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7页
第2页 / 共7页
第3页 / 共7页
第4页 / 共7页
第5页 / 共7页
第6页 / 共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城乡社会保障筹资方面中国社会保障资金通过国家、企业、个人二方筹资的方式筹集,作为一项公共服务,其中,国 家应该担负主要的筹资责任。一直以来,国家的社会保障对城市投入较多对农村投入较少,以 致农村社会保障资金来源的重担落在集体和农民自身身上。正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坎,中国 社会保障方面最大的问题还是社会保障的资金来源问题。在一些社会保障制度比较完善的 国家,中央财政对社会保障的支出都占到 30%以上,而中国财政对社会保障的的支出部分只有 10%左右,即便是这 10%的投入也绝大部分给了城镇职工,从国家的投入看,对农村社会保障的 投入只有对城市社会保障投入的 1/8,农村人均对社会保障的享受比例仅为城市的 1/30。足 以见得,农村社会保障资金来源的重担落在集体和农民自身身上。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致使 本就薄弱的农村集体经济收到严重削弱,已无力承担当地农民的社会保障资金;加之农民的经 济水平较低,农村社会保障资金的筹集问题成为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向纵深发展的难题。可以认为实施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建设的逻辑起点和现实依据,仍在于我国长期二元差距化 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发展现状及其低水平的保障结果与目前我国城乡居民社会保障需求 不足之间的矛盾和变革要求,以及目前体系下城乡社会保障待遇的严重不均等状态。长期以 来,在城乡二元结构之下,我国社保制度建设重心一直在城市,社保覆盖的重点一直是城市居 民,农村社会保障总体水平很低。这种城乡社保制度不均衡的状况不仅进一步拉大了城乡差 别,而且也造成了公民基本权利事实上的不平等。目前,对城镇居民,我国己经建立了一套保 障 水平和完善程度都远高于农村的社会保障体系。而在广大农村,目前主要还是依靠传统的家 庭和土地保障,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仍然滞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农村的这种低保障 水平、低覆盖度的社会保障状况是我国长期城乡分割二元结构导致的结果,并且这种结果反 过来又长期固化着我国城乡社会保障的二元结构。 虽然近几年来,在农村居民社会保障建设方面,我国己经建立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 (2003),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2009)也己启动,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机制(2007)也开始 了运行,新医改方案(2009)也开始惠及到农村居民的日常基本社会医疗。但是可以发现,这种 国家层面上的制度建设仍然还是在二元体系下进行的,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仍然是在城 乡不同体系中分别构建的。从城乡社会保障现状以及差距来看,城镇己经建立了一整套高覆 盖率,高标准的养老保险、基本社会医疗保险、生育保险、工伤保险、最低生活保障、社会 救助、社会福利、社会优抚及其公共服务体系,但是农村居民相比于城市居民无论是从社会 保障覆盖度还是保障水平来看,都远远低于城市居民,并且在某些社会保障险种上农村居民甚 至出现空缺状态(如农村生育保险制度、农村居民工伤保险制度、农村居民失业保险制度), 在同样的一个国家甚至地区内,城乡二元差距依然十分明显,城乡居民仍然覆盖在不同的社会 保障体系之下今年是农历马年, “马上做什么事情”这种语式很流行。从社保的角度来看,其实养老保险已 经出台了三个文件,也就是三个政策。一是刚才讲到的国务院关于建立 统一的城乡居民养 老保险制度的意见。第二个和这个紧密配套的就是关于城乡养老保险衔接暂行办法,主要 解决的是居民养老保险和职工养老保险相互之间怎么衔 接,这也是适应流动性的一个举措。 第三个是去年出台的、今年开始实施的,就是关于企业年金、职业年金税收优惠政策,这 从今年 1 月 1 日开始实施,为了推进多 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特别是养老保险体系建设。 这三个文件作为三中全会决定中的事项推出来,我觉得有点“马上就办”的意思,确实会给 老百姓带来更多福音。 今年我们计划在养老保险中还要办的一件事情,也可以算“马上就办”,我们要启动一个计划,叫做全民参保登记计划,要以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为主,因为 大家都 知道,社会保险有五个方面,除了养老、医疗之外,还有工伤、失业、失业保险和 生育保险,后面三个保险项目都是覆盖职工群体的,养老和医疗是覆盖全民的,医 疗保险 覆盖全民的,养老保险覆盖所有适龄群体的。