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城市迈入“精耕细作”的品质时代,应当 更适宜发展,更舒适生活更适宜发展,更舒适生活在刚刚闭幕的广东省上,佛山市委书记李贻伟再次提出了一系列对佛山发展的思 考,其中“产、城、人融合”再度引发人们关注。过去的 2012 年是佛山的“蝶变”之年,城市升级三年计划由这一年开始, “千亿造城” , 改城市短板、补环境欠账。无论是从提升硬件到美化环境,还是从延续佛山文脉到追求生 活品质,我们能看到的都是昂首阔步的姿态,城市建设和城市管理都处于乐观的上升期。而在昨日举行的佛山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市长刘悦伦在政府工 作报告中用较大篇幅部署了与城市建设的相关目标任务,其中,他以“营造高品质城市 生活空间”的目标,拉开了追求“城市品质”的序幕。“大力实施强中心战略,推动区域融合互动发展,把城市打造成为高端产业和高 端人才集聚的优质载体。 ”这是此次政府工作报告中的原文,再一次印证了“产、城、 人融合”的发展思路。而与实现此目标相对应的,也正是报告中所相应提及的走“城 市品质”之路。 城市品质是一个城市的生命,是一个城市的灵魂。不久前,党的十八大就明确提出, 要提升城市品质,建设美丽中国。其实,近年来,这股追求“城市品质”之风早已悄然吹 起,城市开始进入了更加“精耕细作”的时代,进入一个产业、城市与人的生活无限融合 的时代。 据不完全统计,包括上海、重庆、扬州、昆明等在内的全国近 20 个县市级、区级近几 年都不约而同地制定了“提升城市品质”的相关目标任务。 “现在,城市已发展到品质时代, 谁更重视城市品质、环境的打造,谁就是赢家。 ”早在 2011 年,重庆一位县委书记在接受 媒体的专访时便表达了这样的想法。城市品质,是指一个城市的品位和质量。决定城市品质的元素,既包括城市空间结构、 建筑形态、道路交通、产业结构、居住条件、环境景观等外形的特质,又包括城市历史、 地域文化、城市精神、管理水平、市民素质等内涵的特色。 当“品质”用在城市发展的规划层面上时,它所要求的是打造一个更加适合人类生活 与发展的高品质城市空间。 这样一个高品质的城市空间首先应当是宜居、宜商的,同时更是适宜文化传承和精神 传递的。而这样一座高品质的城市,其实是将城市美好的外在形象与优秀的文化内涵完美 结合,形神兼备,浑然一体的城市。 就佛山而言,这里自古是商贾辐辏之地。去年 12 月, 福布斯杂志中文版发布了“2012 中国大陆最佳商业城市排行榜” ,佛山位列第 12 名,相比 2011 年排位更进一位。 而更加戏剧性的是,尽管跻身优秀的商业城市前列之余,佛山却还是在人才招聘上遇到了 瓶颈。一座宜商的城市,却没有更多愿意到此工作的人才,从技术工人到高级人才,从家 居行业到陶瓷行业, “缺人”成了 2012 年的一大主题词,被逼着打起了“人才保卫战” 。 这其中所面临的一大问题便是如何营造一个更加宜居的环境,既吸引外来人才,又让 本土市民满意。如果在这一维度上审视城市品质,你会发现,学有优教、劳有应得、住有 宜居、病有良医、老有善养,是城市品质;喝上干净的水、呼吸上清洁的空气、吃到安全 的食品、有个安静的绿色空间,也是城市品质;植树造林、绿化美化城市,关停落后产能, 让天更蓝、地更绿,同样是城市品质。 在这其中所体现的“工夫” ,将不仅仅是在哪里建更好看的建筑、在哪里修更宽的路那 么简单。城市如何才能让人过上有尊严、健康、安全、幸福和充满希望的美满生活,这是 中国在城市化进程中最该认真考虑的问题。因此,建设高品质的城市,必须尊重科学,尊重规律,使得人与自然、人与人、精神与物质之间更加平衡、和谐。当我们追求城市品质的时候,我们在追求什么?也许可以有这样一个参考答案:城市 需要有适宜自身传承与发展的“高品质” ,更要有适宜所有人安全、舒适生活的“高品质” 。佛山日报记者佛山日报记者 罗松龄罗松龄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