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8页
第2页 / 共8页
第3页 / 共8页
第4页 / 共8页
第5页 / 共8页
第6页 / 共8页
第7页 / 共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企业标准Q/CDT-* * *2010灼烫伤亡事故处置方案(范本)2010-*-*发布2010-*-*实施*发电厂 发布Q/CDT-*Q/CDT-ITKTPC109-9007-2010I目 次1 总则.1 1.1 编制目的 .1 1.2 编制依据 .1 1.3 适用范围 .1 2 事件特征.1 2.1 危险性分析和事件类型 .1 2.1.1 危险性分析.1 2.1.2 灼烫事件类型.1 2.2 事件可能发生的地点和装置 .1 2.3 事件可能发生的季节和危害程度 .1 2.4 事前征兆 .1 3 组织机构及职责.2 3.1 成立应急救援指挥部 .2 3.2 指挥部人员职责 .2 4 应急处置.2 4.1 现场应急处置程序 .2 4.2 现场应急处置措施 .2 4.3 事件报告 .3 5 注意事项.3 6 附件.3 6.1 应急部门、机构或人员的联系方式 .3 6.2 应急设施、器材和物资清单 .3 6.3 关键的路线、标识和图纸 .3 6.4 应急救援指挥位置及救援队伍行动路线 .3 6.5 相关文件 .3 6.6 其他附件 .3Q/CDT-ITKTPC109-9007-2010II前 言本方案由企业突发事件管理领导小组提出。 本方案的起草部门:锅炉检修分公司。 本方案的起草人: 本方案的审定人: 本方案的批准人: 本方案由安监部归口并负责解释。 本方案2010年首次发布。Q/CDT* * *20101灼烫伤亡事故处置方案灼烫伤亡事故处置方案1 总则 1.1 编制目的 高效、有序地处理本企业灼烫伤亡突发事件,避免或最大程度地减轻灼烫人身伤亡造成的损失, 保障员工生命和企业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 1.2 编制依据 电力企业现场处置方案编制导则 XXX公司人身事故应急预案 1.3 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企业灼烫伤亡突发事件的现场应急处置和应急救援工作。 2 事件特征 2.1 危险性分析和事件类型 2.1.1 危险性分析 下列事件均有可能造成灼烫伤亡事故: (1)机炉外管、压力容器爆破高温、高压蒸汽泄漏; (2)压力容器检修时,高温、高压蒸汽喷出; (3)操作不规范导致高温、高压蒸汽泄漏; (4)检修时防护措施不完善; (5)热水井或热水池没有可靠防护装置; (6)高温、高压设备及管道泄漏,喷出不可见气体,无警示标志; (7)化学药品管理和使用不当。 2.1.2 灼烫事件类型 (1)火焰烧伤 (2)高温物体烫伤 (3)化学灼伤 (4)物理灼伤 2.2 事件可能发生的地点和装置 热力系统中的高温、高压管道及设备,热水井,热水池,锅炉本体的人孔、看火孔,炉底水封, 汽包、连排扩容器、除氧器,加热器等高温高压容器的就地水位计和人孔,贮存和使用强酸、强碱、 生石灰等化学原料的设备,在运行检修过程中,均可能造成灼烫伤亡事故。 2.3 事件可能发生的季节和危害程度 灼烫伤造成局部组织损伤,轻者损伤皮肤、现肿胀、水泡、疼痛;重者皮肤烧焦,甚至血管、神 经、肌腱等同时受损,呼吸道也可烧伤,烧伤引起的剧痛和皮肤渗出等因素导致休克,晚期出现感染, 败血症等并发症而危及生命。 2.4 事前征兆 2.4.1 高温的管道容器等设备上无保温层; 2.4.2 检修高温的管道容器时未配备防护服; 2.4.3 高温、高压蒸汽泄漏; 2.4.4 在热水井或热水池工作时,未采取有效防护;Q/CDT-ITKTPC109-9007-201022.4.5 接触化学药品时。 3 组织机构及职责 3.1 成立应急救援指挥部 总指挥:厂长 成员:事发部门负责人 值长 现场工作人员 医护人员 安监人员 3.2 指挥部人员职责 3.2.1 总指挥的职责:全面指挥灼烫伤亡突发事件的应急救援工作。 