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3页
第2页 / 共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影视产业链是陕西文化历史资源和现实资源开发的突破口2006 年 6 月,陕西省发展改革委员会编制完成的陕西省文化产业发展规划 (详细提纲),明确了陕西省文化产业发展的基本思路:“以资源为依托, 以市场为导向,以资本为纽带,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推动陕西省文化产业 的跨越式发展”。由于影视文化产业蕴藏的巨大的经济潜力,越来越多的西方 国家都把影视文化产业作为市场经济的重要支柱之一,因此,影视产业链作为 链接陕西文学与文化产业开发研究的突破口,是陕西社会经济发展中应当优先 确立的一个重要问题。 陕西有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民间文化,影响深远的革命文化, 特色鲜明的对外交往文化和现代文化等,构成了文学创作上的丰厚资源,且 “文坛陕军”的成就早有定评。西安电影制片厂的影视制作人才在全国影响很 大,业内甚至有“没有西影人就组不成剧组”之说。“影视陕军”曾经辉煌过, 但现状却不容乐观,尽管陕西有 130 多家影视企业,但有能力拿出 1000 万元 拍摄影视作品的不超过 5 家,能拿出 3000 万元来拍片的更是凤毛麟角。 在影视企业中,最有价值的就是作品版权,而到目前为止,全国没有一家版权 抵押单位。影视产业的发展需要大量资金支持,而西安的影视企业却缺乏相应 的融资能力。所以,只有当大投入、大产出,形成一个良性循环,陕西影视文 化产业才能走集约化道路,这不仅需要有雄厚的资金扶持,还需要有先进的技 术支持,又需要有优质的人才支撑,其路径有两条:一是出精品,一是锻造产 业链条。 如今影视文化产业的制作手段,其科技含量之高令人刮目,其发展速度、 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也令人振奋。电子游戏类是目前世界第一大软件类型。影 视仿真 3D 制作是高精电子技术前沿,影视制作的全部数码化已成为时代的潮 流。西安高新区有 30 多家软件企业,又有科技部批准的软件园,其中有不少 软件企业正在为国外加工游戏软件。陕西特别是西安是中国在国际上知名度仅 次于北京和上海的城市,西影集团又是有一定国际知名度的品牌,加上西安密 集的科技人才和相对北京和上海更低的制作成本,如果政府部门有意识的用政 策去引导,西安完全有条件建设成为一个全国影视制作中心和国际化的影视产 业基地。这样的文化、地域、科技优势为什么不能整合到陕西的影视产业链发 展架构中去呢? 因此,举全陕西省之力,整合所有优势资源,打造一个具有适应影视产业 发展特点,功能齐全,能够为影视企业提供一流的创业环境和服务的平台,陕 西影视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才有一个实实在在的依托。这个平台,不是几年前 就已经在全国泛滥的外景地,而是一个集中影视产业主要生产要素,以拍摄制 作为核心形成完整产业链的影视产业园,在影视企业经营上给予政策及税收方 面的优惠,提供像西安高新区那样良好的政府配套服务。同时集中力量造势, 锻造陕西影视文化的产业链,吸引国内外资本与企业到西安来发展。并将影视 文化产业和文化旅游结合起来,把众多的摄制场景和活动作为旅游项目来进行 开发,使其与文学创作、广播影视、新闻出版、文娱演出相得益彰。 当下重振陕西影视雄风,打造影视文化产业链的时机已经成熟,陕西要发 挥政策优势、文化优势、人才优势、品牌优势,其影视文化产业所走的路子不 应与中国较著名的影视基地横店、无锡三国、水浒城,上海的张江高科等地相 同。构建陕西影视文化产业链,将影视的产品的资源、生产、消费进行有效组合,则能够带动一系列相关文化产业的发展,也有助于优化陕西文化产业投资 环境,有利于提升陕西文化产业的规模和效益,增强文化产业的市场竞争力。 那么,构建陕西影视文化产业链,扩大影视文化产业的规模就成为刻不容缓的 任务。 文化产业的特质是“内容成就品牌”,加上信息技术和文化产业的融合, 使得文化产业增值能力倍增,也使得文化产业的产业链出现新的变化:产业链 不仅仅表现为垂直型,而是表现为垂直和水平相混合的复合型结构,文化产业 对相关产业呈现出更加强大的辐射效应。文化产业链的概念,是在现代经济越 来越为“高技术和高文化附加值经济”所主导的大背景下提出来的。西方国家 把文化产业链形象地称之为“微笑曲线”,该曲线像一个 U 型,U 的左边最高 点代表上游的原创研发,右边最高点代表下游的销售发行,中间谷底代表中游 的生产制造。这个链条起始于资源,终止于市场,它一端连接着高新技术的前 沿领域,另一端连接着人们的文化需求,在产业内部经过分工而形成众多的生 产环节,并对其相关的产业和企业产生辐射和带动效应。当这些生产环节集中 于某一地区内,就会推动该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竞争力的提升,影视文化产业链 亦概莫能外。 