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4页
第2页 / 共4页
第3页 / 共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单项选择题1根据考古发现,人类历史上最早的城市出现在( )。A公元前 5000 年左右B公元前 4000 年左右C公元前 3000 年左右D公元前 2000 年左右2在影响和决定城市发展的诸多因素中,( )是其中最为重要和最为显著的因素之一。A城市区域环境B城市经济活动C城市人文系统D城市交通设施3下列选项中表述不确切的是( )。A经济发展是促进城市化水平提高的重要因素B城市化水平的提高有利于经济的进一步发展C城市人,的高度集聚是城市经济快速增长的重要原因D城市基础产业的发展是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原因4城市进化理论中城市发展与经济结构转型过程中形成的四个阶段为( )。“绝对集中”时期;“相对集中”时期,“相对分散”时期;“绝对分散”时期;工业化成熟期;工业化初始期;后工业化初始期;后工业化成熟期。A,B,C,D,5调查表明,北京城市铁路建成开通后,沿线地区房地产价格都上升了一定的幅度,这体现了城市物质环境的( )。A可达性B外部效应C区位性D内部效应6春兰集团将总部迁到上海,而生产基地仍留在泰州。这说明,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城市发生了( )变化。A空间经济结构重组B性质C区域地位7下列有关经济全球化对城市发展效应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城市之间跨地区甚至跨国的横向联系更加密切B城市与城市之间形成垂直性的地域分工体系C全球化主要是对世界经济中心城市和特大城市产生影响,对中小城市的影响很弱D全球化对城市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8下列关于城市化的含义,叙述不正确的是( )。A城市化既是农业人口转化为非农业人口,又是农村地域转化为城市地城、农业产业转化为非农产业,以及社区结构和空间形态转化的过程B城市化是城市文化和生活方式在农村的扩散过程C城市化还包括原有市区的结构重组、基础设施的现代化、传统文化的继承和更新、环境的改善等D城市化是乡村转变为城市的一种简单过程9下列选项中不正确的是( )。A城市房地产开发具有外部效应B城市人口的老龄化将弱化地缘性的社会交往C城市主导产业的多样化有助于城市经济发展的稳定D城市发展越来越受到全球经济环境的影响10城市社会的基本特征是( )。A城市社会中地缘关系和乡土意识是十分重要的社会认同基础B城市社会的生活方式以复杂的劳动分工为特征C城市社会与各个家庭的经济地位是联系在一起的D城市社会产生的社会关系是以首属联系的1120 世纪 80 年代,中国每个农业劳动者提供商品粮数量为 1000kg(人年),日本为3000kg(人年),德国为 125 万 kg(人年),这种农业供给能力的差异( )反映该国家城市化水平的高低。A不可以B有时可以C一直可以D当时可以12下列关于城市化进程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叙述,正确的是( )。A城市化进程本身就是社会发展的过程B社会化发展的过程就是城市化的过程C城市化进程与社会发展的关系不大D社会发展依赖于城市化进程13对城市化的提法,下列选项错误的是( )。A城市化是与全球经济一体化同步发展的世界性现象B城市化必然引起居民生活方式和社会结构的巨大变化C城市化是城市空间不断扩展的过程D发展村办企业不一定能实现城市化 D产业经济结构14国民生产总值的涵又是( )。A一个国家所有部门在一定时期(季、年)内以货币表现的全部产品和服务的总价值B一个国家生产部门在一定时期(季、年)内所生产的产品的总价值C一个国家工业、农业在一定时期(季、年)内生产的全部价值D一个国家生产部门和服务部门在一定时期(季、年)内生产的货币价值15城市的职能是( )。A城市在国家和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中所担负的任务和作用B,城市性质C对城镇政治、文化、科研等起作用D在经济方面的职能16关于中心城市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可表现为( )。A中心城市的经济只能具有多极性B每个中心城市带动整个区域的发展C中心城市的形成和发展也受相关区域资源及其他条件的制约D中心城市与区域内其他城镇既相互制约也相互促进 答案:1C2B3C4C5B6A7C8D9B10B11C12A13A14A15A16D多项选择题1下列关于城市发展区域理论的叙述,正确的是( )。A城市对周围地域和其他城市的作用是既不平衡也不同步的B一般来说,城市作为增长极,与其腹地的基本作用机制有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C根据增长极核理论,区域经济发展总足首先集中在一些条件较为优越的城市D只有基础产业得到发展,城市经济的整体才能得到发展E以上说法全正确2城市化的动力机制为( )。A农业发展是城市化的初始动力B信息化和高新技术的发展是城市化的最新活力C工业化是城市化的最大动力D第三产业是城市化的后续动力E工业化是城市化的后续动力3城市用地布局的主要模式有( )。A集中式的城市用地布局B分散式的城市用地布局C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城市用地布局D环状城市用地布局E网格状城市用地布局 答案:1ABC2ACD3ABC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