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6页
第2页 / 共6页
第3页 / 共6页
第4页 / 共6页
第5页 / 共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铁东区农业和农村工作情况汇报铁东区农业和农村工作情况汇报为确保全面完成 2011 年全区农业和农村各项工作任务,进一步促进全区农业和农村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现对我区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及下步工作安排作如下总结汇报:一、一、 当前全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情况当前全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情况2011 年,全区始终把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作为增强全区农业和农村经济综合实力的重头戏,力求与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推进。(一)农业生产稳步提高,农民收入明显增加今年,我区粮食总产稳步提高,农民收入快速增长。全区粮食作物增加到 34.13 万亩(含林场粮食面积),较 2010 年同比增长66%;粮食总产量预测发展到 3.5 亿斤,较 2010 年同比增长 25%;农民人均纯收入预计达到 7260 元,较 2010 年同比增长 10%。(二)结构调整日趋优化,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快到目前,全区具有规模以上的各类农业产业化企业已发展到32 家,其中有 16 家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其中,成功获得省级评定的企业有三家,分别是吉林省每天食品集团有限公司,吉林一正药业集团有限公司,天成玉米开发有限公司。天成玉米开发有限公司目前已晋升为国家级龙头企业。投资超千万元以上项目有天成玉米和一正药业。龙头企业辐射带动能力不断增强,企业建立基地带动农户累计达到 2 万多户。(三)强农惠农措施得力,项目建设扎实开展惠农政策涉及水稻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新农村建设项目补助、农村饮水安全等民生工程项目补助、农田水利基础设施补助。今年铁东区确认的良种补贴面积为 3.49 万亩,补贴资金为351.17 万元。其中玉米良种补贴面积为 34.56 万亩,补贴资金为345.6 万元;水稻补贴面积为 0.37 万亩,补贴资金为 5.59 万元。追加资金为 16.6 万元;落实农机补贴资金 34 万元;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累计投入资金 990 万元,通过 3 年的建设,现已解决 3 万多人饮水安全问题,让农民用上了安全卫生干净的自来水。三年来,我局累计争取项目 16 个,争取国家、省市资金 10,588.00 万元。争取的项目资金分别包括水利、农业、林业三部分。(四)农业设施建设不断加强,生态环境日益完善第一,农田水利工作落到实处。一是争取资金 425 万元的塔山水库除险加固工程现已完成并通过省级验收,同时通过了财政部评审中心对工程、财务、业务的评审。现已投入正常使用。二是叶赫河堤防建设工程已开始动工,主河道治理长度 3.7 公里,争取国家项目资金 2180 万元,工程建成后,将保护叶赫镇镇内汛期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并保护两岸农田,使两岸农田粮食达到高产、稳产,保证农民收入稳定。三是石岭镇河道治理工程完成可研报告,已上报省水利厅,投资 6000 万元。第二,农村人居环境建设成效明显。自 4 月 2 日以来,我区在巩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所取得成果的基础上,紧紧围绕“三年任务两年完成”的总体目标,在四个乡镇 51 个行政村全面开展了农村人居环境建设工作。特别是“一核三带”节点镇、沿线村屯环境面貌发生了明显改观,脏、乱、差现象逐步从村屯消除,整洁、规范的人居环境初步显现。为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营造了良好的环境。截止到 6 月,全区“五清”工作已全部结束。 “一核三带”节点镇、沿线村屯各条村屯道路路路整洁,道路两侧垃圾清除运走;柴草垛归垛摆放;现已转入“十建”阶段。到目前为止,全区在开展“五清”工作过程中,累积出动人力 3.9 万人次,动用运输车辆 4800 台次、钩机 90 台次、铲车 3000 余台次。其中,共清理垃圾、粪堆、土石堆等 6.19 万立方米,清理柴草垛 2026 个,清理路边沟 10.36 万延长米,清理路障 5000 延长米。累计投入资金达 490 万元。在“两化”工作中,全区共植树 132.5 万株,在石岭镇建设三角绿岛一处,栽植云衫 310 株。其中,在“一核三带”交通线内,组织由市、区领导共同参加的以“公仆林”为主题的区直机关干部植树造林活动中,植树面积 30 亩,植树 6000 株;由区领导带领区妇联和团区委共同参加的以“巾帼林”、 “青年林”为主题的植树造林活动中,共植树5000 株;各乡镇组织乡村干部参加植树造林活动中,共植树 30000余株。各乡镇在此期间内,也积极组织乡村干部共同参加植树造林活动,共植树木 30000 余株。同时,开展了“小手拉大手,户户讲清洁”等活动。(五)林业工作开展顺利,完成既定工程任务全民义务植树运动深入开展,全社会办林业、全民搞绿化的局面正在形成。 “三北”防护林等生态工程建设成效明显。一是全面完成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主体改革工作,省级验收全部合格;二是累计完成投资 768 万元,巩固和完善了退耕还林工程,该项工程在国家阶段验收中全部合格;三是全面完成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造林面积 3000 亩、村屯绿化 10 个,目前全区林地面积达 46176 公顷,其中有林面积为 33180 公顷,森林覆盖率已达到 36.4%;四是林地管护工作得到加强。