要针对现在还有一部分群众没有被养老保险 制度所覆盖,医疗保险也有一些重叠和遗漏的群体,所以我们要以这 两个保险为主,要推 出全民参保的计划。这个计划的目标是实现中共十八大提出的到 2020 年,全面建成覆盖城 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让全体中国人民老有所 养、病有所医,要实现这个目标,把一群 人遗漏在外是不好的,所以今年起要启动这么一个计划。既是要把养老、医疗覆盖全体群 众,又是适应流动性,减少那些由 于在流动过程中重叠、遗漏,江苏有很多外地农民到你 们省打工,他们在原籍参加了新农保,要不要在打工地参加职工养老保险、职工医疗保险, 如果参加了,原来 的新农保、新农合怎么处理,有没有重复补贴、重复领取的问题,要解 决这些问题,有没有流动过程中遗漏的问题,如果再回去怎么衔接的问题,这些都要在计 划中 解决,这也是马上要办的事。 扩大起来说,医疗保险还要办一件事情,就是把已经 经过试点的大病保险在今年全面推开,这也是一个重大的事情。十八大也 好,三中全会也 好,确定的多项改革任务是一个历史时段里面的总体任务,有些是马上就办,还有些是要 陆续来办,今年办一些,明年办一些,后年办一些。总之, 到 2020 年前的七年里,我们 要办一系列的事情,2020 年之后我们还要办事情,我们现在办的事情要为 2020 年以后打 下更好的基础。总之,是让全国的老 百姓有越来越好的保障,有越来越好的生活。所以有 些事情已经确定了,要加快研究,比如说三中全会确定的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 改革的问题,比如说基 础养老金全国统筹的问题,比如探索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的问题, 如何适时适度降低企业费率,还有建立基本社会保险待遇科学确定和正常调整机制等等问 题,都需 要加紧研究。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历史进程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历史进程社会保障制度是现代国家一项重要的社会经济制度,主要包括社会保险、 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等内容,其中社会保险是社会保障制度的核心 部分。改 革开放以来,随着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深刻转变, 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实现了由政府和企业保障向社会保障、由职工保障向城乡全 体居民保障的重 大变革。从党的十二大到党的十四大,作为经济体制和企业经营管理体制改革的配 套措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进入对计划经济时期劳动保险制度进行改革探索时 期。这一 时期,为配合国营企业转变经营机制和实行劳动合同制,落实企业在 劳动、人事、分配方面的自主权,社会保障改革试点主要是立足于通过退休、 待业等费用的社会 统筹来解决企业负担畸轻畸重问题。1984 年开始在全民和 集体所有制企业实行退休费用社会统筹试点。1991 年国务院发布关于企业职 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 的决定,提出逐步建立基本养老保险、企业补充养老保 险和职工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相结合的养老保险制度,改变养老保险完全由国 家、企业包下来的办法,实行 国家、企业、个人三方共同负担,基本养老保险 基金实行部分积累,并明确规定先由市、县级统筹,再逐步过渡到省级统筹。 1986 年国务院颁布国营企业职工 待业保险暂行规定,首次在我国建立了 企业职工待业保险制度,为企业实行劳动合同制度改革、搞活用工机制提供了 制度保障。从党的十四大到党的十六大,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总体目标, 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进入各项制度全面改革和创新时期。党的十四大开启了以建 立社会主 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目标的改革征程,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把社会保障 制度列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框架的五大支柱之一,标志着我国社会保 障制度改革进入一 个重大转折时期。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建立社会 保障制度的基本原则、主要任务和总体目标,确立了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 相结合的基本养老保险和医 疗保险制度模式,要求进一步健全失业保险制度, 普遍建立企业工伤保险制度,建立政事分开、统一管理的社会保障管理体制。 经过改革试点,1994 年颁布的劳 动法专章规定了社会保险。1994 年和 1996 年 劳动部先后颁布企业职工生育保险试行办法和企业职工工伤保险试行办 法,规范建立了社会化的职工工 伤、生育保险制度。