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生。可见于颈椎、胸椎、腰椎、骶骼关节、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跟骨等处。是由椎间盘变性所诱发的脊椎骨慢性病变,从而出现占位性的压迫以及力平衡的失调,导致疼痛和功能障碍等一系列症状,通称“骨关节病”。颈椎病是颈椎骨关节病变所引发的系列症候群的总称。是一种常见的中老年疾病。颈椎病的临床表现可分为以下几个类型:l 、神经根型:突出的椎间盘骨刺刺激或压迫颈神经根,多数患者早期自觉颈肩、枕后、肩、臂酸痛或胀痛,活动受限,部分以疼痛、麻木为主症t 重者呈刀割样、烧灼样疼痛,向肩部、上肢放射,手和手指有麻木感,- - I N 颈部活动而加重与睡眠姿势有关。颈5 - 6 椎间盘引起的疼痛和麻木,主要放射至前臂桡侧( 外侧) 、拇指和食指,屈肘的力量减弱。颈6 7 椎问盘的症状沿前臂桡侧t 放射至食指和中指,伸胳膊肘的力量减弱。极少数患者因肌肉萎缩,握力减弱,持物坠落而来求诊。颈7 一胸1 椎问盘的症状放射至无名指和小指麻痛。约6 0 的病例属于这种类型。2 、脊髓型:椎间盘、骨刺或肥厚的黄韧带等突入椎管压迫脊髓,受压部位以下四肢可产生瘫痪,出现从下肢开始逐渐向上蔓延的麻木、酸胀、烧灼感,下肢无力,行走困难,随之上肢麻木,肌力减退,持物坠落。严重时步态笨拙,走路不稳,大便失禁,小便潴留,四肢瘫痪,卧床不起。上下肢肌腱反射亢进,临床需要与脊髓本身的病变区分。这种病例约有1 0 一1 5 。3 、椎动脉型;椎动脉由颈动脉分支,经颈椎横突上的椎动脉孔,通向颅内供给大脑血流。由于颈椎椎间盘病变、增生骨赘、椎间小关节紊乱而压迫椎动脉,引起椎动脉供血不足,主要表现为发作性眩晕,头痛,记忆力减退,恶心呕吐,抬头后仰、侧偏或旋转颈部时,顿觉眩晕,但头恢复原位时症状即可缓解,常伴有耳鸣耳聋,视物不清等症状。椎动脉造影可见有椎动脉迂曲,变细及压迫现象。这种病例约有l O 一1 5 。4 、交感神经型:系颈神经根和小关节囊等上面的交感神经纤维受刺激所致,头昏、半边头痛或枕部痛,视物模糊,眼窝胀痛,容易心慌心跳、手指发麻、发凉、出汗异常,此型大多夹杂于神经根型和脊髓型中要注意与冠心病和神经官能症等区别。这种病例约占1 0 。此外尚有些颈椎病患者的临床表现比较特殊,无法按以上分型归类如用降压药无效的高血压,心电图正常的心绞痛顽固性乳房胀痛,其他原因不能解释的吞咽困难,眼科查不出原因的视力下降,无明显原因的语言、伸舌障碍,原因不明的眩晕,类似胃、十二指肠溃疡、胆囊炎等的表现,难治性头痛,三叉神经痛,个别精神分裂症、失眠、哮喘、排尿紊乱、便秘等。所以,在以上病症出现的同时伴有颈椎病的其他症状,在排除其他疾病的基础上,应当考虑颈椎病的可能性。确诊为颈椎病后,无论病情和症状属于哪一种类型,都可采用健骨丹特色疗法进行治疗。我们认为,无论椎间盘突出、骨质增生、还是颈椎病,都是由于关节与关节周围局部骨质病变的原因,造成这些部位神经、血管以及软组织的压迫和刺激症状。产生并形成整体系统如血液、体液、关节液运行障碍的继发性疾病,这是关节与关节周围疾病的本质所在。健骨丹系列处方正是针对这个病因,采用了具有补肾健骨、活血化瘀、舒筋止痛作用的药物,抓住了“治病求本”的关键问题,从而使健骨丹系列药物,以一法而通治多种骨科疾病,执简御繁,自成系统。