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 1 4第1 1 届全国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手法为主,针灸中药为辅治疗颈椎病体会李盛华鄢卫平 甘肃省中医院兰州7 3 0 0 5 0颈椎病又称颈椎综台征,是颈椎阐盘退行变性后,椎体间松动,椎体缘产生骨赘( 骨刺或骨蜻) 或推间盘破裂脱出等压迫神经根、脊髓或椎动脉而引起的各种症状。既然是综合征,故在临床中我们采用综合性治疗的方法。治疗后,疗效满意。现将我们在临床治疗中,用手法为主、针灸、中药为辅治疗的3 8 0 例颈椎病病例的治疗体会汇报如下。 1 临床资料本组3 8 0 例中,门诊2 3 2 例、住院部1 4 8 例,男性2 1 0 例,女性1 7 0 例,最小年龄1 1 岁,最大年龄7 8 岁其中颈型5 7 例,神经根型3 9 例,椎动脉型8 2 例,脊髓型4 5 例、交感 中经型2 5 倒,混合型1 1 4 例,其它型1 8 例。所有病例均有颈椎正侧、双斜过屈过伸位x 光片、其中拥有C T 2 0 6 例,拥有M R l 9 5 例,同时拥有C T 、M I l I 的6 9 例。 2 临床诊断临床诊断我们采用了两种方法,一是通过颈椎病各分型所表现的临床症状和体征以及X 光片、双及豫】做出诊断;二是采用中医按诊法。对颈部骨、关节结构的改变,颈周肌肉、韧带松紧度、硬度的改变,颈部三维活动度的改变- 以及颈动脉、椎动脉搏动度的改变进行触诊,结合中医脉诊来作出的诊断。 3 治疗方法3 1正骨手法( 1 ) 触按法:用双手拇指触摸颈部棘突的偏歪情况,触摸头夹肌、肩胛提肌、斜方肌、冈上肌及项韧带等颈后肌肉、韧带的强硬程度;用双手四指触摸颈椎前缘、侧缘骨质增生、韧带肥厚情况及颈前胸锁乳突肌、胸骨舌骨肌、颈动脉搏动等情况进行触按,通过触按法来判断病情情况,如局部形态变异硬结板紧均是病态,而形态正常、柔软松灵即为无病以椎体而言正常情况下其排列有序,等差相对,其周围组织柔软松灵;初病则周围组织有硬结板紧之感,虽引致椎体之结构排列发生变化,但并无椎体自身形态之变化( 如增生、小关节紊乱,椎问盘膨出等改变) 。稚体自身形态及颈周组织等变化以病势深浅都可以通过触按法确定,故触诊法是正骨手法及针灸施术的关键。( 2 ) 放松牵引手法:将胸部紧贴在患者枕部,用左手置于患者下颌部位进行牵引,牵引的方向及力量通过触按法搜集的病情情况。行垂直牵引或过伸位牵引,重量以3 至1 0 公斤为宜,时间十五分钟,同时用右手做颈后部肌肉松解理筋法,用点、按、揉、理筋、弹拨等手法以松解肌肉粘连、解除肌肉痉挛以及牵引手法使椎间隙增宽,负压增大,缓解椎阃盘组织向周围的外突力,增大椎间隙和椎间孔使神经根所受的挤压得以缓和,神经根和关节囊的粘连得以松解。( 3 ) 整复手法:通过颈部触诊法所掌握的颈部变化情况,结合x 光片、骨关节结构改变的情况、做出综合判断采用定点旋转复位法,旋牵手法侧旋提推法,微小移位复正手法等对骨与关节的移位予以整复 3 2 针刺疗法( 1 ) 选穴:风池( 双) 、大杼( 双) 、颈夹脊,患侧肩井、天宗、肩髑、曲池、外关、舍谷、肺俞、心俞、扶突、人迎、天鼎、缺盆、风府、大推、肩中俞、肩外俞等穴。扶正时多选用:十二井穴、十宜穴;祛邪时多选用:环跳、人中穴及患侧颈、肩、臂部阿是穴。( 2 ) 针刺方法:根据穴位点的虚实情况进行针刺的补泻手法。