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7页
第2页 / 共7页
第3页 / 共7页
第4页 / 共7页
第5页 / 共7页
第6页 / 共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塑造阳光心理品质 促进学生健康成长谈有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途径当前,时代的飞速发展与社会的多元化进程使青少年心理疾病与行为问题日益增多。克服学生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心理与行为问题,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在中学教育中,我们不能否认存在这样的发展趋势, “重视学生的智力素质,忽视学生的心理素质” ,学生、家长和学校对学生心理 素质的理解还停留在意识的表层。几年来,通过认真的研究、探索与反思,我们认为,有效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根本所在,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教育质量是学校赖以生存的生命线,学校的教育工作要围绕提高教育质量这个主题。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可以改善教师的教学心态,学生的学习心态,是密切师生关系克服不良教育行为的重要途径。2、心理健康教育是提升学生整体素质的切入点。健康的心理,健全的人格是学生素质提高的一个重要标志。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自我的人格特质,不断调整自我的学习状态,以自信、乐观的态度对待学习和生活,使他们找到属于自己的人生位置。3、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发展的迫切需要。教师只有具有良好的心理状态才能融洽师生关系,促进自我发展;学生只有健康的心理才能在学习中理性、自信。学校师生中出现的问题绝大部分是不良心态所引发的。切实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让师生共同学会自我教育,自我调节,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和心境,这样才能促进学校的发展。4、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素质全面提高的关键环节。当今社会,家长望子成龙心切,在这样的情境下,学生的压力比较大,越来越多的学生需要系统的心理指导才能走出心理困境。因此,全面、深入、普遍、持久、系统的实施心理素质教育对于中学教育的发展,对于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都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在实际工作中,我们要关注每个孩子的个性成长,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要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放到重要工作日程。在德育上,我们要设法从心灵切入,对学生育魂理心。在教学上,培育和谐的师生关系,已经成为当前教学改革的核心所在。我认为,和谐师生关系最根本的标志是师生心灵和谐。只要师生心心相印,了解和尊重彼此的关切,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才能真正成为可能。在学生自主发展上,只有学生心灵得到发展,才是学生真正的发展,因此,我们对学生要积极倡导先懂事,后做人。总之,我们要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采用多种适合学生心理发展特点的方法和措施,经过多年教学实践,我们探索出了课堂教学,心理咨询,学科渗透,课题研究,校园心理剧,班会等多条有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途径。1、注重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首先要开设正规的心理健康教育课, 要配备专职教师,精选教材,固定课时。教学内容要科学实用,学生的心理问题和心理需要就是我们的教学内容,学生心理素质的提高就是我们的目标。初中阶段是青少年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在这一阶段,学生表现出心理发育与生理发育不协调的矛盾,对正常的心理及生理现象表现了极大的困惑。各种心理问题也应运而生,因此,我们要对学生侧重进行青春期教育,侧重进行“学习心理” 、 “考试心理” 、 “人际交往”等辅导。另外,进入中学阶段,学生自我意识明显增长,有强烈的成人感和参与意识,但又有些心理闭锁。在感情上表现为活泼、热情,但又容易急燥、激动,感情用事,不善于用意志控制自己的感情,自控能力比较差。同时,网络的诱惑、追星的困惑是现代中学生的特有心理,所以,在教学中,我们不仅要对共性的心理问题进行指导,也要针对新的问题与学生进行交流,引导他们走出误区。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同时,经常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状况测试,例如:对普通存在的厌学心理测试,学习考试焦虑的测试,考试焦虑存在的原因分析,中学生自卑心理、嫉妒心理测试等等,这些测试的结果为学校和班主任工作提供依据,为教育工作的开展提供指导,使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都有的放矢,轻重有序,我们才能“对症下药” ,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例如:针对学生厌学心理,我们要开展经常性教育工作,从心理上进行疏导,经常与家长保持沟通,逐渐克服厌学情绪。2、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做好相关课题研究工作。我认为,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不单是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责任,也是每个教育工作者不能推卸的责任,是一种教育者的全员行动。因此,心理健康教育应该全面渗透在教育的全过程中,在教学过程中,各科教师要有意识地通过与学生的情感交流,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合理组织教学内容,适当安排教学活动,达到引起学生学习兴趣,教会学生方法,发展学生能力,培养良好情趣,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目的。另外,学校都要有心理健康教育的科研课题,不断研究和探讨,并取得优秀成果。3、发挥心理咨询室、谈心室的作用。学校要设有心理咨询室和谈心室。如果学生有心理困惑,又不便在别人面前说出来,可单独咨询。比如:一位男生问:我喜欢上班中的一位女同学怎么办?有的同学问:我在考场上总是紧张怎么办?等等,这些问题都需要心理教师耐心的为学生提供指导,和他们心灵沟通,为他们排忧解难。心理咨询室和谈心室的设计应该别具一格,走进那里,给人以舒适、温馨的感觉,师生谈话时一律到那里,在和谐的气氛中进行心与心,面对面的交流与沟通。4、积极开展“校园心理剧”活动校园心理剧是把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所感受到的各种心理问题和解决方式在一定场所和群体中进行表演和讨论的教育活动。校园心理剧的目的是为学生提供心理互助平台,营造心理互助氛围,使学生在活动中学会调适心态,释放心理压力,解决心理问题,达到润物无声的效果。开展校园心理剧活动,要有编、演、议三个环节。第一、编提炼生活,编写剧本。要鼓励学生把生活、学习、交往中存在的冲突、烦恼、困惑等编成小剧本。剧本内容要真实、鲜活,反映出校园中存在的各种心理现象,暴露出学生心理的困惑和迷茫,让学生们积极认真地思考成长中的各种心理问题。第二、演排练演出,体验共享。在征集剧本的基础上,还要结合心理课,班团会活动等进行心理剧表演活动。学生们通过小品表演,情境对话,角色扮演的方式,再现学习、生活中的场景。由于学生表演的是身边的、熟悉的,甚至是亲身经历的事件,从而切实体验到了心理的微妙变化,领悟了其中的道理。第三、议讨论升华 自助助人“议”实质是学生们进行分享和讨论的环节,同学们都可以发表各自的感受,分享心理剧对他们的影响。的确,对学生而言,每参与一次校园心理剧的编写和演出,就是他们自觉反思心理健康状况,自行接受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过程。在议中,学生自己教育自己、自己启发自己,这样,学生的自我认识能力,理解能力不断提高,自我控制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不断增强。校园心理剧是走进学生心灵的又一有效途径,创新了心理健康教育形式,是书香校园中又一道文化大餐,是校园文化的一道亮丽风景线。它以其贴近学生真实生活和学生参与面广,收获大,效果显著的特点,拓宽了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新途径。总之,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我们要主要以课堂教学为依托,以校园心理剧为载体,开展一系列有益活动,让学生自主心理健康教育水平都有明显提高。几年来的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我最大的感受是,在学校教育的体系中,心理健康教育必须置于基础性地位。学校要通过实施心理健康教育,不断为学生发展注入动力。我们心理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使学生都成为自己心灵的正确主宰者,做一个身心健康的人,拥有一种有益于社会又能享受生命过程的人生。塑造阳光心理品质 促进学生健康成长谈有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途径单 位: 榆树市城发乡中学校 姓 名: 王玉宝 职 务: 副校长 职 称: 中教一级 出生年月: 1962 年 5 月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