传统意义上的影视产业链条的开发仅仅限于影视产品本身的宣传和产品运 营策略,却忽略了众多相关产业之间的联动作用。事实上,20 世纪 90 年代以 降的国际影视产业都将“后产品”或衍生产品开发作为重中之重。在美国, “后产品”开发收入已经占电影产业收入的 73%。从市场的角度看,漫画、动 画、游戏等产业都可以形成影视产业链的“后产品”或衍生产品,而网络游戏、 数字摄影、电子图书、彩信、3D 动画、Flash 动画又以各自的形态出现,打破 了传统产业的隔膜,将文化艺术与科学技术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从政策角度看, 漫画、动画、游戏又是国家非常重视的产业,自 2004 年中宣部、文化部、广 电部、新闻出版署纷纷出台政策,支持动漫游戏产业的发展,在各地建立国家 动漫游戏产业基地,从而把影视产业的“后产品”或衍生产品开发成一个全新 的产业。 作为影视文化产业链的上游,陕西素有“文学重镇”之称,因其特殊的自 然和人文环境,造就了独特的三秦文化传统,陕西的作家们从自己的历史资源 与现实基础出发,逐渐在文学创作上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和优势。其创作实绩不 仅彰显于中国本土,也表现在向海外的翻译介绍当中。而文学创作作为影视文 化产业的“原点”,其价值可呈放射状辐射到多个领域,进而衍生出来的作品、 影像,就可成为陕西文化产业链的核心价值。同时“文坛陕军”的成果又可以 为打造陕西影视文化产业的核心竞争力提供源源不断的创意。作为影视文化产 业链的下游,“影视陕军”是陕西文化既有的成功品牌,随着人们收入的增长, 在物质生活消费水平提高的同时,对精神文化消费的需求同样会扩大和延伸, 这就为相关系列文化产业的开发留下很大的拓展空间。 而陕西影视文化产业链的中端却是“软肋”,演出、娱乐、出版、书报刊 业的经营在规模、观念、管理等方面,由于体制分割、投资限制、人才匮乏等 多种原因,横向无法打通,缺少与多媒体、游戏软件、玩具、文具、图书、旅 游、版权贸易等产业的联动,彼此之间的资本不能快速融通,各自的产权不能 通过产权交易所等进行有效整合,也就不能完成影视文化资源和文化消费的有 效链接。目前陕西影视文化产业的现状是产业链的两端已经成型,产业链的主 体?D?D 中间部分还未形成。如何解决好陕西影视文化产业链的中端,并将其构建和延伸成一条环环相扣的文化产业链,把创意、技术、营销等环节紧紧联 系在一起,使陕西影视文化的原创价值,逐步转变为有广阔市场的商业价值。 陕西影视文化产业链的起点是文化资源转化,终点是文化消费需求,中间 环节是要下大力气抓影视文化产业化的过程和各个环节的链接。依托陕西特有 文学和文化资源,形成较大规模、齐全的影视文化产业链,建立以电影、电视 电影、电视剧、动漫制作、影视声录和电视栏目等为核心内容,包括影视制作、 节目交易、中介服务、包装营销、电子政务、数字电视等项目,将是陕西影视 文化产业今后几年更好地进入具有品牌效应的产业化运作模式与立足市场的奋 斗目标,也是构建由影视制作、文艺演出、文化旅游、传播媒介等文化系列品 牌组成的“陕西影视大文化”的战略指向。 目前,我国影视文化产业链主要分为:以市场为导向的市场运作模式、以 资产增值为导向的依靠资产运作形成核心产业链的模式、以利润最大化为导向 的依托核心产业打造新型文化产业链模式三种类型。第一种以中、小型民营企 业为产业链主体,通过掌握需求、控制营销渠道,实现文化资源市场价值最大 化;第二种以国有控股的大、中型企业为产业链主体,通过坐实中盘、以资产 运作方式打通上游和下游,通过策划、设计、制造产品,并开发相应的衍生产 品以实现资产增值;第三种以国有控股的大、中型企、事业单位为产业链主体, 通过创意、制造、营销形成核心产业,再继续以资本运作方式,充分开发围绕 “内容为王”做大做强的文化产业特质,探索开拓包括影视剧制作、系列“后 产品”及高附加值衍生产品开发等项目,构造高科技加高文化为特征的影视文 化产业链,达到利润最大化。 锻造陕西影视产业链,只有详细掌握陕西影视行业及相关行业的企业、人 员、技术、资产、产出、财务、资本运作、经营等状况,尤其是陕西各影视公 司产业运作的真实数据,才能对陕西影视产业资源的分布、构成、利用程度做 出正确的评估。并通过对产业资源的整合,将分散的资源变为集中的资源、无 效或低效的资源变为高效的资源,创造历史资源和现实资源相交汇流的协同效 应,吸引上下游企业、辅助企业的进入产业大循环,使陕西影视产业链得以持 续的延伸。 锻造陕西影视产业链的目地在于:一是挖掘底蕴深厚的的历史文化资源, 构建“陕西影视大文化”的发展战略;二是突出文化产业结构调整,实施以影 视产业为中心的规模化文化经营策略;三是拓宽“陕西影视大文化”的开发途 径,推动影视文化产业链的有效运转。这不仅对弘扬民族优秀文化有切实的作 用,同时又可以使陕西的经济得到丰厚的回报。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