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7页
第2页 / 共7页
第3页 / 共7页
第4页 / 共7页
第5页 / 共7页
第6页 / 共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 1页 共 8 页儿童心理发展理论儿童心理发展理论模拟试卷一模拟试卷一 考试形式:闭卷 考试时间:120 分钟 站点:站点:_ 姓名:姓名: _ 学号:学号: _ 成绩:成绩: _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一、名词解释(每小题 3 3 分,共分,共 1515 分)分) 1、发展方向的原则:发展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即由上到下,由中心到边缘,由粗大动作到 精细动作发展。 2、可知度:知觉行为的可行程度,反映的是行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3、停滞(固结):在里必多发展过程中,有一部分心理机能由于得到过度满足或过度失望 而停留在原先的阶段,不在继续发展到下个阶段。 4、运算:内化的可逆的动作。 5、关键期:个体在一生中有某些特定的时期对特定的刺激较为敏感,这时的学习效果比更 早或更晚都要更明显。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1 1 分,共分,共 1515 分)分) 1、替代强化是谁的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 ( a ) a. 班杜拉 b.埃里克森 c.铁钦纳 d.华生 2、弗洛依德认为本我实行什么原则? ( c ) a. 节约原则 b.经济原则 c.快乐原则 d. 压抑原则 3、操作行为主义的代表人物是谁? ( c ) a. 华生 b. 格塞尔 c. 斯金纳 d. 埃里克森 4、霍妮认为当儿童的人际关系出现困扰后,就会出现什么? ( d ) a. 神经症 b.退缩 c.社交恐惧感 d.基本焦虑 5、弗洛里德认为“自我”实行什么原则? ( a ) a.现实原则 b.经济原则 c.节约原则 d.开放原则 6、格塞尔认为儿童行为的变化有时好有时差,因而具有什么样特性? ( b ) a.冲突性 b.周期性 c.矛盾性 d.方向性 7、埃里克森把人的一生的发展划分为几个阶段? ( a ) a.8 个 b. 6 个 c.5 个 d.4 个 8、班杜拉认为当一个人达到自设的标准时,他会对自己实行什么? ( c ) a.自我封闭 b.自我控制 c.自我强化 d. 自我体验 9、皮亚杰认为 ,在一些心理发展水平低下的人身上,始终保持着什么状态:a a.自我中心 b.思维混乱 c.不守恒 d.迷信鬼神 10、格塞尔既重视儿童的行为模式,还重视什么? ( b ) a.量变 b.个别差异 c.质变 d.相互作用 11、埃里克森把从出生到死亡的一生称为什么? ( c ) a.生命循环 b.生物圈 c.生命周期 d.生物链 12、霍妮理论中的“离众” ,指的是患者总是与他人怎样? ( a ) a.保持距离 b.不交往 c.不理睬 d.不加入活动 13、内化的、可逆的动作称为什么? ( b ) a.适应 b.运算 c.平衡 d.认知结构 14、格塞尔把儿童机能一侧占优势的现象称为什么? ( c ) a.单侧原则 b.偏好原则 c.不对称原则 d.主导性原则 15、斯金纳把人想要消退一个已习得行为的过程称为什么? ( b ) a.退化 b.矫正 c.消亡 d.遗忘 三、多项选择题(每小题三、多项选择题(每小题 2 2 分,共分,共 1010 分)分) 1、根据行为的发生,华生将人的行为分为哪两类? ( B , C ) A、习惯行为 B、非习得行为 C、习得行为 D、非习惯行为 E、去习惯行为 2、皮亚杰认为,平衡是哪两方面形成的适应状态? ( A , B 第 2页 共 8 页) A、同化 B、顺化 C、主体 D、客体 E、相互作用 3、弗洛伊德的两本代表性著作是什么? ( A , E ) A、 释梦 B、 精神分析新论 C、 同一性发展 D、 女性心理学 E、 精神分析引论 ( , ) 4、维果茨基认为,幼儿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实现哪两个大纲之间的转变?( B , D ) A、先天的大纲 B、自己的大纲 C、后天的大纲 D、教师的大纲 E、社会的 大纲 5、安思沃斯认为,安里依恋儿童的母亲除了反应敏感性得分高外,还有哪两项得分也高?