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6页
第2页 / 共6页
第3页 / 共6页
第4页 / 共6页
第5页 / 共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家校合作,促进农村孩子全面发展家校合作,促进农村孩子全面发展凤凰县桥溪口学区 沈志平内容摘要:内容摘要:随着知识经济社会的到来,人们从思想观念到家庭学习方式、学习内容、学习环境、亲子关系等方面都面临着新的变化。家校合作可以说是现代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学校与家庭在目标认同、情感融洽、信息沟通的基础上,就能互相配合,互相支持,协调一致的完成各种互动活动。当家庭和学校目标一致时,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就会相互合作产生一种合力,而当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目标不一致时,它们之间就会产生冲突,出现干扰、阻止和破坏教育行动的现象。在多年的实践中,教师们一直努力探索有效的家校合作之路,希望家校之间行动一致,信念一致,志同道合,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共同搭建起一个精彩的舞台。关键词:关键词:家校合作 习惯养成 教育互补家校合作已经成为近几十年来世界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的主要课题。家校合作,顾名思义,是指家庭和学校两个相对独立的社会机构进行的一种旨在促进青少年儿童健康发展的相互配合、相互协调的互助教育活动。现代教育是一个开放的体系,青少年儿童的成长要接受来自家庭、学校、社会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只有多方面的教育形成合力,才能对青少年儿童的发展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与青少年儿童的发展关系最为密切的两个机构家庭和学校要积极地进行合作,以促进其身心健康和谐发展。一、家校合作的重要性一、家校合作的重要性学龄期孩子所受的教育包括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尤以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为重。家校合作是将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形成一股合力,这股合力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儿童心理学认为,孩子在学校里的表现实际上是折射家庭教育的一面镜子,而这个孩子又在不断地接受学校教育。因此,如果家校不合作,让两股重大的教育力量的任何一方陷入盲区,甚至是对立面,那么不管教育付出多大的努力,都收不到完满的效果。尤其是小学生,因为他们此时承受的教育力量是最大的,改变也是最大的。苏霍姆林斯基在帕夫雷什中学说过:“儿童只有在这样的条件下才能实现和谐的全面发展,就是两个教育者,即学校和家庭,不仅要有一致的信念,始终从同样的原则出发,无论在教育目的上、过程还是手段上,都不会发生分歧。可见,家长和学校相互配合,分工合作才是促使学生勤奋学习的根本途径。家长是否有效的配合学校对子女进行教育,直接决定着学校教育的效果,缺乏家长参与学校教育是一个严重的威胁。 ”但是要达到信念、原则、教育目的、过程和手段上的一致,尤其是过程和手段的一致,是件多么难的事情,必须要有深度而有效的家校合作。二、家校合作对学生的益外二、家校合作对学生的益外1、完善的家校合作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家校合作的目的是让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形成一个合力,共同作用于学生,共同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家校合作可以让学生充分享受到来自老师和家长的关怀,享受到教育带来的快乐。2、家校合作的建立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学校教育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主要渠道,学校严格按照各项教育的要求对学生进行行为规范教育。然而,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多方面连续不断地、数年如一日地努力。家庭是学生接受教育最早、时间最长的场所,家庭教育的模式适合与否,对其能否顺利接受学校教育关系极大。因此,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之间的一致和配合,更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3、和谐的家校合作可以促进家、校之间的信息交流。学校、家庭两方面教育是否密切配合,重要的一条取决于能否及时地交流信息。家校合作,可以让老师了解学生在家庭中的表现及对待父母的态度问题,以便有针对性的进行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也可以让家长不仅知道孩子在学校中的表现,还可以了解学校是如何开展工作的。和谐的家校合作,能使这一渠道更加畅通,能够让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更有时效性和针对性,目标要求更一致。4、家校合作关系的建立能够优化学校教育环境。学校教育虽然严格按照国家要求办学,但学校的一系列办学行为以及好的举措,社会和家长未必完全了解和理解,甚至误解。