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6页
第2页 / 共16页
第3页 / 共16页
第4页 / 共16页
第5页 / 共16页
第6页 / 共16页
第7页 / 共16页
第8页 / 共16页
第9页 / 共16页
第10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秋风清,秋月明,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复惊。新会计准则变化要点新会计准则变化要点 目录 第第 1 1 号号存货存货 第第 2 2 号号长期股权投资长期股权投资 第第 3 3 号号投资性房地产投资性房地产 第第 4 4 号号固定资产固定资产 第第 6 6 号号无形资产无形资产 第第 7 7 号号非货币性资产交换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第第 8 8 号号资产减值资产减值 第第 9 9 号号职工薪酬职工薪酬 第第 1010 号号企业年金基金企业年金基金 第第 1111 号号股份支付股份支付 第第 1212 号号债务重组债务重组 第第 1313 号号 或有事项或有事项 第第 1414 号号收入收入 第第 1515 号号建造合同建造合同 第第 1616 号号政府补助政府补助 第第 1818 号号所得税所得税 第第 2020 号号企业合并企业合并 第第 2222 号号金融工具金融工具 第第 2828 号号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 第第 2929 号号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 第第 3434 号号每股收益每股收益 第第 3636 号号 关联方披露关联方披露 第第 3838 号号首次执行企业会计准则首次执行企业会计准则 第 1 号存货准则变化要点 1、取消了后进先出法。规定存货的成本结转应当采用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或 者个别计价法。 2、借款费用资本化的范围扩大到某些存货项目。如需要相当长时间才能够达到可 销售状态的存货可以资本化。 3、特殊方法取得的存货成本有不同规定。如企业合并、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债务 重组等取得的存货有新规定。第第 2 2 号号长期股权投资长期股权投资变化要点变化要点 (一)范围及分类发生变化(一)范围及分类发生变化范围:新准则只包括长期股权投资范围:新准则只包括长期股权投资分类:交易性证券投资分类:交易性证券投资可供出售证券可供出售证券贷款和应收款贷款和应收款持有至到期投资持有至到期投资长期股权投资长期股权投资 (独立为本准则)(独立为本准则)(二)初始投资成本计量发生了变化(二)初始投资成本计量发生了变化 1 1、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中、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中,合并方以支付现金、转让非现金资产或承担债务方 式作为合并对价的,应当在合并日按照取得被合并方所有者权益账面价值的份额被合并方所有者权益账面价值的份额作 为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投资成本与支付的现金、转让 的非现金资产以及所承担债务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应当调整资本公积;资本公积 不足冲减的,调整留存收益。合并方以发行股票作为合并对价的,应当在合并日按照取得被合并方所有者权益被合并方所有者权益 账面价值的份额账面价值的份额作为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按照股票面值总额作为股本, 初始投资成本与股份面值之差,应当调整资本公积;资本公积不足冲减的,调整留 存收益。2 2、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及其他方式取得长期股权投资、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及其他方式取得长期股权投资 均以支付的对价作为初始投资成本。 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大于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 值份额的,不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小 于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其差额应当计入当期损 益,同时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 (二)成本法和权益法的应用范围发生变化(二)成本法和权益法的应用范围发生变化 1、成本法适用范围:(1)无共同控制、也无重大影响的投资企业;(2)实施控制的企业确认时考虑潜在表决权因素。 2、权益法适用范围: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的股权投资。 (三)投资差额处理变化 原准则将初始入账成本大于拥有被投资企业所有者权益份额的差额部分计入“股 权投资差额” ;以后分期摊销。 新准则因初始计量的变化,不再出现股权投资差额。 (五)权益法下,投资收益的计量变化 (六)减值规定变化(六)减值规定变化减值计提后不得转回第第 3 3 号号投资性房地产投资性房地产变化要点变化要点 (新准则) 1、概念:投资性房地产,是指为赚取租金或资本增值,或两者兼有而持有的房地 产。 投资性房地产应当能够单独计量和出售。 2、两种计量及核算要点 (1)采用成本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可折旧和摊销及计提减值准备; (2)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下,不对投资性房地产计提折旧、进行摊销,应当以 资产负债表日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为基础调整其账面价值,公允价值与原账面 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的条件:公允价值能够持续可靠取得3、房地产用途转换时: 在成本模式下,应当将房地产转换前的账面价值作为转换后的入账价值; 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转换为自用房地产时,应当以其转换当日 的公允价值作为自用房地产的账面价值,公允价值与原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当期损 益。 自用房地产或存货转换为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时,投资性房地 产按照转换当日的公允价值计价,转换当日的公允价值小于原账面价值的,其差额 计入当期损益;转换当日的公允价值大于原账面价值的,其差额计入所有者权益。 第第 4 4 号号固定资产固定资产变化要点变化要点 (一)重新定义了预计净残值 新的固定资产准则中预计净残值是指,假定固定资产的预计使用寿命已满并处于 使用寿命终了时的预期状态,企业目前从该项资产的处置中获得的扣除预计处置费 用后的金额。