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4页
第2页 / 共4页
第3页 / 共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充分发挥科技人才作用充分发挥科技人才作用积极创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积极创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2011 年我市荣获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各类科技型人才做出了重要的贡献,科技局作为科技创新工作的主管部门,在发挥科技人才作用方面主要做了以下四方面工作:一、以创新政策为引导激励人才为鼓励支持科技人才更好地开展创新工作,我们制定完善了一系列扶持创新政策。如修订了蚌埠市科学技术奖励办法,市科学技术奖一、二、三等奖的奖金数额分别由原来的 2 万元、1 万元、0.5 万元提高到 8 万元、5 万元和 3 万元。政策的出台使全市科技人员创新热情得以激发、创新质量显著提升。去年申报市科学技术奖的项目创历史新高,达 150多项,通过三轮评审答辩,评出市科学技术奖 60 项,市委、市政府召开了高规格的表彰奖励大会,发放资金 250 万元。其中一批重大项目推荐申报了国家、省科学技术奖,蚌埠玻璃工业设计研究院的“太阳能电池用微铁高透过率玻璃成套技术及产业化开发”项目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这是近 20 年来我市首次获得国家级最高奖项;12 个项目分获省科学技术一、二、三等奖,其中一等奖二项、二等奖五项、三等奖五项,获奖数量和质量均创历史新高。完善了蚌埠市专利资助与奖励资金管理办法,除了专利申请给予资助外,发明专利授权后五年的年费由科技专项资金支付;调动了社会各界申请专利的积极性,2011 年全市专利申请量 3368 件,同比增长 53%。其中发明专利申请量1250 件,同比增长 152%,发明专利申请量占专利申请总量的 37%,居全省首位;专利授权量 2219 件,同比增长138.8%,居全省第 3 位。其中发明专利授权量 169 件,几乎是从国家专利法颁布的 1985 年至 2010 年全市 20 多年发明专利授权量之和。同时我们还加大对高层次人才的奖励,对我市的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型企业和创业风险投资机构的高层技术、管理人员,年薪 10 万元以上的,实际缴纳个人所得税省、市留成部分,全额奖励个人创新创业。政策的出台引导众多企业走创新发展之路,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数逐年增长,2011 年我市高新技术企业突破 100 家,去年新增 31 家居全省第 3 位。二、以实施项目为抓手培育人才围绕主导产业的发展,以项目为抓手持续扶持企业开展科技创新工作,2011 年帮助企业申报各类科技项目 150 多项,其中 68 个项目获得科技部、科技厅立项,获得无偿支助资金 10739 万元。有了项目和资金,科技人才就有了施展才能的机会,得到锻炼和提高,以科研事业留住了一批人才。例如:昊方公司从东北引进了一位压缩机领域的学科带头人,我们连续五年支持这个创新团队实施了 10 多项国家、省、市科技计划项目,取得了多项省、市科技成果,该创新团队被评为安徽省“115”产业创新团队,昊方公司成为行业技术标准的起草单位,不仅留住了人才,也推动了企业快速发展,现企业规模全国第一、世界第二。三、以平台建设为载体集聚人才为了柔性引进行业内的高端人才,我们按照“不为我所有,但为我所用”的原则,积极引导、扶持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联合建立各类研发机构。先后引入南京工业大学欧阳平凯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刘德培院士、合肥工业大学激光电子创新团队、北航纳米材料创新团队等近百名高端人才。截至去年底,全市拥有院士工作站 2 座(丰原、蚌医)、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4 座(安徽丰原集团有限公司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安徽华光玻璃集团有限公司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蚌埠市建设投资有限公司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蚌埠玻璃工业设计研究院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依托骨干企业组建了省级以上各类研发平台 80 多个,其中,国家重点实验室 2 个、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2 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 1 个,为全市持续创新提供了人才保障。四、以建设实习基地为纽带引进人才针对中小企业招聘大学毕业生难的现状,我们积极牵线搭桥,在一些创新意识较强、发展前景较好的中小企业设立大学生、研究生实习基地,通过安排学生在企业的实习,使他们对企业有个深入了解,逐步发现留在企业继续发展的价值。如钰诚公司原来是家金属五金加工小企业,产品利润率低,企业想转型发展生产高附加值的金属表面处理剂,但苦于没有专业人才;2010 年经牵线搭桥合肥工业大学材料学院在公司设立了大学生实习基地,学校安排 2 名研究生和 7 名大学生前来实习。在实习过程中,企业为学生安排了较好的工作、生活条件,科技局也多次去看望学生,介绍市的相关政策,并帮助企业申报各类科技项目;这批大学生经过半年多的实习,对企业有了深入了解,对蚌埠和企业的发展充满信心,结果 2 名研究生全部留在了企业就职,同时又招聘了多名本科生,使企业在材料领域有了长足发展,成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企业销售收入由 2009 年的 700 多万元,发展到 2011 年 3000 多万元,预计今年企业可实现销售收入 5000多万元,现在又有 5 名研究生来企业实习。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