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5页
第2页 / 共5页
第3页 / 共5页
第4页 / 共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 0 0 4 年中国水利学会城市水利专业委员会论文集积极开展城市水利建设为美化古都西安做贡献夏仁朝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同志们、朋友们:今天,中国水利学会城市水利专业委员会2 0 0 4 年年会在我市隆重召开,我代表西安水利界同仁对各位领导、各位专家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西安地处关中平原中部,全市共辖九区四县,总面积9 9 8 3 k m 2 ,其中耕地面积4 5 0 万亩。西安市水资源总量为2 6 6 6 亿m 3 ,人均水资源量仅3 7 5 m 3 ,占全省、全国人均水资源量的1 3 和1 6 ,是我国缺水最为严重的城市之一。党中央实施西部大开发伟大战略以来,西安治水力度大大加强,水利建设事业成效显著,缺水状况有所缓解。1 9 9 9 年以来,全市累计新增有效灌溉面积1 4 3 5 万亩,全市总灌溉面积达到3 3 3 5 万亩;解决人饮困难6 5 2万人:新增节水灌溉面积1 2 5 2 万亩,节水面积达到2 8 6 6 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9 0 2 7 k m 2 ;新修“四田”1 6 8 万亩;完成水产品产量5 9 6 万t ;完成水利经济产值1 5 5亿元,实现水利经济利润1 4 亿元。完成水利建设总投资4 5 4 5 亿元。上世纪西安城严重缺水的状况人们仍记忆犹新。1 9 9 4 年夏天,西安城市严重缺水,拉水车后面等着取水的市民排起长长的队伍,人们的脸上写满了焦虑和不安。一盆水“先洗脸,再洗脚,最后再冲洗厕所是当时大多数市民家庭的真实写照。1 9 9 7 年以前西安的供水主要依靠地下水供给,日缺水量达4 0 多万m 3 ,尤其到夏季用水高峰期,水的供需矛盾更加尖锐,严重制约着城市生产和人民群众生活。为了解决西安市区供水矛盾,市上历时十多年,投资近4 0 亿元修建了黑河引水工程,缓解了西安市区供用水紧张局面。之后又投资3 亿元扩建改造了城市配水管网工程,投资1 9 亿元建成了黑河引水见子河续建工程,投资2 7 2 亿元建成了南郊水厂这些项目的建成,使西安的城市供水能力达到每日1 6 4 万m 3 ,随着黑河供水系统的运转,特别是黑河水利枢纽工程去年7 月正式蓄水,股股清泉流济古城。仅黑河系统日供水能力就达1 1 0 万m 3 ,城市供水形成以地表水为主、地下水为辅的供水格局,西安告别了长期缺水的历史,基本解决了西安目前的用水需求。为解决今后的西安供水问题,我市投资2 个多亿元,去年1 1 月开工建设引乾( 乾佑河)济石( 石砭峪) 调水工程,计划2 0 0 5 年建成,完成后年均向西安调水4 9 4 3 万m 3 。总投资9 3 亿元的李家河水库引水工程,年均供水量5 0 3 5 万m 3 ,建成后可与已建成的岱峪、荆峪1 62 0 0 4 年中国水利学会城市水利专业委员会论文集沟三库联库,年供水量可达到7 9 4 3 万I l l 3 ,目前已上报国家计委、水利部待批复立项。曹庙水库、梨园坪水库、引渭( 水河) 济黑( 河) 等水源工程,正在进行前期论证,到2 0 2 0 年西安的日供水能力将达到3 0 0 万m 3 。我们在开源的基础上严格执行取水许可制度,大力加强水资源的统管力度。从1 9 9 9 年起组织开展了大规模的封停自备井工作,截止2 0 0 4 年5月底全市已封停自备井4 8 9 眼,市区企事业单位自备井地下水开采量已由九十年代最高日平均2 8 万m 3 下降到现在的1 1 万I n 3 ,有效地遏制了地下水位下降的趋势,据陕西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对西安市区承压水水位动态观测数据显示:2 0 0 1 年以来西安市区与上年同期相比,7 0 9 6 以上地区承压水水位处于上升态势,2 0 0 1 年平均水位上升1 6 4 f I r _ - 4 9 0 m 、2 0 0 2 年平均水位上升O 0 4 r r I 一6 3 3 m ,最大上升7 9 1 m ,仅在局部地段( 北郊地区) 微有下降。