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4页
第2页 / 共4页
第3页 / 共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国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框架下广西参与国际分工的现状东盟自由贸易区框架下广西参与国际分工的现状 1、 中国与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签订以后,双边贸易持续增长,从地 理位置上看,广西与东盟国家陆海相连,是中国与东盟开展经济合作的前沿; 从经济上看,广西与东盟贸易逐年增长,东盟已成为广西最大贸易伙伴和第二 投资来源地。在资源结构、产业结构、市场需求、科学技术等方面,广西与东 盟国家具有互补性。进入东盟市场,特别是温家宝总理在第七次中国与东盟领 导人会议上建议从 2004 年起每年在广西南宁举办中国东盟博览会得到大多 数东盟国家领导人的赞同后,广西与东盟的贸易确实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 遇。 当然,要真正从中获益,必须从实际出发,认真分析贸易竞争力的基本状况, 并在发展中把握机遇,发挥优势,规避劣势,进一步融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 区的发展中去。 2、就现状来说,广西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国际分工并未体现出应有的局 面,主要表现为: (1)广西农业参与中国)广西农业参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国际分工的现状。东盟自由贸易区国际分工的现状。 广西和东南亚国家经济发展水平接近,经济结构几乎雷同。农业是广西和东 盟多数国家的主要产业,但由于农业发展程度比较落后或正在起步,农业的商 品化程度还不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也不高,广西目前在农业上参与的国际 分工尚处于劣势,广西与东盟国家农产品贸易中进口的主要品种有:龙眼、西 瓜、香蕉、火龙果、芒果、木薯干等;出口的主要品种有:大蒜、中草药、绿 豆、柑橘、苹果、梨等。 广西与东盟的农产品贸易呈现如下特点:第一,广西与东盟农产品贸易仍以 边境小额贸易方式为主且进出两旺。2004 年,广西对东盟的农产品贸易中,以 边境小额贸易方式进口 6634 万美元,占对东盟农产品进口总值的 5575, 以边境小额贸易方式出口 10942 万美元,占对东盟农产品出口总值的 8616。第二,农产品贸易的规模和范围不断扩大。近年来,广西对东盟国 家农产品进出口总额保持快速增长,由 1993 年的 081 亿美元增长到 2004 年的 246 亿美元,增长了 3 倍,发展最快的是水果、蔬菜贸易。2004 年, 广西对东盟国家农产品进出口总额占广西对东盟商品贸易进出口总额的 245%, 。农产品贸易的范围也在不断扩大,在与东盟 10 国贸易往来中,与老 挝贸易量最少,越南在广西对东盟农产品进出口贸易中占绝对比重。2004 年度, 广西从越南进口农产品 6849 万美元,占从东盟进口的农产品的比重高达 5756,对越南出口农产品 11930 万美元,占广西出口东盟的农产品比重高 达 9358。同时从印度尼西亚进口的农产品成倍增长,对越南、泰国、柬埔 寨、文莱 4 个国家出口均有所增长。 第三,从农产品分类看,进、出口商品比较集中。水果、木薯淀粉、食用植 物油 3 类农产品进口金额合计占农产品进口总额的 94。蔬菜、水果、中草药 材、豆粕 4 类农产品出口金额合计占农产品出口总额的 93,其中水果出口金 额同比增长幅度最大。据分析,广西与东盟果蔬贸易增长的主要原因是部分果 蔬关口税率因入世等原因而大幅下调以及贸易成本降低。2004 年,出口水果 5288 万美元,比 2003 年增长 317;中草药材 2568 万美元,增长 106;蔬菜出口 2959 万美元,下降 101。受中国一东盟降税计划影响, 2005 年上半年广西水果进出口额为 6000 多万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 619,其中进口 2800 多万美元,增长 86%, ;出口 3200 多万美元,增长455 (2)广西工业参与中国)广西工业参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国际分工的现状。