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6页
第2页 / 共6页
第3页 / 共6页
第4页 / 共6页
第5页 / 共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发展循环经济发展循环经济 建设绿色麻城建设绿色麻城湖北麻城湖北麻城 陈陈昌学昌学 近年来,麻城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围绕“建设大别山地区经济中心”的总目标,借试验区建设的东风,发扬“敢为人先”的红色精神,以“五个麻城建设”为载体,以项目建设为抓手,高举“绿色生态,实干兴市”大旗,放手发展规模,努力提高质量,在做大“底盘”中调结构、转方式,推动产业扩规升级、竞进提质,社会经济呈现出持续平稳健康的发展态势。预计 2014 年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224 亿元,增长 10%;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94亿元,增长 1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264 亿元,增长 2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99.5 亿元,增长 13.3%;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3.02 亿元,增长 16.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20136 元,增长 9.6%;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 6720 元,增长 12%。麻城地处鄂东北部,大别山中段南麓,自然资源丰富,是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担负着保障国家生态安全的重要责任。绿色是麻城最大的优势和核心竞争力。近年来,麻城紧密结合本地区的产业特色、资源禀赋、环境承载力等实际,把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循环经济作为转变发展方式的战略取向,积极探索生态、循环、低碳、高效为特征的绿色发展新路,在发展县域经济上作了有益的探索。一、坚持循环经济理念,推进工业集中发展。坚持循环经济理念,推进工业集中发展。绿色是麻城最大的发展优势,也是必须秉持的发展之道。麻城市强化“绿色决定生死”意识,坚持循环经济理念,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努力2形成特色鲜明、带动力强、集群集约、链式扩张的循环型工业体系。 (一)是着力建一)是着力建设设大园区,抓园区提档。大园区,抓园区提档。加快 50 平方公里的“一区六园”扩张升级,推进工业集中发展、集约发展、集群发展,打造“千亿园区、百亿产业、百亿乡镇、百亿企业”。建设大别山电厂循环经济园、汽配冶金循环经济园、中馆驿低碳产业园,兴业炉料、三环气门成为国内行业领军企业。按“产城一体”模式推进麻城经济开发区提档升级,现有入园企业 98 家,突破行政区划壁垒,推进开发区与中驿低碳产业园统一开发、统一管理,积极争创全省十强工业园。预算 1060 万元奖补资金,支持和鼓励龙池、鼓楼、南湖、中驿、宋埠、白果六个乡镇工业集中区错位发展。按“百亿产业、百年规划”目标发展石材产业,坚持一手抓集中发展一手抓环境整治,延伸产业链条,努力打造占地 5000 亩的中部石材循环经济产业园。 (二)是着力打造大二)是着力打造大产业产业,抓,抓产业扩规产业扩规。 。重点推进汽配冶金、新型建材、电力能源、高新电子、农产品加工“五大产业集群”扩规、提档、转型,致力于将“五大产业集群”打造成为五个“百亿产业”。汽配冶金产业集群今年已经突破百亿大关。兴业炉料、三环气门、仁齐科技、百川电器、武铁山桥等一大批骨干企业强势增长,产值过亿元企业达 73 家。中小企业成长迅速,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 197 家,预计今年再增 30 家以上。 (三)三)是着力培育大企是着力培育大企业业,促企,促企业转业转型。型。实施“筑巢工程”推进工业企业转型升级,深化与中铁山桥和武汉铁路局、中工装备集团、华建石材、仁齐科技等“强”字号和“国”字号企业合作,建设铁道装备产业园、中工装备产业园、石材产业园、电子信息产业园,打造新型工业集中集群发展的孵化器。省级麻城经济开发区进入全省先3进行列,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 197 家。搭建“智慧麻城”信息平台,以百川电器引领电子产品、以九州中药引领农特产品,积极拓展电商市场。发展高新技术企业 11 家,2013 年实现高新产业增加值 8.5 亿元,增长 43%。与道怡公司合资组建担保公司,去年为中小企业融资 3.2 亿元,今年融资达 5 亿元。二、坚持二、坚持生态生态经济理念,推动农业特色发展经济理念,推动农业特色发展。大力实施“兴农富民”战略,围绕建设武汉城市圈优质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的总体目标,突出“三乡三业(菊花之乡、油茶之乡、板栗之乡、蔬菜产业、畜牧产业、桑茶药产业)”,按照“麻北菊花油茶花生,麻东板栗桑药茶,麻中南蔬菜畜牧”的区域布局,全力推进农业的绿色发展。(一)着力建(一)着力建设设特色特色产业产业基地基地。全市“三乡三业”特色农业基地规模达到 130 万亩。 。“麻城福白菊”、“麻城茶油”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药材产业蓬勃发展。