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3页
第2页 / 共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水稻品质与产业化水稻品质与产业化姓名:廖家培姓名:廖家培 (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 年级:年级:2009 级级 学号:学号:20098171) 摘要:摘要:水稻作为南方人的主食,水稻对我们并不陌生,在食堂,在家,最少一天有一顿饭是稻 米。南方人种植水稻,北方人种植小麦,这就中国的地理环境纬度决定的,中国地理气候 复杂多样,北方温度低,降水少,雨热不同期,不适于水稻生长,而是和小麦大豆等作物; 中国南方的气候大多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利于水稻的生长。 稻生长的最北限是中国的黑龙江省呼玛。但主要的生长区域是中国南方、台湾、日本、朝 鲜半岛、东南亚、南亚、欧洲南部地中海沿岸、美国东南部、中美洲、大洋洲和非洲部分 地区,中国北方沿河地区也种植稻。也就是说,除了南极洲之外,几乎大部分地方都有稻 米生长。水稻原产亚洲热带,在中国广为栽种后,逐渐传播到世界各地。 按照不同的方法,水稻可以分为籼稻和粳稻、早稻和中晚稻、糯稻和非糯稻。我国科学 家袁隆平对杂交水稻的研究作出了巨大贡献,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水稻所结稻粒去壳 后称大米或米。世界上近一半人口,都以大米为食。大米的食用方法多种多样,有米饭、 米粥、米饼、米糕、米线等。水稻除可食用外,还可以酿酒、制糖作工业原料,稻壳、稻 秆也有很多用处。 目前中国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稻米生产国家,占全世界 35%的产量。在中国的南方主要生产 籼稻,北方生产粳稻。 中国南方俗称稻为稻谷或谷子,脱壳为大米(多为白色,但亦有淡红色(如胭脂米) 、 淡绿色(如碧粳米)和紫色(如云南香米)甚至黑色的品种。煮熟的大米中国北方称其为 米饭,中国南方称之为白饭,香港亦有俗称靓仔(源自潮州话) 。 近年来中国积极对水稻和旱稻进行研究,还发展最快的杂交稻米研究中心以推动中国 农业来解决和帮助经济、粮食等问题。 一、一、中国稻谷的起源:中国稻谷的起源: 1、相传神农氏教会农民种稻的技术中国自古就是农业国家,而稻在 3000 多年前,就中 国人的主要粮食,时代约在商朝,当时稻这个字,只有类似“臼”字的字形,后来周朝种稻 较为普及了,就加上了如稻穗挺立般的“禾”字。在金文当中,臼的上面加上了“爪”,形如 迎风打稻,用手舂米占城稻是出产于印支半岛的高产、早熟、耐旱的稻种,宋朝时引入我 国,并迅速在江南地区推广。占城稻以其原产地,位于今越南中南部的占城为名。占城稻 又称早禾或占禾,属于早籼稻,原产越南中南部,北宋初年首先传入我国福建地区。根据 我国古书记载,占城稻有很多特点。一是“耐旱”。二是适应性强, “不择地而生”。三是生长 期短,自种至收仅五十余日。2、我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从 1964 年开始研究杂交水稻,1973 年实现三系配套,1974年育成第一个杂交水稻强优组合南优 2 号,1975 年研制成功杂交水稻种植技术,从而为大面积推广杂交水稻奠定了基础。袁隆平的成就是光辉的,他的成就养活了几亿的中国人。 以史为鉴之七十年代:袁隆平 建国以来贡献最大的农学家 。据老一辈说,真正重新吃饱饭,是在七十年代末,以前的稻子是高高的,风一吹就倒,换了矮水稻以后,粮食真是翻了出来。报纸上曾引述农民的话说:“我们吃饱饭,靠的是两平,邓小平和袁隆平。 ”袁隆平的水稻南优 2 号,比以前的水稻单产增产 20,于 1973 年研究成功,1976年开始推广。八十年代,国际组织给他的奖项多得像米粒一样。中国有九亿农民,他一个人,相当于干了两亿农民的活。有人预估,他的种子共创造效益 5600 亿美元。二、水稻育苗技术概述:二、水稻育苗技术概述: 水稻育苗主攻目标是:培育壮苗 (一) 、选用优良品种 选准对路品种、是水稻优质高产的基础。 (二) 、掌握好育苗技术掌握好育苗技术,是育好苗的保证。 1、秧田选择秧田要求土壤肥沃,排灌方便,无盐碱,要坚决克服利用沟边河沿、路旁和肥 力较差的地方作秧田的习惯。 2、秧田施肥秧田肥力的高低,是培育壮秧的关键。 。 3、搞好浸种消毒为提高种子的发芽率,播种前要晒种 23 天,再进行风选或泥水选种, 达到种子饱满,发芽势强。 4、播期播量播种早、晚都不利培育壮秧,播种过早,秧龄老化,分蘖缺位,插后分蘖慢, 分蘖少。 5、严把播种质量关 播种前 12 天放水浸透床面,精细整地,达到泥烂、面平。 6、秧田浇水追肥 三叶前以旱长为主,三叶期后,若营养不良,易诱发立枯病。 7、秧田病虫草害防治 8、化控和叶面喷肥 化学调控,可以达到苗壮、分蘖多、根多的目的。