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5页
第2页 / 共5页
第3页 / 共5页
第4页 / 共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血液和血型血液和血型说课稿说课稿各位领导评委老师: 大家好! 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苏教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生物圈中的人 第十章人体内的物质运输和能量供给第一节血液和血型 。下面我将从教 材分析、学情分析、教法确定、教学过程及设计、教学效果预测、板书设计等 几个方面来对本节课的设计进行说明。 一、教材分析一、教材分析 第十章人体内的物质运输和能量供给共分为五节:血液和血型、血液 循环、人体和外界环境的气体交换、人体内的气体交换、人体能量的供给。本 章内容较多,在本册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人体内的物质运输和能量供给是人体 内重要的生理活动,它和人体的呼吸、消化、排泄等生理活动的关系十分密切。 而人体内的物质运输主要是由血液完成,血液在整个生命活动中占有相当重要 的地位。本节课内容中血型的鉴定以及相关的输血知识与每个人的生活联系密 切。通过对本节内容的学习,学生不仅能获得相关的知识为学习人体其他生命 活动奠定基础,也能解决一些生活实际问题。所以本节内容显得尤为重要。基 于对教材的解读分析,我确定了本节课的三维目标,如下: 知识目标 1.说明血液的组成和功能。 2.说出 ABO 血型的类型,解释血型鉴定原理及过程。 3.概述人体的血量,说出失血对人体的影响。 4.理解血型与输血的关系,说明输血原则 5.举例说出无偿献血的有关知识。 能力目标 1.通过观察血液分层演示实验,描述分层现象,概述血液组成。 2.观察人血液永久涂片,尝试识别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观察它们的大 小及形态特点。 3.分析血常规化验单,根据各项化验数据与正常值的比较,体验它为诊断疾 病提供科学依据。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认同我国的无偿献血制度;培养学生在生活中能珍爱生命、关心他人的情 感,愿意向家长、亲友宣传无偿献血知识,并确立自己成年后愿意无偿献 血的信念。 二、学情分析和教学重难点的确定二、学情分析和教学重难点的确定 本节课的教授对象是七年级的学生,经过半年多的生物学知识的学习,他们 在学习方法和获取知识上均有了自己的理解与分析,但处于青春期的他们在知 识的内化、思维与判断上还是存在一些局限,对于某些知识的获取和内化也存 在着很大的难度。本节课中说出血液的组成和功能、说出 ABO 血型的类型及 解释血型鉴定原理及过程、血常规检查对诊断疾病的意义和血型与输血的关系 就是学生学习的重点也是学习的难点。 三、教学方法三、教学方法 根据知识的结构特点、知识与生活的密切关系以及学生的认知特点,本节 课我采用的主要教学方法是情景教学,配以学生发现总结归纳老师完善细化、师生讨论交流、老师讲授等方法。 四、教学过程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谈一谈:你对血液的认识。 设计思想:知识源于生活,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特的知识宝库。从小到 大,学生一般都有受伤流血、抽血或验血的经历,从各种媒体中也会获取到一 些有关血液的知识信息。为学生搭建一个交流平台,结合自己的切身感受谈对 血液的认识,相互启发,分享彼此的见解和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过渡语:同学们谈了这么多自己对血液的认识,你想过这些问题吗?血液 属于什么组织? 血液由什么组成? 血液为什么是红色的? 伤口流出的血液为什么会凝固? 有时伤口会出现红肿化脓现象,为什么? 身体不适到医院看病,为什么要抽血化验? 失血过多为什么要输血? 设计思想:用一连串的疑问,进一步激发学生想探究了解血液的兴趣,调 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自然导入新知识的学习。二、新课教学 (一)血液的组成和功能 活动一:观察血液分层现象 方案:首先教师讲述实验采血过程及对血液的处理,然后播放视频人血液 分层实验后,请学生描述血液分层现象,师生共同归纳血液的组成,教师板 书。水(约占 90%)蛋白质(约占 7%)血浆(55%) 葡萄糖(约占 0.1%)无机盐(约占 0.9%)废物(约占 2%) 血液 白细胞血细胞(45%) 血小板 红细胞 设计思想:这部分教学是以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为目的。知识的获 得及心智技能的形成是由动作结构和活动结构逐步内化的。通过观察实验,使 学生亲眼看到血液的分层现象,将学生卷入探索情境,引导学生投入观察、思 考和描述表达活动。 