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3页
第2页 / 共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基层信用社主任处于农信系统金字塔的最底层,既是信合系统各项方针政策的贯彻者、落 实者,又是各项具体业务的操作者、实践者,其作用非同一般。支配信用社主任行为的是 思想,支配其思想的是心理。所以信用社主任的心理活动是否健康,关系到基层信用社领 导班子的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思想建设,也关系到农信社各项工作的成败得失。研究和 探索基层信用社主任的心理健康问题,对于促进信用社各项业务的开展,顺利实现央行票 据兑付,完成信用社改革的宏图大业,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当前信用社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面对不断变化、日趋激烈的金融竞争,处于工作 第一线的信用社主任,普遍存在着心理疲劳、压力过大、不堪负重的症状,不同程度地出 现了心理障碍问题,有的甚至想撂挑子,甩手不干。另外还有少数信用社主任出现了逞一 时之勇、图一时之快的“鲁莽症” ,工作眼高手低、做事急功近利的“浮躁症” ,对同事麻 木不仁、对工作冷眼视之的“麻木症” ,工作面前束手无策、困难面前畏首畏脑的“恐惧症” 等等。因此,基层信用社主任的心理健康状况已到了非关心不可的地步了。造成信用社主任心理异常、心理失衡、心理变态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主观原因, 也有客观原因;既有历史原因,也有现实原因;既有政策原因,也有地区差别的原因。但 主要原因来自四个方面。一是来自工作责任的压力。在前几十年,上级对信用社主任的管理基本是宽松式的, 只要本人不犯错误,很少从工作失误或管理不到位而受到责任追究的。近几年来,尤其是 省联社成立以来,加大了责任追究力度,实行了“双向问责” 、 “上追两级” ,甚至“纵横问 责” 。即使你本人干得再好,作风上再廉洁,工作再吃苦,只要辖内出了问题,照样受到牵 连。因管理不到位、失职失责而受到党纪、政纪处分的信用社主任屡屡见诸文件,有的还 因此付出了几万元的经济赔偿。因此不少信用社主任发出了“越干越胆小,越干越害怕” 的感叹,每天如履薄冰,如走钢丝,唯恐操心不周,出了乱子,受到追究。二是来自工作任务的压力。近一两年来,围绕票据兑付,信用社的工作当紧的就有十 几项:一级法人、五级分类、盘活清收、不良下降、阳光办贷、信用工程、储蓄存款、支 持三农、费用率下降、新农村建设等等,而这新工作任务相互牵制、相互渗透,一环掉 “链” ,环环“落地” 。可以说,近两年信用社工作头绪之多、工作任务之重、工作难度之 大、时间要求之紧、指标要求之细,是建社几十年来绝无仅有的。上级为了完成这些工作 任务,像拧螺丝一样越柠越紧,越压越重,使信用社主任的每根神经都绷得紧紧的,每天 生活在沉重的工作压力之下。上边千条线,下面一根针,上级压下级,一层压一层,层层 都要压在信用社主任肩上。为此,他们没明没夜,加班加点,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一旦 失误,免不了挨上级的责难、领导的板子、同事的白眼、审计部门的追究,往往工作没落 下,身体先垮下,有的人甚至逐渐产生了焦虑、恐慌、彷徨、抑郁的精神症状,还有少数 人害上了失眠健忘、多疑孤僻的心理疾病。三是来自社会环境的压力。信用社主任不算多大的一个官,但在当地老百姓心目中也 算是一个掌握财权的“乡直官” 。为官先做人,但人情世故不能不顾,上下关系要协调好, 左邻右舍要维护好,兄弟部门要团结好,职工的利益要照顾好。必要时还要考虑民主测评 时如何不能打了低分。他们在考虑如何完成各项工作任务的同时,还要拿出相当多的精力 应付上下左右的关系,保持与上下级的联系,迎来送往,四处结缘,接待农户,左右逢源。 尤其是要陪着笑脸,应付那些一帮未走、一帮又来的无穷无尽的检查、督察、抽查、验收, 几遭下来,身心疲惫,如病在身。更难以名状的是,自从农信社定位于“地方金融组织” 之后,乡镇党委、政府像对待自己的社直部门一样,对信用社主任呼来唤去,随意发落, 今天让你考察项目,明天让你支持企业生产,后天又让你放贷支持指定项目,稍有不从, 就可能戴上“不支持地方经济” 、 “不配合党委工作”的大帽子,让你哭笑不得,左右为难。四是来自家庭生活的压力。信用社主任的年龄大部分是三四十岁,上有老,下有小。 老人多病需要照料,孩子上学需要操心。由于信用社主任大部分精力都投入到了工作上、 应酬上,他们很少顾及家庭,一月四十不回家一趟的大有人在。