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4页
第2页 / 共4页
第3页 / 共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 堡曼堑堂全苎! ! 旦壁些塑兰查会议论文集2 0 0 4 0 5 2 6 _ _ 一一_慢肝宁对慢性病毒性肝炎下丘脑一垂体一性腺、甲状腺、肾上腺轴的影响崔丽安1施伯安1张俊富2苑淑芳2固2曹延哲21 天津市中医学院一附院肝胆科( 3 0 0 1 9 3 )2 天津市肝病研究所( 3 0 0 0 1 0 )我们既往对慢性肝炎的研究发现,慢性肝炎、肝硬化均有不同程度的内分泌激素紊乱l l l 。根据中医肝藏血,肾藏精,精血豆化,肝肾同源理论,应用滋肝补肾的“慢肝宁”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能很好的恢复肝功能、促进肝细胞的修复和再生。本文从慢肝宁对慢性病毒性肝炎下丘脑垂体性腺、甲状腺、肾上腺轴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1临床研究 1 1 对象与方法1 1 1西医诊断标准:符合1 9 9 5 年全国传染病与寄生虫学术会议慢性肝炎诊断标准。中医诊断标准按1 9 9 1 年天津会议诊断标准。1 1 。2 入选病例标准:( 1 ) 符合慢性乙型肝炎诊断标准,并符合肝肾阴虚型分型标准:( 2 ) 肝功能持续异常 6 月;( 3 ) H B s A g 阳性伴I - I B e A g 或 H B VD N A 阳性;( 4 ) 血清睾酮,雌二醇、T 3 、T 4 、皮质醇指标异常。1 1 3 对象:选择慢性肝炎中医辨证为肝肾阴虚型 共6 0 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 0例,男性2 5 例,女性5 例,年龄1 8 5 7 岁,平均4 6 2 11 2 4 :对照组男性2 6 例,女性4 例,年龄1 7 - 5 5 岁;平均年龄4 5 1 l O 1 0 ,以上6 0 例慢性肝炎病程均在1 年以上,全部为住院病人。两组治疗前性另J J 、年龄j 肝功能、H B e A g 、H B V D N A 、 血清内分泌指标经统计学处理P 0 0 5 。1 1 4 治疗方法:治疗组服慢肝宁胶囊( 湖北随洲制药厂生产药物组成:生熟地、制首乌、枸杞予、沙参、麦冬、当归、川楝子、柴胡、鸡骨草、垂盆草等) ,每粒胶囊中含生药0 5 9 ,每日3 次,每次6 粒,疗程6 个月。对照组服抗纤软坚冲剂( 本院制剂室提供:虎杖、柴胡、水红花子、甘草、黄芪、虫草、炙鳖甲、土鳖虫、生牡蛎、桃仁、丹参等) ,每袋冲剂6 9 ( 含生药4 5 9 ) ,用法:每日3 次,每次1 袋,疗程6 个月。患者在6 个月服药观察期间兼服一般保肝药,V i t c 0 1 9 、V i t B c o2 撑、肝荣2 撑,均每日3 次。 1 1 5 观察指标及方法血清激素测定:睾酮( T e s ) 、雌二醇( E 2 ) 、 三腆甲状腺原氨酸( 总T 3 ) 、甲状腺素( 总T 4 ) 、皮质醇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试剂盒购自北方生物技术研究所。与内分泌激素指标同步检测肝功能:应用日本岛津产U V 7 3 0 半自动生化分析仪、按常规方法测定A L T 、A S T 、白蛋白及胆红素:乙肝病毒指标:H B s A g 、抗H B s 、H B e A g 、抗H B c 均应用奥地利 产S P E C T R A - I I 酶标仪,采用E L I S A 法检测,H B V D N A 以地高辛标记探针,采用斑点杂交法,药盒由北京医科大学肝病研究所提供。1 】6 观察方法患者入院后由两名医师确诊,每周记录症状及体征,服药前取血查内分泌激素,肝功能及乙肝六项,服药期间每月复查肝功能及乙肝六项,停药后半年查肝功能、乙肝六项、内分泌激素指标。1 1 7 统计方法t 检验和X 2 检验。 1 2 结果1 2 1T e s 、E 2 水平变化见表1 。表l两组治疗前后T e s 、E 2 水平变化情况注:与正常组比,P 4 0 I U ,T - B I L O 0 5 ) 。 1 2 指标检测血清转氨酶等肝功能指标,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H B s A g 、抗H B s 、H B e A g 、抗H B e 、抗H B c 五项H B V 血清标志物, 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试剂盒由中国原予能研究 所提供;血清H B VD N A ,采用微板核酸杂交法定量检测( p g m 1 ) ,试剂盒由第一军医大学生物 医学诊断研究中心、广州蓝星生物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提供。 1 3 治疗方法所有患者中医辨证均按病毒性肝炎中医辨证标准2 ,选择慢性乙型肝炎临床上最常见的湿热中阻、肝郁脾虚、肝肾阴虚、瘀4 2血阻络四型o 作为治疗对象,各型分别采用小柴胡汤合茵陈蒿汤、逍遥散、一贯煎、桃红四物汤等专科协定处方加味进行辨证治疗。每日l 剂, 水煎服,3 个月为1 疗程,连续治疗2 个疗程。治疗疗程观察中,均未使用干扰素、拉米夫定等抗病毒药物及联苯双脂类降酶药。 1 4 观察指标治疗前,所有患者均常规进行全 套肝功能指标、H B V 血清五项标志物及H B VD N A 检测;治疗后,每月复查肝功能指标1 次, H B V 血清5 项标志物及H B VD N A 均3 个月( 1个疗程) 复查1 次。1 5 血清转氨酶变化模式的界定根据治疗过 程中患者血清转氨酶的变化特点,我们将其变化模式界定为:降低型( L 型) :治疗后1 3 个月,血清转氨酶明显降低( 降幅 5 0 ) 或恢复正常。多见于治 疗前血清转氨酶水平较高( 2 0 0 I U ) 的患者。 升高型( H 型) :治疗1 - 3 个月血清转氨酶较治疗前明显升高( 升幅 5 0 ) 。多见于治疗 前血清转氨酶水平较低( 5 0 ( 与再次升高前的水平相比较) 。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