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5页
第2页 / 共15页
第3页 / 共15页
第4页 / 共15页
第5页 / 共15页
第6页 / 共15页
第7页 / 共15页
第8页 / 共15页
第9页 / 共15页
第10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辨析并修改病句 一、考纲要求: 辨析并修改病句,病句类型有: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 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 二、考点释要 本考点的考生主要立足于辨析与修改。从近年的高考试卷中可以看出本考点命 题的主要方式有四种:(1)判断句子是否有语病;(2)让考生在原句上修改 病句;(3)判断题目对病句的分析是否正确;(4)判断对病句的修改是否恰 当。多以判断式的题型出现在第一卷中,如 1999 年、2000 年、2001 年全国 高考题的第 5 题,有时也让考生动手修改,出现在二卷中,如 1998 年全国高 考题的第 32 题。 病句种类繁多,“考试说明“对病句的类型明确界定为 6 种,为此我们应把握考 查要点并切实领会实质,有针对性地进行考点复习。 三、知识点分解 病句类型: (一)语序不当 语序不当常见的情况有: 1、定语和中心语的位置颠倒: 例:我国棉花的生产,长期不能自给。(“棉花的生产“应为“生产的棉花“) 2、把实语放在状语的位置上: 例:广大青年表现出无比的进行改革的热情。(将“无比“的调至“热情“前) 3、把状语放在定语的位置上: 例:应该发挥广大青年的充分的作用。(将“充分“调至“发挥“前,并删掉一个“ 的“)。 4、多层定语语序不当: 例:展出几千年前刚出土的文物。(应将“几千年前“调至“文物“前后的“的“) 5、多层状语语序不当。 例:我们再也不是任意被列强欺侮的国家了。(应将“任意“调至“欺侮“之前) 6、关联词语位置不当: 例:他如果不能实事求是,事业就会受到损失。(“他“应移到“如果“的后面) 7、主客颠倒: 例: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对于中国青年是不陌生的。(应 改为:中国青年对奥斯特洛夫斯基的。) 8、分句位置不当: 例:对于自己的路,他们在探索着他们在判断着,他们在寻找着,他们在思考 着。(应改为:对于自己的路,他们在思考着,他们在判断着,他们在探索着, 他们在寻找着。) (二)搭配不当。 1、主谓搭配不当: 例:他的革命精神时刻浮现在我眼前。(“精神“与“浮现“不能构成主谓关系,可 将“精神“改为“形象“) 2、动宾搭配不当: 例:纪念三领先节的到来。(“纪念“的只能是“三八节“,不能是“到来“) 3、修饰语和中心语搭配不当: 例:我们严肃地研究了职工们的建议,又虚心地征求了专家们的意见。(“严肃 “不能修饰“研究“,可以改为“认真“、“慎重“等) 4、主宾搭配不当: 例如:我们坚信,有这么一天,中国的农业和农业会成为发达的国家。(应将“ 国家“改为“行为) 5、关联词语搭配不当: 例:既然你来了,我也该走了。(“既然“和“也“不能搭配使用,应将“也“改为“就 “) (三)成分残缺赘余 1、成分残缺 (1)缺主语: 例:由于她这样好的成绩,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赞扬。(应改为“由于这样好 的成绩,她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赞扬“) (2)缺谓语 例:旧社会,劳动人民吃不饱,穿不暖的生活。(或去掉“的生活“,或在“吃“前 加“过着) (3)缺宾语: 例:他们胸怀祖国,放眼世界,大力发扬了敢拼敢搏,终于夺得了冠军。(应 在“敢搏“后加“精神“) (4)缺少必要的附加成分: 例:一开春,小麦就长得很好,获得了可喜的收获。(应在“获得“前加“夏季“以 限制时间) (5)关联词语残缺: 例:这次学术会,收获很大,时间并不长。