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3页
第2页 / 共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吴茱萸汤对环磷酰胺诱发微核的抑制作用王兴华王明艳赵鸣芳赵风鸣等( 南京中医药大学,2 1 0 0 2 9 )吴茉萸汤源于伤寒论。组成:吴茱萸9 9 人参9 9 。大枣4 枚生姜1 8 9 。功用:温中补虚,降逆止呕。主治:肝胃虚寒证。症见食谷欲呕,畏寒喜热:或胃脘隐痛,吞酸嘈杂:或 头痛干呕,吐涎沫;或吐利手足逆冷,烦躁欲死。为了进一步探讨吴茱萸汤作用机理,本研究以检测D N A 损伤的小鼠活体骨髓细胞微核( m i c r o n u c l e u s ,M N ) 为指标,对其致突变与抗突变( 抗环磷酰胺诱导的D N A 损伤) 作用进 行实验研究。 1 实验材料1 1 实验中药本实验所用中药购自江苏省药材公司经鉴定药品质量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规定标准。I I2 实验试剂环磷酰胺:上海华联制药公司生产;秋水仙素:上海化工试剂厂生产;药用活性碳;武汉市凌云化工厂生产;5 一溴尿嘧啶脱氧核苷( 5 - B r d u ) :F l u k a 瑞士。1 3 实验动物 C5 7 纯种鼠,由南京中医药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2 实验方法2 1 致突变实验2 1 1 药物制各按原方比例称取药物6 0 克加去离子水适量,浸泡3 0 分钟。加热煮沸,维持微沸状态3 0分钟离火,滤取头煎药汁。再加去离子水适量,加热煮沸,维持微沸状态3 0 分钟离火,滤取二煎药汁。合并头煎和二煎药汁,加热浓缩至1 2 0 毫升,折合药物浓度为每毫升0 5 克。乘热装入消毒灭菌玻璃瓶中放置至常温后,再置于冰箱内,冷藏备用。2 1 2 动物分组与给药C5 7 纯种鼠2 5 只( 每只体重2 0 2 2 9 ) ,随机分为5 组:中药第一组、中药第二组、中药第三组、阴性对照组、阳性对照组。每组5 只。每只鼠每天灌胃:阴性对照组蒸馏水0 4 m l ,阳性对照组蒸馏水0 4 m l ,中药第一组药液0 2 m l 。中药第二组药液0 4 m l ,中药第三组药液0 6 m l 。均连续灌胃1 0 天。2 1 3M N 操作第1 0 天上午:取1 瓶环磷酰胺( 2 0 0 r a g 瓶) ,加l O m l 生理盐水,摇匀溶解后。从中吸出l m l 滴入小烧杯内,再加生理盐水到1 0 m l ,摇匀,阳性对照组每只鼠注射0 4 m l ( C P P ,4 0 m g k g ) 。第1 l 天下午l 时3 0 分将鼠处死,取骨髓细胞( 用N S 冲出细胞) ,离心( 1 0 0 0 r p m ) ,去上清液,每管加入3 7 “ C 预温的低渗液( 0 4 9K C l 溶于l O O m l 蒸馏水) 3 m l ,置3 7 “ C 温箱85 钟,离心,去上清液;每管加入固定液( 甲醇:冰醋酸= 3 ;1 ) 2 m l ,混匀后离心,去上清液:再加固定液,混匀,离心,去上清液:每管加少量固定液,滴片。气千法制片。G i e m s a 染液( G i e m s a原液:缓冲液= 1 :9 ,p H = 6 4 ) 染色1 0 分钟。水冲洗后置于玻片架上晾干-每个标本观察1 0 0 0 个骨髓细胞,每组标本统计5 0 0 0 个骨髓细胞,计算出微核率,并作统计学处理。2 1 4 结果:见表1 。一室! :墨苤蔓塑型鍪窒壅熊型壅堕堕墨组别观察细胞数洲数洲频率( ) P ( 与比) P ( 与比)中药第二组5 0 0 01 23 6 0 0 5 O 0 50 0 5 ) ,用药三个剂量组之间也无显著性差异( P O 0 5 ) 。结论:吴茱萸汤三个剂量组( 成l :2 :3 整数倍) 的致突变效应检测结果与阴性对照组的检测结果均在正常范围,未达到可判断的阳性指标。经统计学处理也无显著性差异,表明在本实验条件下,吴荣萸汤无致突变效应,也无明显的剂量一效应关系。 2 2 抗突变实验2 2 1 药物制各( 同上)2 2 2 动物分组与给药( 同上)2 2 3M N 操作第1 0 天上午:取l 瓶环磷酰胺( 2 0 0 m g 瓶) ,加l O m l 生理盐水,摇匀溶解后从中吸出l m l 滴入小烧杯内,再加生理盐水到l O m l ,摇匀,中药第一组、中药第二组、中药第三组和阳性对照组每只鼠注射0 4 m l ( C P P ,4 0 m g k g ) 。