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4页
第2页 / 共4页
第3页 / 共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肯定的疗效。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以中医为主治疗S A R S ,结果疗效显著,全部病例病情得到有效控制和缩短病程。随后,在国内进行了大量的临床观察,发现中医药对S A R S 的防治确有显著 作用。然而,对于如何科学地应用中医药防治S A R S 尚需进行大量的客观的实验研究。目前,国家科技攻关组成立了有近一百五十位中医药专家参加的中药筛选课题组,以缓解病情、控制症状和降低死亡率为目标,采用与S A I L S 临床病理环节相近的动物模型,初步筛选出针对S A R S 不同病理环 节和改善其临床症状可能有效的八个中成药:清开灵注射渡、鱼腥草注射液、板兰根冲瓤、新雪颗粒、金莲清热颗粒、灯盏细辛注射液、复方苦参注射液、香丹注射液。并发现清开灵注射液在退热、抗内毒素致肺水肿和化学性肺损伤、多脏功能损害及血小板下降等方面作用明显,可考虑将清开灵注射液作为中西医结合治疗菲典型肺炎的基础用药。五、中西医结合防治垤S 的对策我们应根据中西医理论积极探讨中医药防治S A R S 的规律与有效药物,阐明其防治机理,创立新理论,开发新药物、新技术。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 加强疫苗的研制;( 2 ) 研究快速诊断技术与方法;( 3 ) 加强与西医合作,进行学术交流与科技攻关,总结中西医结合的实践,探讨防治规律,以建立新理论和新技术;( 4 ) 确定S A P S 的中医证候标准与防治技术方案;( 5 ) 建立专门实验 室( P 3 实验室) ;( 6 ) 建立S A I L S 动物模型及S A R S 细胞株;( 7 ) 加强对中医药防治S A R S 的实验 研究( 包括中药复方和单昧药) ;( 8 ) 进一步开发用于防治S A R S 的中药颓药。参考文献1U p d a t e :O u t b r e a ko fs e v e l ea c u t em 卿m 唧s y r K I 一w o r l d w i d e ,2 0 0 3 M M W RM o r bM o r t a lw k l yR e p2 0 0 3 ;5 2 :2 4 1 6 ,2 4 8 ,2L e eN ,H u iD 。W uA ,e ta 1 Am a j o ro u t b r e a ko f e f ea c u t er e s p i r a t o r ys y n d r d n ei nH o n g ,K o n g ,NE n g ,1JM e d I np r e s s2 0 0 3 3P r e l i m i n a r yc l i n i c a ld e s c r i p t i o no fs 口,町ea c u t er e s p i r a t c E ys y r d T 0 m e M M W RM o t hM o r t a lW d yR e p2 0 0 3 ;5 2 :2 5 5 6 4P o u t a n e nS M ,L o wD E ,H e n r yB ,e ta 1 1 d e n t i f i c a t i a ao fS e v e r eA c u t eR e s p i r a t o r yS y n d r o m ei nC a n a d a NE n g ,JM e d I np r e s s 2 0 0 3 5 钟南山S A R S 临床诊治现状中国医学论坛报2 0 0 3 4 2 96M a r r a M A ,e ta 1 T h e g ,0 m e s e q L l e n o e o f t h e S A R S a s s o c i a t e d w i t h v e l ea c u t er e s p i r a t o r ys y n d r o m e S c i e n c e 2 0 0 3M a y1 e p u ba h e a do fp f i n t 7B T o m l i n s o C C o c k r a m S A R S :e x p e r i e n c ea t P r i n c eo f W a l e s H o s p i t a l ,H g ,K o n g ,L a n c e t 2 0 0 3 ,3 6 1 :1 4 8 6 78Z h o n g 。