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6页
第2页 / 共6页
第3页 / 共6页
第4页 / 共6页
第5页 / 共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发展低碳经济,促进长株潭“两型”社会可持续发展赵 炜 (湖南化工职业技术学院,湖南株洲 412004)摘 要: 长株潭城市群要全面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必须发展低碳经济。本文在分析低碳经济的内涵、意义和长株潭发展低碳经济必要性的基础上,提出了发展低碳经济,推进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的对策。关键词: 低碳经济;长株潭;“两型”社会;可持续发展2007年底,经国务院批准,长株潭城市群成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简称“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2009年长株潭城市群 “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方案获国务院批准并进入实施阶段。长株潭城市群位于湖南省东北部、湘江下游,包括长沙、株洲、湘潭3个地级市及所辖区域,面积2.8万平方公里,人口1325万。2009年湖南实现生产总值12930.7亿元,增长13.6%,其中,长株潭城市群实现生产总值5510.31亿元,增速为14.5%,是湖南省经济发展的核心增长极。但是,长株潭经济的快速增长在很大程度上仍然依靠物质资源的高消耗来实现,没有从根本上改变“高能源、高污染、高排放”的粗放型增长方式,资源利用效率低。能耗居高不下的粗放式经济增长方式仍是制约“两型”社会发展的最大瓶颈,如何在新的条件下,发展低碳经济,建设低碳社会,是全面建设长株潭“两型”社会的关键。1 低碳经济的内涵与意义2003年3月24日,英国政府发布了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一个低碳经济体白皮书,首次提出“低碳经济”理念;2008年6月5日,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确定2008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为“转变传统观念,发展低碳经济”,“低碳经济”理念再次引起全球的关注,低碳经济成为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并可能演变成为规划全球经济社会发展格局的新规则。“低碳经济”核心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模式从高碳经济向低碳经济转型,发展低碳经济。低碳经济包括三方面的内涵:首先,低碳经济是相当于基于无约束的碳密集能源生产方式和能源消费方式的高碳经济而言的。因此,发展低碳经济的关键在于降低单位能源消费量的碳排放量(即碳强度),通过碳捕捉、碳封存、碳蓄积降低能源消费的碳强度,控制CO2排放量的增长速度。其次,低碳经济是相对新能源而言的,是相当于基于石化能源的增长模式而言的。因此,发展低碳经济的关键在于促进经济增长与由能源消费引起的碳排放“脱钩”,实现经济与碳排放错位增长(低增长、零增长、负增长),通过能源替代,发展低碳能源和无碳能源控制经济体的碳排放弹性,并最终实现经济增长的碳脱钩。第三、低碳经济是相对于人为碳通量而言的,是一种为解决人为碳通量增加引发的地球生态圈碳失衡而实施的人类自救行为。因此,发展低碳经济的关键在于改变人们的高碳消费倾向和碳偏好,减少化石能源的消费量,减少碳足迹,实现低碳生存。低碳经济是经济发展方式、能源消费方式和人类生活方式的一次新变革, 它将全方位地改造建立在化石燃料( 能源) 基础之上的现代工业文明, 转向生态经济和生态文明。发展低碳经济有助于降低经济发展对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的依赖,使经济发展转入既满足减排要求、又不妨碍经济增长的低碳轨道,从而保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2 长株潭建设“两型”社会,发展低碳经济的必要性近年来,低碳经济作为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特征的经济发展模式和低碳道路的重要载体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低碳经济被誉为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它要求通过技术创新和制度变革,提高碳生产效率、有效使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以减少二氧化碳排放,保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向低碳经济转型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趋势,城市能否在未来几十年里走到发展的前列,能否顺利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能否建成宜人居住的城市,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在低碳经济时代来临时的应对调整能力。