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4页
第2页 / 共4页
第3页 / 共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太 平 乡 中 心 完 小厚 德 博 学 勤 奋 创 新特特 色色 学学 校校 建建 设设 规规 划划 (2013201320182018)特色学校创建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具体体现,能最大限度地体现学校长 期以来形成的办学宗旨。当今教育发展的趋势,全面深化素质教育,探究 新的办学模式,走特色之路,是创建品牌学校的有效途径。根据我校近些 年来的探索经验和教师师资配备情况,我校拟将科研兴校作为我校的特色 建设项目,打造科研特色学校。 一、特色建设的背景分析:一、特色建设的背景分析: (一)基本情况分析(一)基本情况分析 目前,我校有教师 30 人,其中,40 岁以上 3 人,30 至 40 岁 10 人, 30 岁以下 17 人。教师平均年龄 31.2 岁。教师中,具有本科学历 10 人,专 科学历 18 人,中专学历 2 人;市级骨干教师 3 人,县级骨干教师 3 人。 从以上统计可以得出结论:我校最大的优势是教师年龄结构年轻化,这 是一个有工作激情、普遍具有上进心的集体,教师个人专业发展提升空间 较大。弱点是新教师多,2012 年后新分教师有 11 人,占总人数的三分之一, 这部分年轻教师缺少教学经验和管理经验。 (二)特色建设情况分析(二)特色建设情况分析 我校 2008 年提出并启动了“名校工程”和“名师工程”,首先通过 “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开阔了教师和学校领导的眼界,通过校 际交流,让老师们明白了自己与优秀教师的差距,激发了老师们向优秀看 齐的上进心,通过校本教研平台、培训、自修等形式,让一部分骨干老师 得到了迅速的成长,三年中,有了 6 名各级骨干教师。2011 年,我校历时 2 年的地级科研课题“农村小学教师专业发展探索与研究”得以立项实施, 并于 2013 年顺利结题。在这一科研课题的引领下,全校教师参与,围绕 “读”、“写”、“互助”三个核心,对农村小学教师专业发展进行了有 益的探索和尝试,全校教师在教育科研及个人专业发展方面积累一定的经 验。 2008 年至今,五年过去了,面对当年的“名校工程”方案,作为一个 太小人,我们真的应该感到脸红,我们还与“名校”距离太远。这集中体 现在两点:一是学校总体教学成绩仍处于全县同类学校中等水平;二是至 今学校办学仍无特色可言。然而,5 年来,我校从一个无任何科研成果、无 任何级别骨干教师、无任何级别表彰的学校,发展到拥有 6 名地、县级骨 干教师,科研成果获县级以上奖 50 个以上,并完成一个地级教育科研课题 的研究,学校获得县级以上优秀集体表彰 15 次以上,并挂牌为省级语言文太 平 乡 中 心 完 小厚 德 博 学 勤 奋 创 新字示范学校。谁也不能否认,我们的收获是巨大的,我们的付出是有回报 的。 总结五年的工作,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我们更应该看到自身工作开 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1.校长对学校的宏观发展还没有清晰的思路; 2.在一些非教育因素的冲击下,没有把握好工作的重心重点; 3.对于一些好的做法浅尝辄止,没有做到坚持; 4.一些教师的观念转变不够; (三)、当前学校发展分析:(三)、当前学校发展分析: 1.总体教学成绩分析:从学校所处的区域看,我校总体教学成绩明显受 制于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社会区域环境的大气候(社会价值观的扭曲,读 书无用论的抬头);二是家长重教意识不强,留守儿童过多,家庭教育环 节存在严重问题;三是课堂效率低下,教师业务能力和责任心有侍提高。 以上三个方面,不难看出,重点因素是第三。并且,第一和第二个因素属 客观因素,学校无力解决,而第三个因素则是主观因素,也是最重要的因 素,解决这一难点的主要方式就是依托校本教研,让教师在工作实践中得 到迅速成长。 2. 学校特色分析:要使学校办有特色,重要的是要充分发挥学校教师 的特长。教育实践告诉我们,一所学校的特色,往往最初来自这个学校有 特长的教师,准确点是他们的特长倾向以及他们的教育教学经验的积累与 升华。从对之前五年的工作总结中,不难看出,我校取得的成绩中,最突 出的是教育科研。而提高教师综合素质最有力的抓手就是教育科研,我校 教师的成长得益于科研,而成长后的骨干教师又促进并成就了学校的教育 科研,那么,我们何不一石二鸟,在充分利用好教育科研这个抓手的同时, 把它做大做强,进而成为学校的品牌。 综上所述,我校在几年的探索中已经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为特色学校 的创建奠定了很好的基础,为进一步推进学校特色的建设提供了有效保障。 所以,经过充分论证后,我们认为,太平小学的学校特色,应该定位为科 研特色。以教育科研为抓手,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打造高效课堂,大面积以教育科研为抓手,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打造高效课堂,大面积 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让科研从最初的手段到最终形成品牌。