N S S A R S a n di t sn m n a g 。e m n e n ti nC h i n aS p e e c h “t h ea n n u a lS c i e n c eM e e t i n g ,o fH o n g ,K o n g ,- h o r a c i cS o c i e t y M a r c h1 5 ,2 0 0 3 9 罗仁,赵硗山中医药防治非典型肺炎的理论与对策解放军医学杂志( 非典专刊) 2 0 0 3 ,5 :4 7 4 9l O 罗仁主编抗菲典名医名方人民军医出版杜2 0 0 3 5瑶医药对S A R S 的认识和防治蕈迅云( 北京德坤瑶医医院)半年以来,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在我国大部分省市地区蔓延,对我国人民的生命和健康造成了 极大的危害。目前,虽经全国上下和各条战线一致努力,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但是留给我们总结 思考的问题还是很多的。笔者直接诊治了3 0 余例S A R s 患者,对溺患者的临证表现观察真切,3 2 5 诊治体会也很切实。在此,谈- - T 瑶- N 药对S A R S 的认识和防治问题,希望能得到专家的指正。一、瑶医对s A R s 的认识瑶医的历史也是很悠久的,但是瑶族因为有语言而无文字。所以千百年来瑶医经验都是靠日手相传的,有的经验被编成小歌传唱,以此使瑶医药知识在瑶民之间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普及。虽然瑶 I 墓没有S A P S 这一名词概念,但是对这类疾病并非没有认识。不但如此,就实践经验而言,瑶医药 在这方面的积累还是很丰富的,应该从中发掘有意义的内容。瑶寨自古便被称作“痧瘴之乡”,多种热性疫病一年四季不断,因此瑶医对痧瘴之疾有很丰富而又详细的观察,对痧症和瘴症有详细的分类,并形成了“病从痧起”、“瘴毒生百病”的认识。从“非典”的发病情况和临床表现看,应归属瑶医“瘟痧”和“热瘴”范畴。在中医古文献中曾对南方的痧瘴之症有过描述。如世医得救方中就有这样的描述:“发壮热,手足指末微厥,或腹痛烦乱,须臾能杀人。”岭外代答中对瘴症也有细致的记载。“南人热瘴发一二日,以针刺其上下唇,其法卷唇之里,刺其正中,以手捻其唇血,又以楮叶擦舌。又令人并足而立,刺两足后腕横纹中青脉,血出如注,乃以青蒿和水服之,应手而愈。”诸病源候论中对瘴分为寒热两类。“会得 瘟瘴,虽暴壮热烦满,视寒还须温药汗之,汗之不歇,不妨寒药下之。”太平圣惠方中记载,“山瘴症,生于岭南带山水之处,其状发寒热,休作有时,皆由小溪源岭,中于湿毒气故也,其病重于伤暑之症。”在这样认识基础上,瑶医曾总结有富于特色的对痧瘴之症的诊治方法。如在诊断上,如目诊中分为白睛诊黑睛诊以及瞳神诊,瞳孔诊,还有甲诊、手诊、头面诊、五官诊、唇舌诊、体相诊、脐诊等。这些诊断方法反映了瑶医对疾病表现的观察,很多诊断内容对判断疾病性质和预后是有特殊意义的。在痧瘴治疗方面,瑶医有“解毒除蛊”、“类药推副”、“鲜生含服”以及“磨药”疗法。至于药物疗法,就更为丰富也更富于特色,甚至总结出带有规律性的“老班药”即“五虎”、“九牛”、“十八钻”、“七十二风”等1 0 4 种瑶医经典药,是应用最广泛、疗效最突出的药物,其中就包括了治疗痧瘴之类的药物,如“五虎”中的下山虎就可治痧气,“七十二风”中的五指风可治痧症,五层风能退高热。其他植物药的应用就更广泛了。