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6页
第2页 / 共6页
第3页 / 共6页
第4页 / 共6页
第5页 / 共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玉隆沟小流域水保综合治理效益分析李琦( 青海省水土保持局,叶娟青海西宁7 1 0 0 0 0 )瓣? 潆本文对玉隆沟小流域水保梯田、林草等措施,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方面进行了分析,对该流域的经济效果,采用了经济效益费用比、净效益、年均净效益、亩均净效益、单位投资净效益、投资回收年限和内部经济回收率等指标,在静态和动态方面对投资的合理性进行了定量分析,并对结果作了全面的评价分析。 j 鬻馘水土保持费用比报酬率回收率贴现率1 9 8 8 年,化隆县玉隆沟流域被列为黄河中游局试点小流域,截至1 9 9 2 年,国家和地方共投资4 0 7 0 万元。几年来,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 6 9 9 k m 2 ,共拦蓄径流3 3 3 8 万m 3 ,拦蓄泥沙2 5 6 5 万t ,直接经济收益1 6 9 0 1 万元。1 9 9 2 年我们对流域综合治理效益情况进行了调查,从1 9 8 8 年延伸到1 9 9 7 年,以1 0 年作为计算期。1 基本情况玉隆沟流域位于青海省化隆县境内,属扎巴乡管辖;流域面积3 5 2 6 k m 2 ;流域内有1 2 个行政村;有农户6 6 3 户,人口3 7 7 3 人,劳动力1 4 5 7 个。治理前群众生产单一,广种薄收,地力衰退,粮油产量低而不稳,“三料”紧缺,加之铲草皮、挖草根,人为加剧了水土流失程度。1 9 8 7 年人均占有粮食2 7 3 2 k g ,人均纯收入1 5 6 元。2 水土保持治理效益2 。1经济效益经济效益是指水土保持实施后,各项措施获得的直接利益。( 1 ) 梯田增产效益。水平梯田不仅提高了土地的蓄水保土效率,同时也提高了土地的肥力,改善了农业生产的基本条件,提高了作物产量。治理期间修整水平梯田5 3 7 4 1 亩。梯田总面积达7 2 4 4 亩,人均1 9 亩。梯田比坡耕地每亩增产粮食5 4 k g ,增收秸秆6 4 8 k g 。计算期内投入生产的梯田累积3 5 6 万亩,增产粮食1 9 2 4 8 万k g ,增收秸秆2 3 0 9 8 万k g 。共增加收益1 5 3 9 9 万元。( 2 ) 造林效益。治理期间营造水保林7 5 5 1 亩;“四旁”植树5 万余株,按每亩植树2 2 6 株计,折2 2 1 2 3 亩,经取样调查木材每亩每年蓄积量为0 2 4 7 m 3 ,乔木林年产枝叶1 4 5 k g 亩,灌木林年产干柴1 5 0 k g 亩。治理期间营造水保林共计7 7 7 2 3 3 亩,计算期内 累积生产亩数3 6 4 6 万亩。乔木林和四旁植树木材蓄积量为5 2 8 9 3 9 m 3 ,共产枝叶3 1 1 7 5 万k g ,灌木林产干柴2 2 5 3 万k g ,直接收益达1 6 7 4 3 万元。( 3 ) 草场效益。治理期间播种草木栖、洛芒麦、紫花苜蓿等5 3 2 4 6 亩,保存4 7 4 4 0亩;封育草场8 6 0 0 亩,保存3 6 3 0 亩。经取样调查,人工种革每年每亩平均产于草5 6 1龟壤中国水土保持探索与实践2 5 1 3 3 k g ,封育草场每年每亩平均净增产干草9 4 O O k g ( 封育草场每年每亩平均产干草2 2 8 k g ,未封育草场每年每亩平均产干草1 3 4 k g ) 。计算期内,人工种草累计投入生产亩数o 9 4 7 万亩,产干草2 3 8 O l 万k g ,产值2 3 8 0 万元。封育草场累积投入生产亩数o 7 2 5万亩,产干草6 8 1 5 k g ,产值6 8 2 万元。