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9页
第2页 / 共9页
第3页 / 共9页
第4页 / 共9页
第5页 / 共9页
第6页 / 共9页
第7页 / 共9页
第8页 / 共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首届北京生态建设国际论坛极端困难立地植被综合恢复技术研究+ 王兵1 ,赵广东1 ,苏铁成2 ,白秀兰1 ,李刚2( 1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1 0 0 0 9 1 ,北京2 抚顺矿务局林业处,1 1 3 0 0 4 ,辽宁抚顺)摘要:近年来,我国的森林覆盖率大幅度提高,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因此煤矸石山废弃地极端困难立地的植被恢复问题成了今后造林的主要任务。为了筛选出适合煤矸石山废弃地的造林树种和复垦措施,在辽宁省抚顺市,研究了不同植物在煤矸石山造林成活率、土壤化学性质随复垦年限的变化和复垦措施对土壤化学性质和植物胸径、树高年净生长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1 ) 不同植物在煤矸石山废弃地的成活率在2 1 一8 5 之间,其中白榆和沙打旺的成活率分别为8 1 和8 5 ,而小叶杨、刺槐、栾树的成活率均在7 0 左右;( 2 ) 植被能明显提高煤矸石山废弃地不同土层的有机质、全N 、P 2 0 5 含量,但提高程度随土层深度、养分种类和复垦年限的不同而不同;( 3 ) 在同一土层,生物复合肥料、菌剂和保水剂均显著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 pl O m m 的石块约占7 5 ,1 l O m m 的碎石砾约占1 0 ,复垦第1 年 裸地,且两两之间差异极显著( p 0 1 ) ,但复垦第2 年的土壤全K 含量要明显低于复垦第一年和裸地土壤中的全K 含量( p B c 。随着复垦时间的延长,不同复垦措施对土壤有机质含量的提高程度逐渐减小,而在同一土层,以应用保水剂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的降低程度最低。在复垦第2 年,在同一土层,不同复垦措施均引起土壤中全N 含量明显降低,应用生物复合肥料、菌剂和保水剂的土壤全N 含量降低的大小顺序为C B A ,且土壤两两间的全N 含量均有明显差异( p B A 。与对照相比,无论在复垦第1 年还是复垦第2 年,应用生物复合肥料和菌剂均没有引起土壤全K 含量的明显变化( p o 1 ) ,但保水剂却引起了土壤全K 含量的明显升高。34 不同复垦年限和复垦措施对主要树种胸径和树高生长的影响不同复垦措施,能够明显改善煤矸石山废弃地主要造林树种树高、胸径的年净生长量( 表3 ) 。当应用生物复合肥料时,小叶杨、白榆、栾树和刺槐胸径的年净生长量,分别比各自的对照提高了3 1 o 、3 4 5 、6 5 、5 2 ;当应用生物菌剂时,小叶杨、白榆、栾树和刺槐的胸径,分别比各自的对照提高了2 0 7 、3 1 9 、6 5 、5 2 ;当应用保水剂时,小叶杨、白榆、栾树和刺槐的胸径,分别比各自的对照提高了9 3 1 、5 5 2 、2 38 、2 3 3 。当应用生物复合肥料时,小叶杨、白榆、栾树和刺槐树高的年净生长量,分别比各自的对照提高了7 7 、3 8 2 、9 5 、8 1 7 ;当应用生物菌剂时,小叶杨、白榆、栾树和刺槐的胸径,分别比各自的对照提高了3 8 、2 6 5 、9 5 、8 1 6 :当应用保水剂时,小叶杨、自榆、栾树和刺槐的胸径,分别比各自的对照提高了2 3 1 、1 5 8 8 、8 57 、8 3 1 。显然。与对照相比较,当使用保水剂时,小叶杨、白榆、栾树和刺槐胸径和树高年生长量提高程度均最高。一9 2首届北京生态建设国际论坛表2 不同复垦年限和复垦措施对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T a b 2E f f e c t so fd i f f e r e n tr e c l a m a t i o nm e a s u r e sa n dt i m eo nt h es o i lc h e m i c a lp r o p e r t i e s表32 0 0 3 年1 0 月2 0 0 4 年1 0 月主要造林树种胸径生长和树高生长情况调查表T a b 3D B Ha n dh e i g h tg r o w t hs u r v e yo ft h em a i nt r e eb e t w e e nO c t o b e r2 0 0 3a n dO c t o b e r2 0 0 49 3 一首届北京生态建设国际论坛4 结论与讨论废弃矿区生态恢复复垦技术,主要包括物理、化学以及生物等3 大类,但无论哪种类型,都应以最少的投入,最短的时间而且获得最大的效益为前提。