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8页
第2页 / 共8页
第3页 / 共8页
第4页 / 共8页
第5页 / 共8页
第6页 / 共8页
第7页 / 共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全面落实投资目标,推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全面落实投资目标,推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投资是经济发展的基本要素、重点源泉和主要推动力,尤其是处于经济社会发展期的区域或地区,投资拉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更加明显。 “十二五”时期,将是非常关键的五年,如何全面落实投资目标,推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本次调研在充分总结 2010 年我市投资现状、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分析我市“十二五”投资工作的发展环境,对“十二五”投资规模进行预测,并就如何优化投资结构提出几点建议。一、2010 年我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情况1-10 月,全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 497 亿元,同比下降 19.8%,占全年工作目标任务的 82.8%,预计年底能完成全年 600 亿元工作目标。其中,全市基本建设投资完成275 亿元,同比增长 20.7%;更新改造投资完成 148 亿元,同比下降 8.9%;房地产投资完成 35 亿元,同比增长 16.6%。1-10 月,全市投资工作呈现以下特点:一是投资结构变化,服务业投资比重上升。1-10 月,全市三次产业投资(剔除农房投资)分别完成 16 亿元、192.5 亿元、288.5 亿元,投资比例为 3.2:38.8:58。一产业投资比重下降;工业投资额减少,以工业投资为主体的二产业投资比重下2降;随着全市服务业的加快发展,特别是灾后重建的工程大量完工,北京、江苏援建项目的全部移交,服务性民生工程卫生、教育、文化、体育等社会公共服务体系投资增加,三产业投资比重上升,1-10 月全市服务业投资额完成 288.5 亿元,占总投资的比重达 58%。二是亿元项目投资规模扩大。1-9 月,全市亿元在建项目 156 个,比去年增加 63 个。完成固定资产投资 187.0 亿元,同比增长 1.1 倍;亿元项目投资完成额占全市投资项目完成额比重达到 51.1%,比去年提高 23.3 个百分点。三是投资多元化格局基本形成。1-10 月,全市固定资产投资中国有投资完成 253.9 亿元,占全社会投资的比重为51.1%;民间投资 235.6 亿元,占全社会投资比重达 47.4%;外商港澳台投资 7.5 亿元,占全社会投资比重为 1.5%。四是房地产调控政策效应显现,投资销售增幅减缓。受国家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的影响,1-10 月,全市房地产投资完成 34.7 亿元,同比增长 15.7%。商品房销售面积为 166.35万平方米,同比增长 26.2%;商品房销售额为 57.6 亿元,同比增长 42.2%,增幅比 9 月降低 18.5 个百分点。五是地区间投资差异明显,大部分县市增幅下降。1-10月,旌阳区(含市本级项目)、广汉市、什邡市、绵竹市、中江县、罗江县分别完成投资 125.6 亿元、74.3 亿元、101.1 亿元、94.2 亿元、54.6 亿元、47.2 亿元,同比分别下降35.7%、9.3%、11.5%、36.5%、20.6%和 35.5%。二、当前固定资产投资中存在的问题一是灾后恢复重建接近尾声,新开工项目减少,投资规模和投资力度有所降低。1-9 月,全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新开工项目 858 个,比去年减少 864 个;全市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在建项目 1700 个,比去年同期减少 567 个。随着 2009 年及以前年度结转在建项目的竣工,新开工项目的大量减少,将会影响全市的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和强度,可能导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的下滑。二是工业投资减少,部分项目推进困难。由于地震和金融危机的双重影响,全市部分工业投资项目的实施推进受到制约,一些项目无法按期开工。1-9 月,全市工业投资完成168.4 亿元,同比下降 8.6%。三是我市房地产投资规模小,贡献不突出。由于我市特殊的地理位置,加之中心城市人口规模有限,全市房地产业未能形成规模优势和投资优势,投资规模在全省处于中等偏下水平。今年受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影响,房地产投资逐月下降,前三季度全市房地产投资 27.7 亿元,同比仅增长 5.9%。房地产投资额在全省居 13 位,分别比成都(917.2 亿元)、绵阳(87 亿元)、南充(59 亿元)、资阳(53.7 亿元)、遂宁(35.6亿元)少 889.5 亿元、59.3 亿元、31.3 亿元、26 亿元,7.9 亿元。成都等 5 市房地产投资在全部投资中的比重分别达到428.7%、12.4%、14.3%、18.4%、10.5%,我市房地产投资的比重仅为 6.5%,比全省低 8.8 个百分点。房地产投资对我市投资贡献较小。三、 “十二五”期间我市固定资产投资的基本思路在“十二五”期间,灾后恢复重建投资将淡出,我们将重点从经济社会的发展提高去重新组织项目,重新组织投资:一是围绕加快现代农业发展,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和新农村建设,组织实施一批项目,进一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加快农村产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为农村实现全面小康打基础;二是围绕加快推进工业转型升级、科技研发、节能减排,组织实施一批项目,强力推进我市工业由重化工业、高耗能高排放工业向绿色产业、循环经济产业转型。