针刺补泻以“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下则灸之”为原则,采用适当的手法激发经气以补益正气、疏泄病邪而调节脏腑经络功能及阴阳平衡- 对于未辨清寒热、虚实时,行平补平泻手法;得气后留针3 0 分钟,针刺深度根据颈部触诊情况,刺激强度因人而宜,有时可深达关节囊3 3 辨证施治通过按诊、脉诊、舌诊及问诊对患者疾病的表里寒热、虚实、阴阳及气血津液、脏腑、辨证分析,施行治则、拟以方药,我们在临床中将颈椎病的中医辨证施治分四型十四证。( 一) 颈型颈椎病分为:a 风寒型b 气血瘀滞型:c 肝肾不足型( 二) 神经根型颈椎病分为:a 风寒湿型:b 气滞血瘀型;c 肝肾亏虚型;d 寒湿型。( 三) 榷动脉型颈椎病分为;8 肝阳上亢型;b 痰浊中阻型:c 气血虚弱型;d 肝肾不足型;e 痰瘵交阻型。( 四) 脊髓型颈椎病分为;a 类痉证型I h 类瘘证型。通过中药的内服、外敷达到综合治疗目的。 4 疗效观察 4 1 疗效评定标准目前国内尚无统一的疗效评定标准,我们根据颈椎病的分型所表现的临床症状与体征及x 线片、c T 、躲1结合较有权威的实用骨科学著作暂时制定出颈椎病各型的疗效标准。在这方面我们已做过大量的工作,开展了旋牵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实验研究。及手法标准操作规程( S O P ) 的研究。目前我们的疗效标准为治愈:经治疗后症状消失,追踪1 年无复发,复查X 线或C T 改善显著;好转:治愈后6 个月内复发,但症状体征明显减少,复查X 线片或C T 有改普;无效:经治疗后症状无改善、或有3 个月后复发,复查x 线片或c T 无明显改善。4 2 治疗结果本组3 8 0 例患者,3 5 5 例有效其中治愈2 7 8 例,占7 3 2 ,好转7 右例,占2 0 t 无效2 6 例,占6 8 ,1 5 天为一疗程,一疗程内治愈6 4 例,2 疗程内治愈1 1 9 例,三疗程内治愈9 5 例。以颈型、神经根型、交感型、椎动脉型治愈率较高 5 讨论颈椎病是常见病、多发病、同时是多病之源。它与高血压、心律失常、心脑血管疾病、运动神经元疾病,视力障碍等多种疾病第1 1 届全国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2 15密切相关,颈椎病非手术治疗在整个治疗中占极为重要地位绝大多数颈椎病经非手术治疗可以得到康复,手术治疗虽然逐年改进,但由于手术尚存一定危险,且术后完全根治者仅为少数,颈椎病的非手术治疗方法多种多样,治疗效果越来越理想,主要的方法有牵引、正骨手法、按摩、针灸、针刀、挑灸、钩针、提筋、中药热敷、刮痧、外贴、理疗和充氧自体血回输方法,封闭治疗( 包括局部药物封闭、硬膜外封闭、穴位封闭) 离子导入法等,这些方法有效的提高颈椎病治愈率我们已在临床中广泛地开展及应用,并将它们结合起来,制定出颈椎各型各期治疗方案、达到了良好的治疗效果,但是颈椎病的发病人数较多,采用以手法为主,针灸、中药为辅治疗方法,用简、廉的治疗方法亦达到满意的治疗效果。颈椎病的手法治疗效果在于手法的精细程度,要掌握颈部的解剖结构,掌握颈椎X 光片的细微改变,熟练触摸颈部骨关节,肌肉、血管、神经的改变情况,不同的颈椎改变施以不同的手法,国内外许多学者为颈椎的手法治疗提供临床实践及理论实验基础,我们的手法基础来源于杨克勤、韦贵康、罗有明、冯天佑、H a l d e m e n 等的颈椎整脊手法。