三、中国水稻的品质三、中国水稻的品质中国科技期刊中国科技期刊 百度文库百度文库中国水稻研究所中国水稻研究所网站网站选用两个在遗传上有一定差异,同时它们的优良性状又能互补的水稻品种,进行杂交,生 产具有杂种优势的第一代杂交种,用于生产,这就是杂交水稻。 杂种优势是生物界普遍现象,利用杂种优势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品质是现代农业科学的主要 成就之一。 中国优质食用稻米分级标准 米质指标 籼一级 籼二级 粳一级 粳二级 粳三级 糙米率(%) 82 80 80 80 79 精米率(%) 73 71 72 71 69 整精米率(%) 60 55 65 63 60 透明度(%) 半透明 半透明 - - - 垩白粒度(%) 3 2.5-3 - - - 直链淀粉 含量(%) 18-24 16-25 14-18 12-19 10-20 糊化温度 中或低 中或低 6 6 6 4 级以上 4 级以上 胶稠度 51mm 41mm 80mm 60mm 50 蛋白质含量 8 8 7 7 6 四、中国水稻的产业化发展四、中国水稻的产业化发展中国自古就是一个以水稻为主食的国家,可以追溯带很早的商朝。在现代袁隆平的杂交水 稻育种,解决了中国几亿人的温饱问题,填饱了中国人的肚子,贡献最卓越。被誉为“水 稻之父”近年来由于中国经济和工业的发展,中国农业水稻的生产已经出现了现代化的水 稻产业。但是由于中国的地理环境的限制,中国平原的占的面积很小。中国三分之二都是 山地,平原主要分布在东部和东北,四川有成都平原。在这些地方中国的水稻产业可以实现农业机械的实用,如大型收割机,便于集中的管理。但是由于地理限制,中国大多数的 地方是山地和高山的地形,制约了中国水稻的产业化,在中国很多地方水稻生产都是脸朝 黄土背朝天的传统水稻生产方式,这中生产方式的产量很低很落后,而且以家庭为单位, 不利于农业产业化的发展,而且很幸苦。其实我们农民是在中国发展的过程中最被压榨的, 中国农民被压榨的很严重。现在种田已经赚不了几个钱了,所以我们农民已经纷纷外出打 工成为新生代农民工。中国的粮食价格为什么会涨,以为农民纷纷放弃农业外出打工,外 面一个月的工资是他们中天一年的收入。所以导致大量天地荒芜,产量下降。中国农业已 经打了岌岌可危的地步,将来没人种田,谁来种田了。中央的三农政策说实话起的作用不 大,那点钱农民在外几天就赚到了。现代农业的发展是坚持科学发展观,从统筹城乡发展 高度出发,以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培育壮大主导产业为总体目标,以农民增收为核心,市 场为导向,科技为支撑,进一步创新发展现代农业的思路,创新组织农业生产、指导农业、 培育农产品市场主体的新机制,积极推进“政府引导、科学规划、村级操作、农民参与、 市场运作”的水稻产业化发展模式,着力建设一批土地集中连片流转、有资质农民适度规 模经营、农田基础设施完善的高产、优质、高效、生态为特征的水稻产业化基地。 中国农业发展方向中国农业发展方向 20 世纪中叶,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机器的出现,世界进入大工业的时代。在发达国家 里,落后的个体农户的生产方式已被机械化生产的大型农庄所代替。几个强大的国家都变 成了发达的工业国。 直到 1949 年,中国仍然是落后的农业国。中国农业的耕作方式,仍然处于 3000 年前“诗 经”里描写的个体农户生产方式。农业技术和 3000 年前大同小异。这样落后的生产方式, 必然被历史所淘汰。 新中国在进行了土地改革以后,紧接着就进行了对农业的社会 zhuyi 改造,采用集体生 产的方式,逐步实现农业机械化和建造大型的农田水利工程。这是中国实现四个现代化的 必经之路。 很可惜,世界科技发展到了 21 世纪,中国农村却回复了个体经营的落后的生产方式。个 体经营的农业生产方式,成为当今世界最落后的生产方式。他的生产效率非常低。是中国 农民成了世界上科技最落后的弱势群体。 当今美国也发展农业,但是,美国发展农业不是为了提高美国的生产力,也不是为了创 造财富,而是把农业作为一种商业战略。其目的是为了压低世界农产品价格,大量剥夺中 国农民(廉价)劳动的剩余价值。 中国农业的前途在于实现农业生产的工业化,实现大规模的工业化生产。而个体经营的 农民根本没有实现大规模工业生产的能力。个体经营的落后生产方式必然被历史所淘汰。 思考现代农业应怎么实现?中国如何避免粮食危机?中国如何切实有效的解决三农问题? 使我们国家应该切实关心和解决的。大力发展产量高,品质好的杂交水稻,是解决中国人 吃饭问题,促进世界和平。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约瑟夫E斯蒂格利茨担心中国政府行动 过度,导致中国严重的通货膨胀。 (凤凰网)参考文献中国科技期刊 , 百度文库等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