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6页
第2页 / 共6页
第3页 / 共6页
第4页 / 共6页
第5页 / 共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型) _ 一壁塑墅登! 塑堕丛丝堕墅堡墼兰墼城市人防工程规划建设之我见鲁鹏轩李恒超( 新疆军区司令郭工程科研设计所,乌鲁本齐,8 3 0 阳, 2 )摘要:分析了目前城市人防工程建设所存在的些问题和面临的挑战。提出了在高技术战争条件下,影响城市人防工程建设的一些因素,并对这些因素做了初步的探讨并提出了一些建议。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许多国家把城市防空提高到战略地位,投人大量的资金来建设和完善城市防空体系和设施。在冷战时期,前苏联就在莫斯科、列宁格勒、基辅、第比利斯和巴库等大城市建成了以地下铁路为主干线的地下防空工程网络。前苏联每年用于民防工程建设的投资高达5 0 一6 0 亿美元。而美国的民防工程投资每年约1 0 多亿美元,近几年仍在不断增加。美国民防建设的重点是修建掩蔽设施。美国在全国范围内建成了可容纳1 2 亿人的防空工事,已建成了大约6 0 万个基本适用的掩蔽都,城市中7 5 的建筑物都有地下室,总面积达6 5 亿平方米。美国的地下军事设施也是世界上最先进的。例如,在核战情况下指挥北美方面战争的斜阳岭指挥所,其坑道贯穿花岗石山体的一半,在这个面积1 8 公顷的地下城中,共建有1 5 栋三层的钢筋混凝土建筑物,有一所医院和一座水库,并储备有3 0 天的给养。人民防空是国家为适应战争需要,发动和组织人民群众防备敌人空袭,减少空袭损失,消除空袭后果所进行的活动。对我们来说,现代战争主要是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作战行动异常复杂,战场环境恶劣,透明度增强。近几场局部战争实践表明,只有充分做好人民防空工作,才能有效地保存战争潜力和经济实力,粉碎敌空袭企图。随着世界军事的发展和国家安全形势的变化,新的威胁形式和威胁因素不断增加,人民防空也将面I 临新的情况、新的问题,新的挑战。大力加强人民防空,既是现代战争的客观需求,也是人民战争思想的具体体现。作为一个一直从事国防和人防工程建设的一线工作人员,在这里谈几点浅薄的看法,供专家和广大同行们参考。1 综合规划突出重点现代高技术条件下战争的特点,决定着人民防空的特殊地位和重要作用,为了切实保护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保障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人防规划部门在研究掌握现代高技术战争特点基础上,调整规划思路,加快人民防空工程建设。为了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关于加强人民防空工作的决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防空法,更加有效地组织指导人防工程建设,更好地结合城市建设,保障人防工程建设有重点、有计划和配套完善,各城市有必要编制人防工程总体规划。人防工程规划是城市总体规划的专业规划,中国土本I 翟学会防护I 程分会第九次学术年会论文集8 3 l因此人防工程规划是在城市总体规划所确定的规划范围和人口规模的基础之上,与城市总体规划的规划年限基本一致的一种规划,这就意味着人防工程规划是一种空间、时间或地域的规划。因此,它必须与城市建设相结合,不能脱离城市的建设和发展。人防工程的主要任务是战时保障人民生命、财产等的安全,无疑人口防护是规划的重点。而根据现代战争的特点,由于城市对国家和地区有着极重要的政治、经济意义,城市是战争潜力的集结地,有些城市还具有直接的军事战略价值,因此城市在战时必定成为敌人的主要攻击目标。同样,一个国家的经济命脉大部分在城市,以常规空袭武器打击一个城市的重点经济目标成为空袭目标的重点,由此使得城市防护问题归结到重点目标的防护问题上来,因此在人防工程总体规划中,应体现人口防护和重点目标防护并重的原则。从近期几场高技术局部战争来看,对经济目标防护的重要性更加突出。笔者认为在未来战争中最后胜利者不是握有武器最多的国家,而是经受了打击能生存下来并能迅速恢复国民经济的民族。因此,加快建立和实施我国经济目标防护体系,是一项长期的战略问题。多年来,我国人防建设实际上已实施了一些经济目标的防护措施,但就全国经济目标防护的战略任务而言,这是远远不够的,仅仅是刚刚起步。今后的任务就是要加大这一战略任务的实施。应该看到,尽管实施经济目标防护的战略任务是艰巨的、复杂的,但也有一些有利的因素。