合计草场效益3 0 6 2 万元。( 4 ) 人畜饮水工程效益。治理期间共建成人畜饮水管道6 处,总长度9 k i n ,解决了6个村2 1 7 6 人的饮水及3 6 7 6 头( 只) 牲畜的饮水问题。治理后人饮效益为6 5 7 7 万元,畜饮效益为1 2 2 万元,两项合计人畜饮水工程的效益为6 6 9 9 万元。2 2 社会效益从水土治理后生态角度来讲,社会效益是指水土保持措施实现后给国家和社会带来的效益。2 2 1 蓄水保土效益治理前植被覆盖度仅2 0 ,草场覆被度4 0 ,林木郁闭度2 7 3 ,水土流失面积占总面积的7 0 8 5 ,年均地表径流量1 2 8 万m 3 ,径流模数3 6 3 0 1 7 5m 3 ( k m 2 a ) ,土壤侵蚀模数3 6 2 2 t ( k m 2 a ) ,每年输入黄河的总泥沙量达1 2 7 7 万t ,年均降雨量4 3 2 2 m m ,蒸发量1 2 6 7 7 m m ,为半干旱地区。且年内雨量分布不均,每年的3 5 月雨量稀少,常造成春旱。6 9 月雨量占全年降雨量的6 8 0 5 ,暴雨发生后,形成山洪,给农业生产、道路交通及群众的生命财产造成很大损失。该流域列为试点后,草场的覆盖度达8 0 以上;林木的覆盖度达到1 8 1 7 ,郁闭度达到4 1 6 7 ;在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配合实施了2 0 多项水保工程。这些治理措施实施后,流域年地表径流量下降为6 1 2 4 万m 3 ,径流模数下降为1 8 9 1 5 l m 3 ( k m 2 a ) ,土壤侵蚀模数下降到1 4 5 5 t ( k m 2 a ) ,土壤年侵蚀量下降到7 6 4 万t ,每年向黄河少输泥沙5 1 3 万t 。当地修造水库按l m 3 水库容造价2 0 0 元计算蓄水效益,清除河道按1 t 泥沙价值0 5 7 元计算保土效益,求得蓄水效率为5 2 1 6 ,保土效率为4 0 1 7 ,蓄水效益为1 3 3 5 2 万元,保土效益为1 4 7 5 万元。2 2 2土地合理利用效益改变了过去单一的生产方式,形成了农林牧副各业齐上,互相结合的立体型经济体系。农业,通过提高土地肥力,调整种植业结构,合理安排作物布局,增加经济作物种植业,强化科学管理,基本形成了高产稳产田;水保造林,选用适合本地种植的树种,在山顶、沟坡种植林木,缓坡种植经济林木,采用包干到户到人的办法,提高植树造林效率。牧业,草场通过改善草种,围栏放牧,建立了冬春草场,增加了牛羊育肥,各类牲畜由治理前的1 0 3 9 5 只羊单位,提高到1 5 9 1 2 只羊单位。土地利用率提高到7 8 4 ,提高了1 0 ;土地生产率1 9 8 7 年为8 元亩,1 9 9 2 年上升到2 6 3 元亩,总收入治理前为4 5 1 3万元,治理后提高到1 3 9 1 万元。农林牧各业用地比例由治理前6 3 :0 6 :3 1 ,调整到5 5 :2 4 :2 1 ;农林牧副各业年产值比例治理前为8 1 8 :2 4 :4 2 :1 1 6 ,治理后改变为6 9 9 :1 5 :1 1 3 :1 7 3 。2 2 3解决了群众粮食问题和“三料”问题粮食总产由治理前的7 8 6 5 万k g ,1 9 9 1 年提高到1 4 0 5 5 万k g ,年人均粮食达5 6 2四、成效与经验熟4 3 7 5 0 k g ,有8 0 V o o 的农户粮食自给有余,其他农户基本达到自给。人均纯收入提高到3 6 8元。每年可产干柴4 5 7 3 万k g ,每户年均6 9 0 k g 于柴,加上部分煤炭、作物秸秆和太阳灶节柴灶的推广使用,已经解决了群众的燃料问题。1 9 9 2 年草场达到1 6 0 0 1 5 6 亩,年产干草8 0 6 万k g ,而流域内大牲畜2 0 6 7 头,猪5 1 7 头,羊5 4 3 只,每年需要的干草量为6 3 6 4 k g ,基本解决了牲畜的饲料问题。