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4页
第2页 / 共4页
第3页 / 共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甘肃省马铃薯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伍克俊( 甘肃省马铃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定西7 4 3 0 0 0 )甘肃省是全国马铃薯主产区之一,省内大部分地区适宜马铃薯种植。从上个世纪 9 0 年代开始,甘肃省就将马铃薯产业作为全省农业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专门制定了优质马铃薯产业发展规划,从政策、资金、技术等方面给予扶持,使马铃薯产业得到迅猛发展。2 0 0 4 年,全省播种面积5 3 万h m 2 ,鲜薯产量超过8 0 0 万t ,种植面积和产最分 别居全国第三和第二。定西是甘肃省马铃薯主产区2 0 0 4 年农民从马铃薯产业中获得人均收入4 0 8 元,占农民入均纯收入的2 5 7 ,马铃薯产业已经发展成为甘肃贫困地区群众脱贫致富的一个主导产业。1甘肃省发展马铃薯产业的优势1 1 区域优势甘肃省大部分地区的气候和土壤条件非常适合马铃薯的发展,特别是主产区定西市,耕地海拔大多在l7 0 0 - 21 0 0m 之间,黄绵土深厚,土质疏松,气候属温带半干旱 区,年降水量为4 0 0 6 0 0m m ,且- 降雨多集中于7 - 9 月,年无霜期1 0 0 1 6 0d ,日照时 数21 0 0 24 5 0h ,年平均气温7c c ,昼夜温差大。同时,高海拔地区土壤几乎没有受到污染,病虫害发生轻,便于进行隔离和田问管理,这些都为喜凉喜光、耐寒耐旱的马铃薯生长提供了较好的生长环境。1 2 自然优势位于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的甘肃中部地区,为典型的半干旱生态类型,自然条件恶劣,舂末夏初干旱频率太,夏粮稳产性极差,于早年份小麦、夏杂粮等农作物经常导致减产,大早年份甚至绝收。而种植马铃薯,既避开了规律性的干旱和冰雹高发期对块茎类作物的影响,又因土层深厚而疏松、富含钾索,降水季节与马铃薯块茎膨大期相吻合, 极有利于马铃薯增产,其产量平均年份在15 0 0k 舻6 7 m 2 以上,丰水年可达2 0 0 0k g ,干 旱年份仍达5 0 0 1 0 0 0k g ,且生产的马铃薯皮色上乘,淀粉含量高生产效益较稳定。甘肃的高寒阴湿区海拔高、气温低、短日照、气候湿润、无霜期短、土壤肥沃,是繁育脱毒种薯和生产菜用型马铃薯的最适宜地带,生产的种薯病毒感染轻、种性良好,加之降水保证率和土壤腐殖质含量较高,马铃薯表现高产,如定西市渭源县五竹乡,创 出r 亩产上万斤的马铃薯高产田,多数亩产在35 0 0 4 0 0 0k g ,在国内也属高产典型。 2 0 0 1 年,中国特产之乡推荐暨宣传活动组委会将定西市安定区、渭源县分别命名为“中国马铃薯之乡”、“中国马铃薯良种之乡”。 1 3 品质优势独特的生长环境造就了甘肃马铃薯与众不同的品质优势薯块均匀,口感醇厚,淀一7 3 粉含量高,是各种工业淀粉和食品生产的上乘原料,同时耐贮藏运输,产品已形成了较稳定的销售渠道,市场对甘肃马铃薯质量普遍认同。 1 4 政簧优势1 9 9 6 年,定西地委、行署就将马铃薯作为地区的”四大支柱产业”之首加以发展,通过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增强产品在市场中的竞争能力;通过建立种薯及商品薯生产基地,把自然资源优势变为产品优势通过树立龙头企业,拓展国内外销售渠道,使马铃薯这一传统作物成为当地农民致富的优势作物,形成了以定西地区旱农中心马铃薯脱 毒种薯生产基地为龙头的产、加、销一体化的产业链条。