首先,防空法规定了人防的防护重点,包括“对重要经济目标,有关部门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并制定应急抢救抢修方案”。这就使开展这- - I 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有了可靠的法律保障,它为经济目标防护建设顺利开展提供了良好的组织保证。其次国防军事战略的新特点创造了开展经济目标防护的国际环境。国际军事战略的新特点告诉我们:抓经济建设的同时,淡化忧患意识是不行的。经济目标防护是维护和保卫国家经济建设所需要的安定环境的有力保证,是爱好和平、维护国家利益,造福子孙后代的伟大事业。开展经济目标防护,同样也是世界军事战略发展的客观要求,是世界军事战略的大趋势。最后,经济的发展、国力的增强为开展经济目标防护提供了一定的经济保障。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国家的整体实力得到了大大的提高,这为开展经济目标防护提供了有利条件和一定的物质基础。由于具有以上的有利条件,我们的工作虽然起步晚,也存在一定困难,但是我们有法律上的依据,国家经济实力不断增强,现在实施经济目标防护,理论上、实践上都是可行的。2 立足当前考虑长远当前世界的主旋德是和平与发展。冷战结束后,世界由两极向多极化发展,各国都需要一段较长时期稳定的政治环境,发展科技及经济,提高综合实力。但在和平的大趋势下,全球范围内的局部战争从来就没有停止过。经历了较长时期的和平年代,很多人的国防意识淡薄了。实际上,对于中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没有强大的国防作后盾,和平也是难以长久的。人民防空是国防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个公民都应该增强国防意识,掌握人民防空的基本知识。竺L 一壁堡! 塑堂! 堡堕丛丝堕型| ! ! 壁墼塑塑但是即便是高等院校的大学生,有相当比例的人也只知道人防工程是建在地下,竟不知“人防”是“人民防空”的简称。“现代战争是高科技战争,人防工程还能否防得住”,这是很多人反对花费大量资金建设人防工程的个重要理由。核武器具有极大的杀伤力,一旦大规模应用,或许也是人类毁灭的那一天,因此可以说,核战争没有胜利者。当前核武器更大程度上是作为一种威慑力量,大范围大规模使用大当量核武器的可能性很小。核武器已向多功能,高精度,小型化发展,所以不能排除核拥有国在常规武器进攻不能奏效的情况下使用小型核武器。在核武器没有彻底销毁和停止制造之前,未来战争的主要形式是核威慑下的高科技常规战争。1 9 9 1 年的海湾战争历时4 2 天,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对伊拉克进行了3 8 天的空袭,1 7 0 0 架飞机出动近1 0 万架次,投弹总量达5 0 万吨,打击效果并不理想。虽然战争以伊方失败告终,但是地下空间的防御能力,仍被证明是有效的。2 0 0 3 年,美国又发起了对伊拉克的空袭,再次证明了这个道理。出于防护的目的,人防工程需要更加封闭,更加坚固,这样不仅造成平时使用的限制,而且用于结构和设备上的投资也大大超过了一般的地下建筑。现在,开发城市地下空间已不能完全依靠政府投资,需要吸纳多渠道的资金。商业投资者出于经济回报的考虑,自然不愿建人防工程。很多从事地下空间开发建设的甲方,他们宁愿缴纳“人防易地建设费”,也不愿搞人防工程。因此,人防法的社会宣传力度还应加强。应该看到,我国人防建设思路发展不快。许多防护标准和防护措施还是多年前制定的,已经不适应现代高科技战争的需要平战结合,平战转换,与城市建设相结合的具体实施细则不完善,措施也不是很多。这就需要在人民防空法的指导下,加大人防建设发展战略问题的研究的力度,在取得共识的基础上,确定调整的方向和内容,使我国的人民防空事业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尽快达到城市居民所需要的防空掩蔽率。根据我国城市人防建设的现状,我们必须紧跟高技术的发展,放眼世界,放眼未来。国外研究城市地下空间的学者提出“把一切可能转入地下的设施转入地下”,这同样可以作为我国城市地下空问开发利用的一个长期指导思想。但这一思想的实现要根据技术水平及经济能力的不断提高,分步实施。在近期内充分开发地表以下1 0 米以内浅层城市地下空间,适度开发1 0 3 0 米之间的次浅层空间,根据需求慎重开发3 0 1 0 0 米之间的次深层空间,对1 0 0 米以下的深层地下空间资源一般实行保护控制,待时机成熟时再加以统一规划开发。