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3页
第2页 / 共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 c 1 0 1 4 0 5 - 2 6中华中医药学会第1 l 届肝胆病学术会议论文集补肾。方以一贯煎加味。加龟板、鳖甲、山药、白 芍、石斛等药,腹水的治疗主要选用行气活血利水 药,如泽兰、香附、旱莲草、大腹皮之类。 3 典型病例3 1刘某某男,4 6 岁。1 9 9 5 年4 月6 日就 诊。患者发热2 天后,即见全身性黄疸,食纳差, 厌油恶心,大便溏而不爽,腹胀气滞,小便短赤灼 热。A L T 4 0 0U 几。T B i l 5 1 3 u m o l L ,厂医予以输液, 护肝治疗,未见明显缓解现诊:精神疲惫,两目及 全身黄染,恶心暖气,食纳差,夜寝不宁,腹胀, 大便日2 3 次,便溏不爽,小便短赤,舌苔黄白厚 腻,脉弦数,诊断为急性黄疸性肝炎。治以疏肝理 气,健脾和胃,清利湿热。方用小柴胡汤加减。处 方:柴胡、半夏、黄芩、郁金、枳壳、J t i m 子、炒 黑桅子、炒谷麦芽、青陈皮各1 0 9 太子参、虎杖、 白马骨各1 5 9 ,茵陈2 0 9 ,每日2 剂,水煎2 次取 汁,每隔4 小时服1 次,3 天后,小便转清,全身 黄疸开始消退,精神好转,食纳增加,恶心止,大 便通畅,腹中无不适,舌苔薄,黄白兼微腻,脉缓 稍;彖上方去黑栀子、虎杖、加山药、扁豆各1 0 9 ,1 0 剂。每日- N ,水煎分2 次服。药后黄疸消退, A L T 6 0U L ,B i l1 7 1 m m o l L ,病去八九,仍宜巩固 治疗。处方:党参、山药、茵陈、忍冬藤、白花蛇 舌草各1 5 9 ,柴胡、黄芩、半夏、郁金、川楝子、 枳壳、谷麦芽、炒鸡内金、青陈皮各l o g , 灸甘草 5 9 ,每日1 剂,共服3 0 剂,症状肝功各项均恢复 正常。 3 2 郭某某男,4 3 岁。1 9 9 5 年3 月5 日就诊, 患者自述肝区隐痛胀痛,食纳差,苔黄腻,脉缓稍 弦。肝功能多次检查均正常。乙肝两对半检查1 、 3 、5 阳性。治以疏肝理气。健脾和胃佐以解毒。方 小柴胡汤加减。处方:柴胡、半夏、黄芩、郁金、 青皮、陈皮、枳壳、大腹皮各1 0 9 ,太子参、白花 蛇舌氧白马骨、忍冬藤各1 5 9 ,灸甘草5 昏1 5 剂, 每日1 剂,水煎分2 次服。尽剂后肝区隐痛有所 缓解,食纳增进,小便较清,大便多偏稀,腹中气 滞减轻,舌苔白腻,脉缓有力,守原方加白术、扁豆 各1 0 舀山药1 5 9 ,每日1 剂,嘱服1 5 剂,服前方双虎清肝颗粒临床应用举隅张世筠候宪聚 中国中医研究院西苑医院( 北京,1 0 0 7 0 0 )以双花、虎杖、蒲公英、黄连、半夏、瓜萎、 枳实、丹参等为主要成份的双虎清肝颗粒( 中国中 医研究院北京华神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 Z 1 0 9 8 0 1 1 8 ) ,原用于治疗辨证属湿热内蕴、痰湿中 阻、气滞血瘀型的慢性乙型肝炎。我们在辨证的基1 6 2后,饮食量增,大便正常成形,腹无所苦,精神好 转,舌苔薄白,脉缓有力。守前方加炒谷麦芽,炒鸡 内金各1 0 9 ,隔日l 剂,水煎分2 次服。再服3 0 余剂,自觉症状消失,复查乙肝两对半,第五项阳 性。舌淡红,苔薄白,脉缓有力,嘱其用前方作巩固 治疗,仍隔日服1 剂。又陆续服5 0 余剂,停药观 察,至1 9 9 6 年元旦复查乙肝两对半全部转阴。 3 3 杨某某男,4 6 岁,教师。1 9 9 3 年4 月 1 0 日就诊,患者有慢性肝病史。除外血吸虫病 史。自觉腹胀气滞,食后尤甚,肝区隐痛,大便时干 时稀,小便偏少,面色晦黯,形体偏瘦,精神疲惫, 腹部脐周青筋暴露,双手肝掌明显,颈下有2 粒 蜘蛛痣,两下肢轻度浮肿。舌淡润,脉细弱。B 超 示:肝硬化伴中度腹水,胆囊壁粗糙,脾脏肿大诊 为鼓胀。缘由肝郁气滞血瘀,脾胃不足所致。方柴 胡四逆散加减。