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7页
第2页 / 共7页
第3页 / 共7页
第4页 / 共7页
第5页 / 共7页
第6页 / 共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国内新光源产业竞争激烈 寡头未现-阿拉丁照明网12/15/2010 作者: 来源:中国 IC 网 摘要:数据显示,2010 年中国 LED 照明产业产值将超过1500 亿元。 “2015 年,LED 在中国照明市场的占有率将达到 20%,带动产业规模达 5000 亿元。 ”国内最大的节能灯制造企业-雷士照明董事长吴长江说。技术的日新月异已经成了这个时代的符咒。 “新技术将改变一切”,这是人们普遍认可的逻辑。人们看到,随着不可预见的新技术的到来,卓越的公司能够不断调整自己,最终生存下来。“事实上,每一个卓越公司的诞生过程中,人们都会看到技术的因素,然而,技术本身并不是公司发展的主要原因,有选择地尝试使用技术才是发展的动因。 ”吉姆柯林斯在从优秀到卓越一书中如是说。 2010 年 3 月 17 日,东芝集团宣告停止普通白炽灯的生产,这意味着曾作为东芝的“印钞机”的白炽灯产品走过了 120 年的辉煌历程后,终于退出了历史舞台。随后,这个跨国巨头宣布大举进入中国的 LED 照明市场。事实上,东芝此举只是全球 LED 照明市场风起云涌的一个缩影。数据显示,2010 年中国 LED 照明产业产值将超过 1500亿元。 “2015 年,LED 在中国照明市场的占有率将达到 20%,带动产业规模达 5000 亿元。 ”国内最大的节能灯制造企业-雷士照明董事长吴长江说。没错,对于国内大大小小上万家的照明企业来说,LED 照明似乎已然成为迎接美丽新世界的一道曙光,特别是当这些照明企业中的大多数还深陷亏损泥潭中的时候。不过,事情往往是这样-最后的胜利并不属于技术的开路人,而是在商业模式上成功的追随者。对于一种新技术来说,如何培育市场才是最重要的。美丽新世界今年 1 月,位于深圳华强北的 LED 国际采购交易中心投入运营,这是国内首个大型 LED 交易市场,60 多家 LED 显示、照明企业进驻。而在此一年多前,有关政府部门启动了“十城万盏”试点工程,即到 2010 年在 10 到 20 个城市推广 30 万盏以上 LED 市政照明灯具。LED 照明究竟有多火?“仅 2008 年北京奥运会就给 LED 照明产业带来了 50 亿元的商机;上海世博会在 LED 照明上的投入高达 10 亿元;在广州亚运会期间,我们提供了 80 多个项目的照明方案设计,供应 1000 多款照明产品,供货数量超百万套。 ”吴长江介绍。摘要:数据显示,2010 年中国 LED 照明产业产值将超过1500 亿元。 “2015 年,LED 在中国照明市场的占有率将达到 20%,带动产业规模达 5000 亿元。 ”国内最大的节能灯制造企业-雷士照明董事长吴长江说。对于照明企业来说,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淘金场。7 月 24日,政府公布了“三年淘汰 10 亿只白炽灯,同时点亮同样数量节能灯”的时间表。 “政府正在大力推广节能照明,这个风向标将让全行业进入洗牌期,产业升级迫在眉睫。 ”吴长江说。而来自专家的预测是,如果在全国推广使用 12 亿只节能灯,一年可节省相当于三峡电站年发电量的 852 亿度,相当于节约 3400 万吨原煤,减少 9100 万吨二氧化碳、78 万吨二氧化硫的排放量。显然,这些数据对于正在推广“低碳世界”的中国政府来说,显得意味深长。正因为如此,2007 年底,财政部和国家发改委印发了高效照明产品推广财政补贴资金管理暂行办法 ,由中央财政设立专项资金,支持高效照明产品的推广使用。2008 年,我国首批财政补贴高效照明产品推出超过 6000 万只节能灯,超出原定目标 24%.2009 年财政补贴节能灯推广数量达到 1.2 亿只。与国内照明企业趋之若鹜相对应的是,LED 照明跨国巨头也开始闻风而动。欧司朗宣布在惠州设立 LED 芯片生产线;日本日亚化公司亦计划在大陆设厂,扩展 LED 照明产品线;LG 伊诺特则将在惠州投资超 1 亿美元,用于 LED 封装、背光和照明应用。据称,该项目是 LG 伊诺特全球 10 亿美元 LED 项目投资中的首期投资。“2010 年是 LED 产业化的元年。 ”吴长江说, “自去年 12月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之后,欧洲国家都不同程度地加大了对节能环保产品的消费补贴力度。