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5页
第2页 / 共5页
第3页 / 共5页
第4页 / 共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滇派园林的造型与装饰艺术分析滇派园林的造型与装饰艺术分析李 纶(昆明理工大学工业设计系,云南 昆明 650093)摘要:本文对滇派园林在造型与装饰艺术方面涉及的相关内容进行了初步分析,力图拓展其艺 术设计的基础,强调与建筑、工艺美术等学科和专业的交叉及融合,使其理论研究和工程实践具 有持续性,并对滇派园林的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滇派园林;造型艺术;装饰艺术;建议滇派园林的观点是在多方面知识、经验的蓄积以及一定的相关物质资源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它涉及云南长期以来在园林理论、设计与实践的成果和经验,其它园林流派思想和作法,云南的建筑、民俗、民间艺术等文化技术的领域,云南山水、植物、气候、材料等自然条件的内容。云南省多样的民族文化、复杂的气候条件、险峻的高山峡谷、恬静的坝子湖泊、丰富的植物资源、庞杂的土壤类型等等是滇派园林构成的基础。滇派园林的内涵要融入到滇文化丰富的体系之中,滇文化的特征应在滇派园林中有较明确的体现,这是滇派园林“立足”的基础,也是其今后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基于滇派园林观点提出的时间不长、理论及实践总结不够完备等因素考虑,加强对其造型和装饰理论及其相关方面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一、关于滇派园林的造型一、关于滇派园林的造型造型艺术是指以一定物质材料和手段创造的可视静态空间形象的艺术。一般包括建筑、雕塑、绘画、工艺美术、设计、书法、篆刻等种类。在有的场合,它也通称叫美术,是对美术在物质材料和手段上的构思、把握、成形等创造形体的过程。造型艺术的特征是与其相对的概念音响艺术(主要指诗歌、音乐等)相比较而言的。造型艺术与音响艺术的最大区别在于:造型艺术以形态、色彩、空间、材质等可视的物质材料表现形象;音响艺术以语音和乐音表现形象或情感。造型艺术总是存在于一定空间中,以静止的形式表现动态过程,依赖视觉感受,又被称为空间艺术、静态艺术、视觉艺术。造型艺术一般可分为形象艺术和抽象的空间艺术。形象艺术指再现自然或社会的具体形象和观念形象化的绘画、雕塑;抽象的空间艺术指以抽象的空间和体积构成的建筑、工艺美术和各种设计等。随着社会的发展,造型艺术的概念的使用越来越广泛,除了上面说到的建筑、雕塑、绘画、工艺美术、设计等属于此范畴外,它还有许多艺术类型或艺术方式可以归到这个概念里面,如:金属艺术工艺、陶瓷、纺织品艺术、人体塑造艺术、食品装饰艺术、花卉造型、各类图形设计、舞台布景、舞蹈造型等等都具有造型艺术的内容。亦可以对造型艺术作这样简单的理解:涉及到形态、色彩、空间、材质等内容的,并使其追求一定形态效果的创作、设计、制作的方式、手段、技法等一般可以归为造型艺术的范畴。对于滇派园林,它的改造地形,筑山、叠石、理水,以及种植树木花草、营造建筑和布置园路等途径创作的过程也是属于造型艺术的范畴。根据园林的工作内含,在做法形成一定的“程式”与“套路”,是其造型方面体现“滇域特色”形成的基本造型手法。另外,要充分考虑其与建筑物、建筑小品的形态2方面的协调,如建筑物、建筑小品的外形样式、色彩、材料等方面,使得园林设计中的植物选择、搭配,山石的形态、肌理,水域的布置、构成等都应体现出“滇派”特点。“进化的每一个特定阶段都自身包含了外形进化法则规定的结构和布局。技术存在物通过自身的聚合和适应来进化;它根据一种内在的共鸣原则在其内部集为一体。 ”1从这个意义上说,滇派园林的演变也如种系生成系列一样,同样需要适应环境,否则的话它是无法持续发展的。云南具有地域的形态复杂,气候具有立体性,各地的植物类型复杂,分布的民族多等等特殊性。