填补了骨科杂病无统一治法、无固定用药的空白。对踝部骨折治疗的探讨( 附2 4 例报告)邹冬保江西省永修县中医院永修3 3 0 3 0 0稞部骨折,是最常见的关节内骨折,约占全身骨折的3 9 2 9 6 ,青壮年最易发生。踝部骨折由于外力作用方向,作用力的大小和受伤时肢体的姿势不同,可造成各种不同类型的骨折不同程度的韧带损伤和不同方向的关节脱位。笔者采用手法整复,石膏外固定术,内服中西药治疗2 4 例,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2 4 例,男1 6 例,女8 例,年龄最小1 8 岁,最大6 2 岁,平均4 0 岁,左侧1 0 例,右侧1 4 例,开放性1 例闭合性2 3 例。单踝骨折1 0 例,双踝骨折8 例,三踩骨折6 捌。2 躁部骨折损伤的分类踝关节骨折脱位的分类方法报多,各有不同的特点,但是也有不足之处,踝关节的受伤机制是复杂的。损伤是多种多样的。因此诊断应以x 线片提示的骨折脱位的特点而定。为了明确诊断便于治疗,也可以按其病理解剖学的改变进行以下分类:单纯韧带损伤;分为外侧韧带扭伤( 多见) 和内侧韧带扭伤( 少见) 。韧带断裂或撕脱骨折,分为外侧韧带断裂、外踝撕脱骨折或合并距骨向内侧脱位。三角韧带断裂、内踝撕脱骨折或合并距骨向外侧脱位。下胫腓联合韧带断裂,前联合断裂,后联合断裂,骨间韧带断裂,完全断裂。胫骨下端前结节撕脱骨折,胫骨下端后结节撕脱骨折。单踝骨折,内踝骨折外踩骨折。双踩骨折。第l l 届全国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2 9 3 三踝骨折。 胫骨下端关节面前缘骨折。踝上骨折并滑脱。 3 治疗踝关节面比髋、膝关节面积小,但承受的体重却大于髋膝关节,而踝关节接近地面作用于踝关节的承重应力无法得到缓冲。因此对踝关节骨折的治疗较其他部位要求更高。踝关节骨折解剖复位的重要性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骨折后如关节面稍有不平或关节间隙稍有增宽,均可发生创伤性关节炎,只有精确复位才能得到良好的治疗效果,无论哪种类型骨折的治疗,均要求胫骨下端凹形关节与距骨体的鞍状关节面吻合致,而且要求内外踝恢复其正常生理斜度以适应距骨后上窄、前下宽的形态。治疗时对这些问题均应给与足够的重视。4 整复方法4 1 移位骨折,用小腿石膏固定踝关节于背伸9 0 0 中立位3 周。待肿胀消退,石膏松动后可更换一次。石膏固定时间一般为6 8 周。4 2 有移位的骨折,手法复位的原则是采取与受伤机制相反的方向。手法推压移位的骨块使之复位。如为外翻骨折则采取内翻的位置,足部保持在9 0 。背伸位。同时用两手挤两踝使之复位,内翻骨折足部9 0 0 背伸位,然后外翻整复,合并胫腓骨分离着。用双手对抗挤压踩部使之复位。三踩骨折时应先复位内外踝再复位后踩。后踝复位时,足先稍向背屈,然后用力将足跟向前推挤,以校正距骨后移使之复位。如果后踩骨折片较大,超过关节面的1 1 3 时因失去距骨支点而易再错位,可用袜套悬吊牵引法,即用纱套套在足部,近端包在小腿远端,用牵引绳通过滑轮将固定于足上的纱套远端悬吊牵引,利用肢体重量使后踝复位。