比如,意大利的补贴率高达55%.即凭借销售单据,政府按照售价的 55%直接给予消费者补贴。 ”据其介绍,我国政府目前也在以补贴形式支持节能灯的使用和推广,今年补贴的数量约为 1.5 亿只;而节能灯销售额在照明行业中的增长速度为 20%,其自身的增长为 40%.据悉,中国今年节能灯的生产量约为 35 亿只,这意味着世界的 80%的节能灯由中国生产,其中约有 60%出口。 “早前我国对节能灯的需求可以说是供不应求,只要生产出来,就不怕卖不出去。 ”诸侯割据雷士照明位于惠州市汝湖镇广惠高速旁,距离深圳 70 公里,这里是中国的“照明之乡”,拥有照明企业超过 300 家,占据全国照明市场的七成江山,仅在惠州仲恺高新区,就有上百家LED 照明企业扎堆于此。5 月 20 日,雷士照明在香港联交所上市,吸引眼球的不仅是当日的股价,也引起了人们对新兴产业-LED 照明的关注。据悉,在惠州,LED 照明企业有近 80 家,其中雷士、惠州科锐、TCL 照明、元晖照明、美国科锐、德国欧司朗这些响当当的品牌与完善的产业链均扎根于此,这里无疑是中国照明企业最残酷的竞争地带。与此同时,近年来陆续有台资企业到大陆生产上游产品,如台厂鼎元光电在武汉投资设立元茂光电,以生产 LED 芯片为主;2009 年,另一家台厂璨圆光电 LED 生产基地亦选在山东威海落脚。“目前国内的 LED 照明企业总共有 3000-4000 家,稍有规模的知名企业有 50 余家。 ”吴长江说。事实上,国内照明行业目前仍处于诸侯割据的状态,雷士照明、飞利浦、佛山照明等销售额排名国内市场前 10 位的企业,其所占份额总和不过占到整体盘子 13%.由于没有统一的国家标准,LED 照明现在仍然是各自为政。比如珠三角地区有 2000 多家企业,但真正能够做到产品稳定、按订单生产的企业甚至连一半都不到。摘要:数据显示,2010 年中国 LED 照明产业产值将超过1500 亿元。 “2015 年,LED 在中国照明市场的占有率将达到 20%,带动产业规模达 5000 亿元。 ”国内最大的节能灯制造企业-雷士照明董事长吴长江说。值得忧虑的是,目前国内 LED 照明产业的竞争虽然已经白刀见红,但真正的龙头企业并未出现。那些照明企业大都是民营企业,年产值超过 20 亿的公司寥寥可数。资金规模显然是照明企业做大的瓶颈之一。 “我们开始创业的时候资金是最大的问题,做什么都做不了,银行又不借款。 ”吴长江说,对于民营企业来说,这将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研发速度与长远布局。目前几乎没有一家照明企业的市场份额超过 2%.而对于老百姓来说,最现实的选择就是宁愿用几元钱一支的白炽灯,也不愿换上百元的 LED 灯,价格问题也限制了 LED 的大面积商用整合时代显然,LED 照明市场前景广阔,但对于本土企业来说却挑战重重,除了核心技术之外如何培育市场、消费者的接受度、价格等等,这些都是 LED 照明产品的商用难题。另外,在整个LED 产业链中,芯片等上游领域占到了 70%的利润。这意味着我国 90%以上的 LED 企业都拥挤在下游 30%的利润区间内进行殊死搏斗。 “国内企业在芯片研发与制造方面与国外巨头差距较大。第二,产业整体水平较低,主要集中在利润率低的下游封装、组装环节,缺乏自己的标准和检测体系。第三,盲目投资现象严重,容易出现恶性价格战。这些都是国内 LED 照明企业的短板。 ”吴长江指出。为此,中国企业也陷入了主要依靠出口、产品附加值不高、难以进行技术积累的怪圈,而国外巨头则对本土企业形成了“核心技术包围圈”.“长期以来,中国照明行业处于分散而零乱的格局。小企业多,大企业少,生产集约化和规模化程度很低。与国外企业相比,中国照明行业规模效益小,成本下不去,质量上不来,更为重要的是,企业的技术难以提高,抗风险能力极低。 ”吴长江说。所以,LED 产业要获得长远发展,必须进行深入的行业整合和升级。据其介绍,雷士照明于去年 7 月在上海成立了光源电器研发中心,投资达数千万元。除此之外,其在浙江的大型生产基地已全面投入使用,将会形成 20 条节能灯自动生产线,年产 2亿支节能灯的规模,占到我国节能灯产能近 10%的份额。照明巨头们正在积极开展的“圈地运动”以加速产能扩张,正是看中了照明行业即将大洗牌的时机。 “未来,我们会考虑收购一些 LED 照明的生产厂商。 ”吴长江说, “然而,对于国内厂商来说,最重要的事情显然是如何突破国外巨头的技术垄断并进行自主创新。 ”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