植物复垦技术是生物技术的重要方面,是恢复矿区生态环境的必由之路“。在辽宁省抚顺市煤矸石山废弃地,白榆、沙打旺、小叶杨、刺槐、栾树的成活率均在7 0 左右,适合于在煤矸石山废弃地生长,与刺槐、小叶杨、旱柳( S a l i x m a t s u d a n a ) 、大黄柳( S a l i xr a d d e a n a ) 、樟子松、自榆、小黑杨( P o p u l u ss i m o n i i ) 禾本科区,覆土2 0 c m 区 覆土1 0 c m 区 不覆土区【1 ”。在干旱半干旱区,使用蓄水袋造林明显好于对照,造林成活率、苗木生长量与对照有明显差异”。通过添加土壤活性改良剂,可以提高种基盘基质的透水性和吸速率,降低其表面蒸发量。并能促进植物的地上部分生长。笔者对生物复合肥料、生物菌剂、保水剂对煤矸石山废弃地土壤化学性质和植物生长进行了研究,这方面的研究在国内还很少见。虽然只是比较了复垦初期不同措施条件下树种胸径和树高的差别,但己发现了植物复垦措施的重要地位。有关不同复垦措施下土壤理化性状、植物的多方面生长指标,将在今后进一步研究,以筛选出适合当地煤矸石山废弃地的最佳复垦措旌。5 参考文献 1 】苏光全,1 7 ( 4 ) :3 9 4 6 2 王孝本,- - 一9 4何书金,郭焕成矿区废弃地土地资源适宜性评价 J 】地理科学进展,1 9 9 8林玉利煤矿矸石山生态系统的演替【J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 0 0 0 ,1 :4 4 4 5【3 束文圣1 9 ( 2 ) :2 4 2 8【4 】姜必亮【5 何书金2 3 3 2 6 】彭少麟【7 】王世绩( 1 ) :3 1 3 3首届北京生态建设国际论坛张志权,蓝崇钰中国矿业废弃地的复垦对策研究( I ) J 】生态科学,2 0 0 0王伯荪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学透视 J 】生态科学,2 0 0 0 ,1 9 ( 1 ) :6 5 6 9郭焕成,韦朝阳等中国煤矿区的土地复垦 J 地理研究,1 9 9 6 ,1 5 ( 3 )恢复生态学与植被重建【J 生态科学,1 9 9 6 ,1 5 ( 2 ) :2 6 3 1刘雅荣,刘建伟等矿区复垦造林田的立地基本特征 J 土壤通报,1 9 9 5 ,2 6 8 】苏铁成矸石山复垦造林树种选择的试验研究 J 】林业科技通讯,1 9 9 8 ,1 :2 4 2 6 9 陈龙乾,邓喀中,唐宏等矿区泥浆泵复垦土壤化学特性的时空演化规律 J 、中国矿业 大学学报,2 0 0 0 ,2 9 ( 3 ) :2 6 2 6 5 :【1 0 陈龙乾,邓喀中,唐宏等矿区泥浆泵复垦土壤物理特性的时空演化规律【J 】土壤学报,2 0 0 0 ,3 8 ( 2 ) :2 7 7 ,2 8 3 : 1 1 张乃明,武雪萍,谷晓滨等矿区复垦土壤养分变化趋势研究【J 土壤通报,2 0 0 3 ,3 4( 1 ) :5 8 6 0 : 1 2 】冯金生,范俊娥,赵景逵等一阳泉煤矸石山复垦种草的研究【J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1 9 9 5 ,1 5 ( 4 ) :3 7 0 3 7 4 : 1 3 洪坚平,谢英荷,林大仪等绿肥牧草对矸石山生态环境的改善 J 农村生态环境,1 9 9 6 ,1 2 ( 4 ) :5 5 5 7 1 4 孙翠玲,顾万春,郭玉文煤矸石山废弃地生态环境恢复林业复垦技术的研究【J 】资源科学,1 9 9 9 ,2 1 ( 3 ) :6 8 7 1 1 5 】周树理矿山废地复垦与绿化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 9 9 5 【1 6 王孝本在废I R 矿区矸石山种植樟子松的初探【J 】林业科技,2 0 0 0 ,2 5 ( 6 ) :1 6 ,1 7 1 7 洪坚平,谢英荷,林大仪等不同复垦措施对矸石山培肥熟化的研究【J 】土壤肥料,1 9 9 6 ,4 :4 2 4 4 1 8 李根柱,韩海荣,张增志使用新材料蓄水渗膜造林试验研究初报 J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 0 0 3 ,1 ( 4 ) :1 0 1 1 0 5 1 9 】杨喜田,董惠英,山四喜成等播种造林种基盘基质的改良研究【J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 0 0 3 】( 4 ) :8 7 9 1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