处方:柴胡、赤芍、白芍、青皮、 陈皮、枳壳、扁豆、郁金、黄芩、炒鸡内金,大腹 皮各1 0 9 ,海桐皮2 0 9 ,山药、茯苓皮、益母草、 早莲草各1 5 9 ,灸甘草5 9 ,每日l 剂,水煎服。服上 药1 5 剂后,腹胀明显减轻,食量增加,食后无胀 痛,大便偏软。精神好转、睡眠安静,舌淡润,脉缓 有力。B 超复查:腹水消退。守方去大腹皮、海 桐皮,加三棱、莪术各6 9 ,白术1 0 9 。另服健脾益 气冲剂( 院内制剂,以参苓自术散加昧组成) , 每日1 包,早晨开水冲服,上方服4 0 剂,自觉病 去七八成,体重略增,并能上班工作。舌淡苔润,脉 缓有力。仍守上方去三棱、莪术,加生黄芪1 5 9 ,香 附、炒谷麦芽各1 0 9 。每日仍服健脾益气冲剂,并嘱 患者每周吃1 次甲鱼( 将整甲鱼切细,文火炖 8 一l O 小时服用) 旨在滋阴软坚,辅助治疗。又服 药3 0 余剂,B 超复查:肝硬化未见腹水,脾脏缩 小。守上方再进+ 4 0 余荆,自觉身体状况正常,无 腹胀,腹部青筋暴露减小,无浮肿,面色润泽,脉 缓不弦,舌苔淡润。继以上方加党参、茯苓各1 5 9 三棱、莪术各5 9 。3 0 剂,每日l 剂,自觉身体较 前壮实,少有感冒,守上方长期服用,隔日1 剂, 以资巩固,随访3 年,患者间断服上药,病情稳定, 能坚持工作。础上,根据异病同治的原则,将其拓宽用于治疗肝 硬化、肝昏迷、慢性重型肝炎、病毒性心肌炎,取 得了较好的疗效。现将临床验案撮录千后。 1 肝硬化腹水“王某,男,5 3 岁,农民。2 0 0 1 年2 月4 日初中华中医药学会第1 1 届肝胆病学术会议论文集2 0 0 4 - 0 5 - 2 6诊。 患者于3 月前出现双下肢水肿,腹部逐渐膨隆, 自觉右肋下和腹部胀满,右胁刺痛,气短乏力,肢 冷。舌红,苔薄黄,脉细弱。 查体:肝未触及,脾大、于左锁骨正中线肋下 2 m l 处触及,双下肢可凹性水肿,腹水征阳性。 化验检查:谷丙转氨酶4 8 U ,H B s A g 、H B e A g 、 H B c A b 阳性,余阴性。B 型超声提示:肝硬化、脾 肿大、腹水。 处方:双虎清肝颗粒,每次1 2 袋,温水化服, 日服2 次。 赤芍1 5 9 ,丹参l O g ,鳖甲1 0 9 ,山豆根6 9 , 白花蛇舌草2 0 9 ,黄芪2 0 9 ,党参1 5 9 ,倒扣草1 2 9 , 柴胡9 9 ,白芍1 5 9 ,郁金1 2 9 ,虎杖9 9 ,猪苓1 2 9 , 桂枝堍,泽泻1 0 9 ,茯苓1 2 9 ,甘草6 9 ,大腹皮3 0 9 , 水煎,日服2 次。另以蝼蛄去头、足、翼,文火焙 干,研未,每次服2 9 ,日2 次。嘱低盐,并配合饮 食疗法:鲤鱼1 条( 0 5 1 斤) ,赤小豆5 0 9 ,生姜 适量佐味,熬煮,吃鱼喝汤。 上方加减服用3 0 剂,腹水完全消退,谷丙转 氨酶降至正常范围。 按:本例患者证属气虚、湿热内蕴,故以黄芪、 党参合五苓散、蝼蛄等,益气、通阳、利水,双虎 清肝颗粒清热利湿。蝼蛄味咸性寒,作用峻利,配 合黄芪、党参等甘温之品,既可缓和其峻猛之性, 又能加强利尿作用。去头、足、翼,方有利尿之功。 倘整体使用,则毫无利尿作用。低钠饮食对于防治 腹水意义重大,因为1 9 纳能滞留2 0 0 m l 水。以鲤 鱼赤小豆汤食疗,有助利水消肿,改善低蛋白血症。 本例遵循辨证论治的原则,将双虎清肝颗粒与汤药 合用,并配合饮食疗法,标本兼顾,故收效快捷。 2 肝昏迷 李某,女,5 6 岁,家庭妇女。2 0 0 1 年2 月8 日初诊。 患者发现H B s A g 、H B e A b 、H B c A b 阳性1 0 余 年。近2 0 余天以来患者出现举止反常,衣冠不整, 随地便溺,记忆减退,时而欣快激动,时而恐惧烦 躁,时而淡漠少言,口齿不清。不能完成简单的计 算和用火柴杆摆五角星。面色黧黑,消瘦。有扑翼 样震颤。舌暗,苔黄腻,脉弦滑。 B 型超声提示:肝内回声增粗、密集,脾肿大。 处方:双虎清肝颗粒每次1 袋,温水化服,日 2 次。大黄1 0 9 ,石菖蒲1 0 9 ,远志6 9 ,败酱草1 5 9 , 蒲公英1 5 9 ,加水煎至2 0 0 m l ,待温度降至4 ,由 直肠缓慢滴入,日2 次。