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4页
第2页 / 共4页
第3页 / 共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刍议企业营运能力评估的基本问题 2003.12 企业经济金彦龙 中国加入 WTO 后,经济将逐步融入世界经济的大循环和大竞争,这种经济全球化进 程迅猛发展的新格局,既为我国企业改革与发展提供契机,也对我国企业管理中不适应市 场经济发展的某些方面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我国企业必须积极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挑战,充 分利用各项经济资源,搞好营运能力评估,提高营运能力。企业营运能力体现着企业的综 合实力,企业营运能力强,就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胜。企业营运能力评估主要是为满 足新项目投资运营的需要,采用各种科学的评估方法,对企业经营管理、生产经营状况、 财务、信用、企业核心竞争力等要素进行客观、公正、全面、科学的评估,通过评估衡量 企业是否适合投资新项目。它可以避免发生重大的投资失误,为企业顺利进行新项目的营 运打下良好基础。一、企业营运能力评估的内容 企业营运能力评估主要包括企业概况、厂址、经营管理素质、职工素质、技术素质、 生产经营状况、财务、信用、企业核心竞争力、企业发展前景等内容。它们之间相互联系、 相互制约。 1、企业概况。主要包括企业名称、地址、成立年限、发展历史、领导者及职工人数、 产品品种、产品产量、企业在同行业中的地位等。 2、厂址评估。厂址评估就是评估厂址对企业营运能力的影响及厂址与新项目的适应程 度。厂址包括许多经济内涵,厂址与气候、运输条刊:、自然资源获得、人力、信息、市 场、产品成本等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3、经营管理素质评估。经营管理素质评估是对企业经营管理素质及经营管理实践对企 业营运能影响程度及影响方式等的评估。它是企业营运能力评估的重点。因为企业营运能 力的大小主要取决于企业经营管理素质。企业经营管理素质涉及范围极广,具有极强的伸 缩性,也有很强的趋势性和稳定性,一般对此多进行定性评估,定量分析起辅助作用。经 营管理素质评估主要包括企业管理体制、企业文化、企业经营战略、企业管理者素质、管 理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管理基础工作、管理手段与方法等项内容。 (1) 企业管理体制评估。主要评估企业运行机制的科学性、完善性、效率高低。主要 考核企业章程、公司治理结构、激励机制、分配制度、人事制度、组织机构、日常规章制 度等。要结合国际惯例,对现代企业进行评估。 (2)企业文化评估。主要评估企业的经营思想、经营理念、价值观念、职工道德、企业 风气、社会使命等。通过评估衡量企业是否具有现代的、优秀的企业文化,是有利于还是 会 阻碍企业的发展。 (3) 企业经营战略评估。企业经营战略评估就是评估企业经营战略的正确性,评估新项目 是否符合企业的经营战略。实践证明投机性的无经营战略的企业在新项目的选择上有极大 的随机性。有经营战略的企业对新项目的选择总是十分谨慎的。企业的经营战略会随企业 内外环境的变化而变化,新的投资项目也会促使企业改变原有的经营战略。企业经营战略 必须与新项目相协调。企业经营战略评估主要从企业经营思想、经营战略、经营方针、经 营策略、经营战术等几个方面评估。 (4)企业经营者素质评估。企业经营者素质主要指企业中高级管理人员个人素质和领导班子 素质两个方面。当今社会企业间的竞争主要体现在人才竞争。而人才竞争的焦点就在管理 人才和科技人才上。没有高素质的管理者队伍,企业就不可能在竞争中取胜。企业经营者 素质评估就是评价企业管理者是否具备管理现代化企业、管理投资新项目的能力。企业管 理者个人素质评估主要包括个人学历、经历、知识、手段、年龄、性格、信仰、政治素质、道德素质、业务素质等内容,即德能勤绩。领导班子素质并不是其成员素质的简单相加, 领导班子素质应是领导班子成员素质之间有机结合而形成的集体素质。主要评估企业领导 班子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年龄结构、性格结构等是否合理;领导班子成员之间是否精 诚团结、管理是否一致,是否能妥善处理企业中发生的各类问题。