新的预计净残值的定义强调了现值,也就是说在确定预计净残值时其 金额应为其折现值。在企业准备出售固定资产时,应复核其预计净残值,在这种情 况预计净残值通常应等于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 (二)规定了特殊行业弃置费的会计处理 新的固定资产准则规定,固定资产预计的处置费用应计入固定资产的成本,计提 折旧,其金额为折现值。(三)取消了后续支出的确认原则 新的固定资产准则规定,固定资产发生后续支出时其确认原则同初始确认固定资 产的原则:该固定资产包含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该固定资产的成本能够可 靠地计量。若后续支出属固定资产重要组成部分,则后续支出单独计价并按固定资 产预计后续的使用年限计提折旧;若后续支出属固定资产非重要组成部分,则后续 支出与固定资产一并计价,重新测算使用年限,计提折旧。 (四)取消了固定资产减值转回 新的会计准则体系增加了资产减值准则,其明确规定, 减值损失不允许转回。确 保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更加真实、可靠,避免利用资产减值进行盈余管理,保护投 资者利益。第第 6 6 号号无形资产无形资产变化要点变化要点 (一)范围变化 商誉单独列示。企业自创商誉以及内部产生的品牌、报刊名等,因其成本无法明确区分,不应当 确认为无形资产。 (二)研究开发费用有了资本化或费用化的规定 企业内部研究开发项目的支出,应当区分研究阶段支出与开发阶段支出,分别按 本准则规定处理。 企业内部研究开发项目研究阶段的支出,应当于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 企业内部研究开发项目开发阶段的支出,能够证明下列各项时,应当确认为无形 资产。 (相应的会计处理发生变化:通过“研发支出”处理)(三)购买无形资产的价款超过正常信用条件延期支付的,入账价值采用现值。 (四)摊销处理变化1、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不应摊销。对商誉,采用减值测试法。2、摊销核算通过“累计摊销”科目。 (五)减值后不得转回 第第 7 7 号号非货币性资产交换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变化要点变化要点 (一)交换性质的变化 需区分是否具有商业实质(特别关注是否存在关联方关系) (二)初始计量的变化 1、具有商业实质且换入资产或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的非货币性资产 交换,以公允价值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的成本; 换入资产的成本与换出资产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2、不满足规定条件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以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和应支付的相关税 费作为换入资产的成本。(三)换出资产收益的确认的变化当具有商业实质的交换为存货时,需反映收入实现业务;对于收取的补价,不再反映收取补价应确认的损益。 (四)换入多项资产时的计算分配不同换入多项资产时,如该换入具有商业实质,分配时采用其换入资产的公允价值 为分配标准计算;而不具有商业实质时,分配时采用其换入资产的账面价值为分配 标准计算; 第第 8 8 号号资产减值资产减值 (独立为一项新准则)(独立为一项新准则) (一)减值主体的新定义“准则中的资产包括单项资产和资产组” 。采用了资产组的概念,规定“资产组 是企业可以认定的最小资产组合” (新准则第二条) 。在单项资产减值准备难以确定 时,应当按照相关资产组确定资产减值。(二)扩大适用范围2001 年企业会计制度提出了计提“八项”资产减值准备,树立了资产减值 (可收回金额)的理念,及其确认和计量原则,但在适用范围上有所局限,缺乏详 尽的实务指导性规定内容,新准则规定“适用范围包括固定资产、无形资产以及除 特别规定以外的其他减值的处理” ,例如对子公司、联营公司和合营公司的投资等, 。(三)减值迹象判断的要求更加明确一是明确“企业应当在会计期末对各项资产进行核查,判断资产是否有迹象表 明可能发生了减值” 。二是明确“如不存在减值迹象,不应估计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但商誉每年都要核查测试。 (四)可收回金额的计量原则更具实务操作指导性准则对公允价值、处置费用和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如预计未来现金流量、 折现率)的计算等分别作了较为详细操作指导规定。 (五)已计提减值准备不允许转回公允价值很大程度是靠人为判断,中国目前还无法广泛使用公允价值,人为调 整利润的行为屡屡出现,所以对公允价值采取限制使用的态度。(六)因计算资产组账面价值的需要而引入了总部资产的概念总部资产是企业集团和事业部的资产,难以脱离其他资产和资产组产生独立的 现金流入,计算总部资产所归属的资产组或资产组组合的可收回金额,然后与相应 的资产账面价值相比较,据以判断是否需要确认减值损失。 (七)取消了商誉直线法摊销改用公允价值法企业合并形成的商誉,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减值测试,并结合相关资产组和资产 组组合进行测试。只要有活跃市场,只要有公平价值,就可以使用公允价值。强调 一旦使用了公允价值,就停止历史成本价值的账务处理。 (八)全部减值损失全部集中于“减值损失”科目核算。全部的减值损失均在“减值损失”科目,记入利润表,减少营业利润的要素。 第第 9 9 号号职工薪酬职工薪酬 (一)职工薪酬包括内容: 职工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 职工福利费; 医疗保险费、养老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工伤保险费和生育保险费等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 工会经费和职工教育经费; 非货币性福利; 因解除与职工的劳动关系给予的补偿; 其他与获得职工提供的服务相关的支出 。(二)必须全额通过职工薪酬核算企业应当在职工为其提供服务的会计期间,将应付的职工薪酬确认为负债,除 因解除与职工的劳动关系给予的补偿外,应当根据职工提供服务的受益对象,分别 计入存货、在建工程、无形资产成本或劳务成本;其他职工薪酬,确认为当期费用。(三)规定了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核算企业为职工缴纳的医疗保险费、养老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工伤保险费、生育 保险费等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应当在职工为其提供服务的会计期间,根据工 资总额的一定比例计算,按照上述口径进行会计处理。 (四)规定了解除与职工的劳动关系给予补偿的核算企业在职工劳动合同到期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