瑶医地处南方湿热之地,结合所治病症,对当地的自然药物的性能多有独到的认识和使用体会。其中很多药物是其他医生不常使用的,而有些药物,虽然都有认识和使用,但是应用的功能和主治对象都往往不同。总之,瑶医对传染性疫病多归属于痧瘴范畴,而对痧瘴之证的认识和诊治也总结有独特方法和经验。这些经验对防治目前流行的“非典”也会有其意义和价值。二、瑶医对S A R S 病因病机的分析瑶医把很多传染性疫病归于痧瘴范畴,根据“非典”的临床表现和发病情况,瑶医古时视为“发人瘟”,应为“瘟痧”和“热瘴”。“瘟痧”和“热瘴”的病因皆为湿热疫毒所致。瑶医有“毒盘致百病”的认识,并有“百病百因”、“百因毒为首、百病虚为根”的总结。其致病途径是为毒邪由 口鼻而入,侵犯肺胃两经,先燔气分,后灼营血,最后劫阴伤津。瑶医有“鼻关通窍”的病理认识认为口、眼、耳均可关闭堵塞,唯有鼻窍日醒夜眠均须开放,不可一时关闭,以此才能维持生命,但同时疫毒之邪也便乘机从鼻窍侵人人体。S A P S 的表现一般都以起病急,发高热为突出特点,这符合瑶医对痧瘴的发病描述。高热为气分证的典型表现,而咳嗽、呼吸困难为肺炎表现,呕吐、腹痛、腹泻则为胃经表现。精神委靡,烦躁不安是病邪侵入营血,扰乱神志的表现,而到病的后期病人多有舌红、口干等表现,此为伤津、劫阴的表现。且患者多有舌紫红、舌青等,此为血瘀之象。 从“非典”的多种表现分析,病邪侵人人体后导致的病机变化集中在以下几方面:3 2 6 1 热毒炽盛疫毒之邪伤人,起病多急骤,病情亦多凶险,高热是疫毒致病的主要表现,疫 毒多为热性病邪,侵入人体,燔灼气血,故人多壮热。2 肺气不宣疫毒之邪侵入肺系,肺为娇脏,不耐寒热,毒人肺系,使肺失去正常宣发,故 出现喘促憋闷,干咳,直至呼吸极端困难,几欲窒息。3 血瘀伤阴随病情发展,疫毒之邪侵入营血,则煎劫阴液,至血行受阻而瘀滞,津液被劫 而伤阴。所以会出现舌紫唇暗,口于舌燥等表现。根据这种病机变化规律,在治则确定方面,就要既要兼顾全面,又要抓住重点,但是基本上要以攻邪为主,轻易不要扶正而乱用补药,瘟疫急症,瑶医素来认为属于恶病,而“恶病不补”也是瑶医在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治疗经验,鉴于此,笔者认为只要病未痊愈,疫毒之邪尚在,清热解毒就是首要治则,就应该贯彻在治疗用药的全过程。这是针对病因的治疗措施,不可因病情缓解而改变,否则病情便易于出现反复,然后,要根据病机确定进一步的治则,这就是宣发肺气。肺气不宣,呼吸困难和咳嗽是疫毒犯肺造成的病理损害,治疗除对因施治外,还要针对病机用药。否则病情就得不到有效改善。最后,血瘀伤阴也是“非典”的重要病机变化结果,一般疾病后期都会有伤津的表现,也会出现血瘀症状。肺为娇脏、燥盛津伤不利于肺主气功能的恢复,而血瘀既可助热生燥,也不利肺的宣发,所以在清热解毒、宣肺止咳的同时,还要兼顾活血生津的治疗。笔者认为虽然治疗过程中,用药可随证加减变化,但是针对病因病机的这三项治则是不应偏离或改易的。如果治疗只追逐症状变化,而舍弃病因病机,就会出现重大的治疗失误。三、用瑶医药治疗S A R S 的体会从5 月3 日开始,在门头沟区和北京市有关领导同意批准后,我先后两次到抗“非典”一线直接诊治患者,因此有机会直接在病床边详细观察“非典”患者的各种临床表现,并根据瑶医药经验为患者诊断并开处方用药。第一次是在门头沟区医院为7 例“非典”患者诊治,这7 例患者均有热毒炽盛,肺气不宣,血瘀津伤的表现,我依此开出了瑶医方药,2 天后4 人退热,2 人症状减轻,一人因病情较重转到小汤山医院,8 天后5 人都相继痊愈出院了。这一次虽然患者倒数少,但是疗效还是令人欣喜的o5 月1 6 日,我又参加了冶金医院“非典”患者的诊治,先后共诊治了2 2 位患者,按照瑶医的认识和经验,为这2 2 例患者开出了瑶药处方。经使用后,普遍反映用药3 天后症状可得到明显改善,6 - 9 天症状可基本消失。虽然这些病人都有西医的常规治疗但是瑶医药在其中确实起到了作用。从治疗实践中体会到,“非典”患者的病因是为疫毒之邪,病机核心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