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0页
第2页 / 共10页
第3页 / 共10页
第4页 / 共10页
第5页 / 共10页
第6页 / 共10页
第7页 / 共10页
第8页 / 共10页
第9页 / 共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德州一中教职员工考核评价办法(草案)德州一中教职员工考核评价办法(草案)为加强学校师资队伍建设,调动广大教职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和 创造性,激励广大教职员工认真履行职责,努力完成教学、管理、 科研及后勤服务等各项工作,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同时为教师专业 发展、岗位聘任、职务晋升、培养培训、表彰奖励和绩效工资分配 等工作提供重要依据。根据山东省普通中小学教师工作评价指导 意见的精神,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制定本考评办法。 ()()教师考核办法教师考核办法 评价的内容分为职业道德、工作量、工作表现、专业发展、育 人效果、学业成绩合格率等 6 个一级指标及特殊加分。 一、职业道德(责任人:教务主任)一、职业道德(责任人:教务主任) 职业道德包括遵纪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团结协作等四 个二级指标,其权重为10%。考核由教务处组织学生评教,采用定性 评价的方式,用量表进行(量表见附录),每题 A 为1分,B 为0.8分, C 为0分,各题得分累计所得分数除以参评人数即为教师此项得分, 教多个班取平均成绩。 本部分满分为本部分满分为1010分,赋分为分,赋分为 P P1 1注:注:1. 1.若教师被所任课某班学生家长投诉,学校将根据实际情况扣该教师若教师被所任课某班学生家长投诉,学校将根据实际情况扣该教师0 05 5分。分。2. 2.本项考评若班主任得分低于本项考评若班主任得分低于6 6分,年级须对班主任提出诫勉或更换。分,年级须对班主任提出诫勉或更换。3. 3.教务处根据各年级实际情况,每学期于期中或期末组织一至两次评教,教务处根据各年级实际情况,每学期于期中或期末组织一至两次评教,学年成绩取平均分。学年成绩取平均分。 二、工作量(责任人:年级主任)二、工作量(责任人:年级主任) 工作量包括折合后课时工作量、出勤率2个二级指标,其权重为 20%。 课时工作量:以周计算,满工作量为 12 课时,其中课时数、教 案数均计入课时,另外考核期内从事学校统一安排兼职教辅工勤等 工作的教师,增加 2 课时计入工作量; 兼课的中层干部按满工作量计算; 年龄 50 岁及以上的教师,若任课时数不低于教师满工作量的二 分之一,按满工作量计算;满或超教学工作量计 80 分,不满者计 80 分12实际工作量2(不满工作量的年龄 50 岁及以上的教师,计 80 分);126实际工作量出勤率:除国家规定享受假期以外,事假不超过1周,病假不超 过2周,累计迟到次数不超过五次,无旷教发生,学校运动会、考试 监考期间不请假计20分。事假每超过1天扣2分,病假每超过1天扣1 分;累计迟到次数多于五次,每再迟到一次,扣0.5分,旷教一节扣 5分;学校运动会、考试监考期间请假(因病除外),每请假一天扣 2分;以上累计扣完为止。 本部分满分本部分满分2020分,赋分为分,赋分为 P P2 2。 P P2 2= =(课时工作量分数(课时工作量分数+ +出勤率分数)出勤率分数)2020% %,年度成绩取平均数。,年度成绩取平均数。注:课时工作量由年级组织考核,每学期考核一次;出勤率由年级、学校注:课时工作量由年级组织考核,每学期考核一次;出勤率由年级、学校办公室、教务处组织考核,每学期期末考核一次。办公室、教务处组织考核,每学期期末考核一次。 三、工作表现(责任人:教务主任)三、工作表现(责任人:教务主任) 工作表现包括德育工作、教学工作2个二级指标,其权重为 20%。