3.2.2 事发部门负责人职责:组织、协调本部门人员参加应急处置和救援工作。 3.2.3 值长职责:汇报有关领导,组织现场人员进行先期处置。 3.2.4 现场工作人员职责: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汇报,做好灼烫伤亡人员的先期急救处置工作。 3.2.5 医护人员职责:接到通知后迅速赶赴事故现场进行急救处理。 3.2.6 安监人员职责:监督安全措施落实和人员到位情况。 4 应急处置 4.1 现场应急处置程序 4.1.1 灼烫伤亡突发事件发生后,值长应立即向应急救援指挥部汇报。 4.1.2 该方案由厂长宣布启动。 4.1.3 应急处置组成员接到通知后,立即赶赴现场进行应急处理。 4.1.4 灼烫伤亡事件进一步扩大时启动人身事故应急预案。 4.2 现场应急处置措施 4.2.1 现场急救原则:迅速脱离致伤源,立即冷疗,就近急救和分类转送专科医院。 4.2.2 对于不同的致伤源应采取不同的方法。 (1)火焰烧伤:衣服着火,应迅速脱去燃烧的衣服,或就地打滚压灭火焰、或以水浇,或用衣被 等物扑盖灭火,切忌站立喊叫或奔跑呼救,以防增加头面部及呼吸道损伤。 (2)热液烫伤:应立即将被热液浸湿的衣服和饰物脱去,如果与皮肤发生粘连,不得强行脱烫伤 人员的衣物,以免扩大损伤烫伤表皮。 (3)化学烧伤:受伤后应首先将浸有化学物质的衣服迅速脱去,并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尽可能地 去除创面上的化学物质。但对于生石灰烧伤应先擦尽生石灰粉粒,再用水冲洗,以免生石灰 遇水产热,加重烧伤。 4.2.3 电烧伤:立即切断电源。 4.2.4 冷疗:不但可以减少创面余热对沿有活力的组织继续损伤,而且可以降低创面的组织代谢,使 局部血管收缩、渗出减少,减轻创面水肿程度,并有良好的止痛作用。在病人可以耐受的的前提下温 度越低越好,常可用 15左右自来水、井水或加入冰块的冷水冲洗或浸泡,时间尽量不少于 30min。 4.2.5 合并伤处理:无论何种原因的烧伤均可合并其他外伤。比如压力容器爆炸,烧伤后高处坠落在 烧伤的同时合并有骨折、脑外伤、内脏损伤等,均应按急救原则作相应的紧急处理。 4.2.6 烧伤创面的保护:忌涂有颜色药物,以免影响对烧伤程度的观察。也莫涂油膏,免得增加入院 后清创的困难。保留水泡皮,也不要撕去腐皮,在现场附近,可用干净敷料或布类保护创面避免转送 途中不再污染、不再损伤。同时应初步估计烧伤面积和深度。 4.2.7 烧伤患者伤后多有不同程度的疼痛和躁动,应尽量减少镇静止痛药物的应用,防止掩盖病情变 化,还应考虑有休克因素。 4.2.8 气道吸入性损伤的治疗应于现场即开始,保持呼吸通畅,解除气道梗阻,不能等待诊断明确后 再进行。伴有面、颈部烧伤的患者,在救治时要防止再损伤。Q/CDT* * *201034.2.9 当发生灼烫事件后,现场人员做好自身防护措施将有关系统或设备隔离,及时将烫伤人员脱离 危险区域,同时汇报灼烫伤亡事件应急指挥领导小组,应急指挥领导小组接到通知后,迅速赶到事故 现场,组织处理事故及抢救。 4.2.10 在进行现场应急处置的同时联系公司医务室,拨打 120 急救电话。 4.2.11 对烫伤严重者应禁止大量饮水,以防休克。口渴严重时可饮盐水,以减少皮肤渗出,有利于 预防休克。 4.3 事件报告 4.3.1 值长立即向总经理汇报人员灼烫伤亡情况以及现场采取的急救措施情况。 4.3.2 灼烫伤亡事件扩大时,由总经理向上级主管单位汇报事故信息,如发生重伤、死亡、重大死亡 事故,应当立即报告当地人民政府安全监察部门、公安部门、人民检察院、工会,最迟不超过 1 小时。4.3.3 事件信息准确完整、事件内容描述清晰;事件报告内容主要包括:事件发生时间、事件发生地 点、事故性质、先期处理情况等。 4.3.4 联系方式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