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 0 0 3 年全国危重病急救医学学术会议论文集P E E P 方式在治疗重症急性左心衰竭的应用西安交通大学第二临床医I 党( 7 1 0 0 0 4 ) 孙师元杜立峰王东重度急性左心衰起病紧急,病情危重,是危重患者主要死亡原因之一。传统的氧疗和药物治疗对已经昏迷、呼吸明显变慢、呼吸欲停的重度急性左心衰疗效较差,只有通过呼吸机,维持患者呼吸。近年来我科应用呼吸末正压( P E E P ) 成功地救治了1 9 例重度急性左心衰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对象和方法1 1 观察对象1 9 例均为I C U 室患者,男1 4 例,女5 例,年龄5 4 - 7 5 岁,平均( 6 3 3 ) 岁。收入后,立即给予心电、血压、血氧饱和度连续监测。原发基础疾病:冠心病左心衰6 例,急性心梗4 例,充血型心肌病5 例,风湿型心脏病3 例,甲亢型心脏病1 例。1 2 诊断标准符合心源性急性肺水肿的诊断标准。1 3 方法经常规镇静、强心、利尿、血管扩张药、解痉平喘、高浓度吸氧( 5 - 1 0 L m i n ) 等抗心衰治疗。2 4 h 临床症状未能缓解或加重者,血氧饱和度( S a O :) 9 0 ) ,使气道压力( 1 9 6 k P a 。吸呼比例( I E ) :I :I 5 - 2 0 ,吸人氧浓度( F i O :) 开始= 6 0 ,以后逐渐减少吸人F i O :4 0 。呼吸形式:递减流量波,气道峰压3 0 - - 4 0 L m i n 。上机前和上机后2 h 监测动脉血气分析。根据患者临床情况及血气变化随时调整呼吸机参数。 l ,4 统计学分析用配对t 检验,数据用( 珏s ) 表示。 2 结果1 9 例患者经呼吸机辅助治疗有效者1 5 例,占7 8 9 4 ,死亡4 例,占2 1 0 6 。治疗前和治疗后p H 、P a O ,、P a C 0 2 、S a 0 2 、P a O J F i 0 2 值及H R 、p R 、M B P 相互比较有显著差异( P 9 2 。注意P E E P 对心脏的负面影响,及时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当病情好转,随时调整P E E P 值。本组资料表明,P E E P 值在4 - 9 c m H :0 范围内是安全的。通气开始时,呼吸机参数设置应遵循高吸氧浓度、低潮气量、高呼吸频率原则,然后根据呼吸监测情况进行调整。尤其是吸氧浓度应尽早、尽量控制在6 0 以下,以免引起氧中毒。当人机拮抗时,及时采取果断措施,必要时可选择简易人工气囊手法辅助呼吸,造成通气过度或静脉应用镇静药,以抑制自主呼吸,使人机协调,既利于有效氧合又利于心功能改善。、,低分子肝素与肝素钠治疗深静脉血栓性静脉炎的比较江西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急诊科( 3 3 0 0 0 6 ) 尹林摘要:笔者于2 0 0 0 年8 月至2 0 0 2 年9 月在北非突尼斯让都巴省医院工作期间,接诊首次发生的深静脉血栓性静脉炎( P r o f o u n dV e n o u sT h r o m b o p h l e b i t i s ,P v T ) 共计8 4 例,将其分为两组,分别用普通肝素钠和低分子肝素治疗,并就其效果进行比较和探讨。病例8 4 例,均为突尼斯阿拉伯人,其中男6 2 人,女2 2 人,年龄2 l 一8 l 岁。临床表现为单个或两个肢体3 天内迅速发生显著肿胀、疼痛和压痛患肢局部的温度明显升高并伴有活动障碍,经静脉多普勒血流仪检查排除皮肤蜂窝织炎及浅静脉血栓,确诊为P v T 。复发病例不列为观察对象。治疗方法全部病人随机分为两组,A 组为常规治疗组,4 5 人,给予普通肝素纳( S a n o f i s y n t h e l a b o 公司生产) 3 0 0 m g d ,采取5 0 r a gq 4 h 分次注射或者电子注射泵持续注射,共l O 天。B 组为低分子肝素治疗组,3 9人,按0 O l m l k g 给予低分子肝素L o v e n o x ( A v e u t i s 公司生产) 腹部皮下注射,每日1 次,共1 0 天。两组中7 0 岁以上老人给药剂量减半。观察内容:( 1 ) 疗效:显效:7 日内患肢肿胀、疼痛完全消退,功能恢复正常。有效:7 日内患肢肿胀I 疼痛明显缓解,功能基本恢复正常。无效:71 3 后患肢仍有肿胀、疼痛和功能障碍。( 2 ) 并发症:肺梗死,皮肤及脏器出血。结果:A 组:显效3 4 人( 7 5 5 ) ,有效9 人( 2 0 ) ,无效2 人( 4 5 ) 。B 组:显效3 0 人( 7 6 9 ) ,有效9 人( 2 0 1 ) ,无效2 人( 3 ) 。并发症:A 组:皮下出血3 倒,消化道出血及脑出血各2 例,多脏器出血l 倒,肺梗死。B 组:皮下出血和消化道出血各1 例,无脑出血、多脏器出血及肺梗死。讨论:肝素可与凝血酶非活性中心结合生成复合物,导致凝血酶失活,从而产生抗凝作用,促进血栓溶解,防止血栓复发阱及肺梗死并发症。以往临床上常规采用肝素钠对急性期P V T 进行抗凝治疗,不仅需要反复给药,而且应密切监测出、凝相关的实验室检查项目。低分子肝素的出现使f 临床上治疗P v T 发生了显 著的进步,低分子肝素的抗x a 活性半衰期为3 - 4 小时,老年病人可延长至6 - 7 小时,而普通肝素钠仅为9 0 分钟;低分子肝素经皮下注射后其生物游离度可达9 0 一1 0 0 ,而普通肝素钠仅为1 5 一2 0 ,具有速效和长效的特点,因而越来越多的临床医师将低分子肝素作为血栓性疾病患抗凝治疗的首选药物。本文A 、B两组对照治疗表明:低分子肝素对P v T 的疗效不亚于普通肝素钠,而且出血并发症相对减少,更重要的是低分子使用简便,无需生物学监测,病人可以不住院,在社区诊所甚至家中接收治疗亦棵,不但减轻了医护人员的工作负荷,方便病人诊治,同时也大大减少了病人住院治疗和检查的费用。i 5 8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