其中,德育工作主要考察教师与家长和学生的沟通、履行全员 育人职责、帮助学习或发展困难学生等情况;教学工作主要考察教 师备课、课堂教学、作业设计和批改等情况。 工作表现分数由教务处考评、备课组长考评、学生评教意见三 部分构成,分别占8分、4分、8分,总分为20分,赋分为 P P3 3。 P P3 3= =教务处分数(满分教务处分数(满分8 8分)分)+ + 备课组长评分(满分备课组长评分(满分4 4分)分)+ +学生学生 评教分数(满分评教分数(满分8 8分)分) 教务处考评教务处考评吸收教研组长参加,根据以下标准为教师确定等级, 其中 A 等级 8 分,B 等级 6 分,C 等级 4 分,D 等级 0 分。 A. 总是按要求认真备课;一贯按时上下课;作业量适中,作业难度 适宜;及时全批全改作业。 B. 基本按要求认真备课;偶有拖堂,偶有迟到;作业量基本适中, 作业难度基本适中;经常全批全改作业。 C. 经常不按要求备课;多次拖堂,多次迟到;作业量偏大,作业难 度偏大;很少批改作业。 D.不备课;经常拖堂,经常迟到;作业量过大,作业难度过大;不 批改作业。 备课组长备课组长根据本备课组教师的工作表现及分工协作情况,分别 赋04分。 学生评教学生评教使用教师工作表现学生评教用表 ,由教务处组织,3采用定性评价的方式,用量表进行(量表见附录),每题 A 为0.8分, B 为0.6分,C 为0分,累计后所得分数除以参评人数即为教师此项得 分,教多个班取平均数。注:注:1. 1.教务处根据各年级实际情况,每学期于期中或期末组织一至两次考教务处根据各年级实际情况,每学期于期中或期末组织一至两次考评,学年成绩取平均分。评,学年成绩取平均分。2. 2.学生评教分若班主任得分低于学生评教分若班主任得分低于4 4分,年级须对班主任提出诫勉或更换。分,年级须对班主任提出诫勉或更换。3. 3.若教师被所任课某班学生家长投诉,学校将根据实际情况扣该教师若教师被所任课某班学生家长投诉,学校将根据实际情况扣该教师0 04 4分。分。 四、专业发展(责任人:教研室主任)四、专业发展(责任人:教研室主任) 专业发展包括继续教育、发展成果、课程开发3个二级指标,其 权重为10%。其中,继续教育包括上级教育主管部门或学校组织的培 训及教研组教研活动;发展成果考察教师撰写典型教育教学案例、 教学随笔、反思案例、教学论文等情况;课程开发包括教师开发校 本课程、开设第二课堂或选修课、举办讲座等情况。 每学期考核一次,满分为10分,学年成绩取各次成绩平均分, 赋分为 P P4 4 P P4 4= =(继续教育分数(继续教育分数40%40% + + 发展成果分数发展成果分数20%20% + + 课程开发分课程开发分 数数40%40%)10%10% 继续教育分数:积极参加学校及教研组组织的继续教育活动或 组内教研活动并完成任务的,计100分。每缺勤一次,扣10分,请假 一次扣5分,扣完为止。 发展成果分数:发展成果指本年度在正规刊物上每发表一篇本 学科本学段的教学论文(非增刊、论文集)计100分,每发表一篇教 育管理的教学论文(非增刊、论文集)计100分,参加校级及以上课 题研究并结题的计100分,出版专著计100分。本项满分100分。 课程开发分数:课程开发指积极参加学校或各级教育部门组织 的课程开发工作。每开设一门学校课程计100分。本项满分100分。 五、育人效果(责任人:年级主任)五、育人效果(责任人:年级主任) 育人效果包括习惯养成、身心健康2个二级指标,其权重为 15%。本部分由年级根据政教处、团委日常管理数据及体育组提供的 各班体育达标率对以班主任为核心的教师团队进行评价。评价内容 包括班级的体育达标率、纪律、卫生、活动等,根据上述项目把年 级的所有班分成三等,各等级分别占30%,50%,20%。一等的班级得 15分,二等的班级得13分,三等的班级得11分。每位教师的得分为4所任教班级得分的平均值。 每学期考核一次,学年成绩取各次成绩平均分,本部分计分为每学期考核一次,学年成绩取各次成绩平均分,本部分计分为 P P5 5 6 6、 学业成绩合格率(责任人:教务主任)学业成绩合格率(责任人:教务主任) 根据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的目的,根据学生学业成绩对教 师评价,其权重为20%,满分20分。