( B , D ) A、积极的情绪体验 B、积极的情绪表达 C、积极的情绪类型 D、社会刺激 E、身体接触 四、简答题(每小题四、简答题(每小题 7 7 分,共分,共 3535 分)分) 1、维果茨基提出高级心理机能有哪些特性?1) 这些机能是随意的、主动的,是由主体按照预定的目的二自觉引起的。2)就反应水平而言是概括的、抽象的,都有思维的参与。3)就其实现过程而言是间接的,必须经由符号或词作为中介的工具。4)就其起源而言,他们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受社会规律所制约。5)从个体发展来看,它们是在人际交往活动中产生和发展的。2、依恋行为系统与其它行为系统之间的关系是什么?(不确定,可以再问问辅导老师)依恋行为系统和其它三种行为系统在一个特定的情境中是相互作用的,而且它们各自的 直接目的是不可能同时达到的。 警觉性探究可能激活依恋系统;当儿童依恋某个人或对某个人产生恐惧和警觉时,就不 能激活交往行为系统或探究行为系统;依恋对象的情绪影响儿童的探究行为。3、斯金纳的程序教学法有哪些原则? 1)小步子前进原则。2)主动参加原则。3)及时反馈原则。 (作简单解释)4、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由哪些部分组成?本我、自我和超我构成了人格结构。 (作简单解释)5、试举两例说明儿童思维的核心特点是自我中心?所谓自我中心是指儿童把注意集中在自己的观点和自己的动作的现象。 (自己举例(如: 儿童不能从别人的角度看事物) ) 五、论述题(共分)五、论述题(共分) 、皮亚杰关于知识的本原来自主、客体相互作用的思想对学前教育有什么启示?(12 分)1)每一个认知结构都是在主体和客体的相互作用中建构起来的,这种相互作用包括两 个方面:其一是向内协调主体的侗族,通过反省抽象形成逻辑数理化经验;其二是向外组 织外部世界,以产生认知的内容,即形成物理经验。 2)论述对学前教育的启示。、请你运用所学的发展理论的有关观点,分析一、两个当前学前教育中存在的不利于儿 童发展的问题?(13 分)第 3页 共 8 页这是开放题,答题时包括以下两部分内容: 1)对理论的解释 2)理论的实际运用 儿童心理发展理论儿童心理发展理论模拟试卷二模拟试卷二 考试形式:闭卷 考试时间:120 分钟 站点:站点:_ 姓名:姓名: _ 学号:学号: _ 成绩:成绩: _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一、名词解释(每小题 3 分,共分,共 15 分)分) 1、行为模式(A.Gesell):使行为变成一个有组织的过程,是儿童外显的活动变成带有普 遍性、规律性的活动方式。 2、观察学习:通过观察他人所表现的行为及其结果而习得的新行为。 3、发展:是由一种新结构的获得或从一种旧结构向一种新结构的转化组成的过 程。 4、关键期:个体在一生中有某些特定的时期对特定的刺激较为敏感,这时的学习效果比更 早或更晚都要更明显。 5、机能不对称原则:就人类而言,从一个角度面对世界可能更有效,因此在各种器官的机 能一侧占优势。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1 1 分,共分,共 1515 分)分)1在格塞尔看来,成熟是如何从一种发展水平向另一种发展水平发展的? ( A )A、突然转变 B、阶段连续 C、逐渐过渡 D、线性连续2吉布森认为,知觉是人的一种什么过程? ( D )A、认识过程 B、理解过程 C、被动过程 D、主动过程3华生认为心理学是一门什么样的科学? ( B )A、实用性的 B、实验性的 C、实例性的 D、实质性的4维果茨基认为,人的高级心理机能发展的根源在于: ( D )A、主观意识 B、客观的社会环境 C、主客体相互作用 D、社会学习 5华生认为,为了使每一练习单元的效率越高,那么在特定限度内练习的次数应( C )A、递增 B、适量 C、越少 D、越多6弗洛伊德认为,就本质而言,防御机制是: ( C )A、本能冲动 B、行为系统 C、精神动作 D、里必多7斯金纳认为改变行为的关键是: ( B )A、改变习惯 B、改变强化 C、改变刺激 D、改变环境8、弗洛伊德认为,梦是: ( B )A、性欲的表现 B、愿望的达成 C、本能的冲动 D、要求的反映9、皮亚杰认为,儿童思维中的自我中心的机制是在于同化与顺化的: ( D ) A、失调 B、对抗 C、解除 D、平衡10、班杜拉认为注意过程是学习者在环境中的: ( A )A、定向过程 B、选择过程 C、观察过程 D、学习过程11、班杜拉认为,人、环境是与哪一因素相互作用的? ( C )第 4页 共 8 页A、教育 B、交往 C、行为 D、个性12、弗洛里德认为“自我”实行什么原则? ( A )A、现实原则 B、经济原则 C、节约原则 D、开放原则13、习性学的依恋理论是谁创立的? ( A )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