东盟自由贸易区国际分工的现状。 广西与东盟工业的产业结构在国际分工体系中处于同一层次,出口商品比较 雷同,由于产业结构的相似性和经济发展处于相似阶段,致使广西的贸易竞争 力在自由贸易区内并无多少优势。具体来看,广西的出口工业商品结构中,初 级产品及加工深度低的产品占据了较大份额。向东盟出口的主要工业商品同样 也是技术含量、附加值与档次都不高,它们是:冶金产品、化纤服装、农用物 资、玻璃、陶瓷、中成药。广西与越南边境贸易的出口工业商品,多集中于自 行车、布匹、鞋类、啤酒及电池等低附加值的产品。即使是机械产品,如广西 向越南出口手扶拖拉机、摩托车、货车等,技术含量也不算高。这样的格局很 容易使出口竞争生命周期过短。广西曾经有过对东盟有比较优势的工业品,如 水泥、化肥、砂糖等,从 90 年代末期后逐步减少出口,现基本不再向东盟出 口。机电产品如柴油机、机床、微型汽车及零配件、打火机等,出口增多,但 摩托车及零配件出口已明显力度不足。总体看来机电产品除了发动机及零配件 保持出口优势外,其他都有波动,后劲不强。因此,提高机电产品的档次和科 技含量,是发展对东盟贸易的基础。 随着近年来广西工业的发展,机电产品出口在广西和东南亚国家贸易额中比 例有大幅增长。2007 年 1-11 月广西对东盟机电产品出口 11.3 亿美元,同比增 长 58.8%;高新技术产品出口 2.2 亿美元,同比增长 193.2%。2007 年 1-11 月, 大部分大宗商品出口保持良好增长,其中机械设备同比增长 41.9%;钢材同比 增长 135.2%;汽车和汽车底盘同比增长 169%。相对于东盟十国的经济发展现 状及市场潜力,广西对东盟机电产品的出口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3)广西服务业参与中国)广西服务业参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国际分工的现状。东盟自由贸易区国际分工的现状。 会展业的合作现状。根据国际经验,人均 GDP 突破 1000 美元以后,展 览行业将进入快速增长时期。我国到 2006 年 GDP 突破了 2000 美元,服务贸 易的加快发展,这为中国展览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机会,中国东盟自由 贸易区的建设更为广西的会展业发展 带来了巨大的发展空间,2004 年已经成功举办的首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对广西 会展业的发展无疑是个极大的促进,但是广西会展业的发展仍有许多需要跟进 和扶持的地方:在政府方面,目前广西的会展业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协会,各部 门多头管理,审批时间长、程序复杂,导致资源浪费、时间滞后,不适应高速 发展的当前社会。会展业的发展首先应由政府出面,建立统一权威性的展览管 理机构,制订全区性的展览管理法律条例和政策,规划、投资和管理展览基础 设施。 旅游业合作的现状。广西与东盟旅游业的合作从 2004 年广西举行“走进 东盟广西旅游大篷车大型宣传促销活动”至今,先后赴泰国、新加坡、马来 西亚、印尼、越南、柬埔寨,大力宣传和推介广西旅游资源和产品。这一活动 产生了轰动效应,使近几年广西 与东盟一些国家的旅游合作不断发展。每年中国东盟博览会期间,东盟各国 都积极组织 旅游部门参加博览会的旅游专题展,推介、展示本国的旅游资源,举办各种投 资洽谈会及 目推介会,广泛宣传促销各自具有优势的旅游产品和线路。越南的河内、海防、 广宁、谅山等省市还相继到广西开展了旅游宣传促销活动。从 2004 年到 2007 年,广西旅游部门以及南宁、崇左、防城港、钦州、北海、桂林等市,分别与 东盟一些国家和地区的旅游部门签订合作协议、建立合作机制等,取得了明显 效果。 物流运输业合作现状。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激活了广西潜在的 发展要素,因其地理位置的优越性,在物流运输业方面,广西已经开始了大刀 阔斧地建设。目前,广西正加快建设现代化沿海大型组合港,加快西江航运和 内河港口建设,进一步加快出海、出省、出边高等级公路建设;加快拓展铁路 路网和提高铁路运输能力;加快国际航空港建设,努力使广西真正成为双向沟 通中国与东盟最为便捷、效益最佳的国际大通道;2005 年 4 月,国务院批准 广西正式参与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成为继云南省之后第二个参与这一经济合 作的中国省区。