主要关注两条原则:一是合格率, 二是增量。 任教语文、数学、英语、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 生物、部分学校课程的教师的学生学业成绩合格率的评价。 1.正常分班的计算办法: 合格率占 50%,增量占 50%,分别赋 分,满分 20 分。 合格率计算办法是: 模块修习结束后,根据模块测试成绩,把 参加测试的 80%的学生视为合格,得到本模块合格的最低分数,任 课教师每一个教学班合格率达到 80%(含 80%)以上都可获得满分 10,合格率 70%79%,可获得 8 分,合格率 69%60%可获得 6 分, 低于 60%的为 3 分。 增量计算办法是首先计算出该模块学习前本教学班的学生在上 一学段本学科的成绩,本模块修习结束后再计算出该教学班学生模 块测试成绩。 模块教学成绩增量的计算办法:将模块修习前和修习后年级学 生的成绩按照名次段分别赋予不同的分值,全年级选择本模块的学 生人数的前 5%,6%20%,21%40%,41%70%,71%100%,分别 赋予 5、4、3、2、1 的分值,然后将本模块测试后的成绩和修习前 的成绩进行比较,比率在 140%以上的获得满分 10 分, 139%120% 获得 9 分,119%110%的获得 7 分,109%100%的获得 6 分, 90%100%的获得 4 分,80%90%的获得 2 分,不足 80%的为 1 分。 2.实施走班的教学成绩的认定: 将本模块测试后的成绩和走班 前的成绩进行比较,增长5%及以上的20分,增长幅度在5以内的18 分,减幅在105的为16分,减幅在1510的为10分,减幅 超过15的为5分,减幅超过20%的为1分。 3.高三没有模块修习的教学成绩的认定办法:学校组织三次测 试,第一次为摸底测试,第二、第三次为模拟考试。以三次的测试 成绩按照名次段分别赋予不同的分值,学生人数的前 5%,6%20%,21%40%,41%70%,71%100%,分别赋予55、4、3、2、1 的分值,后一次的成绩与前一次成绩进行比较,比 率在 130%以上的获得满分 10 分, 129%120%的获得 9 分, 119%120%获得 8 分,109%100%的获得 7 分,90%100%的获得 6 分,80%90%的获得 5 分,不足 80%的为 2 分。两次得分之和为本年 度的教学成绩。 教师每学年度的得分,根据该教师所任教模块的学生学业成绩 合格率的得分按所教模块的个数比例折合得出。 任教信息技术、通用技术、音乐、美术、体育与健康、综合 社会实践、部分学校课程等教师的学生学业成绩的合格率的评价。 任教班级的其他学科教师的学生学业成绩合格率的平均得分折 合成 50%,教务处、年级根据该教师平时的工作表现、学生评教等 情况打分,满分 10 分,两项成绩之和作为该教师所教学生学业成绩 合格率的得分。 本部分由教务处、年级联合考核,计分为本部分由教务处、年级联合考核,计分为 P P6 6 特殊加分(责任人:办公室主任)特殊加分(责任人:办公室主任) 若教师承担以下所列兼职工作,或为学校赢得荣誉可获特殊加 分,其权重为5%。 1.承担教学工作之外兼职加分 兼课的中层干部,兼课时数不低于教师工作量的二分之一,加5 分,否则加3分(责任人:教务主任) 考评期内一直担任备课组长,工作认真负责,备课组编写的教 学案难度适中、题目数量适中,系统完整,所在教研组组长被评为 优秀组长加4分;工作认真负责,备课组编写的教学案难度适中、题 目数量适中,系统完整,加3分;教学案编写质量一般,加2分(责 任人:教研组长、年级主任、分管校长) 考评期内一直担任校工会委员、工会分部主席、工会组长、工 会分部女工委员等职务,工作认真负责,任劳任怨,加分不超过2分; (责任人:工会副主席、工会主席) 考评期内一直担任党小组长,工作认真负责,任劳任怨,加分 不超过2分。 (责任人:办公室主任、分管副校长) 2.综合兴趣小组及学科竞赛辅导加分 考评期内带综合兴趣小组(小组成员不少于3人)活动不少于10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