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4页
第2页 / 共4页
第3页 / 共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全球科技全球科技资资源利用中的科技外交源利用中的科技外交战战略略摘摘 要要:本文首先提出“科技外交”的概念,在总结科技外史相关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逐步揭示科技与外交的内在联系、相互作用。同时探索主要发达国家的科技外交状况,剖析其在利用全球科技资源中的外交战略,进而在利用全球科技资源的同时为我国更好地开展科技外文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最后针对我国科技外交的现状和问题,提出了加强和完善我国科技外交工作的原则性要求和建议。关键词关键词:科技外交;战略;重视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与发展,科技的主导地位日益突出,在新的国际政治、经济、军事格局中,科学技术的决定性作用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加强,科技全球化日益成为经济全球化的重要表现形式。2006 年党中央、国务院明确提出了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出路在于创建各国的国家科技创新体系和各自国家内部的区域科技创新体系;2006 年 1 月,在欧洲理事会 2006 年春季会议前,欧盟委员会的个专家小组提交了题为创建创新型欧洲的报告。而美国竞争力委员会则于2004 年出台了创新美国的报告,提出要从人才、投资、基础设施等力面采取措施,使美国成为创新型国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外交工作要为经济建设服务的思想一直十分明确,从而, “经济外交”已日益成为我国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相对而言,外交为科技发展服务的日的不够明确,也很少有人使用“科技外交”的概念。但 1999 年美国国务院报告明确提出,科技发展已经处于外交斗争的最前沿,科技与外交的关系正在由“为了外交的科技”转变为“为了科技的外交”。我们认为所谓科技外交,是指以主权国家的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外交机构、科技部门、专门机构(如中国科学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和企业等为主体,以促进科技进步、经济和社会的町持续发展为宗旨,以互惠互利、共同发展为原则而开展的与世界其他国家或地区以及国际组织等之间的谈判、防问、参加国际会议、建立研究机构等多边或双边的科技合作与交流。一、科技外交己成为国家总体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冷战结束后,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世界的主题,各国竞争的焦点开始从政治、军事为主逐步转向经济、科技、文化等方面的综合较量。而在这期间,科学技术在经济、社会发展小的作用门益加强,科技对国家各要素的影响越来越大。一方向,科技发展已经成为国防、外交、经济、社会等的重要支撑,而且科技发展战略逐步改变了以往的从属地位,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使用传统外交手段解决不了的问题,借助科技手段却能迎刃而解。2007 年初,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艾略特国际事务研究院教授洛德,在(科学)期刊发表了题为人类进入科学外交新时代的文章。文章称:“科学外文在美国过去 50 年的外交政策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冷战时期,科学机构的发展和美苏两国之间的科学交流,成为联系两大敌对阵营的重要纽带。30 年前,中美之间密切的科学交流,为两国关系全面深入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而近几年,美国与印度、埃及和巴基斯坦等国的科学交流是双边友好关系的标志,各国的高层外交官都参与到交流之中。科技和卫生因素通常在美国国务院与其他国家政府的多边和双边关系中发挥着及其重要的作用。如在防止核扩散、外太空利用、人口增长、充足且安全的食物供给、气候变化、传染性疾病的控制以及能源等问题的讨论,科技和卫生因素担当重要角色。当前,我们需要开创科学外交的新时代。国家间传统外交方式是必要的,但满足不了当前的需要。 ”另一方面,科技系统自身发展日益完善、庞大,越来越成为外部势力攻击的对象,科技系统自身的发展及其对国家外交安全其他要素的影响引起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可以说,科技发展越来越强烈地影响着国家外交的观念和格局。如果说传统外交观正在拓展为包括经济外交、政治外交、军事外文、文化外交、社会外交、科技外交以及牛态外交等内容的现代大外交观,那么科技外交正逐步成为其中的一个核心要素。科技外交对提高总体外交能力、拓展总体外交空间具有重要作用,科技外交将为促进科技进步、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于国家总体外交提供有力支撑,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重塑总体外交体系。而总体外交也会为科技外交发展创造良好环境,为科技外交发展提供信息支持。二、发达国家高度重视科技外交随着经济与科技间的关系日益密切,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方政府认识到科学技术的核心竞争力是维护一个国家和地区根本利益的基本保证,通过科技外交跟上时代科技发展的步伐正在成为必然的战略选择。基于科技外交效果的综合评估,各国政府都相应的做出了战略调整。欧盟对外开展科技外交开始于 1983 年。在 1984 年研究与技术开发第一个框架计划付诸实施,标志着欧盟科技外交进入有序化阶段。迄今,欧盟已与 43 个国家和地区答署了国际科技合作协议。欧盟科技外交的目的是通过合作吸收欧盟以外的科技知识、高新技术和人才,开拓国际技术市场。欧盟对同境外的国家和地区的科技合作制定了层次清晰、目标各异的科技合作政策。最近几年来美国在许多外交领域频频打出科技牌,如在能源、环境、卫生等领域。2000 年 5 月,美国国务院发布了三份重要文件,明确了重视科技外交已成为美国政府的官方立场,科技合作在国际政治中将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据初步统计,到目前为止,美国仅联邦政府各主要职能部门就与全球 110 多个国家和地区签署了近 900 个科技外交协议、合作协定书、合作协议以及谅解备忘录等。美国州政府和地方政府与他国签署的科技外交合作协议更是无法统计。这些合作协议主要集中在下面一些领域:环境、健康与生命科学、地球科学、空间、国防技术、核安全、能源、核能、交通以及农业、海洋渔业等”。同样,英国政府认为,科学与创新是国际性的活动,而英国必须在其中发挥积极有效的作用。近年来,英国政府越来越重视科技外交,为促进国际科技合作,加强了科技外交网络的建设,并充实了科技外交官队伍。2001 年以前,英国仅在 10 个国家设有 11 个科技外交官职数。而截至 2005 年底,英国科技外交网络已经迅速扩大到 30 个国家,科技外交官达到 50 人。2005 年英国成立了全球科学与创新论坛,其目的是加强主要政府部门以及非政府组织之间的协调,促进科学与创新活动。芬兰特别注重依靠科技外交解决那些单凭自己力量难以攻克的科技难题。它们一方面积极参与欧盟框架计划的科技合作,另一方面还从本国的科技发展需要出发,就拓宽国际科技外交渠道做出安排,并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三、科技外交对解决当前全球问题有重大作用经济、社会和科技自身发展的需要也不断推动着科技全球化的进程,在科技全球化大潮中,国际科技合作已经成为各国政府和企业的必然选择。当前人类面临着气候变化、能源短缺、充足且安全的食物供给、环境恶化等紧迫问题,同时,疾病预防和治疗、传染病蔓延等也是人类共同的难题,解决这些问题和难题需要各国的共同努力。比如,近年来世界许多地区禽流感疫情的暴发,凸显了国际科技合作的重要性。科技发展在相当程度上决定了各国在未来世界竞争格局中的地位,成为维护国家安全的关键所在”。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人类社会向知识经济时代迈进的今天,科技外交在国家外交体系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科技外交水平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外交水平的重要标志。国家科技发展的环境关系到科技外交水平,良好的制度基础、完善的政策环境、健全的基础设施等是保证国家科技系统有效运行和提高科技外交能力的重要条件。科技外交已经成为一个由众多要素组成的集合,包括信息、核能、生物等。当然科技外交的要素构成及其所处地位是随着科技发展而不断变化的,信息安全可以说是当前科技外交中最令人关注的问题,而现代生物技术的发展在造福人类的同时,对生物多样性、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产生了一系列潜在的不利影响,尤其是当人类不能确保正确合理操作和运用这项技术时,其后果可能是灾难性的。各国采用各种先进技术,可以提高城市:正业和社会服务设施的安全性,以及对各种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和平时期可以保障正常的社会生产和生活秩序,非常时期可大大提高城市综合安全保障能力。