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让科研从最初的手段到最终形成品牌。这应该是 我校打造科研特色学校的核心思路。 具体规划按“特色项目,学校特色,特色学校特色项目,学校特色,特色学校”三步推进。 二、特色建设的目标二、特色建设的目标 1.20131.2013 年年 1010 月月20132013 年年 1212 月月 提出规划,制订工作方案,完善相关制度,全面启动科研特色学校创 建工作。太 平 乡 中 心 完 小厚 德 博 学 勤 奋 创 新2.20142.2014 年实现目标:年实现目标: 确立“科研兴校”“科研兴师”的意识,依托校本教研平台,围绕提 高教师课堂教学力这个核心开展校本研修,通过骨干引领,制度约束等方 式,全体教师初步养成读、写、思三个习惯。除 2 名 50 岁老教师外,全体 教师人人参与科研课题项目(小课题),学校有 1 至 2 个市级教育科研课 题立项实施,初步形成总体科研氛围,初步实现学校“科研特色项目科研特色项目”目 标,形成科研兴校特色办学的完整机制。学校总体教学成绩有明显提升。 3.20163.2016 年实现目标:年实现目标: 完善学校特色办学理念机制,全面提升教师综合素质,教师中有市级 骨干教师 6 人以上。学校有省市级教育科研课题立项实施,并有一半以上 教师参与其中,教师人人有科研成果,学校结集出版教师教育科研专著, 学校总体教学成绩有大面积提升,书香校园初步形成,完成“特色项目特色项目” 向向“学校特色学校特色”的过度,以特色促进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全面提升。 4.20184.2018 年实现目标:年实现目标: 学校形成浓厚的教育科研氛围,教师的教育科研基本成为一种自觉行 为,并成为个人专业发展的主要途径;学生普遍养成课外阅读习惯,师生 读书学习蔚然成风。教师中有省级骨干教师、市县级名师,骨干教师能自 觉向专家型人才的标准看齐,校级以上骨干教师人人有较高水平的科研成 果,鼓励并且帮助教师出个人专著,打响具有影响力的学校科研特色品牌, 初步完成“学校特色学校特色”到到“特色学校特色学校”的过渡。创建毕节市教育科研成果 一流的学校和金沙县教学成绩一流的乡镇中心完小。 三、特色建设的组织领导和措施。三、特色建设的组织领导和措施。 (一)、组织领导(一)、组织领导 成立特色学校建设领导小组 组 长:陈胜永 (校长) 副组长:张天才(教学副校长)、闫哼菊(教导主任) 组 员:冯伦信(德育组负责人)、陈传兴(总务主任)、陈琴(语 文教研组长)、龙明勇(数学教研组长)、申时芳(县兼职教研员) 人员分工:陈胜永负责全面工作,申时芳具体负责教师写作工作,闫 哼菊具体负责教师读书工作,张天才具体负责小课题工作,陈琴、龙明勇 负责围绕课堂核心的教研工作的组织实施。德育组相新增的关考核及负责 各类全校性活动,陈传兴负责后勤保障工作,各班主任负责以班级为单位 的各类活动的组织。 (二)特色建设的具体措施(二)特色建设的具体措施 1.完善以下制度: 太平小学教师学习、反思制度太 平 乡 中 心 完 小厚 德 博 学 勤 奋 创 新太平小学教师合作交流制度 太平小学教师课题研究制度 太平小学校本教研评价、奖励制度 2.特色学校建设领导小组成员大面积深入课堂观课,归纳整理出课堂 中存在的普遍问题,针对性地明确校本教研做什么,怎么做,制订计划, 按计划实施。 3.全面启动教师读书计划。明确单位时间内的阅读量,不定期随机举 行网络交流,每月定期举行一次全校性读书交流活动。明确交流的内容和 形式。 4.全体教师人人有自己的教育博客,每月定量写作教育反思、教育随 笔、读书笔记、读书心得等,提倡骨干教师每天写教育日记或教育叙事。 5.教师读书写作纳入学校月工作考核,明确考核条例。 6.结合教师本人教学实际和班级管理实际,寻找问题,明确难点,形 成小课题,并申报实施。可一人实施或小组实施。每个教师每学期至少参 与一个小课题的研究。此项工作纳入教师年度绩效考核。 7.每学期末召开一次课题的经验交流和成果推广专题会议,对一学期 的课题工作作总结。 8.围绕课堂,教导处出台相关规定,抓实新教师传帮带工作。 9.学校校长、副校长、教导主任、教研组长、县兼职教研员必须走进 课堂听课。校长每学期不少于 40 节,副校长、教导主任每学期不少于 30 节,教研组长、兼职教研员不少于 25 节。此项纳入本人绩效考核。 10. 实施学生课外阅读计划。内容包括: 三年级以上班级教室内建立图书角,并完善班级图书管理制度; 以班级为单位,建立学生课外阅读考核制度; 班级每学期开展至少 2 次以上的读书主题活动; 学校德育组每学期评选一次全校阅读之星和书香班级评选活动(德 育组制订评选细则),开展一至二次全校性读书主题活动; 学生课外阅读情况纳入每月一次的班级评优(德育组制订考核条例) 。 坚持做好全校晨诵和古诗词铃声的按期更换。 创建特色,是一项周期长、见效慢的系统工程,需要实践和思考的问 题还很多,但只要我们依靠全体师生,真正做到思想重视、大胆探索、不 断实践、及时总结,那么,我校的特色建设必然会取得可喜成果。太平乡中心完小太 平 乡 中 心 完 小厚 德 博 学 勤 奋 创 新2013 年 10 月 8 日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