2 0 0 2 年,省委省政府下发了关于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意见,将马铃薯产业作为甘肃省重点发展的十大产业之一,明确提出重点建设以定西为主的马铃薯生产基地;同时大力培育扶持龙头企业, 制定出台了资金融通、用地、用水、用电等方面的优惠政策。促其尽快做强做大,增强带动能力;还成立了由省委、省政府主管领导任组长的农业产业化经营领导小组,统一协调推进农业产业化中的重大问题,在省农牧厅设立产业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马铃薯主产区的地方政府也都制定了具体的发展规划。2 科研推广成果显著在新品种培育方面,形成了以省农科院、甘农大为主,开展新品种引进和培育;经 过多年的引进、选育,培育出适合甘肃省种植的马铃薯品种有:陇薯3 号、陇薯4 号、 陇薯6 号、甘农薯1 号、甘农薯2 号等品种。陇薯3 号淀粉含量高达2 4 ,是目前国内育成品种中淀粉含量最高的品种。在新品种引种筛选及推广方面,以定西市旱农中心、甘肃省马铃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为主,成功筛选并推广了费乌瑞它、大西洋、夏波蒂等外销型、加工型品种。同时 开展脱毒种薯繁育体系建设,工程中心已具备了年产脱毒菌20 0 0 万株,脱毒原种30 0 0 万粒,原种50 0 0 t ,一级种薯5 万t 的生产规模。 在标准化生产方面,定西市旱农中心研究制定了甘肃省地方标准马铃薯脱毒种薯标准、专用型马铃薯生产技术规程、马铃薯产地环境条件、无公害食品马铃薯商品薯标准、无公害食品马铃薯生产技术规程等,这些标准开始指导全省马铃薯标准化生产。3 加工型龙头企业初具规模在马铃薯的加工流通方面,建成了一批加工企业和专业批发市场,全省马铃薯的商品率达到5 9 ,马铃薯加工企业6 0 0 多户,年加工能力1 5 0 万吨,实际加工量1 2 0 多万吨。以马铃薯经销加工为主的临洮腾胜土特产购销公司,已经人选国家重点产业化龙头企业,甘肃兴达淀粉工业有限公司等企业,已认定为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加工 的产品主要有精淀粉、全粉、预糊化淀粉、变性淀粉、油炸速冻薯条以及粉条、粉丝等。已建成临洮康家崖、陇西文峰和安定鲁家沟等几个大型马铃薯专业批发市场,其中 临洮康家崖马铃薯市场,1 9 9 9 年被农业部确定为专业定点批发市场,年经销马铃薯、蔬菜等5 0 多万t 。注册了“金芋”种薯,陇西“清吉”、临洮“腾胜”、定西“鲁家沟”、渭源7 4 “五竹”等一批商标,开发了“金大地”速冻薯条等优势产品。4 马铃薯产业区域化布局初步形成在甘肃省的1 4 个市( 州) 都有马铃薯种植,近年来,结合农业结构调整,突出优势产业向优势产区集中,已经形成了中部干旱地区和高寒二阴区、陇南湿润山区、陇东塬 区、河西灌区几个相对集中的优势产区。种植面积最大的定西市,2 0 0 4 年种植面积2 0 o 6 万h m 2 ,占全省种植面积的3 7 8 ,产量5 0 0 万t ,种植面积超过30 0 0h m 2 的有 天水、陇南、平凉、庆阳、临夏、白银等地。5 我国马铃薯食品工业发展概况我国马铃薯与马铃薯食品加工业的发展起步较晚。目前全国马铃薯加工率尚不足1 0 。各地一般都采用自行设计、制造的加工机械生产淀粉、粉条、粉丝产品档次不高,质量低劣,处于有产量而无市场的状态。