就其建筑来说有寺庙建筑(如佛教建筑、道教建筑、清真寺建筑、天主教堂建筑等)、民间祭祀建筑(如景颇族的“目脑桩” ,拉枯族的太阳房、月亮房,傣族的寨神房,藏族、摩梭人的玛尼石堆,白族的墓室房等,以及一些关于本主神、烈女贞妇,孝子忠臣等方面的建筑)、民居(云南汉、白、布朗、傣、德昂、哈尼、基诺、苗、纳西、怒、普米、佤、瑶、彝、藏、壮等民族,在造型方面呈现的四合院、“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独坊房、两坊房、冠盖式住房、蘑菇房、茅草房、杈杈房、木板房、竹篾房、碉楼、大房子、木楞房、草木结构房、土掌房、土库房、干栏式木楼)等。云南园林在发展中深受中原园林艺术的影响,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中原文化的园林特色,在园林建筑结构与类型分类上基本沿袭了中原园林艺术的体系。但在其发展中,云南园林艺术建筑将云南很多地方特色的建筑形式带入园林建筑中,产生了具有云南地方特色的园林建筑艺术,建筑形式多样,有堂、厅、楼、阁、馆、轩、斋、榭、舫、亭、廊、桥、墙、塔等多种类型。滇派园林在造型设计方面要多关注云南建筑艺术的相关内容,使一些具有云南特点的造型元素能够在园林设计中得到广泛应用,达到园林与建筑、园林与环境的融洽、和谐,使所呈现的景观在造型方面具有浓郁的“滇味”。二、关于滇派园林的装饰二、关于滇派园林的装饰装饰的概念一直是设计师和美术家探讨和思考的问题,对其引起的争论非常多。所谓装饰性、装饰化、装饰风格等都是客观存在的艺术现象。装饰不论是作为一种艺术样式或艺术门类,都是艺术实践中的一种技巧或手法。装饰作为一种艺术方式,它以秩序化、规律化、程式化、理想化等作为要求,改变和美化事物,形成合乎人类需要、与人类审美理想相统一、和谐的美的形态。由于装饰自身的性质,具有普遍适应性和艺术的整合力,在建筑、绘画、雕塑、工艺等领域,以及在整个生活空间的安排和塑造上,装饰与其作为一种形式,不如说作为一种力、一种规范、一种基本性质等被统合于其中。所谓“装饰性” ,实际上就是人的装饰意志和装饰自律的属性所导致的装饰品格,而不是一种具体化的形式和美的风格,它存在于任何种类的艺术形态中。装饰作为一种艺术方式或艺术手段,它可以最终导致装饰艺术的完成,也可以存在于最终不是装饰艺术而是建筑、绘画、雕塑、工艺、戏剧、舞蹈等艺术形态中,这就是所谓“装饰性”的意义。装饰现象本质上是一种文化现象。装饰的产生是以人类文明的发展为基础的,它本身就是文化的产物和文化的一种存在方式。装饰是一种特殊的力渗透于人的行为和其它艺术形态之中,它服务于人类生活,又使人类的生活艺术化。它渗透于其它艺术之中,使其它艺术形态具有了装饰的品格。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戏剧、舞蹈等表演艺术都与人们日常行为的进一步的装饰有着密切的关系,音乐是声音的装饰,诗词是文词的装饰,书法是文字的装饰,图案是自然或抽象形象的装饰,产品设计是对产品的装饰,建筑设计是对人居住环境的装饰,园林设计是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装饰等等。3装饰不等同于修饰、粉饰和矫饰,不是对事物作表面文章,而是一种改造,一种创建、一种新的整合。因此,作为艺术形式的装饰与作为艺术方式、艺术手段的装饰,装饰艺术与艺术造型等在各自的层面上表述装饰的静态属性和动态的结构特征,形成互为互补的关系。在作为艺术形态、艺术形式的层面上,装饰作为艺术为人们欣赏和接受;在作为艺术方式、艺术手段的层面上,装饰是一种制作技巧、一种工艺方式、一种造型手法,是一个动态的装饰过程。装饰作为艺术的形式或图式,它可以是一种纹样、一个符号、一个标志,它有显见的形式自律和范畴。对于园林,在装饰方面主要是围绕人与自然的关系来考虑的。人居住在建筑物内,就得考虑室内与室外的装饰,仅仅有建筑物本身的装饰还不够,还得考虑其周围的环境的装饰,这就延伸出园林、交通、城市规划、信息等环境性的设计内容。而要反映出一个地点、一个区域的特殊的视觉和心理感受,就出现了其构成要素的装饰性问题。滇派园林观点的提出,在一定意义上涉及许多装饰性的内容。在广义的装饰方面,涉及对地形、山石、水域、树木、花草、建筑和园路等内容的设计、施工、培植等工作,这些都属于广义的装饰行为和现象,而具体的内涵也许要涉及相关装饰的品类、图形、纹样、材质、做法等方面。在广义的方面,云南地域的独特性、植物的多样性、环境的自然性、文化的丰富性等应该是滇派园林装饰性得以体现的基础。