因而父母抱怨他们“三过 家门而不入” ,妻子抱怨他们“把家当客栈” , “要社不要家” ,孩子有时会拉着腿让他们为 自己转一个好学校。即使偶尔忙里偷闲回家一趟,又因为工作累,只想休息,对家庭的繁 琐细事无心过问。久而久之,慢待了父母,冷落了妻子,愧对了孩子,家庭关系日渐紧张, 夫妻感情出现隔膜。反过来,家庭危机的出现又加剧了信用社主任的心理压力。信用社主任虽然在农信系统官职最小,但他们是金字塔的底层,是信合大厦的基石, 这支队伍的心理健康如何,直接关系到信用社的前途命运,关系到央行票据能否顺利兑付。 对他们,我们必须从政治上关心、从组织上关照、从生活上关心、从思想上关怀,尽快提 高他们的心理健康程度。一是加强学习,增强信用社主任的自我调适能力。知识是打开思想的金钥匙 ,信用社 而主任要把学习当成一项经常性的任务常抓不懈,自责自律、自我约束,坚持不懈。通过 学习,牢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过好金钱关、美女关、地位关;通过学 习,提高执政能力、决策能力、驾驭能力;通过学习,加强自身修养,及时进行自我调节, 始终保持良好的心态、昂扬的斗志、饱满的热情。二是要注重锻炼,造就信用社主任健康的心理状态。良好的心理素质不是天生的,而 是一个长期历练、不断积累丰富的过程。对心理比较脆弱的,县联社可有意识地分配他到 比较艰苦的地方进行锻炼,也可以到联社机关某个科室进行磨练;县联社还可以和农业银 行结合,到农行基层营业所挂职锻炼,也可以到将来的村镇银行挂职锻炼;县联社每年要 有计划地、分期分批地选拔一部分信用社主任到先进地区进行现场学习,增长才干。要通 过岗位轮换、行业交换、地区互访、脱产进修、定点结帮等措施,努力使信用社主任在困 难中增长才干,在挫折中增长见识,在交流中开阔眼界,铸就百折不挠的坚强性格、愈挫 愈勇的钢铁意志、激流勇进的奋斗精神,逐步形成面对复杂多变的困难局面,能够从容不 迫,镇静自若,应对自如。三是要经常沟通,及时化解心理矛盾。沟通既是化解各种矛盾和误会的清醒剂,还是 培养信用社主任健康心理素质的一副良药。要坚持和完善定期和信用社主任谈话制度、一 帮一、一捆一结对子交心活动制度、定期约见制度,及时发现和了解信用社主任所思、所 想、所盼、所难、所为,缓解其工作压力,化解工作矛盾,解开思想疙瘩,放下思想包袱, 使之轻装上阵,开心工作。组织上在其工作顺利的时候要告诫其居安思危,力戒浮躁,防 止由于骄傲自满、不思进取而出现工作滑坡、思想颓废,最终导致工作失败;在其身处逆 境时要帮助其分析问题,查摆原因,商讨对策,坚定其工作信心,树立起必胜信念,重振 其往日雄风,防止悲观失望,心灰意冷,自暴自弃。除此之外,还要坚持“五谈五必访” 制度, “五谈”是:信用社主任遇到重大难题时必谈,信用社主任受到批评处分时必谈,有 人状告信用社主任时必谈,信用社主任民主测评分数较低时必谈,信用社主任岗位变动时 必谈。 “五必访”是:信用社主任生病住院时必访,信用社主任家中遭遇天灾人祸时必访, 信用社家中有红白喜事时必访,信用社主任的父母或配偶生病住院时必访,信用社主任的 名誉受到损害时必访。在具体工作中,县联社领导对基层信用社主任要以慈母之心怜之, 以长辈之心关之,以手足之情护之,少训斥,多开导;少批评,多表扬;少挖苦,多体贴; 少指责,多指路;少讥讽,多交心。通过这些实践证明已经行之有效的方法,使信用社主 任吃苦耐劳心甘情愿,多干工作心情舒畅,赴汤蹈火在所不辞。四是适当提高信用社主任的各种待遇。我们知道,在省市县乡四级农信社领导序列中 ,基层信用社主任工作难度最大,工作强度最大,工作压力最大,没有星期天,没有节假 日,没有八小时以内,也没有八小时以外,睁眼就工作,半夜才睡觉,有时还面临人身威胁,而其政治待遇和经济待遇却却是最低的,贫困县的信用社主任月工资还不到一千元, 远远落后于其他行业。因此,在力所能及的条件下适当提高其政治待遇和经济待遇,是上 级信合领导需要考虑的一个大问题。对信用社主任工作出色、但因年龄到届原因不再担任 主任职务的,仍可享受信用社主任级待遇;适当提高信用社主任的职务补贴;对政绩突出、 年底总评位居前茅的信用社主任可给于一次性奖励;对家庭有实际困难的信用社主任,可 给于经济救济;对存贷款业务量达到一定标准的优秀信用社主任,可在政治上明确一个副 科级光荣称号,以此鼓励。五是建立培养信用社主任良好心理素质的有效机制。要把提升信用社主任心理素质提 到干部队伍建设的高度来认识,并作为联社的一项主要工作摆上位置、列入议程、常抓常 管。联社人事部门要将信用社主任的心理素质是否健康作为考察、考核、提拔、任用干部 的一项重要内容,不断改进考察、考核方法,健全培养信用社主任心理素质和提高心理调 适能力的机制,努力造就一支心理素质过硬的信用社主任干部队伍。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