2008 年1月28日,全球性保护组织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将上海市和河北保定市列入“中国低碳城市发展项目”首批试点城市,并将在建筑节能、可再生能源和节能产品制造与应用等领域,寻求低碳发展的解决方案,以总结可行模式,向全国推广。胡锦涛同志在2009年9月22日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携手应对气候变化挑战的讲话中明确提出:要积极发展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研发和推广气候友好技术。并首次提出了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较2005年显著下降的目标。目前,国内一些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城市,已将低碳经济和低碳社会作为发展的方向,纷纷建设低碳示范区和碳零排放区,以期在新一轮的城市竞争中获得主动。长株潭城市群作为全国仅有的两个“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之一,发展低碳经济,建设低碳社会,是长株潭城市群建设“两型”社会的当务之急。长株潭城市群试验区的主题是“两型”,核心任务是“两新”,即新型城市化和新型工业化。“两新”又集中体现在“两低”上,即低碳经济和低碳社会。长株潭城市群在实施这一宏伟目标中,要把“两低”的要求,体现在“两型”社会建设的方方面面上。当前,长株潭城市群建设“两型”社会已经进入全面实施阶段,在全球气候变化的压力下,探索中国特色的低碳化道路已经成为建设长株潭“两型社会”进程中的当务之急。3 发展低碳经济、推进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的对策3.1. 调整产业结构, 发展低碳产业, 限制高碳产业的市场准入产业结构的调整是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途径。众所周知, 知识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属于低碳行业, 这些产业的能耗和物耗是十分有限的, 对环境的影响也是微乎其微。长株潭要建设“两型”社会,必须加快以低碳经济为主要内容的产业结构和布局的调整,优化资源配置,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新路子。一是根据资源条件、区域和行业特点,严格限制新上高耗能、高污染、高排放的项目,加快淘汰落后技术、工艺和设备。鼓励发展资源消耗低、附加值高的第三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加快用高新技术和先进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不断增强高效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的能力。同时,大力发展环保产业,更加注重开发减量化、再利用和资源化技术与装备,发展污染防治装备制造业,加快再生产资源产业的发展,使环保产业真正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二是按照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和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调发展的要求,建立资源节约型产业体系,加大结构调整力度,出台系统的结构调整意见,制定具体完善的鼓励和扶持产业结构调整的政策,实现服务业发展的新突破。最后,在以工业为支柱产业的城市,加快生态工业园区的建设,实现集中前提下的专业化分工、循环生产,减少物质消耗,减少碳排放。3.2 优化能源结构, 提高能源效率, 减少二氧化碳排放传统工业的发展离不开化石燃料所提供的巨大能源, 能源结构的高碳化是传统工业化的必然结果。面对地球温室效应和全球能源枯竭,发展低碳工业已是刻不容缓。但是, 从高碳工业向低碳工业的转型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 因为, 高碳工业的体系是庞大而又稳固的, 传统工业对化石能源的依赖不可能在短期改变的。虽然世界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包括太阳能、风能、水能、生物质能、沼气、核能等众多低碳能源或无碳能源在一些领域正在渐渐替代化石能源, 但是, 许多低碳或无碳能源的利用, 由于各种原因还未达到全面产业化、规模化和商业化的水平。