人所说:“政府是一个感染力极强的以身示范的老师,不论教好教坏,它总在以自己的楷模行为教育整个民族” 。公务员之家。转变政府职能,依法行政。当前依法行政的当务之急是克服地方保护主义。要按照建立“有限政府”的要求,按照“政府创造环境, 民间创造财富”的市场经济一般原则, 真正落实政企分开、政事分开, 切实依法行政。 4.多方努力 ,构建诚信保护网 依靠技术进步构建诚信的技术基础,加强科技防伪研究,培养更5多的防伪专业人才;建立社会化的个人信用制度记录个人的信用情况,信用号码伴随个人终生,与个人的就业、贷款、投资、消费直接挂钩,使信用不良者无立足之地,以减少失信行为的发生。 我们相信, 开展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诚信教育,只要认真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经过全社会的努力, 就一定能够营造一个诚实守信的良好社会环境,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 参考文献: 1传统诚信思想与市场经济的发展 Z.铁血论坛,http:/bbs.tiexue.net/bbs_95.html. 2王久渊:涪陵师范学院 道德问题的经济学分析 课题组J.重庆市社科规划项目,2003,(12)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