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肾阳不足等,尤以肺脾气虚多见。肺气虚,卫表不固,风寒乘虚侵袭:脾气虚弱,化生不足鼻窍失养,外邪或异气从口鼻侵袭,停聚鼻窍而发为鼻鼽。肺气虚者,治疗宜温肺敬寒益气固表;脾气虚者,治疗宜健脾益气,鼻鼽方由温肺止流丹、参苓白术散、玉屏风散、缩泉丸加减组成。其中以温肺止流丹温肺散寒,以参苓白术散健脾益气,玉屏风散益气固表,缩泉丸兼以温肾,加蝉蜕以祛风I E 痒,全方合用共奏温肺散寒,健脾益气之功故对肺脾气虚之鼻鼽有良好的疗效。本组病例为近期疗效,远期疗效尚有待观察。微波配合中药治疗变应性鼻炎6 9 例分析( 河南省睢县中医院4 7 6 9 0 0 )冯桂兰周素英摘要利用微波配合中药治疗变应性鼻炎6 9 例。微波( 长春志诚) 功率调至2 0 2 2 w 电极点触双侧下鼻甲,与之相对应的鼻中隔和鼻匠部,术后局部滴1 麻黄素和地塞米松眼水,口服抗生素,抗组胺药和糖皮质激素一周。术后3 5 天鼻腔换药,以清除痂皮和伪膜。术后3周粘膜基本恢复正常。服中药巩固疗效。6 9 例中属肺热型者9 例,中药拟清热凉血脱敏:属卫气不固型者6 0 例,拟益气固卫脱敏,每日一付,连服月余。随访一年无一例复发。微波在生物体内主要引起热效应,周围组织反应轻微。微波术后,可以降低鼻腔局部胆碱神经兴奋性,使血管舒张减轻,腺体分泌减少,过敏症状得以缓解。中药的辨证治疗,可以双向调节免疫力,增强机体防御能力,副作用轻微,可长期应用。若今后能加强临床药理作用研究,找出其应用有效的科学理论依据,必将使中医中药在治疗变应性鼻炎中发挥更大作用。变应性鼻炎,中医称之为“鼻鼽”,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鼻科疾病,发病率为正常人群的6 3 2 。随着现代化学工业的发展及生活环境的改变,此病有逐年增加的倾向。我科从2 0 0 0 年8 月以来,采用微波配合中药治疗变应性鼻炎,总结完整病历6 9 例,并随访,疗效满意,现总结如F :l 、病例资料全部病例均为我科门诊确认的变应性鼻炎,共6 9 例,其中男2 8 例,女5 l 例,年龄1 9 5 8岁均为常年性发作,病程1 - 1 0 年以上。2 例男性患者伴有哮喘。职业有司机、农民、教师、理发师、1 人等。2 、治疗方法2 1 微波治疗采用长春志诚多功能微波治疗仪,输出功率调至2 0 2 2 W ,2 的悟因鼻腔粘膜表麻1 0 1 5分钟,电极散在点触双侧F 鼻甲,与之对应的鼻中隔粘膜,以粘膜发自为限,鼻丘部点触时发出一轻微爆破声为限,若下甲肥人妨碍呼吸者,微波电极采用划痕法以热凝下甲肥厚的粘膜。术后鼻腔给予1 麻黄素和地塞米松眼水滴鼻,以减轻局部反应和预防组织粘连,并口服抗生素、抗组胺药和糖皮质激素一周。术后3 5 天鼻腔换药以清除痂皮和伪膜,一般术后3 4周粘膜恢复正常,临床症状消失。2 2 中药内服6 9 例中属肺热型者9 例。临床表现为鼻痒、喷嚏多,对寒冷刺激不敏感,对煤气、香烟、异气等敏感,体质壮实,局部检查鼻粘膜充血鲜红,或有鼻衄,口渴多饮,舌质红,脉实有力。中药拟清热凉血脱敏,药用桑白皮l o g ,黄芩l o g ,茜草1 5 9 ,紫草1 5 9 ,旱莲草1 5 9 ,蝉衣1 5 9 ,干地龙l o g ,乌梅l o g ,诃子肉l o g ,并随症加减,如肺热甚伴有鼻出血者加丹皮、赤芍,口渴加芦根等。属卫气不崮型者6 0 例,临床表现为长期似在感冒中,怕冷,活动时汗出甚。入冬症状明显,鼻塞严重,局部检查鼻粘膜苍白甚或淡紫,双下甲水肿充满鼻腔,舌质淡,脉沉细,中药拟益气固卫脱敏,药用黄芪3 0 9 ,防风l O g ,向术l o g ,桂枝6 9 ,白芍l O g ,仙茅l o g ,仙灵脾l o g ,乌梅1 5 9 ,干地龙l o g ,蝉衣1 5 9 ,诃子肉l O g ,每日一付,连服月余,随访一年无一例复发,2例伴有哮喘者症状也消失。3 、讨论两医认为“变态反应”即“改变了的反应性”,为一类特殊的病理性免疫反应,即由于反应过于强烈而导致的组织损伤和功能紊乱。具有这种过敏体质的人其特异性抗体形成能力及介质细胞释放活性介质的能力极强,副交感神经兴奋性高,其基本病理为毛细血管扩张,通透性增高和腺体分泌增加,从而表现为阵发性喷嚏,流大量清涕,鼻塞鼻痒等,微波在生物体内主要引起热效应,局部热凝治疗后人为地破坏了鼻腔内病理性免疫反应,降低了副交感神经的兴旮眭,使血管舒张减轻,腺体分泌减少,鼻部过敏症状得以缓解。变应性鼻炎属祖国医学“鼻鼽”范畴,清初郭广生在外科大成中F 了这样一个精简的断语:“人之秉质有偏”,与现代的特异性体质相吻合。祖国医学认为鼻鼽的发生与肺、脾、肾脏气虚损关系密切,为本虚标实证。方中玉屏风散益气固卫,现代药理研究,玉屏风散有双向调节免疫力的功能,能够改善变态反应疾病的高敏状态,仙茅、仙灵脾即_ _ 二仙汤温阳补肾:干地龙、蝉衣、诃子肉祛风止痒,脱敏止嚏:茜草、紫草、旱莲草凉血脱敏,东医宝鉴载:“鼻为肺窍,痒为火化,发于鼻则痒而嚏。”局部检查鼻粘膜充血,体牡脉实者不能一概以“虚”视之,此为“火乘金为病”。投以清肺之桑叶、黄芩、芦根等。只要辨证准确,用药精当,就可达到满意疗效。若能加强临床方剂药理作用研究,找出其应用有效的科学理论依据必将使中医中药在治疗变应性鼻炎中发挥更大作用。8 0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