依靠现代技术手段,能够有效地提高打击和控制刑事犯罪等各种危害社会安定行为的能力,如各种危险品、毒品的稽查,刑事犯罪案件的侦破,以及安全管理等。另外全球环境与生态问题、石油与淡水等重要资源储备等问题,日益成为影响国家安全的重要因素,同时也成为科技外交的研究重点。保护生态环境,实现町持续发展,以及人与自然、社会的协调发展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也是科技发展的重要目标和任务。四;加强我国科技外交工作的若干建议科技外交是中国对外开放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促进经济、科技发展的重要手段,也是中国同各国人民发展友好关系、促进国家关系发展的重要纽带。截至目前,我国已与 152 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了科技交流与合作,99 个国家和地区与中国签订了政府间科技协定。中国科技部已经向 45 个国家和 62 个驻外机构派驻了 131 名科技外交官,并在联合国系统的 30 多个有关科技机构中取得了地位,中国参加的国际科技学术组织有一千多个”。在政府间科技合作协定的框架下,各专业部门也与外国的相应部门签订了相关科技合作协定。如农业部与联合国粮农组织及其他国际农业组织及 100 多个国家建立了科技合作与交流关系,并与其中 20 多个国家签订了农业科技合作协议;卫生部与 52 个国家签署了卫生合作协议或备忘录;国家环保局已与 27 个国家签订了 30 多个双边环境保护协议或备忘录;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参加了 24 个国际组织,并与 50 多个国家的相应部门建立了合作与交流关系;核工业集团公司与 16 个国家签订了政府间和平利用核能合作协定,与 40 多个国家建立了合作与交流关系”。我国科技外交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促进了我国与其他国家的双边和多边关系,增强了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推动了我国与其它国家的经贸合作,并产生了一定的社会效益等。然而,我们也应看到,我国的科技外交体系还不完善,至今仍存在很多问题,主要包括:科技外交经费短缺、科技外交的对象狭窄、科技外交自主性较差、科技合作中智力资源和知识产权流失严重、科技合作项目管理体制有待健全等,需要进步加强和完善我国的科技外交工作。(一一)加强我国科技外交的原则性要求加强我国科技外交的原则性要求1枳极调整政府在科技外交中的作用用科技外交思想发展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项目 在新趋势的挑战下,中同政府在科技外交中的主要作用应集中于制定战略、突破重点、改善环境和提供服务等方面。一是要制定明确的、可行的科技外交战略。二是力争重点突破,科技外交战略的实施要靠政府、企业和学术界共同努力,关键是要建立政府与市场互补的机制。三是创造良好环境。创造良好的环境,这是政府的基本职责。2高科技发展与科技外交是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于系统 科技外交工作必须重视高科技的发展,高科技发展也要为科技外文工作提供保障。如信息技术的发展深刻地影响着国家外交行为的变化。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外交体系也在悄悄重建,信息技术正在无形中改变着外交行为方式和促进着外交体系的重建。3科技外交要为自主创新服务 科技外交的形式要从当初更多地局限于人员的一般往来,到如今进入开展合作研究项目、消化吸收引进的先进技术、自主创新地开发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产品、吸引著名跨国公司独文或中外联合建立研发机构的新阶段。4正确的科技外交战略选择和高科技保障,是促成“可持续安全”的重要因素 21 世纪,人类将面临能源、水资源紧缺的严峻挑战,这种挑战甚至可能成为国际争端的主要诱因之一。因此,新能源技术、节能技术、可循环技术、可再生技术等高技术的突破,将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做出巨大贡献。(二二)促进我国科技外交发展的政策建议促进我国科技外交发展的政策建议1必须从战略高度重视科技外交,制定正确的科技外交宏观战略 为了促进我国科技外交发展,首要任务是抓紧时间制定正确的科技外交宏观战略,加强国家对科技外交的调控和引导。首先,科技外交战略制定应立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需要,并明确科技外交的目标。我国的科技外交要在开放环境下开展以我为主,充分利用全球科技资源,实现跨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