管理者素质评估应着重 管理者的能力。 (5)管理应 变能力和创新能力评估。当今市场变幻莫测,供需关系变化无常要求企业一定要有极强的 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评估管理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主要衡量企业战略、战术、方针、价 值观念是否发生合理变化,企业是否采用新的销售策略,推出新的产品,管理的方法手段 是否变化等。管理创新能力是指企业在管理的机制、理念、方法、手段等方面推出与过去 或与其它企业不同的方法。管理创新与技术创新、产品创新一样对企业的发展具有极重要 的作用。评估管理创新的方法很多,既可以从企业管理的规章制度、手段、方法的变革中 去评价,也可以用企业获得的多种荣誉去衡量。管理创新是运作新项目的必然选择。 (6) 管理基础工作评估。主要评估管理基础工作是否扎实、是否全面、是否能够得到 贯彻执行,是否科学合理等。管理基础工作评估包括对规章制度、信息系统、计量、标准 化、定额、工作流程、各种原始记录等工:作进行评估。它是企业管理的基础,管理基础 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企业的成败。 (7)管理手段与方法评估。主要评估管理手段与方法同现代最新水平之间的差距,评估 其与新投资项目要求之间的差距。管理手段评估包括评估企业是否拥有完善的管理信息系 统、功能强大的管理软件;是否拥有现代化的计量、检测、化验等设备。管理方法评估包 括评估企业是否采用最新最有效的管理方法:如民主管理方法、行为科学方法、经济数学 方法、数理统计方法等等。 (8)企业管理素质综合评估。将上面各项企业管理素质 评估经过综合和协调,分析和判断,将企业管理整体素质与 拟新投资项目的要求相对比,进而得出企业管理素质综合评 估的结论。 4.职工素质评估。职工素质是企业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对现企业职工素质评估目的 是反映现企业职工素质情况及其对新项目的支持程度。职工素质评估包括对职工个人和职 工集体素质评估。职工个人素质包括对职工个人的知识、技能、思想、年龄、经济收入、 家庭状况等。因职工个人较多,可以只对一些重点职工进行评估。职工集体素质评估包括 知识结构、学历结构、年龄结构、技能结构。 5、生产经营状况评估。企业经营状况是企业内各种资源要素有机结合,并在企业外部 环境的作用下产生的结果。主要评估企业生产能力利用率、职工出勤率、安全生产天数、 重 大事故发生次数、产品适销率、产品质量等级、单位产品成本、市场占有率、新产品数量、 产品合格率、产品返修率、利润总额、销售收入等指标。将上述指标与行业标准值对比, 或与企业历史最好水平比,从而得出对企业经营状况的初步判断。 6、技术素质评估。技术素质评估主要包括物质技术即机器设备、劳动对象、工具等; 软技术即专利技术、生产工艺、技术诀窍以及生产经营的经验;职工技能即职工拥有的技 术知识操作技巧、操作知识、熟练程度等;企业技术创新能力( 如科研人员构成、科研成 果、技术储备)等。还可从反映技术素质高低的生产经营结果进行评估,如劳动生产率、 单位产品原料消耗量、新产品创新程度等。技术评估不但要反映企业当前技术素质状态, 更要评判企业目前所拥有的技术能否满足新投资项目对技术的需求。 7、财务评估。财务评估是企业营运能力评估的重点。因为企业营运是以获取最大经济 利益为核心的,所有营运活动最终成果都要反映在财务上。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核心。对企业财务评估过程也是改善财务管理的过程。财务评估应从财务管理的各个方面进行, 包括企业财务制度、原则是否合理;资金筹集、资金来源结构是否合理;资金运用、消耗、 占用是否得当;资金分配是否恰当;资金运作是否灵活:资金效益高低等等。财务评估的 重点一是对现有企业财务状况及财务管理能力进行评估,对企业的资产负债表、损益表、 现金流量表进行分析,分析各表之间,各表内各数据之间的关系是否合理、正常并通过计 算若干财务指标来进行。反映财务状况的财务指标主要有销售收入、营业利润、管理费用、 财务费用、净利润、资产负债率、固定资产净值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应收账款周转 率、存货周转率、资本金利润率、销售利润率、成本利润率、利润增长率、社会积累率、 可比产品成本降低率等等。