过渡语:人体的血细胞有 3 种,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它们都长得什 么样呢?下面让我们通过实验观察来认识它们。活动二:观察人血涂片 方案 1:观察人血永久涂片在学生观察结束后,要求学生根据所观察到的,再阅读 P39 课文相关内容, 完成下表: 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 数量最多较多较少 形态 结构 功能1. 成熟的无核,呈双 凹圆饼状。 2. 含血红蛋白,呈现 红色,能运输氧气。3. 红细胞或血红蛋白 过少,会的贫血症。1. 体积比红 细胞大。 2. 有核,种 类繁多。 3. 有的能吞 噬病菌。1. 体积最小,无核。2. 可以止血并加速 凝血。设计思想:这部分教学是以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为目的。让学生通 过显微镜观察人血涂片,先从感性上认识红细胞、白细胞的形态及数量差异, 再从理性角度进行学习,使学生获得的知识结构化。活动三:我想我说 通过问题“血液在血管和心脏构成的封闭管道中不停地流动,有什么用处? ”引导学生总结归纳血液的功能。方案:通过表格引导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归纳总结。血 液 的 组 成生 理 功 能 血浆运载血细胞运输养 料和废物 红细胞运输氧气 白细胞吞噬病菌血 液血 细 胞血小板止血凝血设计思想:通过归纳活动逐步内化所学的知识。用表格能简洁明了地归纳 知识体系,在对生物基础结构生理知识的学习中非常适用。活动四:实践应用解读血常规化验单首先教师向学生介绍血常规化验是临床诊断的一种辅助手段,再由学生对 自己带来的血常规化验单进行分析。这时教师通过投影提供“人血常规化验单 说明表” ,为学生解读血常规化验单提供理论依据。人血常规化验单说明表 检 查 项 目正常参考值说明 人体在运动、饱食和缺红细胞计数(RBC)男:(4.05.5)1012/L女:(3.55.0)1012/L氧等情况下,红细胞数 会暂时增加。贫血时, 红细胞数会明显减少白细胞计数(WBC)(510)109/L人体在失血、剧痛、烧 伤、炎症、白血病等情 况下,以及女子月经、 妊娠和分娩期时,白细 胞数会明显增加。在药 物中毒、骨髓造血机能 损害等时,白细胞数会 明显减少 血红蛋白(Hb)男:120160 g/L 女:110150 g/L贫血时,血红蛋白含量 会明显减少血小板计数(PLT)1.5x10113.5x1011 /L血小板数过少,机体会 异常出血。血小板数过 多,机体易形成血栓等 设计思想:“实践应用解读血常规化验单活动”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 的能力为目的,使全体学生投入到解读活动中,通过活动结构逐步内化所学的 知识,学会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问题得出结论,实现知识的迁移。同时学生 对“血细胞的功能”进一步加深理解,了解并关注血液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板书设计板书设计 第一节血液和血型第一节血液和血型 第 1 课时血液的组成合功能 一、血液的组成和功能 1、血液的分层现象水(约占 90%)蛋白质(约占 7%)血浆(55%) 葡萄糖(约占 0.1%)无机盐(约占 0.9%)废物(约占 2%) 血液 白细胞血细胞(45%) 血小板红细胞 2、人血涂片的观察 三种血细胞的比较 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 数量最多较多较少 形态成熟的无核,呈双凹圆饼状。体积比红体积最小,无结构 功能含血红蛋白,呈现红色,能运 输氧气。 红细胞或血红蛋白过少,会的 贫血症。细胞大。 有核,种 类繁多。 有的能吞 噬病菌。核。 可以止血并加 速凝血。3、血常规数据解读 检 查 项 目正常参考值说明红细胞计数(RBC)男:(4.05.5)1012/L女:(3.55.0)1012/L人体在运动、饱食和缺 氧等情况下,红细胞数 会暂时增加。贫血时, 红细胞数会明显减少白细胞计数(WBC)(510)109/L人体在失血、剧痛、烧 伤、炎症、白血病等情 况下,以及女子月经、 妊娠和分娩期时,白细 胞数会明显增加。在药 物中毒、骨髓造血机能 损害等时,白细胞数会 明显减少 血红蛋白(Hb)男:120160 g/L 女:110150 g/L贫血时,血红蛋白含量 会明显减少血小板计数(PLT)1.5x10113.5x1011 /L血小板数过少,机体会 异常出血。血小板数过 多,机体易形成血栓等 4、贫血:当血液里红细胞的数量过少(少于 3.5x1012 /L) ,或者红细胞中的血 红蛋白含量过少(少于 100g/L),人就会出现贫血。(课本 39 页)设计思想:本板书中采用了知识框架结构,使得知识结构系统化,表格的使用使 得知识的对比清晰更容易让学生理解.以上就我对本节课的设计说明,希望各位领导评委老师给以批评指正,我 的说课结束了,谢谢!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