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6页
第2页 / 共16页
第3页 / 共16页
第4页 / 共16页
第5页 / 共16页
第6页 / 共16页
第7页 / 共16页
第8页 / 共16页
第9页 / 共16页
第10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考题型突破系列(一)计算类选择题【题型特点】政治学科计算类选择题都出于经济生活部分,具有综合性、灵活性的特点,往往难度较大。主要包括两类:一是显性计算题,可以直接套用公式解答;二是隐性计算题,需要运用概念之间的关系来分析。主要包括:货币(纸币)发行量、货币流通次数的计算;商品价值量(价格)、商品价值总量的计算;外汇和汇率的计算;企业利润的计算;恩格尔系数的计算;居民投资收益的计算(主要是利息、买卖外汇的收益);税收的计算;个人消费品分配相关问题的计算;价格变动引起商品消费量变动相关问题的计算。【典型案例】(2013新课标全国卷)中国H公司与美国某公司签订服装出口合同,约定服装单价为24美元,一年后交货。H公司生产一件服装的成本是144人民币元。签订合同时汇率为1美元=6.32人民币元,交货时为1美元=6.27人民币元。在不考虑其他条件的情况下,H公司交货时的利润率比签约时的利润率 ( )A.下降0.83% B.下降0.76%C.上升0.83% D.上升0.76%【解析】选A。题干 分析根据材料数据分析出现的变化:一是美元对人民币汇 率发生了变化;二是其他条件未变,但人民币汇率升高 ,仍按原先美元价格出口,导致企业利润减少、利润率 降低题肢 分析1美元兑换人民币数量下降,说明人民币升值,不利 于我国企业出口,利润率降低,排除C、D; 计算利润率变化数值:现利润率=(6.2724- 144)144100%,原利润率=(6.3224- 144)144100%,二者的差额=(6.2724-144)- (6.3224-144)144100%=-0.83%,选A,排除B【方法技巧】做这类题学生的失误主要表现在四方面:一是不能准确运用公式,造成计算错误;二是不能理解经济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导致错误;三是对题干、题肢关键词句把握不准,导致错误;四是数学思维、计算方式把握不准,导致计算错误。因此,解答此类选择题,必须注意以下方面:第一,牢记计算公式。主要包括:(1)流通中的货币量=待售商品的价格总额/货币流通次数;(2)企业利润=企业生产总额-企业生产成本;(3)恩格尔系数=食品支出/家庭消费总支出;(4)名义利息收入=本金利率期限,实际储蓄收入=本金(利息率-CPI);(5)商品价值总量=单位商品价值量时间期限。 第二,把握经济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相等、无关、正比、反比、同向、反向。主要有:(1)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变化商品 数量社会必要 劳动时间商品 价值量商品 价值总量社会劳动 生产率提高增加减少减少不变降低减少增加增加不变变化商品 数量社会必要 劳动时间商品 价值量商品 价值总量个别劳动 生产率提高增加不变不变增加降低减少不变不变减少(2)汇率的变化及其影响:外汇汇率升高,则人民币汇率跌落、人民币贬值;反之亦然。(3)价格变动与互补品、替代品变动的关系:一商品价格上升,其需求与其互补商品的需求减少,其替代商品的需求增加;其价格下降,则其需求与其互补商品的需求增加,其替代商品的需求减少。第三,掌握关键词句。如:社会(国家、行业、部门)、个别、提高(增加)、下降(减少)、货币贬值还是升值、外币对人民币的汇率升高还是降低等。第四,运用数学思维方法进行计算。如:正比(同向)用,反比(反向)用,增加用(1+%),减少用(1-%)等。【技法训练】1.(2013大纲版全国卷)假设某国M产品只由甲、乙两家企业提供,售价为10元。2011年,甲企业生产500万件,乙企业生产400万件。2012年,甲、乙企业的劳动生产率都提高一倍,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M产品的价格和社会总价值分别是( )A.5元 9 000万元B.10元 9 000万元C.5元 18 000万元D.10元 18 000万元【解析】选A。由于某国M产品只由甲、乙两家企业提供,2012年,甲、乙企业的劳动生产率都提高一倍,即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一倍,因为社会劳动生产率与商品的价值量成反比,故2012年M产品的价格为10/(1+100%)=5元;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变化与商品的价值总量无关,所以M产品的社会总价值为(500+400)10=9 000万元,故选A。2.(2011新课标全国卷)2010年某企业的生产条件处于全行业平均水平,其单位产品的价值量为132元,产量为10万件。如果2011年该企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10%,而全行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20%,其他条件不变,则该企业2011年生产的商品价值总量为( )A.1 452万元 B.1 320万元C.1 210万元 D.1 100万元【解析】选C。第一步:该企业2011年产品数量是10(1+10%)=11(万件);第二步:2011年单位商品价值为132/(1+20%)=110(元);第三步:该企业2011年创造的价值总量为11011=1 210(万元)。3.(2013上海单科)下表为2011年江苏省、浙江省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消费支出和食品支出。同年,上海市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35.48%。据此可知,三省(市)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排序正确的是 ( )地 区江 苏苏 省浙 江 省消费费支出(元)16 78220 437食品支出(元)6 0617 066A.浙江上海江苏B.浙江江苏上海C.江苏浙江上海D.江苏上海浙江【解析】选D。恩格尔系数是食品支出占家庭消费总支出的比重,江苏省的恩格尔系数为6 061/16 78236%,浙江省的恩格尔系数是7 066/20 43734.6%。故三省(市)的恩格尔系数排序应为江苏上海浙江。故选D。4.(2012海南单科)M国2011年货币供应量为15万亿元,同期商品价格总额为30万亿元。若M国货币流通速度加快20%,国内生产扩大10%,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该国物价水平的变化大致是 ( )A.下降10% B.上升10%C.上升30% D.上升50%【解析】选B。流通中的货币量=(待售商品的数量商品的价格)货币流通次数,那么,待售商品的数量商品的价格=流通中的货币量货币流通次数。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货币流通速度与商品价格成正比,货币流通速度加快20%,价格就会上涨20%;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数量与价格成反比,国内生产扩大10%,商品数量就增加10%,商品价格就会降低10%。上述两种情况同时存在,商品价格就会上升10%。故选B项。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