(应在“时间“前加“尽管“一词) 2、赘余 (1)主语多余 例:我们的革命前辈,为了人民的利益,他们流了多少血,献出了多少宝贵的 生命。(前边有了主语“革命前辈“,因而“他们“不必要有。) (2)谓语多余: 例:同学们正在努力复习,迎接高考到来。(“迎接“的是“高考“,而不是“到来 “,故应删去。) (3)宾语多余: 例:今天,我来到扬州瘦西湖的地方,游览了白塔、钧鱼台和五亭桥等风景点。 (“的地方“多余,应去掉) (4)附加成份多余: 例:为精简字数,不得不略加删改一些。(“一些“与前“略加“重复,可以删掉一 个) (四)结合混乱 (1)句式杂糅 例:你不认真学习,那怎么可能有好成绩是可想而知。(把反问句和判断句式 糅在一起,破坏了句子结构和语气的完整。如果用反问句,应是“那怎么会有好 的成绩呢?“如果用判断句,应是“成绩不好是可想而知的“。) (2)语句杂糅 例:上海文艺出版社会出版的生存,作者是一位蜇居海外二十多年的加拿 大籍华裔作者之手。(是主谓谓语句和动词谓语句杂糅而成,要去掉句末的“作 者之手“) (五)表意不明 1、指代不明: 例:有人主张接受,有人反对,他同意这种主张。(“这种主张“到底是指“接受 “,还是“反对“,交代不清。) 2、句子歧义: 例:妹妹找不到爸爸妈妈心里很着急。(究竟况是“妹妹“心里着急呢?还是“爸 爸“妈妈“心里着急呢。还是“妈妈“心里着急呢?可在“爸爸“和“妈妈“中间加逗号, 也可在“爸爸“前加逗号) (六)不合逻辑: 1、自相矛盾: 例如:他是多少个死难者中幸免的一个。(既然“幸免“,自然是没有死,怎么 能说是“死难中的一个呢“?应改为:多少人死难了,他是幸免的一个。) 2、范围不清: 例:从事业的发展上看,还缺乏各项科学专家和各项人才。(各项人才包括科 学家,不宜并列,应说“各学科的专家和其他人才“) 3、强加因果: 例:我两次看见他从这个工厂走出来,我才知道这个热心帮助病人的老人原来 是个工人。(凭两次看见老人从工厂里走出来就断定他是工人,理由不充分。 ) 4、否定失当: 例:几年来,他无时无刻不忘搜集、整理民歌,积累了大量的资料。(“无时无 刻“即“任何时候都“,句子表述刚好相反,可将“忘“改为“在“) 小结:以上对病句的分类并不严格,对于病句,不必死记其类型,只要多练习, 能够发现语病并能够改正就可以了。 五、方法总结 中考对病句的考查不要求考生死记病句类型,只要会找出毛病并修改即可,因 此应做练习,掌握辨析与修改病句的方法,下面简单介绍辨析语病、修改病句 的方法。 (一)辨析病句方法 1、语感审读法 调动语感,在审读的过程中,从感性上察觉语句的毛病,即按习惯的说法看是 否别扭。如别扭,则注意分析比较,明辨原因,如以修改。例如: 不管气侯和地理环境都极端不利,登山队员仍然克服了困难,胜利攀登到顶峰。 (“不管都“显得不合习惯,正确说法应是“不管多么不利“尽 管非常不利“。 2、紧缩法 去掉句子的枝叶部分(定、状、补)紧缩出主干,看主干是否有毛病,如果主 干无问题,再检查枝叶部分。 例如:他那崇高的革命品质经常浮现在我的脑海中。(主干为“品质浮现“,明 显为主谓搭配不当。) 3、造句类比法 仿照原句的结构造日常用的句子,经过比较,有无问题便清楚了 例如: 这个经验值得文教工作者特别是中小学教师的重视。(原句结构较复杂,先压 缩化简为“这值得他们的重视“。再比照它的结构造句:“这值得他们的学习“这 值得他们的参观“,这三个句子和日常说法相比多了一个“的“字,因此原句应将“ 老师的重视“中的“的“去掉) 4、逻辑意义分析法 有的语病从语法上不好找毛病,就得从各理上进行分析,这就是逻辑意义分析 法。即从概念使用、判断、推理方法考虑是否得当,语句的前后顺序、句间关 系是否合适。 例如:(1)该市有人不择手段仿造伪劣产品 (2)凡是有杰出成就的人,都是在艰苦环境中磨炬成才的。 (1)句中“仿造伪劣产品“是不合事理的的,应改为“制造伪劣产品“或“仿造名牌 产品“。(2)句中用了“凡是都“这个全称肯定判断,言过其实,应改为“凡 是“为“大都“,后边去掉“都“字。 (二)修改病句方法 可以归纳为字诀: 增(成分残缺的)删(多余的)换(用词不当的)移(语序不当的) 修改不是再造,切忌改变句子的本意。尤其应注意,能调整语序就不增删,能 改一处的,决不改动两处,改病句也应简要、高效。 