2014 年,以菊花、天麻、百合、金银花为主的中药材面积不断扩大,品种不断增多,中药材面积达 8.3 万亩,产量 2000 万斤,产值 7.3 亿元。夫子河镇丹参基地面积 5600 亩,已形成世界唯一的“三倍体丹参”基地。(二)(二)着力壮大着力壮大农产农产品加工品加工龙头龙头企企业业。 。我们深入推进农产品加工业“四个一批”工程。全市拟进规农产品加工企业 25 家,同比增长44.44%。农产品加工业产值快速增长,上半年农产品加工业产值达到 30.3 亿元,同比增长 100.93%。其中,新增申报黄冈市级龙头企业 2 家,省级龙头企业 1 家,国家级龙头企业 1 家。成功申报麻城市农产品加工产业园、大别山蔬菜产业园、麻城“福白菊”产业园 3 个现代农业示范园区。五脑山茶花大观园、大别山花卉苗木城作为我市储备园区,纳入部门责任考核。现代农业示范园4区总规划面积 12.86 万亩,投资额 26.4 亿元。(三)着力推(三)着力推进农业进农业规规模化模化经营经营。一是大力一是大力发发展展专业专业合作社合作社。截止目前,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已达 636 家,比上年新增 86 家。全市国家级示范社 1家,省级示范社达到 4 家,黄冈市级示范社达到 6 家,麻城市级示范社和十佳社各 10 家。二是大力二是大力发发展家庭展家庭农场农场。 。积极培育各种类型的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全市各类家庭农场达到 1397 个,其中种植业 193 个,养殖业 973 个。三是大力推三是大力推进进土土地流地流转转。目前,全市土地流转面积 16.8 万亩,占全市耕地总面积的 20.6%,实行土地适度规模经营面积 3.8 万亩。其中,仅白果润土种植专业合作社,流转土地 2000 亩,吸纳社员 15 户;木子店镇盛丰农业机械专业合作社,流转土地 1200 亩,吸纳社员 56 户。三、坚持绿色三、坚持绿色经济理念经济理念,推动现代服务业跳跃发展,推动现代服务业跳跃发展。 。麻城充分利用交通区位优势,坚持把发展现代服务业作为优化经济结构的战略举措,以提高产业配套水平、增强区域辐射功能为目标,积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一)是大力一)是大力发发展生展生态态旅游。旅游。麻城着力培育“花经济”, ,致力于打造“五朵金花”。 。近几年,先后成功举办了四届杜鹃文化旅游节和三届菊花文化节,叫响了“人间四月天,麻城看杜鹃”旅游品牌,创建成为“中国映山红第一城”,建成华中最大的茶花大观园和全国首个菊花 GAP 基地,杜鹃花、福白菊、山茶花、玫瑰花和杏花“五朵金花”竞相绽放,麻城创建成为“湖北旅游强市”。近年来,麻城每年预算奖补资金 500 万元,重点支持“五朵金花”等特色产业板块发展,努力打造四季花城。叫响杜叫响杜鹃鹃花花,麻城全面推进龟峰山 5A 景区创建,实施景区提档升级工程,5加快熊家铺旅游文化小镇、茶叶公园、韩养村等景点建设。打造打造福白菊福白菊,通过举办三届菊花节和菊花展,麻城招引九州通等有实力的生产加工企业,建设两个 5000 亩菊花 GAP 标准化种植园。福田河镇规划用地 200 亩,建设福白菊加工园,可满足多家农副产品加工企业的入驻入住。培育山茶花培育山茶花,2014 年成功举办了“中国湖北五脑山第二届茶花(盆景)展”,叫响了五脑山茶花品牌。展会 44 天接待游客 60 万人次,仅武汉游客突破 10 万人次。启动建设五脑山“五朵金花”花卉园一期园区“茶花大观园”,积极推进五脑山 4A 景区创建。种植玫瑰花种植玫瑰花,推进建设 1.26 万亩的大别山花卉苗木城,计划用 5 到 8 年时间打造中部最大的花卉苗木基地。南湖办闵集玫瑰基地,投资 45 万元已建成 8.3 亩大棚,目前已收回投资 15 万元。推介杏花推介杏花,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维护和管理好岐亭杏花村景区,扩大杏林面积 2000 亩,栽种银杏树 6000 棵,复建杏花村古村落。(二)是大力二)是大力发发展展现现代物流。代物流。以市场理念抓商贸物流,努力把麻城“四高三铁”的交通区位优势转化为商贸物流优势,重点培育“五大市场”,打造大别山地区商贸物流中心。一是中部石材交易中心。一是中部石材交易中心。引进华建石材,以市场化手段加快建设中部石材循环经济产业园,打造中部最大的石材交易集散中心。二是鄂豫皖二是鄂豫皖农农商大市商大市场场。 。引进中国供销总社投资 15 亿元,建设占地 600 亩、辐射鄂豫皖三省的农商大市场,今年将完成 20 万平方米农贸大市场主体建设。三是商三是商贸贸物流城。物流城。已完成一期 100 亩市场建设,去年招商客户近 300 家,实现销售收入 3亿元。今年投资 2 亿元启动二期建设。四是大四是大别别山山农资农资大市大市场场。 。成功举办首届大别山农业博览会,150 家参展商户推出千余种名6优特农产品,为大别山特产提供了一个方便快捷的交易平台。五五是新老城区城市是新老城区城市综综合体。合体。积极推进总面积 200 亩的龙池商城、西城新区、西正街等城市综合体开发建设,今明两年将完成地下部分的施工任务。(三)是大力三)是大力发发展新型服展新型服务业态务业态。 。紧紧围绕服务和推动产业发展,招引大型商贸、物流、仓储企业,大力发展融资理财、社区服务、信息中介、电子商务等新型服务业。积极争创全国农民工培训转移示范县市,把麻城建设成为武汉城市圈高素质劳动力培训基地。围绕做大做强“麻城海员”、“麻城乘务员”等优势劳务品牌和扩大农民工就业,进一步扩大培训规模、加大培训投入、提升培训能力,大力发展培训经济。加快文化创意、广告、出版、健身、中介、金融、邮政、通信等新兴服务业发展。2014 年 12 月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