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8页
第2页 / 共8页
第3页 / 共8页
第4页 / 共8页
第5页 / 共8页
第6页 / 共8页
第7页 / 共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进学校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进学校”活动师生学习资料活动师生学习资料全校各班:全校各班:为更好的开展为更好的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进学校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进学校”活动,做好学校师生员工的宣传工作,学校特编印活动,做好学校师生员工的宣传工作,学校特编印了此学习资料,请各教学班利用班团活动课、班主任课等时间组织学生认真学习。了此学习资料,请各教学班利用班团活动课、班主任课等时间组织学生认真学习。城北初中德育办城北初中德育办 2012 年年 9 月月 2 日日第一部分第一部分 政策法规政策法规一、深刻认识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的重要意义(一)良好的城乡环境,是人民群众的共同愿望,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依托,是地区综合竞争力的重要体现。改革开放以来,我省在治理城乡人居环境和容貌秩序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全省城乡规划、建设、管理和环境保护事业有了较快发展。特别是去年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试点以来,试点地区城乡环境明显改观,人居环境较大改善,群众满意度不断提高。但我省作为经济欠发达省份,地区发展很不平衡,各地在城乡人居环境和容貌秩序方面还存在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脏乱差”现象仍不同程度存在。特别是“512”汶川特大地震又对我省城乡人居环境和容貌秩序造成了严重破坏。随着灾后恢复重建加快进行,城乡环境亟待治理的问题日趋突出。全面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是改善人居环境、提高生活质量的惠民工程,是创造发展优势、增强竞争实力的环境工程,是完善城镇功能、塑造品牌形象的管理工程,是坚持执政为民、检验干部队伍的作风工程。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是关系我省长远发展的战略任务,也是当前我省一项重大而紧迫的工作,各地、各部门要站在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充分认识全面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的重大意义,把加快营造清洁、整齐、优美的城乡环境作为促进发展的一件大事、执政为民的一件实事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切实抓紧抓好、抓出成效。二、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和基本原则(二)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以灾后恢复重建和扩大内需为契机,以治理涉及民生的环境卫生、容貌秩序为切入点,以加快环境基础设施建设为突破口,按照“清洁化、秩序化、优美化、制度化”标准(以下简称“四化”标准),灾区先行,试点示范,制定规划,明确目标,落实责任,广泛宣传,完善机制,健全队伍,强力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积极创造舒适优美的发展环境和人居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三)主要目标。通过持续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到 2011 年底,全省所有县级以上城市、80%的乡镇、60%的村庄达到“四化”标准,县级及以上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生活污水处理率等主要环境指标力争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和西部地区领先水平,全省人居环境和容貌秩序明显改观,与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产生活相适应的环境、市政等基础设施体系更加完善,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的工作机制和长效管理机制基本健全,形成城乡容貌改观、环境管理有序、城镇品位提升、发展环境优化、居民素质提高的局面,为推进“两个加快”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为人民群众创造清洁优美的工作生活环境。2009 年下半年工作目标:在地震灾区和试点城市先期启动的基础上,组织开展市场环境治理、城乡交通秩序治理、城镇绿化及容貌治理等专项行动“攻坚月”活动,集中治理城乡环境“脏乱差”,在城镇切实解决“垃圾乱扔、广告乱贴、摊位乱摆、车辆乱停、工地乱象”问题,在村庄切实做到“垃圾不乱扔、污水不乱排、杂物不乱堆”。同时启动城镇、村庄容貌改造,有序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进机关、进企业、进学校、进社区、进村社、进景区、进家庭”活动(以下简称“七进”活动)和相关基础设施建设。2010 年工作目标:巩固集中治理成果,以环境、市政等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集中开展城市环境改造、乡镇容貌整治和村庄庭院美化等专项治理工作,持续推进“七进”活动,着力提高城乡居民文明、卫生意识,加强管理队伍和专业队伍建设,努力营造城乡环境优美、生态良好、风貌协调、村容整洁、民风文明的新气象。2011 年工作目标:结合治理工作实践,重点抓好完善设施、提高治理水平、健全工作机制和长效管理机制等工作,全面实现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主要目标。地震灾区、试点城市的工作目标按灾区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的实施方案、城乡环境综合整治试点工作方案要求确定。省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机构根据上述要求,在工作方案中确定具体工作步骤和年度工作具体目标。(四)基本原则以人为本,共享和谐。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注重培养提高人民群众文明、卫生意识,接受群众检验,切实让群众满意,确保人民群众在良好的环境中生产生活,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统筹安排,标本兼治。综合治理城市、乡村和灾区人居环境和容貌秩序,把专项治理与长效管理、恢复重建与发展提升、当前工作与长远目标、改善环境与提升素质有机结合起来,推动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走向规范化、制度化、常态化。因地制宜,分类指导。