流域的农家肥按6 0 的利用率使用,1 9 9 2 年农用地亩均农家肥可达3 0 0 k g ,加上每亩施1 5 k g 化肥,以及绿肥、腐殖肥、草木灰等,基 本上解决了肥料问题。2 2 4 修建了饮水工程,铺设了道路治理期间,修人畜饮水管道9 k m ,修建田间道路2 5 k m ,改变了过去远道取水,人拉畜拖找水吃的状况,节省了劳动力,提高了生产率,方便了群众生活。2 3生态效益生态效益是指水土保持措施实施后达到生态环境向良性发展的效益。2 3 1 地表覆盖率增大,环境容量提高治理后,植树达9 6 1 0 4 6 亩,草场达到1 6 0 0 1 5 6 亩,加上四旁植树4 4 2 4 6 亩,植被面积共有2 6 0 5 4 4 8 亩,治理前植被面积仅有1 3 5 3 8 2 5 亩。由以上计算可知,治理后植物覆盖度增加了2 3 6 6 。环境容量包括粮食指标和经济指标两项( 见表1 ) 。表1玉隆沟流域环境容表i 兰竺1 9 8 71 9 9 2流域面积( k m 2 )3 5 2 63 5 2 6人口密度( 人k m 2 )1 0 2 2 31 0 7 6 8A :( 亩k i n 2 )2 1 64 0 9粮食指标A d ( 亩人)2 9 01 5 7K ( 人k m 2 )7 4 3 92 6 0 5 1A 。( 元k m 2 )1 2 7 9 93 9 4 5 0经济收入指标A d ( 元人)2 5 02 5 0K ( 人k m 2 )5 1 2 01 5 7 8 0由表1 可知,治理前群众生活处于温饱线以下,治理后粮食及经济的环境容量有较大提高,群众生活水平已提高到温饱线以上,并且出现了较富裕的农户。2 3 2涵养水源固结土壤根据该流域内同一处沟口,治理前后暴雨的水文统计资料,计算出治理前洪峰流量( Q ) 为5 6 1 5 m 3 s ,治理后洪峰流( Q ,) 为2 0 1 7 m 3 s 。用叩= ( Q Q 。) Q 计算出洪峰削减效率( 叩) 为6 4 0 8 ,可以看出治理后,各种措施拦蓄了地表径流,减少洪水量。治理前流域塌方、滑坡、泻溜2 0 余处,近万方土体,治理后减少到3 0 0 0 m 3 土体左右。2 3 3小气候得到改善,野生动物增多流域内的小气候得到改善,生态环境日趋平衡。地表的植被覆盖率增加,给野生动物5 6 3n n 穆e癌骥中国水土保持探索与实践提供了栖息场所,现在流域内野兔、野鸡比较常见。3 经济效果分析水土保持经济效果分析,起算的基准点取在1 9 9 2 年初,治理投资按每年年初一次投入,效益均按每年年末一次结算,计算期均采用治理起始至基准年后延伸5 年整,动态经济效果的经济报酬率按6 计算。玉隆沟小流域在治理中,国家投资1 9 0 0 万元,省投资2 1 7 0 万元,合计4 0 7 0 万元群众投劳投物折价1 2 4 4 2 万元,共投入1 6 5 1 2 万元,小流域在治理期间及运行后综合治理各项措施投资及产生效益逐年累积,计算期内共产出效益4 1 8 4 0 万元。3 1 表态效果计算报酬率是0 的经济效果计算。( 1 ) 基本农田。在效益计算期内,梯田共产出效益1 5 3 9 6 万元,修整梯田中,国家和地方投资共1 6 1 3 万元,群众投劳投物折价7 2 4 4 万元,生产维护费1 9 5 0 万元,修整梯田投入合计1 0 8 0 7 万元。( 2 ) 水土保持林。乔木林和四旁植树木材,共产出效益1 6 6 0 1 万元。国家和省投资6 5 5 万元,群众投劳投物折价2 7 6 1 万元,生产维护费9 0 8 0 万元,共投入1 2 4 9 6万元。( 3 ) 人工草场。人工种草累积折价2 3 6 3 万元,封育草场累积增值6 8 万元。两项合计共增加产值3 1 4 4 万元。国家和省对人工草场投资3 5 2 万元,群众投劳投物折价1 0 5 2 万元,年生产维护费1 2 3 7 万元,合计投入2 6 4 1 万元。对以上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