我们要充分宣传开发利用城市地下空间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加强理论研究,抓住国家大力加强城市基础设旖建设的契机,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思路和如法,兼顾社会效益和战备效益,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在城市更新改造,开发新区和新建城市的建设高潮中,在新世纪的前期使我国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事业走上新的高度。我国经济的发展目标是,在2 l 世纪中叶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不妨也按此期限给我国的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事业制定一个总目标:在目前初步开发利用的基础上,采取积极稳妥的方针,加强立法和政策的制订,加强全面的规划和管理,高教有序地开发利用城市地下空间资源,力争到这个阶段末,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全面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使其在中国东I 程学会磅护I 程分会第九次学术年会论文集8 3 3城市现代化改造和建设中发挥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与节约土地资源,解决中心区高密度疏解,扩充基础设施容量,实现人车初步立体分流,提高综合防灾能力,改善生态环境,以及保护历史文化景观的有效作用,成为贯彻可持续城市化,建设生态节能型城市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3 因地制宜适应环境据有关资料介绍,截止2 0 0 0 年城市人口占世界总人I S I 的5 2 以上。随着经济突飞猛进的发展,我国的城市化水平也在快速提高。我国从8 0 年代以来城市人E l 约以每1 0 年1 亿人的速度增加。城市在增加人口的同时,虽然也扩大了面积,但城市面积的增加受到农业生产、环境保护等多种因素的制约,因此导致城市人口密度增高。我国全国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只有1 2 0 多人,而城市市区人口密度则普遍为每平方公里数千人、上万人。人口密度最高的上海市市区人口密度为2 7 万人,平米公里,市中心区为5 1 万人,平方公里,人口最密的黄浦地区竞达9 万,平方公里,平均每人只占有1 1 平方米的地面空间。人口密度过高导致城市地面空间负荷过大,造成服务设施紧张,环境质量下降,对人民生活和城市建设与发展,都产生了不良的影响。开发和利用地下空间也有很多优越性。最主要的一点当然是节约地面空间。此外还有节省能源( 据美国明尼苏达州统计,可节省制冷和采暖的能源5 0 以上) 、减少城市污染、有利于城市生态平衡等优点。在一些特殊用途上,地下工程尤其显示其优越之外。如地下医院由于与外界隔离,手术后伤口较易愈合;地下仓库更利于储藏物资的保质、保鲜、防鼠、防蛀,我国许多城市利用地下空间发展种植业养殖业,也取得了显著效果。所以开发地下空间,加强城市人防建设必须要以因地制宜适应环境为基本原则。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向地下要土地、要空间已成为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并成为衡量城市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城市的发展和城市功能的完善在地面上已无法做到,只有向地下要空间。从人防防护的角度来看,地下空间具有极高的抗爆性能。它既可以有效地防护核爆空气冲击波、光辐射、早期核辐射、放射性沾染等杀伤因素的作用,又可以有效地抵御常规弹头爆炸后所产生的空气冲击波和碎片的杀伤作用,从而能够大大降低战争的危害程度,有效地保护地下人员和战备物资的安全。地下空间同时也具有良好的抗震能力。据过去的震害调查资料可以得知,在同一抗震条件下,其抗震能力至少也可以比同类地面建筑提高1 - 2 个地震烈度。因此在城市的总体规划中,将地下空间的平时使用和战时使用结合起来,将城市的人防工程建设和市政建设、交通建设、环境建设等诸多方面环境因素结合起来,从而使人防工程建设有了更宽阔的基础和更雄厚的力量。同时,地下空间的开发要尽量与人防工程结合,逐步形成完整的防护体系。城市应有计划地修建平战两用的地下物资库、车库、医疗设施和生产车间等;大城市应尽量利用开放空间修建人防工程,城市地下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