因为, 低碳工业必须是建立在低碳或无碳能源基础之上, 而新能源的基础设施建构不仅需要巨额资金的投入, 还需要有较长的建设周期。因此, 传统的能源结构在较长的一段时内也很难有颠覆性的改变, 所以在注重开发新能源的同时, 应该把能源结构的调整与提高能源效率的方法相结合, 采用低碳技术、节能技术和减排技术, 逐步减少传统工业对化石能源的过度依赖, 努力提高现有能源体系的整体效率, 遏制化石能源总消耗的增加, 限制和淘汰高碳产业和产品,发展低碳产业和产品。长株潭政府有必要制定高碳能源、高碳工业、高碳产品的税收政策, 制定鼓励发展低碳工业的优惠政策, 使低碳工业成为企业家有利可图的新兴工业领域。3.3 建设低碳化的居住空间和城市公共交通系统低碳城市的建设离不开低碳建筑这个单元,发展低碳建筑要从设计和运行两个方面入手。在建筑设计上引入低碳理念,如充分利用太阳能、选用隔热保温的建筑材料、合理设计通风和采光系统、选用节能型取暖和制冷系统。建筑施工和维持建筑物运行是城市能源消耗的大户,低碳城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绿色建筑。绿色建筑需要既能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又能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高效的工作和生活空间。在建设“两型”社会的进程中,绿色建筑的普及和推广将具有重要意义。在运行过程中,倡导居住空间的低碳装饰、选用低碳装饰材料,避免过度装修,在家庭推广使用节能灯和节能家用电器,鼓励使用高效节能厨房系统,从各个环节上做到“节能减排”,有效降低每个家庭的碳排放量。城市交通工具是温室气体的主要排放者之一,发展低碳交通是未来的方向。长株潭要大力发展以步行和自行车为主的慢速交通系统,要大力发展公共交通系统和快速轨道交通系统,如轻轨和地铁系统, 这些是低碳交通的标志, 尽管轻轨和地铁系统的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巨额投资, 以高碳排放为代价, 但从该系统低碳运行几十年或上百年的角度看, 仍属城市低碳交通。长株潭的城市交通应该倡导发展混合燃料汽车、电动汽车、氢气动力车、生物乙醇燃料汽车、太阳能汽车等低碳排放的交通工具, 以实现城市运行的低碳化目标。长沙地铁项目得到国家批复并进入实施,长株潭“3+5”城际铁路已与铁道部签订合作建设协议,株洲已率先推广使用公交混合动力节能环保车,这些措施都有助于实现低碳交通、建设低碳社会。3.4 降低对化石能源的依赖, 走有机、生态、高效农业的新路子现代农业是建立在对化石能源的基础之上, 化肥和农药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支柱, 曾经为解决人类粮食问题做出贡献,但是,化肥和农药的高能耗、高污染的弊端已经被认识, 它不仅影响土壤的有机构成、农作物的农药残留和食品安全, 而且化肥和农药的生产过程, 本身消耗大量的化石能源、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的排放。因此,现代农业甚至可以称之为“高碳农业”。为全面建设“两型”社会,长株潭必须发展低碳农业,具体可以推广以下做法: 一是大幅度地减少化肥和农药有用量。降低农业生产过程对化石能源的依赖, 走有机生态农业之路。如用粪肥和堆肥作为化肥的替代品, 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通过秸秆还田, 增加土壤养分, 减少径流,增加入渗, 提高土壤生产力。采用深耕作物与中耕作物轮作, 引入蚯蚓、微生物共同熟化深层土壤,扩大作物根系营养能力。二是充分利用农业的剩余能量。如农作物收割后的秸秆是农业中的剩余能量, 现在,70%以上的纤维素、木质素等得不到利用, 而且燃烧释放出的有害气体严重污染大气。为了充分合理利用作物秸秆资源, 防止环境污染, 亟需探索出综合利用作物秸秆资源的新途径。如用作饲料、肥料、培养料;也可采用秸秆气化技术, 在高温、高压、厌氧条件下经热解气化成可燃性气体。也可利用秸秆发酵生产乙醇燃料。三是推广太阳能和沼气技术, 在农村普及太阳能集热器是发展低碳农村的有效途径。在规模化畜牧业养殖中, 可利用畜牧粪便开发沼气,获得生物质能。3.5 实行可持续的低碳消费模式,走绿色发展道路低碳消费正是人类在反思传统消费方式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一种全新的消费理念。要实现“两型社会”,需要寻求和确立低碳消费模式,倡导绿色生活。“绿色生活”是一种节约型、生态型的生活。长株潭城市群应改变过去“大量消费、大量生产、大量废弃”的模式,积极培育低碳消费模式,同时积极疏散主城区尤其是旧城人口,改善居住环境,促使人均居住用地指标的提高,还要积极创建绿色人居环境社区,提高环境基础设施的供给能力。建立节约文明的低碳消费体系,要充分发挥政府、企业、消费者三大消费主体的作用,最终形成政府引导低碳消费、企业主导低碳消费、消费者崇尚低碳消费的局面。政府作用主要体现在低碳消费立法、低碳消费的制度建设、低碳采购工程等方面;企业作用主要体现在实现“清洁生产”、加强绿色科技研发、促进低碳产品生产等方面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