骨折复位后小腿石膏固定6 - 8 周,对有胫腓骨分离的骨折,石膏固定后,患肢负重时间要在8 周以后,以免胫腓骨负重过早发生分离。踩关节骨折的治疗应要求解剖复位,如手法复位失败者应尽早施行手术治疗,如果延迟,尤其在多次手法操作后再行手术,关节面不易正确对位,影响手术治疗效果。内治法:应按骨折治疗之期配合西药抗炎治疗。因踝部骨折病人无论取何种方法固定,均需卧床休息,缺少活动,久卧则伤气或内服跌打药物过多,耗伤脾阳,中用不足,气不化水,致下焦水邪泛滥而出现肿胀。导致下肢躁部水肿,故后期治宜温中健脾行气,化湿利水。方用实脾饮加减。实脾饮方中白术、茯苓健脾年4 水,导水下行为主药,附子、干姜温中理气,黄芪党参补气血壮脾阳,厚朴、木香、大腹皮行气化湿。猪苓、泽泻淡渗利水,生姜辛散水气,加甘草调和诸药共奏健脾利湿,理气消肿之效。辨证旅治:水肿极甚者重用猪苓、泽泻,加桂枝;体弱气虚者重用党参黄芪,腰膝酸软、肢冷发凉加葫芦巴,巴毂肉,肢热便秘。尿短赤加大黄、山栀、连翘,水肿E l 久,皮肤青紫硬重者加丹参。赤芍足部肿重用牛膝,加车前子引药下行直达肢端,加强利水之功。拆除外周定后,症见局部轻度肿胀,关节活动范围减少。触摸软组织弹性攘弱或有疤痕硬结形成,皮温低,此乃瘀血较久。化为痰水,痰瘀互结,夹痞壅积所致。治宜祛痰软坚,温经散结,用软坚伸筋汤外洗,药用J I I 乌2 5 9 、草乌2 5 9 、半夏1 5 9 ,南星1 5 9 、皂角刺2 0 9 、昆布2 0 9 、兰棱1 5 9 、莪术1 5 9 、土鳖1 5 9 、山甲1 5 9 、威灵仙2 0 9 、伸筋草2 5 9 、透骨草2 5 9 、内桂2 0 9 ,上药煎沸后加醋l O O g 熏洗,同时配合拿捏按揉。点穴、拨络。屈伸等理筋手法。5 治疗结果5 1 治疗评定标准;治愈:症状畸形完全消失,功能恢复正常,行走自如,无不良反应。显效:症状畸形完全消失功能恢复正常。能正常行走,但时有酸痛不适感。有效;症状畸形基本消失功能有一定的改善但不能正常行走。无效: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5 2 疗效评定结果:本组2 4 例,其中1 6 例痊愈,6 例显效,有效2 例。总治愈率9 2 。疗程I 一3 个月t 均未见任何不良反应。 6 体会蹂部骨折。是最常见的关节内骨折,踩关节面比髋、膝关节面积小。但承受的体重却大于畿膝关节,而踝关节接近地面作用于踝关节的承重应力无法得到缓冲。因此对踝关节骨折的治疗较其他部位要求更高。骨折后如关节面稍有不平或关节间隙稍有增宽,均可发生创伤性关节炎,只有精确复位才能得到良好的治疗效果,特别是在踝部骨折后期,因病人卧床休息。缺少活动,久卧则伤气或内服跌打药物过多耗伤脾阳,中阳不足。气不化水,致下焦水邪泛滥而出现肿胀,导致下肢踩部水肿t 长久不消,故后期治宜温中健脾行气化湿利水。拆除外固定后,虚加强关节功能锻炼。配台中草药熏洗使之痊愈。N 跟骨舌形骨折经皮撬拨复位石膏外固定4 7 例朱辉王继雄藏亮跟骨舌形骨折为跟骨骨折中常见的一型,我院自1 9 9 9 年1 0 月一2 0 0 3 年2 月,共收治此型骨折5 6 倒,运用斯氏针经皮撬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