我局规定:项目造林不加强管护的一律不给验收,不能享受项目资金。五是森林防火完成预定目标。确保实现实现了春季无重大火灾的目标。(六)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示范效应得到体现自 2006 年以来,全区累计共投入新农村建设资金达到 6817.6万元。新农村建设省级示范村逐年增加,目前我区现有 6 个省级示范村。今年,争取新农村建设奖补项目 12 个,资金 195 万元。(七)农业科技水平不断提高,农村社会事业稳步发展我局大力推行科技下乡进村入户活动,开展“零距离”科技培训和技术指导,举办科技培训班 6 期以上,培训指导农民 2 万人次以上,免费发放资料 2.5 万份。引进试验推广玉米、水稻新品种 3个以上,重点推广测土施肥、无公害生产、玉米螟生物防治、农田统一灭鼠技术等农业新技术。累计进行耕地测土配方施肥 20 万亩;投入资金 18 万元,进行 10 万亩赤眼蜂生物防治工程;在石岭镇建立“高产示范区”1 个,具体涵盖塔子沟村的 9 个社共计 11839.5 亩。其中核心田 1070.85 亩,攻关田 150 亩。共涉及农户 658 户,投入资金 40 万元。农业机械总动力 53113 千瓦,农机保有量 644 台,农机具 695 台套。新注册拖拉机 40 台。二、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存在的问题二、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存在的问题一是发展现代农业资金投入不足,从实际情况看,中央财政、地方政府尚能尽之所能,但远远不够;因此发展现代农业还需农民自身资金的投入,但就目前而言,由于存在农产品价格拉动作用的相对减弱,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不断上涨等诸多因素,农民增收的难度加大,制约农民自身资金的投入。二是林业建设由于周期长,回报慢,所以一直以来投资规模小,建设标准低,效益不显著。三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欠帐较多,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不高,产业基地分散,缺乏规模效应,有产品、无产业,有亮点、无规模的问题仍然较为突出;农民的整体素质还有待进一步提高,新技术、新品种的推广应用步伐较慢,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短腿的问题表现较为明显。三、下步工作安排三、下步工作安排(一)坚持不懈地抓好粮食生产。一是认真落实好国家粮食直补、农机补贴和良种补贴政策,进一步抓好增产百亿斤商品粮能力工程项目建设,确保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二是深入挖掘农民增收潜力。积极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大中城市转移创业就业,拓宽农民收入渠道。(二)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进一步调整优化经营机制和生产组织方式,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示范区建设,积极筛选、推荐、申报一批各级农业产业化示范区,打造龙头企业集群集聚示范区,提高农业产业化辐射带动能力,推动农业产业化优化升级。(三)继续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切实把水利改革和发展作为统筹“三化”的基础保障,作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任务。加大水利改革发展的力度,关键是增加水利投入,创新体制机制,吸引社会资金参与水利建设。同时,继续扎实推进农村饮水、能源、泥草房改造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大资金投入,加快建设进度,确保工程质量,按期完成任务。(四)进一步加大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增强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大力推广高新农业技术,努力减轻农业面源污染。采取扶持政策,推广秸杆还田、测土配方施肥、生物农药等成熟农业技术,引导农民改变传统生产模式,不断提高生态农业的管理水平。(五)建立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加强有机食品、绿色食品申报认证管理工作,引导和帮助更多的企业申报有机食品和绿色食品。积极培育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组织,建立一支农业科技推广队伍,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提高农业技术服务水平。(六)加快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建设。坚持把城镇化建设与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围绕“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目标要求,继续抓好“千村示范、万村提升”工程,不断提高城镇品位、打造城镇特色、完善城镇功能,为群众创造优美、宜居的生产生活环境。(七)加大农业实用科技创新和推广应用力度。加强科技成果转化和示范推广,提高新技术、新品种、新材料、新工艺、新产品等科技成果的应用水平。积极开展农民技术培训,真正把全区农民培养成为有较强市场意识、有较高生产能力、有一定管理能力的现代农业经营者。积极培育农业高层次人才队伍,为农业科技进步和创新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