而涉及到的较具体的相关造型与装饰艺术的品类、图形、纹样、材质等是其装饰行为的结果。云南省地处西南边陲,地域广阔,资源丰富,气候复杂,云南有 25 个少数民族,是中国聚居民族最多的省份,因而以异彩纷呈的民族风情及众多的历史遗迹闻名海内外,各民族间的文化程度、生活水平、经济条件、风俗习惯、艺术爱好和宗教信仰等方面差异很大,形成其生活用品和生产工具等在造型和风格上的迥然不同。2就云南的其它工艺美术方面来说,涉及的内容非常丰富,如织绣工艺(蜡染、扎染、织锦、挑花、刺绣、鞋帽、挎包、地毯、氆氇等) 、服装工艺(云南 26 个民族的服装服饰,具有丰富性、差异性、装饰性、民族性、区域性、职业性、时限性等特征) 、雕塑工艺(木雕、石雕、泥塑、根雕、牙雕等) 、陶瓷工艺(红陶、白陶、黑陶、瓷器、瓦当等) 、金属工艺(青铜、镍白铜、斑铜、乌铜走银、铁工艺、锡工艺等) 、建筑工艺(寺庙建筑、塔幢建筑、民居建筑) 、工艺绘画(木牌画、竹笔画、纸牌画、画谱、卷轴画、壁画、版画、岩画、羽毛画、重彩画等)和其它工艺(彝族漆器、面具、剪纸、编织艺术、滇秘艺术品、云子、刀具、扎塑、儿童玩具等) 。上述内容及其它云南的艺术和文化应当作为滇派园林在装饰方面考虑的内容。对于园林本身来说,最能够反映其本质特征的是植物、山石及其它造园材料等物质性元素,而这些内容受到地域、气候、资源等方面的制约与限制较大,仅用它们作为流派特点表征的要素效果并不好,也不易向外推广。比如,在建筑设计、产品设计等领域,能够形成风格或流派的要素是设计方法、设计构思、设计文化,而不是金属、非金属材料。当滇派园林以一种观点、一种做法被独立体现出来的时候,其装饰的效果自然就上升到了艺术的层面。滇派园林的装饰意义就在于把具有云南元素、符号等特征的东西用具象或抽象、直接或间接、直率或隐讳等手法在山水、植物、花卉、建筑物等载体中表现,为人们创造了一个个有趣的空间,伴随着人的意识和情怀,感受到与其它园林不同的“滇派风格” 。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滇派园林的装饰不仅是一种艺术,更重要的,它是一种文化,是一种精神。三、几点建议三、几点建议4当前,随着云南省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城镇化及新农村建设进程越来越快,城市、村镇建设将形成怎样的景观,是必须给予高度重视的问题。滇派园林观点的提出,涉及到许多系统问题,应给予重视,并使其得到逐渐解决和完善。(1)重视滇派园林相关基础理论研究虽然滇派园林观点的提出的时间不长,但是其园林的工程实践及相关研究源远流长。对其产生、发展的过程要进行研究和总结,所涉及到的植物、土壤、工艺、手法等要进行科学研究与总结,对其所涉及到的与云南建筑、工艺美术、雕塑等艺术门类的文化与艺术关系要进行系统的研究。一个艺术门类的成立必须有它的内容和形式,要有理论和学术体系的支持。所以,滇派园林体系的确立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基础理论的研究,以使之得以持续的发展,具有形式美、功能美、技术美和科学美3。(2)加强滇派园林相关做法的实践总结对于滇派园林涉及到的地形改造,构筑山形、叠垒石材、条理水系,种植树木,培育花草、营造建筑和布置园路等内容的做法要总结,使其实例能够清晰地记载,并能够交流与传播。这方面的工作成果既可以为滇派园林的推广有定性和定量的借鉴,又可使理论研究向更深层次推进。(3)加强对其它园林流派的学习,归纳滇派园林特征既然提出了形成一个园林流派的观点,那么对于其它园林流派的研究就显得特别重要,要加强对其它国内外园林流派的理论、实践的学习,开展各园林流派的比较学研究,特别是滇派园林与其它园林流派的比较研究。通过研究,归纳出滇派园林的特征、特点、特色,这是滇派园林“立足”的基石。园林的代表性、特征性的归纳是一个要严肃、慎重对待的问题。云南的地域、气候、植物、人文等诸多方面的差异很大,如果仅以几个典型的民族或代表性区域的园林来归纳,则其特征会显得分散,共性不足,如果仅以一些造型要素(如植物)来归纳,则不具有广泛的代表性。从艺术的角度来说,滇派园林应具有真诚淳朴,丰富包容,艳丽鲜明,健康刚毅,粗犷豪爽,随意简洁,朴素自然等方面的特征。(4)滇派园林景观应是云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