第1 l 天下午l 时3 0 分将鼠处死,取骨髓细胞( 用N S 冲出细胞) ,离心( 1 0 0 0 r p m ) ,去上清液,每管加入3 7 “ C 预温的低渗液( 0 4 9K C l 溶于l O O m l 蒸馏水) 3 m l ,置3 7 温箱8 分钟,离心去上清液:每管加入固定液( 甲醇;冰醋酸= 3 :1 ) 2 m l ,混匀,离心,去上清液;再加固定液,混匀,离心,去上清液;每管加少量固定液,滴片。气干法制片。G i e m s a 染液( G i e m s a原液:缓冲液= l :9 p H = 6 4 ) 染色1 0 分钟。水冲洗后,置于玻片架上晾干。每个标本观察i 0 0 0 个骨髓细胞,每组标本统计5 0 0 0 个骨髓细胞,计算出微核率,并作统计学处理。2 2 4 实验结果;见表2表2 吴茱萸汤抗突变检测实验结果经统计学处理,阴性对照组的M N 频率与阳性对照组( 即与 ) 比较有显著性整异 ( P ( o j 5 ) ,表明本实验在已知的诱变剂( C P P ) 作用下,确可致突变。用药三个剂量组的删频率与阳性对照组均有显著性差异( 见表) ,即与,与,与均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这三个剂量用药组均用公认的致突变剂环磷酰胺( c P P ) 其删频率本应与阳性对照组相同,但 由于吴茱萸汤的抗突变效应,降低了其心频率,使三者均与阳性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 P o 0 5 ) ,表明吴茱萸汤的三个剂量均具有抗突变效应。结论:吴茉萸汤三个剂量组( 成1 :2 :3 整数倍) 均加入公认的致突变剂( c P P ) ,进行抗突变效应实验,并设【强性对照组和阳性对照组( 加入等量c P P ) 比较。其实验结果为,阳性对照组因c P P 的致突变效应,使洲显著升高,与阴性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而吴茱萸汤的三个剂量组本应与阳性对照组同等升高的心却因吴茉萸汤的抗突变效应而显著下降,与阳性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表明在本实验条件下,吴荣荑汤的三个剂量均有抗突变效应。保心降压康对高血压大鼠血浆h n gI I 及A L D 影响李敬孝王加志(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1 5 0 0 4 0 )近年来,世界各国原发性高血压患病率已高达1 0 - 2 0 ,其中约有I 3 会出现左心室肥厚,高血压L V H 的发生原因中内分泌介质的变化一血管紧张素、醛固酮活性增高,加速了心肌细胞内蛋白合成,提供了心肌肥厚的物质基础。在治疗上,应有效控制血压水平,降低R A A S 的活性。能有效缓解高血压病L V H 的发生和发展。这是降低高血压病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死亡率的关键。1 祖国医学对高血压性心脏病L V I i 的认识高血压性心脏病t V H 属于西医病名在古医吉籍中没有独立丽明确的病名记载,也无类似病名只可参照“胸痹、心痛”。“心痛”之名见于内经,如索问标本病传论有:“心病先于心痛”之谓,灵枢厥病篇把心痛严重并能造成死亡者称为“真心痛”,谓。真心痛手足青至节,心痛甚,旦发夕死,夕发旦死”。在灵枢厥病其中有“心痛问,动作痛益甚”、“色苍苍如死状,终日不得太息”等临床描述本病的病因。素问举痛论认为本病与寒凝、气滞、血瘀有关。素问刺热篇 有;“心热病者,先不热,数日乃热。热争则卒心痛”之说,说明本病与热邪也有关系 汉代金匮要略中称本病为“胸痹”。且把病因病机归结为“阳微阴弦”,症状的描述也比内经更为确切如“胸背痛、心痛彻背、背痛彻心、喘息咳唾、短气不足以息、胸满气塞、不得卧、胁下逆抢心等症,并确立了明确的治法和方药。如宣痹通阳法及栝蒌薤白三方等临床常用方剂。圣济总录心痛总论继续阐发了内经中关于心痛的脏腑分类特点并指出此证疼痛的发生与“从于外风,中脏既虚,邪气客之,痞而不散,宜通而塞”有关。太平圣惠方收集治疗本病的方剂甚丰,观其制方,具有温通理气、活血通窍的显著特点;观其所论,多将本证的病因病机归之于脏腑虚弱,风邪冷热之气所客,正气不足,邪气胜盛。陈无择 - - - - - N 极一病证方论九痛叙论中统论各种心痛的_ - - - 种病因,其所论的内因与本证关系较为密切- 强调“皆脏气不平,喜怒郁所致”,使本证的病因,在认识方面又有所发展n明清时期,玉机微义心痛中特别提出本证之属于虚者:“然亦有病久气血虚损及素作劳赢弱之人患心痛者皆虚痛也。”补前人之未各。明虞搏医学正传又指出与“污血冲心”( 即瘀血) 有关;清陈士铎辨证录心痛门则补充“火邪犯心”这一病因。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