例: 1、探究成功者的足迹,大多受益于良好的家庭教育和良好的社会教育。 2、她那红润的脸蛋犹如盛开的梨花。 3、早晨 6 点钟,在通往机场的大街两旁已经站满了数万名迎送的人群。 4、为了防止树病造成的危害,园林工人逐一对公共场所、公园、广场、街道的 树木进行排查。 5、通过中国男子足球队的表现,使我们认识到有良好的心态是非常重要的。 6、一个热爱读书的人,既然不能拥有舒适的房屋、宁静的夜晚,也会始终保持 着一份纯洁的读书感情。 7、同学们对学校的教育课程改革交换了广泛的意见。 8、是否努力学习,使我们取得优秀成绩的保证。 9、我们在学习上应该树立不畏艰难的勇气。 10、中学生理解和阅读大量的文学名著,有利于开阔视野、陶冶情操。 改:1、探究成功者的足迹,他们的成功大多受益于良好的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缺少主语) 2、她那红润的脸蛋犹如盛开的桃花。 (常识性问题,梨花是白的) 3、早晨 6 点钟,通往机场的大街两旁已经站满了数万名迎送的人群。 (同 1) 4、为了防止树病造成的危害,园林工人逐一对公园、广场、街道的树木进行排 查。 (公园,街道等就是公共场所,重复) 5、中国男子足球队的表现,使我们认识到有良好的心态是非常重要的。(介宾 短语不做主语) 6、一个热爱读书的人,即使不能拥有舒适的房屋、宁静的夜晚,也会始终保持 着一份纯洁的读书感情。 (虚词使用不当) 7、同学们对学校的教育课程改革广泛地交换了意见。(没有广泛的意见之说) 8、是否努力学习,是我们能否取得优秀成绩的保证。(条件复句 ,前后应保持 一致) 9、我们在学习上应该树立不畏艰难的信心。 (动宾搭配不当) 10、中学生理解和阅读大量文学名著,有利于开阔视野、陶冶情操。 (文学名 著要读了才有用) 中考专题复习辨析并修改病句练习题及答案中考专题复习辨析并修改病句练习题及答案 1.下列各句没有搭配不当语病的一项是 ( A)A中共中央晋察冀分局为了让晋察冀边区人民系统地学习宣传毛泽东思想, 决定出版毛泽东选集。B持续咳嗽很令人烦恼,它不仅严重阻碍学习和休息,而且可能引发呼吸 系统的其他疾病。C我明白了,为什么一个普遍的中国士兵雷锋的名字,能够超越时间、 国界和种族,被久久传颂着,成为两代人的楷模。D我总愿打开窗户听着柳林里柳枝的响声和随风吹来的花香。 2以下语句在照应上没有毛病的一项是 ( B)A汽车本身质量的好坏,也是保证行车安全的一个很重要的条件。B一个人能否成才,要看有没有信心和毅力。C检验一项改革措施的合理性关键是看它能否促进生产力的发展。D如何防备展览会及珠宝店的贵重物品免遭盗窃,是西方国家深感头痛的 事。 3以下句子照应上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B)A电门一关,就可以阻止电流不再进来。B内容正确与否是衡量作品优劣的一个重要标准。C我们无论如何不能不承认,太阳不是从东方升起西方落下的。D经过整顿,场内外秩序明显好转,出入场不再相互拥挤,无票入场的现 象已经杜绝。 5下列各句无语病的是哪一项 ( )A这次对中央领导成员的改选和增选,对于加强中央在马克思主义基础上 的集体领导和团结一致,保证党的正确路线和方针政策的实现,将起到重要作 用。B共产党人应该随时随地关心和照顾群众的痛痒。C他的二十多件作品参加上海民间工艺品的征集活动,大部分被入选,在 民间工艺品展览中展出,受到好评。D人类文化史上的大浩劫,秦始皇焚书,中世纪的精神桎梏,各个王朝的 文字狱,法西斯对文化的杀戮并不曾使任何一个时代、任何一个民族的文 化真正中断、死亡。 6从搭配是否协调看,哪一句没有毛病 ( )A我们要改革和完善符合科学技术发展客观规律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相适应的、科技同经济有机结 合相互促进的科技新体制。B只有以有效地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为基础的经济发展道路才是不断提高 人民生活水平并保证可持续发展的正确道路。C人民警察鞠俊瑞接受采访时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