承压水头的逐步回升,对遏制地面沉降、地裂缝等地质灾害的发生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时,西安市还狠抓节流,搞好雨水、中水利用,提高污水处理利用率,彻底改善西安地区的供用水条件,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持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今年4 月,西安市已正式被国家水利部批准为国家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市。到2 0 1 0 年将使西安年节水量达到5 7 亿m 3 ,通过节流让西安总需水量有所减少。在城市防洪保安工程和水环境治理方面,我市将 7 虻灞河综合治理列入重点建设项目,做为“大水大绿”工程的重中之重。为了再现八水绕长安的美丽景观,我市提出“以开发促管理“ 的河道管理工作新思路,市政府成立了沪灞河综合治理委员会办公室,专门负责泸灞河综合治理的统一规划、统一管理及协调有关区县做好沪灞河综合治理及开发工作。按照西安市拦河造湖工程项目建议书规划,我市目前适宜建坝拦河造湖的河流有。灞河、沪河以及周至县的沙河、户县的涝河、长安区的濡河、高陵县的泾河等6 条较大河流。计划修建橡胶坝2 6 座,其中泸河1 2 座,灞河8 座,形成水面2 万多亩。截止目前宁产灞河综合治理已完成投资约5 3 亿元,加固堤防2 0 余公里,建成橡胶坝6 座,可形成水面近5 0 0 0 亩。沪灞河综合治理工程的实施,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在提高河道防洪标准的同时,对其周边生态环境改善极大,促进了区域经济快速发展。极大地带动了各区县实施大水工程的积极性。从2 0 0 3 年开始,长安区的清河城市段综合治理工程、户县涝河县城段的综合治理工程、周至县沙河县城段河道治理工程相继开工建设。蓝田县灞河城市段综合治理工程正在进行前期设计工作。河综合治理项目是西安市城市排洪工程的主要组成部分。河全长3 2 k m ,沿途接纳我市长安、雁塔、未央三区境内及南郊、西郊、北郊的雨、洪水排泄和生活污水、工业废1 72 0 0 4 年中国水利学会城市水利专业委员会论文桑水的排放,同时还接纳大环河、沣二干、太平河其各自流域面积内的雨、污水排放。泡河城市段过去为土堤,河道排洪标准低,最大行洪能力仅为2 5 m 3 s 。由于年久失修,淤积严重,沿途渡槽、桥梁等渠系建筑物严重阻水。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泡河已不能满足城市排水、排洪的需要,经常造成局部地区遇大雨必大涝、遇小雨必积水,沿途农村耕地、房屋遇雨洪翻堤遭淹的水灾问题。2 0 0 0 年,我市先对淫阿排洪系统实施拓宽、衬砌、桥梁改建、绿化等综合治理。设计 最大行洪能力1 6 2 m 3 s 。潮工程截止2 0 0 4 年5 月底已完成建设投资3 亿元多人民币,自 北石桥至入渭河口1 4 6 k m 实现贯通。瀚1 2 7 k m 四期工程的施工已开始,到年底完工, 总投资将达5 3 亿元。届时,实现湟河综合治理全线贯通,保证西安城区瀚汇流区域内雨洪水畅通。西安护城河是古城堡防御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形成于公元1 3 7 0 年,距今已经有6 0 0 多年的历史。解放后,城市规划已使城河改变了原有的功能,成为城市雨水调蓄库和泄洪干道,1 9 8 3 年,在中央的关怀和支持下,我市对城墙、环城林带及护城河进行了全面整治,但当时由于经费紧缺等原因,城河的问题没有得到彻底根治。1 9 9 8 年,护城河综合治理工程开工,被定为西安市迎接新世纪重点建设项目之一,并列入国家计委投资计划,项目总投资2 8 7 亿元,由国债资金支持建设。在解放军的大力支援下,经过4 年多的综合治理,改造工程主体于2 0 0 2 年已经基本完成。通过对接入城河的雨、污水管道进行分流改排,河床的清淤、衬砌以及二台、坡肩的整治和环城周遍环境的改造,改善了河道的硬件设施,增加了绿地面积,河水水质得到了改善,使环城区域的污染状况有了明显的好转,生态环境得到了一定的改善。最新调查发现:城河四周7 2 条雨污排泄口中,有2 9 条长期往护城河内排污水! 护城河水质污染较为严重,主要污染指数超标。这与西安的现代化城市发展目标相悖,更与从从级旅游景区不相协调。