用上述指标实际值与同行业先进水平或企业历史最好水平或公 认标准等相比较即可得出企业财务状况的初步评估结果。二是对新项目财务的资金支持能 力进行评估。重点评估企业融资能力和获利能力。评估获利能力的指标有企业所处行业的 市场发展潜力、企业在行业中的地位、管理水平、技术素质、产品寿命周期、资本金利润 率、成本利润率、边际利润率、销售利润率、利润总额等。企业融资能力评估主要包括获 利能力、企业与金融机构之间的合作关系、企业是否已经申请上市或已经上市,上市企业 是否符合配股、增发等融资条件,有无良好的信誉、能否发行企业债券,与商业伙伴关系 是否融洽、能否获得较多的商业信用、有无大股东的强大支持,能否会获得政府的支持等。 融资能力有时与投资项目密切相关。如投资于国际组织或国家鼓励的项目,企业会得到世 界银行等及国家政策银行的长期无息或低息贷款。企业融资能力强就给企业提供了巨大的 发展空间,同时也降低了新项目的投资风险,为企业的长期稳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是对现有企业财务与新项目财务关 系进行评估。应确保企业新增收益(利润)大于零。这就要求对新项目的开发在项目选择、 开发时间、开发地域、开发的市场等方面有所选择,避免对老产品产生冲击或对财务收入 造 成冲击。 8、企业信用程度评估。企业信用评估应从企业本身和社会公众两个方面进行,二者 的综合才是企业真正的信用程度。通过评估,得出企业信用程度结论。信用评估结果是企 业的一面镜子,良好的企业信用为企业成功开发新项目铺平了道路。 二、企业营运能力评估的程序 1、自主或委托专业评估机构对企业营运能力进行评估。拟投资新项目企业可以根据 实际需要由企业自己对营运能力进行评估或委托专业评估机构进行评估。 2、确定企业营运能力评估的目的、要求与计划。依据企业营运能力评估的目的开展 评估工作;评估的要求是指对评估工作详略繁简、重点与一般等的要求;评估计划是指对 评估内容、时间、投入人财物的安排等。没有明确的目的、周密的计划,评估工作就不会 圆满完成。 3、搜查和核查整理资料。对企业提供的各种资料进行认真细致的调查核实,进行科 学整理。 4、科学分析资料,计算指标,编制企业能力评估记分表。经过认真的分析、计算得 出企业营运能力的初步结论。 5、综合评估,确定企业营运能力等级。 6、编制评估报告,审定颁发证书。 三、企业营运能力评估的方法 为了客观、公正、全面、科学地评估企业营运能力,应采取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 合、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相结合、历史资料分析与预测分析相结合、综合分析与具体分析 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评估。1、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对企业资产结构、经济效益、产品质量等有关可量 化的指标应进行定量分析,这是企业营运能力评估的重要方法。但企业的无形资产,如管 理素质、企业形象等难以用定量指标判断,应作定性判断,将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紧密结 合,以保证做出较为科学、全面、系统的分析评价。 2、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相结合。对企业营运能力评估不仅要通过静态分析得出企业 历史基本情况的定量检验与分析结果,据此衡量和判断企业历来的营运能力。由于企业营 运能力始终处于变化之中,因此正确预测企业及企业外部环境发展状况,得出动态的企业 营运能力评估结论尤为重要。 3、详略得当按需分配。影响企业营运能力的因素很多,没有必要进行详细的全面分 析,应依据评估目的按需进行分析。 4、综合分析评价法。在对企业管理、财务、生产经营、职工素质等方面进行定性和 定量分析,静态与动态分析后还应采用专家评分法、加权平均法、模糊数学法等对企业营 运能力进行综合评估,从而获得更全面、更客观、更准确的评估结论。 总之,企业营运能力评估是一个综合性概念,是对企业综合实力的描述,它昭示了企 业的未来。企业在新项目投资中必须采用科学的方法认真对自身营运能力进行科学评估, 以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促进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