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20页
第2页 / 共20页
第3页 / 共20页
第4页 / 共20页
第5页 / 共20页
第6页 / 共20页
第7页 / 共20页
第8页 / 共20页
第9页 / 共20页
第1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党的基本知识测试题库党的基本知识测试题库单选题:单选题:1.中国是一个拥有千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 )A,五 B,四 C,六 D,七2.党的“”宣告了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 )A,四大 B,二大 C,一大 D,三大3.1927 年 8 月 1 日,在宣布起义,标志这中国共产党独立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始。( )A,广州 B,南昌 C,遵义 D,北京4.1928 年 6 月 28 日至 7 月 11 日,中国共产党在苏联莫斯科召开全国代表大会,决定加强党的建设。( )A,第五次 B,第七次 C,第六次 D,第九次5.是中国近代史上最伟大的名族解放战争。( )A,解放战争 B,武昌战役 C,辽沈战役 C,抗日战争6、党的全国代表大会确立了毛泽东思想作为全党的指导思想。( )A,第八次 B,第六次 C,第九次 D,第七次7、标志着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已经成为定局。( )A,三大战役 B,济南战役 C,武昌战役 D,平津战役8、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爆发之前这一时期,我国社会主义改造2经历了一个曲折发展的过程。( )A,五四运动 B,党的八大召开 C,辛亥革命 D, “文化大革命”9、1976 年 4 月,全国掀起了为代表的悼念周总理、反对四人帮的强大抗议活动。( )A, “五四事件” B, “文革事件”C, “天安门事件” D, “故宫事件”10、毛泽东逝世。( )A,1976 年 9 月 B,1976 年 10 月C,1975 年 9 月 D,1976 年 8 月11、 ( )确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方位和基本目标。A 党的十一大 B 党的十二大C 党的十三大 D 党的十六大12、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彻底否定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重新确立了( )的指导思想,实现了思想路线的拨乱反正。A 改革开放 B 大力发展生产力C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 D 改革创新13、1982 年 9 月,党的( )正式提出到 20 世纪末要使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A 十一大 B 十二大C 十三大 D 十四大14、1997 年党的十五大报告提出“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新任务,指出:( )使国民生产总值比 2000 年翻一番,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富裕,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A 在 21 世纪第一个五年实现 B 在 21 世纪第一个十年实现C 到建党 100 年时 D 到 21 世纪中叶新中国成立315、红船精神蕴含的“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其实质是( ) 。A 坚强精神 B 敢拼精神C 创新精神 D 勤劳精神16、井冈山精神的核心特征是( ) 。A 实事求是 B 吃苦耐劳C 敢闯新路 D 坚持不懈17、 ( )的核心特征是“一心为民” 。A 红船精神 B 井冈山精神C 苏区精神 D 长征精神18、中共中央在( ) ,是中国革命的伟大转折时期,也是我们党民主革命过程中最成功、最辉煌的时期。A 西柏坡时期 B 长征时期C 井冈山时期 D 延安时期19、 ( )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A 私有制 B 公有制C 非公有制 D 混合所有制20、实现_就是中华民族近年来最伟大的梦想。( )A、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B、小康社会 C、社会主义社会 D、 大同社会21、_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基本路径。(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B、资本主义道路 C,社会主义道路 D、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结合的道路2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_,从不屈从和依附任何外部势力。( )A、独立自主 B、中西结合 C、和平外交 D、对外开放23、中国不干涉别国内政,同时,永远不会接受_。( )A、别人干涉内政 B、别国意见 C、其它政党干涉 D,任何人想法24、_是奠定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坚持改革开放的物质基础。( )A、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B、以人为本 4C、以思想建设为中心 D、以法律建设为中心25、_是我们党和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 )A、改革开放 B、以人为本 C、思想建设 D、法律建设26、党的十八大指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奋斗目标是_。( )A、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B、全面建设小康社会C、人民当家做主 D、完成社会主义建设27、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首次把_纳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目标。( )A、和谐 B、文明 C、富强 D、民主28、民主表明的是_。( )A、人民的地位 B、社会的进步 C、社会的状态 D、国家的态度29、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政权是_。( )A、巴黎公社 B、辛亥革命 C、十月革命 D、中国共产党30、十八大要求把_建设放在突出地位。( )A、生态文明 B、经济 C、政治 D、社会31、苏联的解体,使两极格局瓦解,标志着以( )为首的冷战时代的结束A 美英 B 英苏 C 美苏 D.日美32、正确认识和把握中国的国情,是进行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最基本的( )A 依据 B 特征 C 基础 D 成果33、党的( )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实行改革开放中的伟大战略决策A 十届三中全会 B 十一届三中全会 C 十二届三中全会 D 十三届三中全会34、1992 年, ( )第一次把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写入了新党章的总纲A 党的十三大 B 党的十一大 C 党的十五大 D 党的十四大35、 (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开创之作,是最基本的重要组成部分A 科学发展观 B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C 邓小平理论 D 毛泽东思想536、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的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A 前呼后应 B 承上启下 C 开篇点题 D 画龙点睛37、2003 年 10 月,胡锦涛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指出,树立和落实( )A 科学发展观 B 实事求是 C 与时俱进 D三个代表重要思想38、科学发展观把我们对( )的认识提高到新的水平,开辟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A 中国社会 B 中国特色社会C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D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39、1978 年 5 月 10 日,全国范围内掀起了一场关于真理的大讨论,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 )基础A 政治 B 物质 C 理论 D 思想40、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 ( ) ,可持续发展A 统筹 B 协调 C 统一 D 落实41、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 B )A 以人为本 B 统筹兼顾 C 可持续发展 D 协调统一42、 ( )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和发展的全过程A 人民性 B 开创性 C 实践性 D 开放性43、 ( )是时代精神的体现,顺应时代,应时而生,因时而变,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特征A 理论 B 实践 C 发展 D 创新44、牢牢把握( )是深刻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关键A 创新性 B 科学性 C 开创性 D 真实性45、邓小平理论提出了( )创造性构想A 以人为本 B 一国两制 C 改革开放 D 解放中国46、为全面提高各级干部的素质,确保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针、 的全面贯彻,确保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确保本世纪发展目标的实现和国家的长治久安,中共中央决定在全国县处级以上干部和领导班子中开展以“三讲”为主要内容的教育活动。 ( )6A.基本思想 B.基本纲领 C.基本政策 D.基本原则47、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要外化为行动上的捍卫,理论上的学习、坚持和信仰。( )A.制度自信 B.制度自觉 C.理论自信 D.道路自信48、制度的自觉和自信,是 先进性的重要标志,制度的完善和创新,是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保证。( )A.马克思主义 B.共产主义 C.资本主义 D,修正主义49、 体系是科学的经过实践检验的制度体系,是中国多年发展而来的科学成果和根本成就。( )A.社会主义制度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C.共产主义制度 D.中国特色共产主义制度50、2012 年 11 月 17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 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中指出:应该看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特色鲜明、富有效率的,但还不是尽善尽美、成熟定型的。( )A.第十九届 B.第十七届 C.第十六届 D.第十八届51、社会主义的本质是 , 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A.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B.实现共产主义C.法制、民主D.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52、政治体制改革的总的目标是三条:第一, ;第二,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第三,发扬社会主义民主,调动广大人民群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