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F 3中西医结合治疗非淋菌性尿道炎4 5 例临床体会广西武宣县中医院( 5 4 5 9 0 0 ) 邱利忠笔者自1 9 9 8 年至2 0 0 2 年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4 5 例,取得较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全部病例均来源于门诊,男性4 0 例,女性5 例,年龄2 2 - - 6 1 岁,平均3 4 岁,病程最短1 个月,最长3 年。2 诊断西医辨病与中医辨证结合,全部病例均有临床症状及培养感染沙眼衣原体、解脲支原体、阴道毛滴虫、生殖支原体等微生物而确诊,部分为病毒感染所致,中医辨证分湿热蕴结、肝郁气滞、脾肾亏虚三型。湿热蕴结型表现为尿道热涩疼痛、小便混浊、舌红、苔黄腻,此证多为不洁性交,发病时间短,外受湿秽浊之邪,侵入下焦,结于膀胱,气化失司,水道不利而成淋。肝郁气滞型表现为郁郁寡欢、情绪低落、少腹胀滞、舌质青紫、脉沉弦,此证病程较长,不洁性交至肝经受邪,肝郁气滞,郁久化火灼伤尿道而成淋。脾肾亏虚型表现为排尿淋漓不尽、时作时止、遇劳即发、纳呆、乏力、腰痛、舌淡苔薄、脉弱;此证多为久病伤肾,招致外邪,下焦气化失常,水道不畅而成淋。3 治疗3 1 中医辨证用药湿热蕴结型治法:清利湿热,分清泌浊;方药败酱草、革薜、黄柏、金钱草、木通、车前草、灯心草、滑石、甘草组方。肝郁气滞型治法:舒肝解郁,清热通淋,方药:柴胡舒肝散合龙胆泻肝汤:柴胡、白芍、陈皮、沉香、龙胆草、黄柏、泽泻、当归、车前草、甘草等组方。脾肾亏型治法:健脾益肾,寓补通淋,方用六味地黄汤加昧:山药、茯苓、熟地黄、丹皮、萸肉、泽泻、巴戟天、菟丝子、杜仲、牛膝等组成。32 西医辨病治疗西医治疗根据培养选用抗阿奇霉素、强力霉素、克拉霉索、罗红霉素、左氧氟沙星、氧氟沙星、司帕沙星等其中两种联用1 周至6 周不同疗程,据许氏报道左氧氟沙星、氧氟沙星与强力霉素,氧氟沙星分别为治疗U U 及u u M r l 混合感染的首选药物,司帕沙星治疗非淋菌性尿道炎有效率达9 5 ,由病毒引起的还选用阿昔洛韦、泛昔洛韦、聚肌胞或干扰紊等药物。4 治疗效果41 疗效治疗后疗效显著2 8 倒,疗效明显1 4 例,无效3 例,总效率9 3 3 。5 体会5 1 非淋菌性尿道炎属中医学“淋证”“白浊”范畴,中医学认为房事不洁、感染秽毒之邪,内侵下焦、蕴湿生热、注于膀胱所发,治宜清热利湿、通淋排毒,在治疗初期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将能使治疗时间缩短,提高疗效。败酱草、革薜、黄柏、金钱草、木通、灯心草、滑石经现代医学研究有抗菌、抗病毒或利尿作用。5 2 西医在非淋菌性尿道炎的治疗方面效果也不错,但是在临床中笔者深有体会对于反复多次发作,N G U 后期使用抗菌素后有部分患者临床体征消失,各种检查如涂片培养聚合酶链反应检测显示阴性结果,但患者仍然有各种不适主诉症状,如尿道灼痛、灼热刺痒,部分有尿频尿急、腰腺酸软、睾丸坠胀等,由于临床上下无依据,医生在治疗用药时盲目地使用抗菌素,时间长,收效甚微,此时,如能从中医辨证论治的整体出发,针对不同患者的特点,用辨证分型论治用药的方法治疗,可收到明显的效果,且避免长期使用抗菌索引起的副作用。53 治疗此类患者,首先要做好心理治疗,让患者了解此病因病理,诊断治疗疗程及愈合,使患者树立信心,坚持正确治疗,临床接触有较多患者通过昕广告看报纸自己用药,有些高度紧张,担心治不了,出现强迫性神经官能症,对治疗效果产生不良影响,对于此类患者要耐心,坚持系统治疗,坚持辨病与辨证中西结合治疗,就能取得效。F 4 电灼加干扰素治疗阴茎尖锐湿疣8 6 例分析福建省莆田市第二医院泌尿外科( 3 5 1 1 0 0 ) 李励献谢锦来l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8 6 例病人,年龄1 7 5 7 岁,平均2 8 6 岁。病程4 天至5 个月。疣体位于冠状沟者4 7 例,包皮内板者1 8 例,龟头处9 例,多处生长者1 2 例。疣体小者如绿豆,最大者2 2 m m 1 5 m m ,皮损形态多为乳头状、菜花状或鸡冠状。承认不洁性交史者7 1 例,占8 2 6 。8 6 例中1 5 例系接受过激光、外涂药等治疗再次复发者。1 2 治疗方法局麻下先取部分疣体送病理检查,高频电刀烧灼疣体,以血管钳剥脱焦化疣体,显露出基底,再次电灼,范围超过皮损边缘2 3 r a m ,使皮损干燥呈黄白色焦化。将干扰素1 0 0 万I u 溶于2 m l注射用水中,在刨面基底作多点放射状注射。术后一周、一个月、三个月、六个月定期门诊随诊。2 结果8 6 例病人,病理检查均证实为尖锐湿疣。1 次治愈者6 9 例,占8 0 2 ,2 次治愈者1 3 例,3 次3 9 3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