1995 年国务院转发民 政部关于进一步做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的意见,提出探索建立以农民个人 缴费为主、集体缴费为辅、国家政策扶持 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老农保)。 1997 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规定了 统一的缴费比例、个人账户规模、基本养老 金计发办法和基金管理办法。1998 年国务院作出关于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决定,开始对原公费、劳 保医疗制度进行改革,明确要求在全国范围内建 立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 的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覆盖城镇所有用人单位及其职工。1994 年国务 院颁布关于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决定,1998 年又对进一步深化城镇住房制 度改革作出部署,提出建立和完善以经济适用住房为主体的多层次城镇住房供 应体系。1999 年国务院发布失业保险条例,以法 规形式规范完善了失业 保险制度,将原来只适用于国有企业的“待业保险制度”扩展到所有城镇企事 业单位及其职工,将只由企业缴费改为由用人单位和职工个人共 同缴费;颁布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规范了城市贫困居民社会救助工作;颁布 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明确了社会保险费征缴和基金实行收支两条 线 管理等政策,建立了社会保险基金监管制度。1998 年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决定 在原劳动部基础上成立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初步理顺了社会保险管理体制。从党的十六大到党的十八大,以统筹城乡发展为显著标志,社会保障体系 建设进入城乡统筹、全民覆盖、全面发展时期。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 康社会的 奋斗目标,将社会保障体系比较健全作为一项重要指标,对城乡社会 保障制度改革提出新的要求。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和党的十七大把社会保障制 度改革作为统筹城 乡发展、构建和谐社会、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点任务并作出 部署。在总结东北三省试点经验基础上,国务院陆续出台了完善企业职工基本 养老保险制度的政策措施, 要求逐步做实个人账户,解决农民工、被征地农民 的社会保障问题,制定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政策,普遍建 立养老保险省级统筹制度。2003 年国务院决定开展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试点,2007 年开展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2007 年国务院决定在全国建立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到 2012 年底总体实现城乡低保应保尽保。2009 年国 务院决定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2011 年开展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 试点,到 2012 年底实 现制度全覆盖。2003 年国务院提出加快建立和完善适合 我国国情的住房保障制度,2007 年开始加快推进住房保障制度改革,加大政府 对城市保障性住房、城 市棚户区改造和农村危房改造的投入力度,重点解决城乡住房困难群体的住房问题。在此期间,国家还制定实施了支持发展企业年金、 商业保险和城乡医疗救助的政 策措施,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框架初步形成。中国市场经济改革的先驱,著名经济学家王珏认为,目前中国社会保障发展 的重心,应该是千方百计地通过不断完善既有的社会保障制度,抛开以前社会保 障城乡二元分割的发展理念,从整个国家宏观层次上,去把握未来中国社会保障 的发展方向和现实亟待解决的问题,在最基本的层次上,解决“看不起病,养不 起老人,基本生活(生存)问题都解决不了的这部分处于中低收入水准的人的最 起码的医疗、养老和生存问题” 。虽然中国社会保障发展的长远目标是建立真正 全民共享的城乡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但是目前及今后的一段时间内,我们必须 更加重视及早建立城乡统一的(一体化)的基本社会保障体系,保证广大处于社 会中低收入阶层的城乡居民最基本的养老问题、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