从8 0 年代末,我国先后从美国、瑞典、荷兰等国引进了3 0 多条马铃薯休闲食品加工生产线。其中主要是油炸马铃薯片生产线。这些先进的加工技术和加工设备,对提高 我国马铃薯食品的加工水平和促进马铃薯食品加工业的发展以及在满足市场需求等方面起了重要的作用。可是,国外引进设备对原料的特殊要求无法满足,使6 0 以上的生产线未能充分发挥作用,一直处于停产或半停产状态,近两年才陆续恢复。但是,我国以马铃薯为原料的马铃薯食品加工业与国外相比,无论在产品品种、产品质量和生产规模等方面存在巨大差距。据统计,我国现有引进的马铃薯休闲食品生产线、年生产和销售量均在20 0 0t 以 上的企业仅有l o 家。全国的油炸马铃薯片的总产量约4 万t 左右。 对于有年产60 0 0 万t 鲜马铃薯,不足1 0 的加工率以及1 万亿美元国民生产总值的一个大国而言,马铃薯食品加工工业有着很大的发展空间和市场需求。6 发展对策根据规划,到“十五”末,甘肃省马铃薯种植面积将发展到5 3 万h m z ,产量梅达到9 0 0 万t ,通过一系列重点建设项目的实施,把甘肃省建成全国最大的马铃薯种薯、商 品薯生产基地和马铃薯淀粉加工基地。专用型马铃薯面积由现在的3 3 万h m 2 发展到2 7万h m 2 ,商品率由现在的6 0 提高到8 0 ;马铃薯深加工能力由现在的1 5 0 万t 发展到 4 0 0 万t ,产值由现在的3 0 亿元达到4 0 亿元。针对甘肃省自然条件和生产实际,实现马铃薯产业化,关键是精深加工而各类加工必须要有相配套的优质专用型马铃薯原料,原料生产依赖于专用型品种的选育和规模化的种薯生产,也就是说,实现马铃薯产业化,必须解决好品种培育、种薯繁育、原料 生产和深加工四大问题。6 1 品种是马铃薯产业持续发展的基础加强各种专用马铃薯新品种选育工作,选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质专用马铃薯新品种,仍是工作的重心,因为它赢接关系到全省马铃薯产业的发展后劲;所以要集中相一7 5 对的财力、人力进行攻关研究。结合我省实际,重点选育抗旱、抗病、高产、加工品质优良,适宜在我省大面积早地种植的品种,同时要培育多样化、优质化的品种以适应 市场的各种需求及其变化。在技术上,要打破常规,通过引育结合、转基因育种等手段,加速育种进程。6 2 规范种暮质量及标准化生产建设病毒检测是优质马铃薯脱毒种薯生产的保障,要通过建立相应的机构,实理种薯生产质量标准化,管理规范化,经营专业化,检测监督制度化;研究制定分区域、分品种、实现优质、丰产、高效的标准化栽培管理技术规程,引导种植户从种植环节上树立质量优先意识,从而整体提高全省马铃薯原料品质,增强市场竞争力。 6 3 研究适合甘肃省大面积推广应用的机械化种植技术要真正把马铃薯产业做大、做精、做强做出品牌,提升马铃薯产业提高农民经济收入,必须进一步深入地研究马铃薯的机械化播种、收获、栽培、施肥、灌水、防病等技术。机械化种植可大大降低生产成本和劳动强度。提高产品质量,增加农民收入。 6 4 贮藏、加工技术研究重点研究解决种薯贮藏过程中生活力下降以及影响商品薯产量等问题。加工方面,研究用自己选育的品种,经过加工技术改进生产和市场能对接的高质量薯片、薯条、全 粉等产品,以解决目前加工型专用品种严重缺乏的问题。6 5 建立和完善马铃薯专家咨询系统建立马铃薯计算机网络专家咨询系统,对全省马铃薯的种植区域、面积、栽培技术的动态变化情况、产量及市场销售等进行网络化管理,以便为我省马铃薯产区的领导和 农户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和技术服务。一7 6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