从各地自然条件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实际出发,划分平原地区、丘陵地区、盆周山区、少数民族地区等区域,区别城市、乡镇、村庄等层面,确定不同标准,集中力量,突出重点,务求实效,各具特色地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选自四川关于全面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的决定第三条:有关行政机关、组织及其负责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追究行政过错责任:(一)对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部署、执行、督促检查不力,致使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不能顺利开展的;(二)无不可抗拒力因素不能如期完成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主要任务和目标,工作效能低下城乡市容环境面貌无有效改善的;(三)对因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不力而引发的重大安全责任事故及重大突发公共事件瞒报、谎报、漏报、缓报或者防范、救援、处置不当的;第五条:有关行政机关、部门、组织及其工作人员在实施其他行政管理工作过程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追究行政过错责任:(三)对乱扔乱倒垃圾、在公共场所放养宠物等影响公共环境卫生行为管理整治不力,造成公共场所环境卫生脏乱现象严重的;(十一)因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不力,受到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质询、批评的。第六条:行政过错责任追究的处理方式:(一)责令作出检查;(三)通报批评;(四)限期调离工作岗位;(五)告诫、诫勉;(六)责令辞职;(七)辞退、解聘。选自四川省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行政过错责任追究办法(试行)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是一项涉及环境卫生、容貌秩序、设施建设、公共服务、绿化生态,以及宣传教育、观念变革和队伍建设、管理机制等方面的系统工程。全部治理工作应当按照“清洁化、秩序化、优美化、制度化”四个方面的标准和要求规范。其中,清洁化是指对涉及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各项工作在环境卫生和容貌方面的定性及量化要求;秩序化是指对各项工作在秩序和管理方面的定性及量化要求;优美化是指对各项工作在风貌特色和外观形象方面的定性及量化要求;制度化是指对各项工作在建立长效机制、实行常态化、规范化、法制化管理方面的定性及量化要求。选自四川省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清洁化、秩序化、优美化、制度化”标准(试行)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是优化发展环境、改善人居环境的惠民工程。要扎实抓好试点工作,根据不同地区的情况,突出地方特色,搞好示范带动,探索成功经验,完善工作措施,推动全省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扎实有序开展,尽快见到成效。对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要全面部署,督导检查,严格问责。选自省委书记刘奇葆对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的指示要着眼群众文明养成,大力推进新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行为方式;要树立主体意识,大力调动各级各部门和广大群众参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选自省长蒋巨峰对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的指示责任是关键,必须狠抓落实和工作问责:一要“一把手”负责。各地各部门主要负责同志要亲自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特别是“一把手”要带头抓点、作出示范,要主动研究解决规划、投入、制度等重大问题,碰硬解决难题。二要强化督查。坚持明察与暗访结合、定期检查与突击检查相结合,及时发现问题,督促整改。建立情况通报制度,对存在的问题,限期整改并进行追踪督查,确保整改到位。四要严格问责。奇葆同志强调,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不问责不行。要落实省上出台的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行政过错责任追究办法,对工作不力,效能低下的要严格问责。把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纳入目标管理的重要内容,作为衡量机关效能建设成效的重要标准,逗硬奖惩。选自省委副书记李崇禧在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第二部分第二部分 学生文明行为教育学生文明行为教育一、公民道德教育:一、公民道德教育:20 字规范:爱国守法 明礼诚信 团结友善 勤俭自强 敬业奉献经典大颂读:激扬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道德礼赞、歌颂与时俱进的新南高、新南充、新四川。推荐内容:八荣八耻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作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道德经节选: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译文:最上等的善要象水一样。水善于滋润万物而不与之争夺,停留在众人讨厌的低洼低方,所以最接近道。居住在善于选择地方,存心善于保持深沉,交友善于真诚相爱,说话善于遵守信用,为政善于有条有理,办事善于发挥能力,行动善于掌握时机。正因为他与世无争,所以才不会招惹怨恨。二、文明礼仪教育:文明礼仪教育:在家庭:孝顺父母、仪表整洁、勤俭节约、言谈得体、端庄大方、善待邻里在学校:热爱集体、团结友爱、互相帮助、尊重他人、主动合作、善于交流在社会:热爱祖国、文明礼貌、诚实守信、遵纪守法、尊老爱幼、平等待人【相关链接】中国民族有关礼仪的格言:不学礼,无以立。如果人不懂得礼仪,就没法在社会中立足。人无力而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人不懂得为礼就不能生存,做事情不讲究礼就不会成功,家庭里没有礼就不会兴旺,国家里没有礼就不能安宁。礼义之始,在于正容体,其颜色,顺辞令。礼义的肇始,是在于使举动端正,使态度端正,使言谈恭顺。君子由风乎,为礼为义者。懂礼数,重德义是君子品质的体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在赡养孝敬自己的长辈时不应忘记其他与自己没有亲缘关系的老人。在抚养教育自己的小辈时不应忘记其他与自己没有血缘关系的小孩。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关心的话说一句,即使在三九寒冬都会觉得温暖;伤人的话说出来,在三伏天里就会觉得心寒。礼下于人,较人之长。对你的晚辈也要有礼貌,学习别人的长处,以弥补自己的短处。德建名起,形端表正。道德修养好了,名气自然会树立起来;形体端正,仪表就庄重。凡人之所以为人者,礼仪也。“礼”是人与动物相区别的标志。三、环境意识教育:三、环境意识教育:保护环境,我们在思考(一)、解目惊心的数据:每天地球上有 12000 桶石油泄漏到海洋里;第天地球上有:60 平方千米的土地被人为地破坏成不毛之地。每天地球上 55000 公顷的森林因为大火和砍伐毁于一旦;每天有 800 万吨水土在悄然流失每年损失耕地 21 万平方千米;世界上每分钟有 4.8 万吨泥沙流入大海;每年流入大海泥沙 252 亿吨;每分钟有 85 吨污水排入江河湖海;每分钟有 28 人死于环境污染( 二)、大自然的诉说环境污染、物种单一、草场退化、森林消失一切的一切,都在警告我们:生态有危机!被污染的江河在身边哭泣!被破坏的大自然已满目疮痍!突然袭来的沙尘暴,无情地抽打着我们的身体;不期而至的酸雨,正在腐蚀着我们的笑容和美丽,让我们和大自然友好吧,让我们和大自然相爱吧,其实,人类,就是大自然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