连用6 日后,神志转清晰, 续用1 周后,举止反常等症状消失,应答切题,能 进行简单计算和智力构图。 按:本例为肝性昏迷前期,属湿热内蕴,蒙蔽 心包,故以双虎清肝颗粒清热利湿,并以自拟醒脑 汤:大黄、石菖蒲、远志、败酱草、蒲公英清热解 毒、化痰开窍。大黄有减少血氨生成,改善肝功能之效,从直肠缓慢滴入不会引起腹泻,疗效也不逊 于口服。对脾虚便溏,口服醒脑汤易引起腹泻者尤宜。 3 慢性重型肝炎 秦某,男,4 0 岁,干部。2 0 0 2 年1 0 月2 0 日初诊。 患者发现H B s A g 、H B e A g 、H B c A b 阳性6 年。 2 周前自觉乏力,食欲不振,口干而苦。近l 周以 来,上述症状逐渐加重,且出现恶心,呕吐,头身 沉重,右胁胀痛,腹部胀满,巩膜皮肤黄染迅速加 深,牙龈出血,小便黄赤而热,大便干结。脉滑, 舌红,苔黄腻。 查体:肝区有叩击痛。 化验检查:细胞计数i 2 1 0 1 0 L ,中性粒细胞 8 5 ,淋巴细胞1 5 。凝血酶原时间2 1 秒( 对照 1 1 秒) ,凝血酶原活动度3 8 ,纤维蛋白原11 3 m g d l ,胆碱醅酶3 6 2 0U L ,谷丙转氨酶8 6 3U L , 谷草转氨酶6 7 2U L ,白蛋白2 9 9 9 _ , ,球蛋白3 3 9 L , 总胆红素2 1 2 3 u m o l L ,直接胆红素1 2 8 1 u m o l L 。 乙肝病毒D N A 定量3 7 5 1 07 拷贝m l 。甲肝抗体、 丙肝抗体、戊肝抗体均阴性。B 型超声示:肝光点 增粗、密集、欠均匀。 处方:双虎清肝颗粒每次2 袋,日服3 次。 桅子1 0 9 ,茵陈3 0 9 ,大黄8 9 ( 后下) ,白茅 根1 5 9 ,茯苓1 5 9 ,泽泻1 0 9 ,赤芍2 0 9 ,鸡骨草1 5 9 , 苦参1 0 9 ,垂盆草1 5 9 ,田基黄1 5 9 ,泽兰1 5 9 ,猪 苓1 0 9 ,车前草1 5 9 ,神曲1 0 9 ,黄柏1 0 9 。加减服 用5 个月,症状消失,黄疸消退,白细胞计数、血 清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胆红素等均恢复正常。 乙肝D N A 、H B e A g 转为阴性。 按:患者有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携带史,血清总 胆红素大于正常值l O 倍,凝血酶原活动度低于 4 0 ,西医诊断为慢性重型肝炎。中医辨证则为邪 毒炽盛,湿热交蒸于肝胆,郁而化火,伤及营血, 属急黄范畴。遵关幼波先生的经验“治黄必治血, 血行黄易去;治黄需解毒,解毒黄易撤:治黄要治 痰,痰化黄易消。”以大剂量双虎清肝颗粒清热解 毒,涤痰化瘀,并用茵陈蒿汤合茵陈五苓散。加黄 柏、苦参、泽兰、赤芍、白茅根、车前草、鸡骨草 等解毒利湿,凉血活血,大黄釜底抽薪、通腑泻火。 使血行、毒解、痰化,故黄疸较为迅速消退,肝功 亦恢复正常。重症肝炎病情危害,预后不良。但由 于本例辨证准确,用药切中病情,标本兼顾,并纠 之以猛药,加大用药剂量,从而有效地阻止病情的 恶化,未致热毒直传心包,出现神志昏迷等肝性脑 病的症状。 4 病毒性心肌炎 高某,女,3 6 岁,干部。2 0 0 2 年4 月3 0 初诊。患者于半年前因不慎风寒而发烧、咽痛、全身 关节肌肉酸痛,经治痊愈。其后渐感胸闷、心前区 隐痛,自觉心悸、乏力、疲倦、口干。脉弦细,舌1 6 3! 唑:! ! :堑一一中华中医药学会第1 1 届肝胆病学术会议论文集红、苔黄腻。心电图示V 4 V 6 T 波低平,a v F 、 V 4 - V 6 S T 段下降 0 5 r a m 。白细胞、血沉、血清谷 草转氨酶、磷酸肌酸激酶等正常,x 线检查心影不大。 处方:生脉饮注射液5 0m l ,加入5 葡萄糖注 射液5 0 0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