针灸治疗颈椎病、是以中医基础理论为指导,运用针灸的方法,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辨证论治,针灸具有调和阴阳、舒通经络,扶正祛邪的作用,现代针灸的治疗作用研究成果显示,针灸对机体的作用是多方面的,但集中反映在镇痛,对机体各系统功能的调整和增强机体防御免疫能力3 个方面。针灸在颈椎病的治疗中十分必要。中药对颈椎病治疗是通过四诊合参,对患者病情加以掌握了解。以八纲,气血律液、脏腑、经络、六经、卫气营血和三焦等辨证,对患者施行治则、拟以方药,运用中药的内服,外敷治疗,达到全身气血畅通,脏腑功能和调,在颈椎病的治疗中亦十分重要。在颈椎病的治疗中,手法是关键- 可调整颈椎椎体间钩椎关节及小关节之咬合状态,纠正颈椎生理弧度,改善颈段之力线及椎管内外的平衡,松解神经根的粘连、针灸、中药调节局部及全身的气血畅通、阴阳平衡、脏腑功能和调。三法配合达到标本兼治之功效。需指出在症状解除以后t 需作颈部“左顾右盼”、“仰首观天”、“挺胸转颈”等功能锻炼,或作“米”字功锻炼,日常生活要纠正不良姿势及习惯,并选择适应颈椎生理弧度的枕头,加强颈部肌肉功能锻炼,以预防复发。L i n d g r e n 术式治疗蹄外翻( 附2 3 例体会) J f 、张德宏李盛华 甘肃省中医院兰州7 3 0 0 5 0躅外翻是足部常见的畸形,手术方法很多,约达2 0 0 多种但至今尚未有一种理想的手术方法,且术后常复发畸形我院自1 9 9 9 2 0 0 2 年3 月,采用L i n d g r e n 术式治疗躅外翻患者2 3 例( 3 7 足) ,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自1 9 9 9 2 0 0 2 年3 月,采用L i n d g r e n 术式治疗腮外翻患者2 3 例共3 7 足,其中1 4 例为双侧9 例为单侧均为女性年龄2 6 5 2 岁,平均3 8 岁。术前x 线片检查t 外翻角( H A Y ) :2 8 。- 5 6 。,平均3 5 4 。跖间角( I M A ) t 1 1 6 0 - 1 7 。,平均1 3 - 4 。以第一跖骨为轴线,胫侧籽骨均移向外侧。术后随访3 - 2 8 个月,平均1 5 个月。 2 治疗方法采用硬膜外麻醉或腰麻,在气囊止血带下手术,选择足背内侧切口,梭形切除多余的皮肤切除躅趾滑囊囊肿,凿去增生骨赘,显露跖骨基底部在骨部由内侧远端向外侧近端作一3 0 。斜向截骨( 图一) 将远侧部分用拇指压向外侧移动0 5 - I c a 位置后,然后用一枚加压螺丝钉自跖骨近端呈4 5 。角斜向固定至跖骨头,切去近侧骨片的尖端( 图二) ,紧缩关节囊术毕冲洗伤口并包扎固定。用绷带卷成直径2 x 5 c m 的圆柱形夹垫,置于1 、2 趾蹼间,将绷带从l 、2 趾蹼间通过踝关节作“8 ”字形包扎固定在外翻位5 。左右。术后第二天即可下地患侧足跟负重行走,伴有轻度的不适感。4 周后拍X 线片,若无错位发生,鼓励患者正常行走。6 周后截骨部稳定,可恢复正常工作。8 周左右在局麻下取出螺丝钉v 一国内外对疗效评定尚无统一标准,根据温建民等疗效评定标准啪进行评定,优:畸形纠正,坶囊炎症状消失穿鞋不痛;H A v角在2 0 。以下,I M A 角在9 0 以下,趾关节活动正常,趾力及走路正常,无跖骨头下疼痛,病人对手术完全满意。盎;外翻畸形纠正,踞囊炎消失,能穿硬底鞋不磨鞋帮,躅趾内背侧麻木;H A V 角在2 0 。- 2 5 。以下,I M A 角在1 0 。切去近侧骨片的尖端1 1 。,蹿趾关觚龄辩& 越贰Y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