若不及时地交流沟通,及时地获得家庭和社会的支持和配合,容易使学校的一些工作落实产生阻力,使学校的一些工作落不到实处,影响学校的顺利发展。三、家校合作,做到优势互补三、家校合作,做到优势互补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各有其特点,它们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学校如果忽视家庭教育的影响,离开了家庭配合的学校教育必然因孤军作战而难以奏效:家庭教育如果与学校教育方向不一致,就会使学生不知所措,家庭教育也将举步维艰。因此,教育的成果取决于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是否协调一致形成合力,成为互补过程。尤其在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差异方面,家校合作的互补性愈显得重要。家校合作中,家庭全方位支持学校教育工作,学校尽全力帮助家长解决在教育子女的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进而使家庭和学校在教育过程中密切合作,互相配合,发挥各自的优势,优化了家校教育资源。学校和家庭是学生学习和生活的重要场所。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教育环境,父母的教育方式和家庭环境对孩子的认知、个性、社会化、心理健康等因素都有非常重要的影响。然而,家庭教育中存在许多值得关注的问题,如家长缺乏儿童心理学方面的专业知识、对教育缺乏正确认识、教育方法粗暴等。孩子从六七岁开始,学校成为了他们的主要学习、生活场所,他们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学校度过,教师和同伴成了影响他们发展的重要因素。学校教育具有系统化、专业化的优势,但也存在对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不利因素,如大班教学,教师缺乏对每个学生心理的全面认识。家校合作可以充分利用两者的资源,发挥各自的优势,深入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把握好学生发展的关键期,推进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发展。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在教育内容上的差异与互补。比如在德育方面,学校重视德育的双基教育,并在学校范围内进行由浅入深的培养训练。家庭虽然在一些行为规范的培养上与学校教育有不少共同之处,但是,在基本政治思想观点教育方面还是存在一些薄弱环节。比如,不少家长在家里谈论社会问题时,往往不负责任,信口开河,也不避开孩子。此外,学校教育重打基础,强凋循序渐进,家庭教育则常常重理轻文,急于求成,希望立竿见影;学校一般全面安排教育内容,教育内容也相对稳定;家庭教育的内容则不稳定,往往受家长的兴趣爱好的影响,受社会时尚的影响。家校合作可以使双方的教育内容在一定程度上互相弥补。学校教育在安排全面发展的教育内容的同时,可以通过家长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并注意培养,给予学生发展的空间,发挥学生的特长。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在教育方法上的差异与互补。学校教育有较完善的教育制度实行行之有效的教育措施和方法。学校实行班级授课制,所有教材都经严格审查,都有具体规定。教师都是经过严格的培训,学习过教育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是专职的教育工作者。学校开设的各门课程,包括德育课程,都自成体系,有灵活多样的教育方法,保证学生达到预期的教育目的。而家庭中,家长虽然普遍具有教育子女的积极性,但大多缺乏教育子女的正确而有效的方法。相当一部分家长对子女宠爱有余,严格要求不足,或者信奉“棍棒底下出孝子”的信条,违背孩子身心发展规律,以简单粗暴的方法来教育子女。这样不仅达不到教育的目的,而且会削弱学校教育的效果。家校合作也可以使双方的教育方法互相弥补,相互吸收有益的经验,矫正错误的教育方法。这样,家校之间通过密切合作,形成多方面、多层次的互补,采取科学有效的教育措施,并持之以恒,就会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家庭教育的另一个重要作用是配合学校教育,把学生培养成人、成才。一般来说,学校教育集中体现了我国教育的基本方向,对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实施全面系统的影响。而家长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又左右着学生接受学校教育的效果,因此,我们同家长密切配合,共同督促学生接受学校的系统教育。因为教育学生不是家长个人的私事,而是对后代、对社会负责的大事。参考文献:参考文献:1岳瑛我国家校合作的现状及影响因素 ,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黄燕。中国教师缺什么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 723夏静、陈爱珠家庭协同培养学生情商能力的实践研究 ,教育发展研究 2005.14美Lynda.Fielstein & Patricia Phelps 著,王建平等译。教师新概念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435李建静,袁振恒。如何调动家长参与的积极性J河北教育,2002(3):426 张冬梅论心理辅导与德育的关系J河北师大学报(教育科学)2000,4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