淤积严重是水质浑浊的主要原因。水质污染严重是变臭的根源。西北角退水口狭窄,退水口至大观园的管道尚未改建,退水能力不足,影响城市防洪。今年初,市委、市政府认识到,护城河无景观水面、两岸杂草丛生、退水能力不足等,都严重影响了市区生态环境和西安市作为对外开放的旅游城市形象;且随着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加和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若不尽快对护城河加以改造,这种环境的恶化还将不断加剧,势必将影响到西安市的可持续发展。为此,市委、市政府提出全面截污、加大水量、改善水质、适度抬高景观水位、形成环城水景的设想,并把护城河景观改造列为今年的重点建设项目。2 0 0 4 年7 月1 6 日,在经过两次专家论证后,由市文物园林局和陕西省水利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联合提出的西安古城护城河景观改造方案再次1 R2 0 0 4 年中国水利学会城市水利专业委员会论文集提交专家组进行论证。新方案提出了四套抬高水面的方案。经过科学选比,在不远的将来,根治后的护城河将展示其崭新的面貌,迎接八方来客。另外,我市将再建3 至4 座污水处理厂,使我市污水处理率达到8 0 以上;计划沿绕城高速公路修建5 0 m 宽的大环河,恢复曲江池、昆明湖等水面景观;西安市政府投资9 0 4 5万元,历时三年的兴庆宫公园治理工程,共清理湖底淤泥1 2 万m 3 ,块石衬砌湖岸3 5 0 m ,还改造湖边道路、加固桥梁和码头护栏、进行沿湖绿化;除了建设湖外围雨、污水流工程外,还修建了一条长1 7 0 0 m 、管径1 2 0 0 m m 的输水管道。启动大峪水库、曲江水厂向护城河及兴庆湖供水工程,使护城河及兴庆湖的水永远清澈,彻底改善西安市区的水环境及生态环境,逐步恢复“八水绕长安“ 的胜景。我市的城市水务工作仅仅处于起步阶段,工作中还存在许多困难,还有大量的艰苦工作要做。我们决心乘这次会议的东风,借鉴兄弟城市的经验,开创我市城市水务工作的新局面。下一步我们将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 供水工作方面以地表水为主,地下水为辅,逐步建设黑河、大峪、沪河、灞河、零河、沣峪、泾河以及城区地下水保护区平衡采补等八大供水体系,解决3 0 0 k m 2 建城区和外围新区的供水问题:在搞好长安三水厂项目的基础上,解决阎良、高陵、临潼、蓝田、户县、周至等县城及旅游区的供水问题;做好乡镇供水工作,通过辐射和联网供应,大力加快城乡供水一体化步伐。( 二) 蓄水工程方面在完成黑河金盆水库、岱峪水库加闸等蓄水工程建设的基础上,先后建设李家河水库、曹庙水库、梨园坪水库、库峪水库、高冠峪水库、太平峪水库、涝峪水库、万军回水库、蓝桥河水库等十一座中型水库及其配套工程,总投资6 5 亿元,新增蓄水能力2 6 l 亿m 3 ,使全市日增供水能力8 9 2 万m 3 。加快拦河造湖工程建设步伐,增加城市生态水面2 万多亩,改善区域生态环境。( 三) 调水工作方面在确保石头河水库向西安年供水1 亿m 3 的基础上,加快实施引乾济石、引渭济黑、引金济灞等跨流域、跨地区的南水北调工程,规划总投资6 1 亿元,使全市日新增供水能力4 1 1 万t ,年新增供水量1 亿m 3 ,使全市年调水量达到2 亿m 3 。同时加快实施市境内调水工程,解决阎良、高陵等城区供水问题。( 四) 节水工作方面1 92 0 0 4 年中国水利学会城市水利专业委员会- i e t 集,积极推广喷灌、滴灌、微灌、管灌等农田、园林节水灌溉技术,加快农业节水市建设步伐;建设节水型社会示范市,全面推广工业节水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提高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积极实施污水资源化战略,率先在大中专院校、机关企业、开发园区建立中水回用系统,节约水资源,缓解城市供水压力。( 五) 排水工作方面在尽快完成河中游段治理工程基础上,再投资51 亿元加大漕运明渠、幸福渠系统治理工程步伐,力争2 0 0 6 年完工,解除市区雨洪、内涝心腹之患。( 六) 治水工作方面以“一河(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