同时加快推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促进我市工业产品逐步由第 I部类向第 II 部类转型;三是围绕现代服务业,加快生产服务业、旅游业和现代物流业发展,组织实施一批项目,全面改善我市在成渝经济区的投资环境、创业环境和居民生活环境,加快推进我市由工业城市向区域中心城市的转型;四是围绕建设区域中心城市,推进德阳全域内加快转型、城镇化发展,加快生态宜居城市建设,组织实施一批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项目,完善中心城市功能。同时,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向区域重点镇和农村延伸,加快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提升城乡居民幸福指数。五是围绕成德绵5区域合作和改善对外交通基础条件组织一批项目,有序推进干线交通路线、大件通道和铁路客货运输的升级。加快推进农村公路改造。四、 “十二五”期间我市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趋势预测按照历史数据,对固定资产投资进行趋势外推,应明确以下约束条件。一是合理确定基数。由于灾后重建这一非正常因素导致2009 年我市投资超高速增长,应以 2008 年为基期,通过预测 20092010 年期间的平均增长速度,对 2010 年的投资规模做出预测。二是合理确定增速。扣除价格因素后, “十五”期间和“十一五”前三年我市固定资产投资的平均增速,分别为 16%和24%。根据明年国家和省宏观经济政策的取向和力度,预测2010 年及“十二五”期间我市投资平均增速的上下限,分别为“十五”期间和“十一五”前三年的平均水平,即在 16%24%之间。三是合理确定物价。根据历史数据以及发展趋势,预计2009 年和 2010 年固定资产投资的价格指数分别为 102%和103%,即 20092010 年期间固定资产投资的年均价格指数为 102.5%。综上,在 2008 年我市固定资产投资规模 218 亿元的基础上,按照 16%24%的投资增速,以及年均 102.5%的固定6资产投资价格指数,预测“十二五”期间我市的固定资产投资总规模为 24003430 亿元。取中间值并经综合考虑,预计我市“十二五”期间投资增速为 21%,总规模为 3000 亿元。五、全面落实投资目标的措施保障五、全面落实投资目标的措施保障(一)加(一)加强强重大重大项项目目储备储备和管理和管理一要抓好重大项目的储备。结合“十二五”规划编制,开展全市“十二五”项目储备和申报工作,认真搞好项目规划、筛选和储备。储备一批关系全市经济社会长远发展的重点产业发展项目、城市基础设施项目以及现代服务业和公益事业项目,并将根据国家和省投资政策需要进行及时调整补充,做大项目库规模,切实把项目储备库建设成为我市经济发展的动力库。二要抓好在建项目的实施。加强对重大项目的跟踪和检查,及时掌握重点项目建设情况,协调解决建设中的问题,努力加快工程进度。继续实行建设项目责任制,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分头落实。三要进一步加强重点项目管理。强化对重点项目尤其是政府投资项目的资金和工程质量管理,加强监督,确保工程质量和资金安全。(二)努力拓(二)努力拓宽宽融融资资渠道渠道一要继续积极争取上级支持。要准确把握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和产业发展政策,全面落实国家灾后重建和扩大内需扶持政策,积极落实配套条件,努力争取国家、省资金支持。二要协调利用好银行贷款。解决市政基础设施和公益性项目建7设资金的缺口时,要利用好借助银行贷款资金,在银行选择上不局限与国有四大银行,也要充分寻求与业务操作上更加灵活、贷款限制更少的股份制银行的合作。此外,目前银行贷款高度集中在国有企业、垄断行业和房地产业上,对民间企业的支持力度不够。要通过银贷推介会等,鼓励银行调整贷款投向,把贷款更多地投入到民间企业和中小企业,投入到能让农民增收的行业,为解决就业和农民增收问题创造条件。三要着力推广 BT、BOT 投融资模式。大力引进资金实力雄厚的企业参与政府基础设施和公益性项目投资,并在项目完结后由政府回购,可以采取一次性向企业支付资本金和收益或者股权回购的形式。目前,我市在项目建设的时候更多的采用 BOT 形式,例如,成绵高速复线、德阳市绵远河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均采用 BOT 方式建设。四是探索适合德阳经济发展的地方债券融资的新模式。地方债券的主要使用范围为从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高速公路建设及城市公用事业。利用好地方债券,不仅可以为德阳经济发展注入了资金,更为重要的是为德阳开辟了一条新的融资渠道。目前,地方债券发行政策有松动的迹象,我们可以利用机会研究适合德阳经济发展的地方债券融资的新模式。如果能实现债券发行,将带动各类社会资本参与投入,放大资金杠杆效应,为推进我市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民生工程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三)(三)创创造良好的投造良好的投资环资环境境8一是强化项目管理和协调服务,创新工作方式,提高服务效率,进一步完善“并联审批”体系和项目审批“绿色通道”。二是要加大建设用地、电力供应、交通运输和物质保障等外部条件协调力度,确保建设项目顺利推进。三是有关管理部门要进一步转变思想观念和工作作风,提高办事效率。通过加大改革力度,完善各项政策、制度和法律法规,努力营造服务高效、开放透明、规范有序、公平竞争的投资环境。四是要严格落实项目建设法人责任制、招标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合同管理制,确保项目建设质量和建设安全;要强化国债项目、政府投资项目和重点建设项目的责任目标管理机制,增强投资有效拉动,促进项目建设的又好又快发展。(四)注重投(四)注重投资资效益,确保固定效益,确保固定资产资产投投资资良性循良性循环环一是要追求“有效投资”、 “高效投资”和“绿色投资”,发展能有效扩大内需,增强经济发展后劲的投资,力求避免无效投资和重复建设。二是要重点建设一批经济效益好,有利于经济结构升级和优化的项目,力求避免规模大而效益低、质量差,甚至建成后无法形成生产能力的项目;要着眼长远利益,避免环境污染,只追求经济利益而忽视社会效益和环保问题的投资。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