之后,广西区利用亚行贷款累计 4.52 亿美元,开展了防城港二 期工程、南宁友谊关高速公路、南宁(坛洛)百色高速公路 3 个项目的建 设。这些项目的建成,对于加快建设广西出海出边国际大通道,加速构建区域 性交通枢纽和物流基地具有重要的意义。 超额剩余价值超额剩余价值是个别资本家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使自己商品的个别价值低 于社会价值而比一般资本家多得的那部分剩余价值。其来源仍然是该企业雇佣 工人的剩余劳动。追求超额剩余价值是每个资本家改进生产技术的直接动机, 通过资本家追求超额剩余价值,全社会劳动生产率就会提高,相对剩余价值又 是全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结果。超额剩余价值是由采用先进技术的企业的工 人创造的,因为采用先进技术的工人的劳动生产率更高,它在同样的时间内所创 造的价值比同种社会平均劳动更多,所提供的剩余价值也较多。 中国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框架下广西参与国际分工与合作的产业战略选择(剩余东盟自由贸易区框架下广西参与国际分工与合作的产业战略选择(剩余 价值获取方式)价值获取方式) (一)促进农业参与国际分工的战略措施 1、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依靠科技发展农业优势产业 大力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温带果品、蔬菜、谷物、水产品、特色产品及农副 产品的深加工产业,依靠科学技术,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在站稳国 内市场的同时提高广西农产品在东盟市场的竞争能力。具体措施有:在桂北温 带地区大规模种植柑橙,大五星枇杷,美国红提葡萄等精品水果,把原来已有 基础的肉牛、肉羊业和奶业做大做强,形成规模养殖,规模加工的大型养殖加 工龙头企业,主动与东盟国家协商,建立农业产业协作体系,根据广西农业产 业发展现状和产业合理布局原则,加强广西与东盟各国在农业产业上的协作, 在更大范围内优化双方之间的生产要素及资源配置效率,推动农业产业与经济 融合,提升区域产业结构和区域性农产品国际竞争能力。 2、积极与东盟国家建立农业项目合作协议,实现规模经济 2007 年 5 月,广西代表团出访东盟国家时,与菲律宾达成合作种植甘蔗、 木薯以及兴建 3 个日产 15 万升生物燃油加工厂的合作意向;与马来西亚签署 了海上合作捕鱼协议;与越南、印度尼西亚、菲律宾达成合作种植剑麻、木薯, 将原料运回广西加工的协议;与新加坡公司达成合建农用冷库与农产品加工项 目的协议。其次与东盟国家开展一系列人才培训、技术交流、试验示范和农业 经贸合作促进等合作项目,提高广西的农业技术,提高农业人员素质,提高生 产率。 (二)促进工业参与国际分工与合作的战略措施 建立有效协作机制,加快区域贸易与投资自由化,促进广西与东盟的产业对接。通过磋商逐步达成工业品领域的自由贸易协议,降低关税壁垒和减少非关税 壁垒。区域合作对环北部湾来说,工业领域可以实行协调发展。依次,可以产生 知识溢出效应,节约交易成本,扩大产业规模。 (三)促进第三产业参与国际分工与合作的战略措施 1、建立双方的旅游合作组织和机构,制定旅游合作计划,交换旅游信息。双 方可就如何进一步开拓旅游市场,组织两国人民进行旅游交流,简化发放旅游 签证的手续等问题共同进行有益的探讨。 2、加快“M”型战略的发展。在环北部湾经济合作论坛上,广西提出了构建 中国东盟“M”型区域经济合作战略的设想,战略有三个结合点,一是将传 统的北部湾经济区、中越经济合作提升为中国与东盟的合作,二是营造边疆海 疆稳定,三是为中国西部提供出海通道和更广阔的市场,从而使广西对外开放 与国家整体战略更加紧密,有重要的政治经济意义。为了实现“M”型战略构 想,广西将建设从南宁直通新加坡的铁路线;其次要充分开放合作,在对外合 作上,要落实“M”型战略规划,发展和东盟的各国的经济合作,最终实现将 广西经济区建设成太平洋西岸新的经济增长点。具体措施是借助广西独特的国 际通道,依托 6 市出海出边的优势,尽快开通北海、钦州、防城港至世界各地 的海上航线,合作开辟南宁、北海通往东盟主要城市的航线和增开航班,努力 提高海港和空港吞吐量,扩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